书城政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48004600000002

第2章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到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既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根据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当国民经济发展达到下述情况时,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就要到来:①农业在GNP总值中的比重降到15%以下;在工农业增加值中工业和农业所占份额的比例大约为3∶1。②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在社会总就业人数中所占份额已下降到30%左右。③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份额已上升到50%以上。④人均GNP按1980年美元计算达到1500美元以上。这些阶段性指标我国已经基本具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人均国民收入4000美元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突显时期。特别是社会贫富分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甚至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东亚奇迹”和“拉美陷阱”就是正反两方面的有力佐证。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更要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我们要深刻吸取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增强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科学发展观,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家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战略规划,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阶段性和现代化进程规律性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关于“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

(三)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在农业、农村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却呈继续扩大之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少新问题,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增收困难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明确了要对农业、农村、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央在2004年“一号文件”中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农民直接受惠451亿元。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上年又增加251.4亿元。由于这些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以及市场粮食价格回升和气候比较有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转机。

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正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国际经验表明,只有以新的体制、机制建设新农村,才能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是新时期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城乡结构仍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阶层和阶级分化可能呈继续扩大趋势。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这个数值在当时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198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38,199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3,突破了国际警戒线0.40的标准,也超过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基尼系数。199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进一步上升到0.45。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5。现代化国家的标志之一,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城乡二元结构彻底破除,城乡差距、农村内部差距缩小,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五)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旋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强化农业基础,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求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这些措施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经济建设,也包括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可以有效地引导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平衡发展,防止和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总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当前和今后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主要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作用下,粮食连续增产,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不断改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业资源和市场约束增强,农业科技还不发达,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许多困境和制约。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业基础薄弱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存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缺陷,农业生产经营粗放,加上城市倾斜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工业抽吸农业、城市吸吮农村,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水平差,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l/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农村生态环境不佳。农产品供给处于平衡状态,农民积极性受到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2006年,我国耕地有效的灌溉面积为8.48亿亩,仅占总面积的46.41%,每年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农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当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6年底,已降为18.27亿亩,10年间净减少1.24亿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而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城镇化进程尚未过半,尽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但耕地继续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每年仅建设用地就至少需要新增占用400万亩土地。二是淡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约为215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东南沿海等地区水资源条件较好,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快于全国,一方面是集聚的投资多、吸引的外来就业人口多,另一方面则是耕地减少多、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多、粮食需求增长多。2005年东南沿海10省市的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减少614亿斤,即减少了17.6%;其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34.02%降至29.67%。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南粮北运”格局已被“北粮南运”所替代。由于粮食生产是高耗水产业,将粮食增产的重任交由水资源更为短缺的北方地区来承担,其可持续性如何,还需深入研究。三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2006年,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仅占总面积的46.41%,一半以上耕地仍是靠天吃饭。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四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而且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约有2亿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投放在土壤中。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600多万吨,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近130万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1.36亿亩;地膜的大量使用也形成了新的污染源。上述条件的制约,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步。

(三)农业科技的制约

在人均耕地、淡水等自然资源数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条件下,我国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制约日益凸显,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不仅如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还制约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利用效率。

现代农业是依靠增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物质投入、开放的高效农业系统,以产业化为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联合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使农业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善,这都需要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但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数量不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这既表明了我们的差距,也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