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48004600000035

第35章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生产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整个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农业结构调整被提到议事日程。农业结构调整,才能使农业的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适应农业技术的变化和农业资源的变化,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业结构调整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个历史性的变化,使原有的结构不再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必须调整。第二,农业的发展由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约束非常明显。第三,农业生产的任务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小康的需要,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结构对质量重视不够,现在要求有更多的优质产品。第四,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不能发挥地区的优势。第五,中国加入WTO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现有的结构不能适应这种竞争,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对农业结构实行调整。第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产技术发生了变化,农业就业的劳动力分布发生了变化,要求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不是简单的多种一点什么,少种一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这层意义上说,农业结构调整是战略性调整。第二,实现战略性调整,不仅要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而且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第三,不仅要着眼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它还涉及国民经济的全局和世界范围农业科技革命,而且要融入世界农产品市场这样一个问题。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由产量最大化调整为效益最大化。效益本身包含市场供求因素在里面。农业发展进入新的转折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曾经出现过农产品相对剩余,粮食卖不出去,果品卖不出去,农民增收遇到困难。从战略性上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就是把效益,或是利润放在主要的位置考虑。效益的最大化,要求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就是调优、调高、调活、调富。调优,要有优质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调高,就是继续提高单产,特别是在有一部分粮食相对比较富足的情况下,压缩粮食面积,调高单产水平尤其重要。调活,就是搞活农村经济。调富,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这八个字四个原则要同时考虑、缺一不可。

农业结构调整操作的层次,一是表层的问题,二是深层的问题。表层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大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四大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注意提高牧、渔业的比重,特别是畜牧业产值的比重。在种植业里面,要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表层结构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调整产品结构。产品结构主要是发展优质产品、专用产品、特色产品。要以优质产品代替、压缩一般的产品和滞销的产品。专用产品就是按加工的需要选种作物。特色产品,各个地方都应重点发展,特色就是这个地区有优势,甚至是这个地区特有的东西,不能代替的,在市场竞争中有优势的,加入WTO以后,在国外市场也有竞争能力。第三个表层问题就是调整区域布局结构。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适应性。现有区域布局雷同的地方,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农民的种植习惯,安排具有区域优势和传统产品的内容,体现其优势。行动计划的实施要体现:分类指导,科技振兴,产业劳动,项目支持。分类指导,实际上是讲区域布局结构。在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里,一定要引入科技这个因素,还需要考虑农民的种植经验。

一个省,一个地市,一个县市,一个乡镇,甚至一个村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地区,都要考虑农业结构调整这个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沿海和大城市的郊区,要积极发展高效和出口创汇农业,应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中西部生态脆弱区,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果和畜牧业。从全国来讲,这是大的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这三个问题非常重要,必须要抓好,但这是表层的问题。这些结构即使调整好,但因为市场变化是比较大的,过两三年,或者三四年以后,很可能在市场上会遇到新的问题,有新的风险。所以要把这种风险分散,就要考虑三个深层的问题。深层次结构调整第一是农产品加工,第二是种植和养殖基地的培育和建设,第三是产业化经营。

关于农产品加工,我们国家比较薄弱,各地都要重视和设计农产品加工项目。关于种植和养殖基地的建设,中央提出来要优质优价。但是优质要通过优用这个环节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才能实现优价。优质优用优价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基地的建设。基地建设要有一定的规模,进行连片种植。比如在南阳市就有一百多万亩的小辣椒生产基地,还有猕猴桃基地。现在各地都有一些基地,大家要有意识地把基地培养做大。只有搞好基地建设,才能很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市场联结起来,把科学技术引进去。关于产业化经营,从经营的角度来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是产业化经营的一条经济技术路线。应注意两点:第一点是要认认真真修补产业链;第二点是扎扎实实培育经济增长点。因此,没有龙头企业要补龙头,没有基地要补基地。

加工问题、基地问题、产业化经营问题,这三个深层次的问题要与三个表层的问题同时考虑,这样才能使农业结构调整既能够形成一个优化结构,优化以后又能相对稳定下来,并且分散农民种植的市场风险,达到由产量的最大化调整为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体现调优调高调活调富的原则。

农业结构调整要把握好几项工作:

一是市场建设和搞活流通。既要搞好当地市场,又要发现和支持会做市场的能人,开拓异地市场。

二是依靠科技。关键是找农业生产与科研单位的结合点。有了结合点,就可以引进优质的品种和先进的技术,包括加工技术。要运用好机制,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技术和技术人员。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有两种结合的形式很好,一个是农业科技示范县,一个是农业科技示范园。

三是做好结构调整规划。很多地方搞过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持续农业发展规划。现在要有针对性的、有操作性的作好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规划要按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原则和不同层次进行,要专家与地方政府和部门联合起来作。规划要体现先进性的可操作性,地县级的规划是重点。

四是尽快启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先导示范区。一个省要有一两人个地市先行调整,一个县要启动一至两个乡镇。规定两至三年,按照什么样的目标,给予一定的支持,起到先导示范的作用。先导示范区是属于实践的问题,就是通过先导区先走一步,通过实践的操作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总结一些经验。光有理性的认识不够,通过先导区的实践,加以提炼,根据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以及理性上的认识,宏观规划和指导,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对结构调整和长期战略任务可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五是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不能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要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特别是在种什么不种什么的具体操作上,农民的自主权理所当然要受到保护和尊重。尊重农民意愿,就是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农民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的承担者,调好了,增产增收,农民受益;调不好,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收入就要减少。既然有风险,那么调什么、怎么调的问题,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群众手中,由农民自己做主。

六是政府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并不是说政府部门可以无所作为。相反,政府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相当重要,主要是作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就服务来说,如搞好信息服务,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灵通的优势,建立起权威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气象等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好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此外,还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等。应当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的责任是引导,而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即使是出于好心的强迫命令也不能搞,至于那些为了个人出“政绩”让群众担风险的做法更是坚决不允许的。

七是在具体操作上,一要善于从资源优势的比较中寻找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方向。二要善于从预测社会消费观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趋势中寻找产业调整和发展方向。三要善于从细分国际国内市场中寻找“填空”型产业,作为调整的发展方向。四要善于从培育和提升本地特产中寻找产业调整的发展方向。

二、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种粮农民增收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

2.粮食安全定义。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2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安全委员会通过的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概念是:“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对世界粮食安全作了如下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3.粮食供求变动趋势及供求平衡。粮食消费按用途划分,包括口粮消费、饮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四大部分。近年来全国粮食总消费量逐年增加,由1996年的45927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48453万吨,但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年均增长0.9%,大大低于1980—1995年间平均增长2.25%的速度;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基本保持在375千克左右,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到2010年人口问题控制在13.6亿人,2020年人口控制在14.5亿人,按此总人口和人均粮食消费量计算,2010年要保证生产粮食5.1亿吨,2020年要保证生产粮食5.44亿吨。从用途上看,口粮消费是粮食消费的主体,在粮食总消费量中由1996年的59.5%下降到2002年的56.5%,到2010年将下降到50%左右;饲料和工业用粮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1996年到2002年,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8%和4.2%,到2010年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也将占50%左右;种子用粮在粮食总消费量中的比例在2.5%左右。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提示我们,在今后的粮食生产中要注重粮食的质量,同时也提示我们一定的土地上究竟口粮种植面积应该有多少,一定的土地究竟是种饲料粮合算还是种饲草合算。粮食进出口是影响粮食供求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体上看,我们国家人口多,国际市场上粮食的供应量有限(仅有2亿吨~3亿吨),因此靠粮食的进口来调节国内粮食的供求平衡数量不能过大。粮食进口数量应控制在粮食消费量的5%以下。

4.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中保护耕地面积十分重要。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1.4亩。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耕地面积保有量不得少于18亿亩,但要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类建设仍然需要占用许多耕地,这就需要通过土地整理和复垦,努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并且严格执法,遏止滥占耕地现象。

5.保护耕地必须节流与开源并举。前面已经提到2005年我国现有耕地1.22亿公顷(18.3亿亩),如果202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亿公顷(18亿亩),则意味着15年内,只有0.3亿亩耕地可转为建设用地,即平均每年200万亩。而仅2005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36.16万公顷(542.4万亩)。可见要保证必要的耕地面积,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又要注重土地的开发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