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48004600000034

第34章

但也应看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艰苦的长期工程。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第一,要从舆论宣传上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农民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市场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第二,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必须使农民跳出农村这个小圈子,让农民融入信息浩瀚的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第三,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最根本的还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大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现代农民是与现代大机器工业造成的先进物质技术相联系的,不但使用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去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其产品主要是作为商品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生产的数量多、商品率高。通过商品交换与现代城市和金融业发生密切联系,因而也就参加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并关心政治事件。由于在商品生产和交换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交往,使现代农民更多注意交易成本,注意获取劳动报酬,因而在生产和商业性活动中更多讲究效率。同时,人际关系也就转到受商品交易原则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支配。

(二)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生产方式即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历史。

1.当前农民的生产方式。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户均只有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致使农民的机械化生产程度很低。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于农业,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从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来看,多数农产品生产国家已基本放开,但由于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低,多数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导致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一直难以提高。综合上述因素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民的生产方式依然处于半自然、半市场的状态。

2.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即用先进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去改造传统的落后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农业机械化,即用现代的耕作机械、水利灌溉设备等代替手工和畜动力、农具,尽量投入机器设备,节约劳动力;二是技术现代化,通过采用化学的、生物的技术,改善与增加农作物的品种,提高单产水平;三是管理现代化,即把在工业部门中发展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农业一体化,实现产业化经营。

3.我国农民生产方式的特点。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农民生产方式的特点,因地制宜。中国农民生产方式的特点为:

第一,农业资源相对贫乏。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客观要求必须珍惜农业资源,走提高农业资源产出水平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第二,非农经济已有一定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在农业产出不断增长的条件下,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值比例的快速下降,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能力的增强,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低价格要素等有利条件,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仍然比较脆弱。

第三,长期以来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状况已开始得到缓解,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良好条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可以通过区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第四,农耕水平已经较高,需要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和升级。我国谷物生产单位产量已经达到了世界较高水平,但需要在结构调整、质量改善等方面更加努力。

第五,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仍十分明显。我国农村人口庞大,与城市人口相比的城市化指标明显低于许多国家。这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虽有所发展,但人口的城乡分布仍极不合理,全国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业约占50%。大量劳动力分布在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快速转移,否则,农业劳动力资源占有水平难以提高,进而影响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

4.建立适应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农民生产方式。第一,现代农民生产方式首先应当是生产工具的集约化和生产数量的规模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必须从生产工具的集约化、生产数量的规模化入手,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装备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因此农业要走集中土地,组建农业公司、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集中生产经营的路子,这既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合理方式,也是农户避免现代大市场风险的可靠途径。

第二,现代农民生产方式要以市场为基础,模拟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与生产力不适应生产关系、农民被架空的公社时代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农民充分发挥了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生产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高度。现代农民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即农民生产方式脱离了以经济自由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经济自由要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首先需要从上层建筑角度提供充足的制度供给,除了应当长期稳定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外,还要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农村经济体制的各种创新举措。允许土地的转承包,允许农户买断土地经营权,合作入股经营等等。当农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农产品品质的标准化、无公害化才有了实现的基础,其市场也就有了保障。无论是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还是标准化,都可以通过学习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来实现,这样一来,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的扩展、商品化和高附加值的实现等等也就有了保障。

第三,现代农民生产方式将是企业化的运作方式,龙头企业将在现代农民生产方式中占居首位。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是农业的生产、销售、加工环节走向高度分工的过程,也是农业走向市场化的过程,因此它的发展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化生产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农业生产的市场化、集约化和社会化。

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可以使农业发展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实现更多的价值。当前,农业生产的工业化主要需要通过龙头企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来实现。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具有单一的农户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龙头企业通过基地与农户相结合,产生了订单产业,其中,农户负责农产品的生产,龙头企业负责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并为农户提供一些产前、产中服务,双方的利益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关系得到保护。基地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的中间环节,而资本则成为贯穿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的主要纽带。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缓解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既能保证农户生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又能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规模性,使契约双方均获得了比单干要大得多的利益。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规模农业发展的结果是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率和附加值。在此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得到了市场的安排,转移到农产品加工工业,成为拿工资的工人,农户和农民的收入从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增加,农村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三)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20多年来,中国农村和农民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农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农业在产业结构、耕作方式、劳动空间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

1.农民生活方式的特征。农民这一社会群体,几千年以来由农业生产和分散居住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他们与城市市民不同的生活方式特征。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必须与农民的生活方式特征相吻合。

第一,农民的生活时间结构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因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与农民职业分化的不彻底性,一些从事与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农民的生活时间安排将仍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第二,不同农民群体的闲暇生活差异明显。农民因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闲暇时间、闲暇活动结构和闲暇心态。农民职业的分化,构成了农民闲暇生活方式转变的基础。

第三,农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艰巨性。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几千年文化、习惯、风俗等传承、演变的结果。农民的生活方式具有顽强的继承性,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由于农民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过程较长。受农村各种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的影响,特别是农村经济长期落后,农民收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农民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长期以来节俭到近于吝啬的地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将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

2.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高度聚集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反映了现代社会文明、卫生、民主、快节奏的特征。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就是要逐渐创造条件,使农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城市的生活水平,进而用城市的生活方式去改造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要区分和规划好三种农民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

一种是“市内农民”,即生活在市域范围内的农民,包括市郊农民和“城中村”农民;第二种是“流动农民”,指出来打工的农民工;第三种是市域以外的暂时或长远留乡务农的农民。

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市内的农民有3亿左右。这部分农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只要按国家政策办事,迁移是有偿的,住房也可以解决,但由于没有相应的产业支撑,没有新的就业岗位,这些农民虽然住有漂亮的楼房,但他们转为城市市民后既没有田种,也没有工作,就只能虚度光阴,成为无业游民或者是城市贫民,致使犯罪率不断上升,不利于城市乃至全社会的稳定。这部分农民的生活方式要真正转向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必须从就业岗位入手,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来,以免养成奢侈浪费、游手好闲的不良生活方式。

第二种是“流动农民”,在城市有工作但没有固定的住所,漂流于城乡之间。这部分人学到了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先进意识,即使回到农村,也一样能发家致富。他们将是实现现代农民生活方式的先行者。

第三种“长远留乡务农的农民”,由于短期内农村经济发展难有较大的起色,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短期内将难以改变。

3.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其前提是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只有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大生产,才有条件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四)农民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1.农民行为方式的内涵及形成原因。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方式。行为方式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性格及成长经历等共同决定的。农民的行为方式受传统习惯和小农经济的影响,小农心理严重,目光短视,长于单干,合作意识欠佳。农民的行为方式主要决定于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市场化农业所要求的按市场规则进行竞争和合作的现代行为方式相去甚远。

2.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要害是农民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首先需要农民在行为方式上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由现代的无组织的单干状态转变为以公司制为基础,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平等协商的有组织状态转变。

3.农民行为方式转变的实现条件。第一,农民行为方式的转变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建立和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基础上。没有农业经济的进步,农民行为方式的转变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第二,农民行为方式的转变需要外部力量的推进。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行为方式具有较大的惯性力,单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为此,需要一大批热心于农民与农村事务的知识分子志愿者,从外部将新的合作组织与原则导入到农村与农民中间去。

第三,农民行为方式转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引导。首先,政府要对农民行为方式的转变作出规划,并指导农民的行动。同时要以法律、制度、规章、标准等要求农民的行为方式,引导农民逐步符合市场规则的要求。其次,社会舆论也要对农民加强引导,树立符合市场规则的典型模范,大力宣传正确的行为方式,批判错误的、短视的行为。再次,农业院校及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培训农村合作人才,在农村进行合作试点,用典型教育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