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快乐之源
48083100000012

第12章 卷三快乐的真谛(1)

我们的潜能,还没有被开发的时候是凡夫,开发到一半的时候是菩萨,完全开发时就是佛了。

平等与尊重

佛陀讲了这么多的法门,重点就是大慈大悲、众生平等的思想。佛教的众生平等,是说无论人类、动物或看不见的其他生命,只要有思想、有灵魂,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都是一样的,所有众生都不希望得到痛苦,都希望快乐可以永恒存在。从“众生对于苦乐,都有相同感受”的角度去衡量时,生命都是平等的。

但是生命平等,并不代表福报会一样,福报是有大小之分的。六道里的生命,有信仰的人和天人是最有福报的,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及所累积的资粮,长时间保持心灵的平衡和宁静,享受福报带来的快乐。阿修罗的福报接近天人,比人还要大,但又不及天人,所以又称为非天。人类中的福报也有不同,有的情商高、有的智商高;有的家财万贯、有的一贫如洗;有的身体健康,有的体弱多病。虽然各自的福报存在着不平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快乐,也都喜欢被关爱和照顾,希望得到幸福。即使是所谓远离红尘的修行者或红尘中的在家居士,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寻找快乐。当然,快乐的定义有很多种,而出家人和修行者选择的,是究竟永恒的快乐,也就是“成佛”。

佛法认为,想了解周围的人事物,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学会用同理心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喜欢的、想要的,别人也一定会喜欢、会想要。不仅人类,一切六道众生都有避苦求乐的想法,每个生命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到快乐。就像人类不会因为肤色、种族或阶级,而对苦乐的感受有所差别,其他生命对痛苦和快乐的感受也是如此。如果有人拿刀架到我们的脖子上,我们一定会感受到恐惧和痛苦,那么用刀砍鱼和动物时,它们所感受到的恐惧和痛苦,和我们没有任何不同。所以,不能再有人类才是最高等动物,而其他生命都不值得尊重的心态,不可以因为无法和它们沟通,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对方没有痛苦的感受。

了解到这点以后,对佛教的基础也会有更深的体会,就是对众生要“慈悲为怀”。这种慈悲,是立基于众生平等的思想,是视所有众生如同自己的父母,一视同仁平等看待。

全世界宗教的教义,唯有佛教是针对每一位众生付出平等关爱和慈悲的,而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也是全世界唯一最究竟的“孝”。一般人讲的“孝道”,只是针对自己的父母,顺从父母的心意去做事,尽量满足父母的愿望,就是“孝”。而佛教的“孝”,则是针对所有众生,这种大孝、大慈悲包含了所有的爱。正因为有爱,所以必须有戒律,否则说爱众生,说众生平等,但却不停地伤害众生,就违背了佛陀的教义。学佛以后,就该懂得生命都是平等的,这是佛教最基础的思想。因此我们皈依后,不杀生是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戒条,否则就是犯戒;最低限度一定不可以杀人,否则就破了皈依戒。

佛陀教导我们不要杀生,意思是不要伤害别的众生,不让他们感受到任何痛苦,因为只要是有灵魂的生命,都具有佛性,都是有心思感受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透过显微镜,甚至可发现连细菌都是有心思感受的。

我有个弟子在美国,专门研究克隆学,主题是关于健康细胞和癌细胞的传染和治疗。他每天抽出癌细胞的病毒,放入正常细胞里,观察正常细胞的反应。一开始,他还不觉得有什么异状,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师父,我快崩溃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只要同事在正常细胞旁边商量,第二天要用什么病毒注入它们做研究,原本连在一起的细胞团,第二天就会全部分散,各自躲到容器的角落去。后来,他开始注意观察,把病毒注入正常细胞后,再把它放大,就会看到细胞在痛苦的猛烈挣扎,和亲眼见到人在临死前的痛苦挣扎完全一样。这件事对他的震撼太大了,这时候他才深深明白,每个生命对于痛苦的感受,其实是一样的。那段时间,他快没办法继续这样的研究了。最后我鼓励他,毕竟人的生命还是更珍贵一点,一个人的身体里,存活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生命,如果让一个人活下来,身体内的众生也才有机会存活,也等于是救了这些众生,一样会利益到更多的众生,功德也会更大。

佛陀告诉我们,小到细胞,大到鲸或鲨,六道的所有生命都有佛性,未来都有可能成佛。只是因为暂时的福报不同,随着各自的业力,生在不同的地区,但对痛苦的排斥及对快乐幸福的渴望,不会有差别。所以,不能再认为别的生命可以任由你宰割,要懂得尊重生命,这不仅仅是针对人类而言。

尊重,都是从互相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愿意相互了解或沟通,自然就能产生尊重了。一般人所谓的傲慢,是指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无法沟通交流时,就会更加的自以为是。经常都会听到:“鱼、猪、牛不是生来就是给人吃的吗?”对于其他生命,我们为什么就是学不会尊重?难道听不懂它们痛苦呻吟的语言,就可以默认它们没有痛苦的感受吗?就可以不在乎它们所承受的痛苦吗?你不尊重别的生命,他(它)们一样也不会尊重你。

现在我们和动物接触的机会非常多,但可能只有自家养的宠物,我们才能体会到它们的痛苦,至于自己每天吃的动物,会认为只是食材,根本不会想到它们是否痛苦。如果别人吃狗肉,你可能毫无感觉跟着一起吃,可是自家宠爱的狗被人杀掉吃了,你马上会感觉心如刀割,伤痛不已。原因就是你知道你的爱狗可以和你沟通,你们之间是有情感交流的,这种情感已经让你不再把它当作“畜生”,它已经成为家里的一员,是生活中的伴侣,完全把它当人看待了。如果它受到一点点伤害,你会感觉和亲人受到伤害一样痛苦。这说明,当我们和动物产生了情感交流,无论是猫狗或其他动物,只要它们生病或死了,主人都会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它们的痛苦和快乐,主人都会感同身受。但是和自己没有感情交流的动物,就不会有这种感受,根本不在乎它们的喜怒哀乐。

先秦时期的君王贵族,在自己死了之后,还让很多人跟着殉葬,自认为这是自己赐予他们的荣耀。以前欧美也有些国家,因为不懂其他民族的语言,也根本不愿和对方沟通交流,就把非洲黑人当做牲口奴役,甚至买卖。但现在可以看到,很多黑人非常优秀,绝对不会输给其他人种。而现代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更是血淋淋的,对生命是极度不尊重的状态,没有真正的亲情、友情可谈。老板不尊重员工,员工不尊重老板,大家只有金钱关系,可怕的是,现在很多家庭成员之间,也只剩这种关系,本来和睦相处的家庭,常常为了一点点财产,立刻从亲人变成仇人。但亲情和友情都是无法用钱财换取的,能成为一家人,没有累积几百辈子的福报缘分,是不可能在一起的。钱财随时都可以赚,但和谐的感情不是想要就能拥有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得到的也很有限,真正使用到的,就更加有限了,如果眼里只有钱,生命就会越来越没价值。这些都是因为不懂得尊重生命造成的。

大家会吃海鲜、家禽和野生动物,也是出于对生命不够尊重。为了生存而吃东西,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人也应该只为了维持生存,才去取用食物,但是我们现在对饮食的贪婪,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需求。现在很多人不是为了生存而吃,而是为了满足贪婪喜好,不惜伤害别的生命,作为自己饮食的来源。西方有研究报告指出,被高压强迫而杀的动物,死时体内会排出大量致癌的强烈毒素,吃了这样的肉,还会健康吗?还有营养吗?

当然,要大家完全不杀生,而还能存活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就算烧一杯水也会杀死无数的细菌,毕竟生存环境就是如此。但是,不刻意杀生是佛教的基础思想。既然戒不掉,那就尽量约束自己不要吃,如果真的不得已,那就吃佛陀开许的三净肉——没见到正被杀的生命、耳朵没听到被杀的声音、这个生命不是因为自己而被杀。当然,最好能发愿尽快戒掉这些贪欲。

很多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都说藏区的人吃很多肉,这是需要解释的。藏地多数人信佛,所以虽然中国有百分之七十的水源都在藏区,草原上沼泽地很多,沼泽水里的鱼也很多,但没人会去抓来吃,还有很多原始森林,也没人会去捕猎野生动物来吃。去过昌列寺的人都知道,每天清晨天快亮或傍晚时,通往寺庙的山路上,经常能看到野兔、野猪、牦牛到处乱跑,但没人会去捕杀。

除此之外,藏区的牧民比较多,家里都会饲养牛、马、羊,还会为它们取名字,时间长了,就会明白它们都很通人性,可以和人沟通。一个牧民家庭为了生存不得已,一年只会杀一头牛来吃,绝对不会随便杀生。以前的老人也认为不能吃自家养的乳牛,因为自己喝了牛的奶,牛就像养育过自己的妈妈,所以会把它照顾得很好。当乳牛老到不能动时,主人天天会把食物送到它的嘴边,一直养到自然老死,而且还要请寺庙做超度。耕田犁地的牛就更不能吃了,因为全家人的食物,都是靠牛辛苦劳动换来,所以对牛都很感恩也很尊重,这就是对动物、对生命的尊重。只有家里养的猪是可以吃的,因为猪是靠人养大而且没有劳动,就算是这样,老人们也会记下一生杀过多少,每天都在忏悔自己造下的罪业。还有很多牧民,家里养有很多牛,卖掉也可挣很多钱,但因为不敢杀生,也知道卖掉后,它们多半也会被杀的,就一直养着。

我十六岁左右,曾借住在塔公一户牧民家里,学习当地的语言。这一家三口,没有田地,维持生活的全部来源,就是四十多头牛。草原上根本无法种蔬菜,就用牛奶做成酥油,去几百公里外换青稞,再磨成糌粑当主食吃。有一次快过年时,他们杀了一头牛,当时我没有看到,后来在剥皮时,我看到男主人一边流泪,一边念《金刚萨垛百字明》忏悔,不停地跟牛说对不起。其实,他真的只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卖钱,也不是为了牛肉好吃。草原上不可能再有其他食物可吃了,牛肉是唯一和糌粑配在一起,可以让家人获取能量的来源。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忘记当时那位男主人痛苦的眼神。

不懂得尊重生命,是我们犯的一个致命错误。从不尊重细小的生物,到最后恶性循环,演变成不尊重人类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的战争或灾难,大部分都是为了掠夺食物、石油、矿产等等各种资源,或因为彼此语言不通或信仰不同,就打仗杀人。回到个人身上,很多人也是把宝贵的生命当成儿戏,遇到一点点挫折痛苦,就自我了断。之所以对生命不尊重,就是没有学习佛教的因果观念,以及对众生慈悲平等的缘故。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对我们自己的保护作用是最大的。因为众生平等,就是要我们不能伤害别人,一旦伤害别人,最终就要承担果报。法律的约束都是现世报,但因果是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历历不爽,就算现在没有果报,早晚也会来临。如果因果观念不传播出去,很多人做任何事都不知道害怕,为所欲为,没有底限可言。看上去好像我们的思想越来越进步,物质越来越发达,可是我们把自己最纯洁的心灵,禁锢得越来越像机器了。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城市里的大学,越来越多都在开办国学班,教《弟子规》、《三字经》、《金刚经》,都是在教传统的道德观念。突然之间,一群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在大学里学习为人处事的课程,学习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标准、有修养的人。有时候听到这种事情,会觉得很奇怪,这些观念难道不是小时候,妈妈就教给我们的吗?现在头发都白了,才开始背这些从小就应该明白的道理,这就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重视过这方面的教育。虽然大家都很自豪地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是在全世界很多人们的心目中,我们是最没有礼貌的人,举止粗鲁,自私自利,尊老爱幼的观念越来越淡薄,不懂得节约,浪费资源。我们所谓的礼仪之邦,究竟表现在哪里?自身的教养在哪里?

要找到真正的内心世界,真的只有宗教学者的那种道德学说才行吗?那又错了。彼此尊重关爱,是需要以真诚的心相互交流的。为什么我走到哪儿,都有那么多朋友快乐地聚在一起?因为我把所有来见我的人,都当成家人看待,在寺庙和家里接待他们的时候,吃住是免费的,如果条件许可,还会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所以,虽然我只是一个人,可是一旦走出寺院,就会有千千万万的弟子和朋友照顾我,为什么?很简单,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这也是佛陀所说的:“菩萨处处为别人着想,最后利益了自己;凡夫处处只想到自己,最后让自己堕落。”

慈悲,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是你爱的也得爱,是你不爱的还是得爱,这就是佛教的大慈大悲。爱自己所爱的人,更爱那些不爱自己的人,爱和自己同样信仰的人,更爱那些和自己不同信仰的人,甚至连动物和所有的生命都要去爱。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佛陀的包容和大慈大悲,一刻不停地影响着全世界,为更多的人带来喜悦和自在。

对于六道都能平等看待时,就会远离“自私的大爱”。“自私的大爱”是什么呢?就是你的信仰必须和我一样,我就会爱你;你也不能和我有宗教见解上的冲突,否则我可以不爱你,甚至为了捍卫教义杀了你。但是中国人经常会搞错,认为佛教讲慈悲,而西方讲博爱,两者没有什么差别,其实差别非常大。

只有无私奉献的心,才会得到别人无私的奉献。一个人真正无私时,内心的“我”已经相当弱小了,当内心真正放下“我”的利益时,得到的就是佛法所说的“无我”。人在忘记自我时,得到的其实更多;如果能多为别人付出和着想,得到的只会更多。所以,不要总是斤斤计较,总是算计自己的得失,老是想着这样做,工资会不会少一点?会不会受到多一点赞美?是不是吃亏了?别人的工资会不会多一点?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是很自私,甚至只爱某个孩子。如果你把所有财产只给其中一个孩子,其他孩子怎可能会对你好呢?不可能的。如果你能无私地关爱所有孩子,以后他们也一样会爱你的。

“诸恶莫作”,无论多小的坏事,都不要去做;“众善奉行”,则要发自内心去实践,没有人可以强迫我们。不要小看每天早上认真不造作的、为众生而发的慈悲心,只要持之以恒,渐渐就会发现自己的心胸越来越广大,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心会变得像镜子一样平静;当心平静的时候,大脑变得非常清晰。一个包容心很强的人,基本上受到的伤害就会很少,整天乐呵呵。一般听来很刺耳的言语,对脾气很好的人,可能不会造成多少伤害,甚至还挺开心的,这就是心量如海洋一样,什么都能容得下。无论再脏的水,流入大海后,就和海洋融为一体,都被净化了。我们要学会佛菩萨那种宽广的心胸,只有心量大了,才会越来越快乐。

放下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