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宗教只是劝人向善的,但佛教不仅仅是劝人行善,还有包容、慈悲所有众生的心量。这种思想不只是针对身边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无论对自己好或不好,亲人或仇人,甚至不相关的六道众生,都在范围内。
慈、悲、喜、舍,是佛教菩提心的基础,又称为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是希望所有生命都得到快乐和快乐的因;悲无量心,是希望所有生命都远离痛苦和痛苦的因;喜无量心,是希望他们能把这样的快乐,永恒延续下去;舍无量心,是希望他们对一切人事物都能平等对待,远离贪爱和嗔恨的分别心。所谓“无量”,是指这四种心的对象“无量”——一切众生;自己的发心“无量”——没有分别限制;最终结果也会无量——成就遍知的佛果。
舍无量心,或称为“平等舍”,就是不要有分别心,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平等心,就会有亲疏好坏的分别限制,心有所偏好就不可能无量,这样慈心、悲心、喜心也无法修成“无量”。
一般人的心态是,和我关系好,我就希望你快乐,是我的仇人,我就发自内心诅咒,希望你不快乐。但成为佛教徒后,就不能这么想了,因为你在诅咒别人的时候,就已经造下恶业,别人还没发生不幸,可能你就先遇到灾厄了,这是你的恶念所产生的业报。当我们明白这么做会有报应,就不会播下恶因。所以,我们要尽力减轻心中贪恋和嗔怨的分别,练习平等看待一切事物。
佛法所说的智慧,和一般人认知的智慧不是一个概念。佛法的智慧就是空性,最基础的理解就是无私、无我。最基础的慧根,就是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比较不自私、善良的人,有点像雷锋式的思想,就是佛法所说的最好根器。其实这种善良,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但是善良并不代表就有佛缘。这个社会中,无私又善良的人比比皆是,却不一定有宗教信仰。他们为人处事比很多有信仰的人还要好,也做慈善,也累积非常多的功德,但因为前世的愿力不强,所以佛缘比较浅,今生对佛法的理解非常有限,遇到佛法的机会也就比较少。
佛教徒希望六道所有众生都能远离苦难,虽然暂时还做不到完全平等,只是心中的愿望,但至少已经从自私自利的小我思想,转变为无私的大乘菩萨思想了。我们要放下小爱,其实那种自私的心,是连爱都谈不上的,但很多时候我们还认为那是爱。要学会将小爱,转化为慈悲众生的大爱,逐渐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无论是对人或动物,不管是否认识,都要一视同仁的慈悲。唯有练习拥有这样无私的心,我们才不会在社会上争强、好胜、好斗。当然,事情真正发生在眼前时,比如人死了和宠物死了,还是会发现我们有明显的分别心。因为平等心是需要慢慢培养的,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我们会对和自己有联系的人感同身受,如果大家彼此熟识的话,对方遭受苦难了,我们就会很难过;对方很快乐,我们也会因此而高兴。因此,只要慢慢训练,就能把我们的心量扩大,对所有生命的苦乐都能感同身受。
扩大自己的心
菩提心的大愿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愿成佛”,其中包含了两个条件或两层涵义,第一个条件或涵义就是心里想:“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苦因和苦果”,这是以悲心眷顾众生。第二个条件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苦因和苦果,而得到圆满的佛果”,这是以智慧希求佛果。也就是说,菩提心具足了大乘佛法的精髓,或说具备了成佛的两个要素——慈悲和智慧。
发出菩提心后,虽然还没有能力利益苦难中的众生,但心里已经生起愿力,希望六道所有众生从轮回苦海中脱离出来。渐渐地,成佛的愿力也悄然从心底生起,已经具备必要的智慧和慈悲两种缘起——智慧是成就自利法身的缘起,慈悲是成就他利色身的缘起,这都是我们未来福报的来源及成佛的资粮。
想帮助一个人就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想帮助天下所有众生,那功德不是就更大了吗?诸佛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希望别人不要受苦,自己就不会受苦,因为诸佛念念想的都是众生,所以早已成佛。而我们之所以还在轮回,就是念念想的都是自己,这种差别太大了。佛陀还是凡夫时,在两次使用“自他交换”的当下,就从痛苦中得以解脱,而且让菩提心从此开始发展。从他发大愿那一刻开始,在多生累劫中,心念都转向为别人的利益着想,时时刻刻都从心底发愿要利益天下所有苦难众生,最后因为菩提心而成就佛果。所以我们多为众生着想,依靠众生,才能把业力净化掉。
每当对着诸佛菩萨发菩提心时,我甚至会汗毛耸立,为什么?因为“要利益六道一切苦难的如母众生”这句话,实在太重了!在心里想一想,好简单,真正行动起来时,的确很难,所以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悲愿不够深,担心愧对佛陀的教言。
幸好佛陀也教导我们,世俗菩提心可以分成两步来实现——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要成佛利益众生,是愿菩提心,愿力的对象是成佛的“果”;想要修行累积成佛的因,或是去修持六度菩萨道的心,是“行菩提心”,愿力的对象是成佛的“因”。所以,首先发愿菩提心,这个愿力只要用心观想就可以,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做到,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才会连这个愿都发不出来。而发出广大的愿菩提心以后,就要慢慢培养自己的行菩提心,这意味着只发愿是远远不够的。当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行动。
既然我们自称是大乘佛教徒,就应该与小乘的发愿有所区别,区别就来自大乘佛教徒对于众生有强烈的责任心。但是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而且大部分人在言行举止上都很自私,心态也没能调整好。不要认为代众生受苦,听起来像在讲大话,很多弟子经常打电话告诉我:“上师,我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自己还没救出来呢!要我说度尽天下一切众生这种大话,我实在讲不出来啊!”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你要救自己,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怎么救?病了,旁边需要有人照顾;跌倒了,需要别人扶起来。没有别人的力量,自己什么事情都成就不了,这就是一再强调要依靠众生力量的原因。
现在很多人,工作不顺、家庭不和、身体不健康,家里老的小的、大大小小所有事情都求佛菩萨。这么说,不是怕佛菩萨辛苦,因为佛菩萨能力无边,这些世间小小的愿望是很容易实现的。只是我们在求的同时,一定要明白再小的心愿,最后成就的力量都是依靠众生。如果全部的心思都只在自己身上,根本没有想到众生,求来的加持也是非常有限,力量非常微弱。一个自私的人,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解脱,因为“我执”早就把你捆绑住了。自己的心念是不是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一定要懂得感恩众生,只有心里时时想到众生,求佛菩萨才能有用。
我们从生下来到现在,没有哪一件事,不是靠造业完成的,生存过程中的吃、穿、住、用,全部都是通过伤害别的生命得来的。更严重的打人、骂人、说谎、挑拨离间、讲是非,都是在播种伤害众生的恶因。因为造业靠众生,所以行善也必须靠众生。没有众生,向谁忏悔?不能忏悔,罪业如何净化?若没有众生让你感受到世间的种种苦难,如何生起出离心?没有出离心,怎会有动力精进修行?若没有众生让你明白,一切现象都是自心的投射,如何确定自己修行的方向?甚至没有众生的付出与努力,我们连要生存在这个世上,都会举步维艰。
想依靠自己的信仰和修行来改变命运,这种想法没有错,但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仔细思考一下,一个人再怎么努力工作,对周围环境的改变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大环境是需要身边所有人共同的力量,才能有所扭转的。就像你的事业如果有一个团队在同心奋斗,肯定可以越来越壮大。同样的,我们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需要依靠众生的力量。一盏灯能照亮的范围很小,如果几千盏、几万盏,甚至更多的灯同时点燃,要把天空照亮,就不会是梦想。
我们要靠众生的力量,来世才有办法了脱生死,靠一个人的力量念经持咒,是很困难的。没有众生,单靠一己之力,想成就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经常说共修的力量很强大,一个人修只有一个人的福德,一百个人共修,一次就能圆满一百个人的福德。因此只要条件许可,就尽量多参与共修,多为自己和众生累积福德资粮。如果成就世间任何一点小事,都需要依靠众生的力量,更不用说要圆满成就出世间的成佛了。我们每天为了利益众生而修持善法,最终受益的就是自己。
实际上,当我们的心量大到遍及六道众生时,是我们被众生救度。佛陀就是发愿要度众生而成佛,但我们每天只关心自己,所以还在轮回中沉浮。如果我们现在发愿度尽六道的所有苦难众生,有一天我们真的成佛了,众生还是在轮回里。因为我们是依靠他们的肩膀成佛的,成佛以后,就要赶紧去救度曾经把肩膀借给我们,帮助过我们的众生。所以发愿时,希望自己能度尽天下所有的众生,一再扩大自己的心量,一再提升自己勇于担当的气魄,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和众生都一起得度了。
依愿力付出行动的时候,叫做行菩提心,就开始行菩萨道了。愿力很重要,一旦发了菩提心的大愿,做任何事情就是在累积很大的功德,就连刷牙都变成利益众生成佛的因。为了家人做饭,因为他们也是众生的一份子,是你能力范围内可以利益的对境,这样洗菜做饭,都不再会有任何不满的情绪,也不会因为家人跷着二郎腿,自己还在拖地而郁闷,因为他们成为你最先可以利益到的众生了。只要迈出第一步,习惯之后,行动力就会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强大。把佛法学好,好好运用在生活中,家庭、同事、上下级和社会关系,不可能会不好,身边的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行动的能力,从周围的父母、孩子、同事等等开始做起,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当我们把快乐和他们一起分享,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就叫行菩萨道。
愿菩提心是美好的愿力,但发愿后一定要付出行动,才能圆满达成。很多时候,佛教徒的心地很好,目标很远大,思想也很正直,就是行动力比较差一些。我们常讲要利益众生,希望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可是旁边有人需要马上被救助,我们却还在一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不去付诸行动。
作为佛教徒,不是接触到一位西藏的喇嘛,就是学密宗的,也不会因为接触的是一位和尚,就是学显宗的,最重要的是以心态而定。佛陀传下来的法脉,从了解轮回的苦难,寻找苦难的源头开始,继而努力闻思理解佛法,最终运用佛法消灭痛苦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以自己解脱为主,度脱别人为辅,称为小乘佛教。但如果直至成佛,都是以度化、利益天下一切众生为主的心态,称为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的很多法师们,积极地把佛教推广到西方各地,或是帮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积德行善。他们在行为上,其实早已经是大乘,但是我们还称他们为“小乘”。反而自称“大乘”的我们,行动上经常算不上“大乘”。现在整个中国,除了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信仰小乘佛教以外,我们这些人都厚着脸皮自称是“大乘佛教徒”。为什么我用“厚着脸皮”来形容?如今我们经常在“消费佛祖、消费菩萨”,以大乘佛教徒自居,以心怀天下六道一切众生自居,可是心胸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广大。虽然每天都在学习发菩提心,但是对于周边人的德行,也就是道德和行为标准,很多时候是非常差的。对父母不孝顺,对太太或先生不够包容,对儿女不够耐心,有很多是需要反省与检讨的。这不是只说刚皈依佛门的弟子,很多皈依佛门很久的弟子,一旦面对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时,立刻就会暴露出所有的缺点。
世间和出世间的法都要学会,都不能耽误。很多佛教徒偏重心灵的修行,这没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修心不是表面工夫。很多时候不太过问世事,没人没事来打扰,觉得心似乎修得很平静了,忍辱也修得不错,可一旦有人搧你一记耳光,脸上的痛刺激到心里的“我执”时,嗔恨马上就产生出来了。
阿底峡尊者,是11世纪克什米尔的一位王子,在印度出家,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一代佛教大师。后来被藏王请到西藏传法,藏人对他的尊敬,就好像对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佛一样,当时“尊者”这个词,就是用来称呼佛陀与阿底峡尊者的。在藏地没有人敢惹他生气,对他特别尊敬。有一天,来了一只喜马拉雅山的泼猴,直闯大师的房间,跳到放供品的地方、爬到大师的身上乱抓,不肯走。弟子们忍了好几天,终于忍不住了,想把野猴抓起来赶走,大师跪在地上求弟子们留下猴子,大家都非常吃惊。大师说:“不要把它赶走,你们藏人对我太好了,没有人惹我生气,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忍辱修到什么程度了。现在对着猴子可以修忍辱,可以把功德回向给它,请你们不要把它抓走,让它在这里继续捣乱、折磨我,我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在修行。”如果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就把他当成泼猴修忍辱,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
我们要学会用善巧的方式来发菩提心,因为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改变不了的,越是不想做的,就越得做。很多人不想上班,但是又不能不去;很多人不愿意做家务,却也不得不做。既然这件事情没有选择,一定得做,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处于疲倦和不甘愿呢?长期如此很容易生病,还不如转换一下,让自己的身心都积极起来,以度化众生的心态,就不会那么疲乏了,反而会心甘情愿又开开心心地做下去。
在没有皈依之前,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处于没善念也没恶念的状态,称为“无记”,意思是心上没有生起善或恶的印记。一天24小时,睡眠占了大部分,睡觉时不能说是善,也谈不上恶。早起刷牙、洗脸、擦地、收拾家务,上班打字、整理文件、处理公司的事务,所做的一切,心里没有好或坏的念头,既没功德也没罪业。而皈依成为三宝的信徒,也明确自己的法脉以后,要明白我们学佛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个人的解脱做罗汉,而是要学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等菩萨们,利益所有众生从轮回苦海中解脱,所以一定要学会发菩提心。
早上一醒来,就要发广大的菩提心,要为了利益众生而开始一天的生活。如此无论白天做什么事,上班、走路、吃饭等等,都成了累积功德的善事,不再是无记的行为,甚至睡觉时,都在不停地累积福报。这种功德将是无量无边的,它是帮我们把自私的心打开,转变成无私的心,而只有发出和菩萨一样宽广的菩提心,才可能完全净化无始以来的业力。
学佛就要学会善巧的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累积无量无边的福报。这样可以把修行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佛法就会变得鲜活而有生命,不会出现佛法和生活是平行的两条线。佛法学好了,就等于拥有世间最好的生活方法,两者是水乳交融,不再是各自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