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待人热情是决定人们喜欢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品质。福尔克斯(V.S.Folks)和西尔斯(1977)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试图论证“喜欢别人的人最受别人喜欢”这一命题。该命题建立在热情的基础上。他们要求被试阅读和听一些谈话、调查报告,然后评价列在长长单子上的问题,结果表明“喜欢别人的人最受人喜欢”。福尔克斯和西尔斯解释说,热情得以表示的途径,主要表现为我们喜欢一些人,对他们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且赞美和称颂他们,而不是轻视、厌恶或者说他们的坏话。
个性品质的吸引,实际上是个体人格美的具体表现,我们经常说外表美是一时的,而心灵美是经久不衰的,实际上这里的心灵美有一部分内容乃是指人们的个性品质。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拥有美的心灵,才会真正受人欢迎和喜欢。
二、影响校长吸引力的外部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展开的,这种情境因素作为人际关系的有效载体,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结构与性质。这包括接触性吸引、频率性吸引、群体性吸引和体验性吸引四类。
(一)接触性吸引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如果其他一切条件不变,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被我们的生活常识所验证了的事实。一般说来,与自己的同学、同事、朋友、同乡、近邻等接近的机会多,交往的机会多,较易产生好感和建立友谊,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凡是地理位置相对接近者,自然容易激发人际交互关系。距离的远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在一些被自然地理区域隔开的住宅区里,表现得更加明显。距离较远的人,其形成或继续保持友谊就显得比较困难。
人们交往的次数与距离的远近成反比关系,两人住得越近,越容易成为朋友,不住在同一层、同一楼的则减少了成为朋友的可能性。两家相距671米者容易成为朋友,而那些距离在671米以上者,很少能成为朋友。这是因为随着物理距离的加大,相互作用的距离被加大了。这个结论与沙赫特和贝克的研究结果接近。住公寓的人更喜欢和自己住同一楼或同一层的人交往,而不愿与住另一座楼或另一层的人打交道。
怀特(W.H.White,1956)和普里斯特(K.Priest)、索耶(D.Sawyer)在一个叫派克森林的郊区居民点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论与此相似。那些住得近的要比住得远的更容易成为朋友。总的说来,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容易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邻近性能产生喜欢?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熟悉,同时简单的人际互动也会提高我们对人们的好感。西方心理学家最简单的解释认为“离得近的人比离得远的人更有用”。因为离得近,接触交往的机会多、刺激频率高,选择朋友就比较容易。一个人和我们住得越近,我们就越能了解他,也就越能成为朋友。我们认为,人门对连续相互作用的期望也是一个因素,如果有人住在隔壁,我们会估计到经常接触他、碰到他,并努力想让接触愉快一些,于是总是试图说服自己,这个环境是令人愉快的,这个人是令人喜爱的,至少不特别让人难受。如果人们期望和邻居保持友好关系,就会对邻居做出积极性评价,夸大邻居的积极品质。这样对邻居来说,交往者是富有魅力的。同时,由于经常接触,互相了解,容易预测他人的行为,从而能常常发生适宜的反应,促进相互关系的发展。另外,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交往时距离接近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使双方不会感到个人负担过重。随着交往机会的增多,相互熟悉程度的提高,彼此互有好感,人际吸引就会增加。
最后,我们应当注意到,距离因素并不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西方心理学家在人际吸引的研究领域中,夸大距离的影响,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认为,它只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众多因素之一。
(二)频率性吸引
交往频率是指人们互相接触次数的多少。一般说来,人们彼此之间交往频率越高,刺激对方的机会越多,“重复呈现”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较密切的关系。交往的频率增多,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感觉。对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交往的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在1968年曾经进行了交往频率与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不认识的12张照片,按概率分为6组,每组2张,按以下的方式展示给被试:第一组2张只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看10次,第五组2张看25次,第六组2张被试从未看过。在被试看毕全部照片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另加从未看过的第六组照片。要求所有被试按自己喜欢的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结果发现一种极明显的现象,照片被看的次数愈多,被选择排在最前面的机会也愈多。由此可见,重复呈现确实会导致吸引,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的确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观察到医生和护士,教师和学生,领导和秘书等人由于工作需要,接触机会多,空间距离近,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有些心理学家对此问题也进行实验研究。他们以尝试某种饮料的适度为借口,要求互不相识的女孩子走动于不同的房间,使她们有不同次数的见面机会。实验要求她们在见面时不许谈话,然后实验者要求她们评定对不同对象的喜欢程度。结果表明,相互见面次数的多少与相互吸引的程度有正相关。见面的机会多,相互喜欢的程度就大。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上述心理学家的研究过于夸大了交往的频率对吸引的作用,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交往的次数上,重视交往的形式,而忽略了人们之间交往的内容、交往的性质,这是不恰当的。实际上,人们彼此之间交往的内容常常比次数更为重要。对于具有一定知识、修养的个体来说尤其是这样。
(三)群体性吸引
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从人类社会诞生那时起,人们就开始结成群体进行活动,共同努力奋斗来获得大自然的庇护,满足生存、安全和归属的需要。因此,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麦独孤(1908)认为人有群居的本能,并把它解释为是由生物遗传特性所决定的。当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结群的需求确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不仅人类如此,其他动物也是如此,不过人类的这种需求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喜欢社交,有些人喜欢孤独,有些人喜欢活动,有些人喜欢静坐。这样,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在不同的时候和场合所表现出来的结群需求也就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出来的人的结群性远比动物的结群性来得高级、复杂。
心理学家克劳斯和梅拉比安(A.Mehrabian,1977)对人际关系中的结群性吸引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结群需求较高的男性,大都自信心强,而且比较喜欢和异性朋友攀谈,主动与陌生人接触交往,对交往者表现了一种无形的人际吸引,形成了一个人际引力场。在这种引力场的作用下,人们都愿意与他进行交往。
我们已经指出,人的需要是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动机,是行为的先兆。因此,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两人的物理距离比较接近,而且交往者又有这种结群的需要时,交往的机会便可大大增加,双方都表现出对交往的渴望、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在交往过程中热情地应答对方。使对方也沉浸在交往的热烈气氛中,这就容易使人际关系显得轻松、愉快、和谐、融洽。反之,如果双方无意进行接触,虽然距离很近,也会因擦肩而过而错失良机,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四)体验性吸引
在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验也是导致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体验着重表现在交往者对交往对象的态度上,如印象的好坏、个人的喜恶、情绪的状态等等。总之,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能给我们令人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
克洛拉和拜恩(1974)用实验研究证明:个体的情感体验乃是决定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凡是能给人们带来良好情绪感受的经验将会形成喜好的关系,凡是给个体带来不良情绪感受的经验则会造成嫌恶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的存在能使别人感到快活舒适,你就会喜欢这个人,而那些使你感到生气、焦虑、厌恶的交往对象,就会引起你的反感而不喜欢他。个人的情绪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别是交往情境因素会左右我们的体验,而这些情绪反应又影响到人际间的吸引力。
梅(May)和汉密尔顿(C.V.Hamilton,1977)曾进行过系统的实验研究,他们以女大学生作为被试,首先测定她们所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音乐,然后请她们评定男性陌生者的照片,在评定过程中播放不同的音乐作为背景衬托,结果发现当碰到她们所喜欢的音乐作为评价背景时,照片中的人被评价为吸最引人的;但是当用她们不喜欢的音乐作为评价背景时,照片往往被评定为最不吸引人,而在没有音乐背景配合时,吸引力的大小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其他如气温、噪音等许多可以左右我们情绪的因素,也使人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对人际相互吸引发生影响。
个体的体验确实影响着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虽然这种评价有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受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的确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评价,对交际者进行选择,问题在于我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尽量能客观地评价交往对方。例如,一般地,我们都喜欢整天嘻嘻哈哈、欢欢乐乐的乐天派,从他们那里我们得到情绪的感染,感到轻松、愉快、喜欢和他待在一起,这样的过程经过不断强化,从而增加他们的吸引力。一旦碰到一个悲伤、忧愁和焦虑的人,整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阴云密布”,我们也会受到感染,从而退避三舍,丧失与他交往的动机。因为对于激不起我们情绪共鸣的人,对我们也产生不了吸引力。因此,我们可以说,交往动机决定交往行为,交往体验决定交往效果。西方心理学家进行的实验研究,往往把两者对立起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第三节 培养校长吸引力的途径
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代的先贤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今天,领导者加强自我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具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宽阔胸怀,其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看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具有为崇高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一、培养调节情绪的能力
情绪的自控,是整个领导活动、领导行为中情绪控制的核心。校长情绪的自控,指校长通过锻炼与修养,调动其积极的增力情绪,抑制和熨平消极的减力情绪,进而驱动或者纠正自己的某种行为,用最好的心理状态实现领导职能和领导目标的一种心理调节活动。
(一)素质的培养方法
良好素质的培养方法要进行有效的情绪自控,获得稳定的、健康的情绪,不是单靠方法和技巧就能实现的。那些能够较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活动,在复杂的领导行为中保持积极情绪的人,首先是具有良好个性素质的人,如正确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顽强的适应能力等。因此,校长要成功地进行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必须首先培养这些素质。
1.性格和意志的锻炼。
情绪同人的性格关系密切,性格差异大,在情绪的特征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性格坚强的人,能在失意和伤心面前挺得住;性格软弱的人,容易被不良情绪所征服;性格豪爽的人,一般不为小事而计较;而性格狭隘的人,往往容易为芝麻小事心烦意乱。生活中大量的不良情绪的产生,常常可以见到其性格上的原因。比如,容易忧愁的人,一般都有好胜、固执、不善交际的特点;遇事犹豫不决的人,性格往往被动拘谨、缺乏独立创造性等。可见,要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必须注意自己的性格锻炼,自觉克服各种性格缺陷。
校长情绪控制也同样会遇到个人性格对情绪的影响问题。这就要求校长认清自己的性格的基本类型,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如果是外向的,就应注意掌握自己心境的变化,多运用思维的力量,要求自己沉着、平稳,遇事冷静思考,克制冲动,防止情绪的骤然爆发。内向的,要注意学会在必要时适时地暴露与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绪。遇到不愉快的事,千万不要沉郁在心中,要向亲友倾诉,进行不良情绪的能量释放。如果不良情绪已经产生,应该主动地从性格上寻找原因。如果你因脾气暴躁引起情绪多变,因心胸狭窄引起情绪不稳,因多愁善感引起情绪波动,你就必须对症下药,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