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48092800000043

第43章 培育克欲律已的自御力(6)

要讲究领导方法和艺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从事领导工作是极其困难的,但是讲究领导方法和艺术,会使困难的工作变得轻松和愉快。当有的校长面对错综复杂的客观现象一筹莫展、顾此失彼的时候,明智的校长会抓住主要矛盾,用较少的精力带动大量问题的解决;当有的校长在繁重的工作中弄得身心疲惫时,聪明的校长善于一张一弛地投入工作;当有的校长在人际关系上弄得很僵时,善于协调的校长会刚柔相济地处理关系,既团结了同志又不失原则;当有的校长事必躬亲,陷入事务堆中难以超脱时,善于总揽全局的校长会积极授权,既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又从琐碎事物中摆脱出来。显然,前者更容易心理疲劳,弄得不好会陷入消沉情绪,后者游刃有余,会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所以,校长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学会和讲究领导方法和艺术,把枯燥乏味的领导工作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这样既提高了校长的工作水平,又保持了心理轻松愉快,为校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赢得了主动权,从这个意义上说,讲究领导方法和艺术具有防止和摆脱消沉情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5.调适逆境中的情绪。逆境是普遍存在的,人们在工作、学习以及整个人生旅途中总会遭遇这种或者那种不顺利的境遇,碰到各种挫折和失败,校长也是如此。解铃还得系铃人。校长要冲出逆境,有赖于自己正确认识、分析陷入逆境的原因,采取正确的对策,改变错误的行为,克服对逆境的不适应现象,突破困境,实现目标。

(1)摸清逆境产生之源。

要冲出逆境,就必须了解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有哪些可能导致陷入逆境的原因,防患于未然。校长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和控制:

①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失误或失败。无论哪一个人在他的整个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现失误或失败,校长应安排好每个人的工作,使大家力所能及,又符合个人愿望。一旦出现失误,及时查明造成失误的原因,对症下药,该批评的批评,该安慰的安慰。校长要“吃一堑,长一智”,善于总结、及时总结,找出失败原因,在失败中站起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消除恐惧、不安的情绪。

②进步、发展的愿望受挫。在一个群体中,人皆有上进心,人皆求发展。不同的是有的人表现明显,有的人表现隐蔽;有的人表现很强烈,有的人表现很平静。但进步、发展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并不均等。有的人也许其才能被埋没,一辈子也难为人发现,所以,在集体中,一些人受到提拔、重用的时候,也是另一些人进步、发展的愿望受挫之际。校长也会遭遇这种情况。所以,校长要经常提醒自己,把自己的发展与整个集体利益、整个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勇敢地接受逆境的考验,迎接新的挑战。

③分配不公正的震荡。在管理中有一种公平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人不仅关心本人的收入和支出,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收支与别人收支的关系。如果和别人比较,支出相等而收入不等,便会觉得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或承认,便会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产生一种逆境感,并因此导致工作积极性的下降与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校长要充分注意在工作上、待遇上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对人的心态以及人的行为动机的消极影响,应当在工作任务的分配与工资、奖励报酬的评定以及工作成绩的评价中,力求公平合理,努力消除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勿使自己因此而陷入困境。特别要注意的是,校长不能忽略对人们劳动的尊重,那些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人们,对社会对他们劳动的承认、赞赏和敬重,往往看得比金钱重要,他们更多的是以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来衡量自己劳动的价值。同时,那些处于转变中的后进者,受尊重的需要特别强烈。校长更应注意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及分配的公平。否则,在带来巨大失败的同时,也会给校长的领导过程造成失败。校长还必须善于调节自己遭受分配不公正的情绪,要“君子坦荡荡”,而不是“小人常戚戚”。重要的是校长要胸襟开阔,用陶铸同志的话说,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

④人际关系障碍。人们总是从群体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因此,社交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得不到群体的拥护、支持,也会使校长感受到逆境。在一个群体里,人际关系的好坏,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容易使人产生逆境感。因此,校长应努力建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力求学校中的每个成员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学校内部,特别要注意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真诚合作的气氛。这也是减少逆境的重要条件之一。

⑤生活中的波折。这是指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波折。如家庭的破裂、财产受到损失、亲人的死亡等,都会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波动、情绪的紊乱和行为的失常。校长要注意这些方面,遇到这些波折,要冷静地渡过逆境。毛泽东一生经历无数逆境,仅在家庭中就有6位亲人为革命献身,毛泽东都能控制个人情绪,特别不因个人情绪影响工作。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这种胸怀。

(2)控制逆境中的不良情绪。

在日本某企业,如果劳工之间出现矛盾,如吵架、打斗等,资方往往采取下述措施:先送当事人进到第一间房——哈哈镜室,让当事人照哈哈镜看自己可笑的形象,使紧张、发怒的情绪放松下来;然后进第二间房——傲慢像室,里面有一橡皮人,人像斜视你,表示蔑视,要你用榔头打橡皮人以泄愤;再到第三间房——弹力球室,墙上用橡皮筋系着一个球,要当事人使劲拉开球,然后松手让球弹到墙上,再反弹到自己的脸上,意思是说你惹人家,人家就会报复你;第四间是劳工关系展览室,即相互友爱的历史;第五间是思想座谈室,经理在里面等着当事人,进行正式的谈话,以最终解决问题。可见,日本的管理者是很注重疏导的方法的。疏导非单一的说服,而是一门综合性的思想工作艺术。

①宣泄。即“清洁身心”。在心理治疗中,患者把自己思想中某些讨厌的东西都讲出来,并使这些思想得到澄清,身心得到纯洁。根据宣泄的理论,如果我们想要使对象减轻逆境带来的压力,就得让他把心中许多痛苦的事情都说出来。而要减少因逆境带来的侵犯行为,社会就要设计和提供一定的情境和条件,让个体有象征性宣泄的机会。

怎么样引导陷入逆境者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呢?

其一,倾诉。陷入逆境后的人(包括校长)总觉得心中有许多委屈,希望找亲人、朋友和自己信得过的人尽情倾诉。校长也要主动把心中的委屈全部吐出来。

其二,活动释放法。就是有意地让陷入逆境者参加其他活动,借助活动把逆境中产生的情绪所积聚的能量排遣出去,使情绪得到缓和。例如有人因陷入逆境气愤得不得了时,到操场上猛踢一场球,猛打一阵沙袋,弄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心中的风暴就会平息下来。

②迁移。进行迁移,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是目标替代。即在稳定陷入逆境者情绪的基础上,分析现实,重新审定目标,并设立一个目标来替代原来的目标。

其二是情境转移。即为了帮助陷入逆境者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和困难情境的纠缠,让他们参加使自己愉快的活动,暂时避开困难情境,从而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反应的刺激情境上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可以回顾生活中一些愉快的往事,或出外旅游,或听听音乐,看看喜剧,以转移自己的情绪,冲淡自己的苦闷。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身陷逆境时,以读书、劳动和思考来转移自己的情绪,这是他自我调节方法中的一种。他之所以能三起三落,与他对逆境的达观和超脱态度有密切关系。

其三是环境调节。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环境,减少环境中困难的因素;二是换个新环境,让自己在新天地里重新有所作为。

③矛盾意向法。矛盾意向法的使用,就是让陷入逆境者努力去做他最害怕发生的那些事情,甚至不惜用强制的手段让他去做。这一方法使人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克服对困难的预期焦虑,以便从容镇静地对付面临的局面。新兵上战场前总是恐惧的,害怕流血,害怕死亡,但军令如山,迫使他真正面对流血和死亡时,他也会变得从容镇静起来。有的校长接受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往往面临新兵上战场一样的情绪体验,这时从容镇定是很重要的。

④掌握自我调节的技巧。战胜困难,突破逆境,最终还是要靠当事者自己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自我意识对失败心理进行控制和调节,防止和克服消极的情绪,产生积极的行为反应。

对付逆境的自我调节的方法较多。用得频繁的主要有自我暗示法、放松调节法、想像脱敏法、想像调节法、呼吸调节法。

自我暗示法的特点在于自己通过语言或想像自己的身心机能发生变化,如发怒时,心里在说“不要发怒”,着急时警告自己“不要着急”等,这种方法简洁,并且容易达到良好的效果。林则徐在自己的书斋挂一条幅“制怒”,就是自我暗示法的例证。

放松调节法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则可抑制这些伴随着紧张而产生的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与紧张焦虑的情绪。

想像脱敏法是通过在想像中对现实生活里的困难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像的情境中放松自己,从而能在真实的困难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不良的情绪反应。

想像调节法,即借助想像来对付逆境所引起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如把紧张想像成为一团冰雪,把松弛想像为融化冰雪的太阳。如闭住眼,想像自己在黑暗中走出原始森林。通过想像自己对紧张的克服,也会使自己在实践中松弛下来。

呼吸调节法,即运用一些特定的呼吸方法,以解除逆境带来的精神紧张、压抑、焦急、急躁和疲劳。常用的有深呼吸练习、叹气练习、充分自然式呼吸练习、拍打练习等。

(二)克服消沉情绪

1.培养调节气氛的能力

(1)他人情绪的调节。

其一善于识别情绪。情绪是复杂多变的,它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不断发生变化。校长应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加以区别、分析。例如,同是皱眉,可能是思索,可能是反感,也可能是厌恶;同是笑,可能是善意的笑,可能是会心的笑,也可能是恶意的笑。对于不同的情绪,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以及当时的背景、环境等因素,综合加以辨析,并寻求其产生的原因,这才能有较准确的把握。

善于识别情绪,是为了了解人和理解人。如果粗枝大叶、粗心大意,不管是猛张飞,还是林妹妹,根本不去理会他们的心理、情绪、气质差异,而去搞“一刀切”、“一锅煮”,肯定是做不好校长工作的。

其二化解消极情绪。人的情绪有积极、中性、消极之分。校长的责任,就是激发教师积极情绪,使之持久不衰;引导中性情绪,使之向积极方面转化;还要化解消极情绪,使之转为中性乃至积极情绪。如果说激发积极情绪不易的话,那化解消极情绪就更难,这是校长调节教师和学生情绪的重点。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化解它的难度大,还在于消极情绪是工作的阻力,是人际关系的障碍,若不及时有效地化解、引导,它还能加固、扩散,甚至恶化,形成有害于工作和事业的腐蚀剂。

化解消极情绪,贵在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要漠然视之,麻木不仁,使之恶化下去,酿成祸端。同时要方法恰当,措施得体,因势利导,“微调”,“慢转弯”,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万万不可,乱来一气,图简捷,求痛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温度达到,坚冰总会融化的。

其三满足正当需要。情绪的产生,与人的各种需要满足的程度有关。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会有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而物质需要又可细分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精神需要也可细分为信仰的、欣赏的、娱乐的、求知的等需要。如果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较好满足,就可能产生满意、愉快、兴奋、欢乐等积极情绪,否则就可能产生不满、气愤、泄气、忧伤等消极情绪。作为校长,谁也不希望教师产生消极情绪,而希望他们产生积极情绪,并且永远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既然如此,就需要设法去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实现他们的合理心愿,切不可置群众情绪和心愿于不顾,只会主观武断地发号施令。

其四开发积极情绪。平时我们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包含着开发、激励人的积极情绪这个意思。人的积极性,指的是主观意识上的自觉性,心理上的愉悦健康以及行为上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都不是自发、凭空产生的,也不能任其自生自灭、放任自流,校长应采取各种方式,去激发它们、开发它们,使之长期发挥积极效应。

开发积极情绪的途径很多。创造整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以使人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够造成团结、和睦、信任、友谊的人缘气氛;因人、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增强人们的交往和了解;创造必要条件,发挥教师特长,就能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等等。如果人们总是处于一种愉快、向上、进取、奉献的心境,他们的积极性当然就会充分发挥出来。校长的责任,就包括“创造点气氛”、“制造点情绪”。

(2)用良好的情绪带动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