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48092800000042

第42章 培育克欲律已的自御力(5)

②工作要有计划性和条理性。急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克制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积习难改,一个一向就很急躁的人,要想克服急躁,当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长期形成的习惯,只有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去逐步克服。因此,一个容易急躁的人,应当做好持久不懈地克服急躁情绪的精神准备,从点滴的日常生活、工作开始,克服急躁情绪,培养心境的宁静和稳定,建立一套新的行为规则,督促自己过有秩序的生活,进行有秩序的工作。如此长期坚持,新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并巩固,急躁情绪才会得到克服和消除。

首先,要培养行为的计划性。我们提倡办事应有紧张快干的作风,但是这种紧张快干并不等于仓促忙乱。我们的行动要有很强的计划性,按照计划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事前的周密计划,是避免工作中急躁情绪的必要条件之一。许多工作中的急躁情绪,都是在事前准备不足或计划不周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出现事先没有料想到或没有考虑好对策的困难时容易急躁,步骤混乱、工作乱套时容易急躁,等等。如果事前有比较周密的计划,这些急躁大都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还要讲究办事的条理性。条理性和计划性应当是并存的。有时情况很紧急,许多工作都需要做,这时要特别防止毫无条理地把各项工作摆到一起,杂乱无章地乱忙一通,要分清轻重缓急,先做最迫切的事。当你在做某事的时候,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有的人手里在做这件事,头脑中却在想着另一些事,这件事还没做完,又急着去做那件事,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就是行动缺乏条理性。其结果是越急越糟,一件事也做不好。

第三,生活要有节奏。应当给自己规定严格的生活制度,规定每天起床、就寝、用餐、工作、学习及其他业余活动的时间,增强生活的规律性和节奏感。严格的生活制度和生活秩序,正确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秩序,对于帮助我们形成条理性和规律性,培养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行为习惯,克服急躁情绪,都有很大的作用。

③除浮躁之气,戒急功近利之心,增强校长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综观古今中外,大凡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者,无一不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家。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校长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政绩?其二,政绩为谁而创?人民欢迎的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政绩,而不是掺杂使假的政绩。政绩为谁而创?答案也是明确的,政绩当为人民创。如果一个校长把政绩的创造作为升官的本钱,作为“邀功”的资本,那么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就会掺进许多私心杂念,就会以个人得失为取舍标准,从而干出一些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来。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在求发展上,校长切忌情绪浮躁。情绪一浮躁,就会头脑发热,头脑一发热,就易导致决策失误,特别容易“跟风冒进”,折腾来折腾去,最终一事无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求发展,立大业,就要图长远,平心静气,认真吃透实情,分清优势劣势,做出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的决策,常抓不懈,一以贯之。

(2)克服和避免急躁情绪的具体方法。

当然,对于一个容易急躁的校长来说,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和进行有秩序的工作,只是一种长远的策略。除了要有这种长远策略以外,还应当掌握一些更为具体的避免和克服急躁情绪的方法。

①培养韧性。避免和克服急躁情绪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急躁性格磨慢、变韧。平时可以做一些需要很大的细心、耐心和韧劲才能做好的事。有一篇小说描写一位急性子连长,通过把衣服缝了拆、拆了再缝的针线活,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韧劲。校长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如练习书法、临摹画、下棋等,针对自己的性格弱点,有意识地加以磨炼。只要持之以恒,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目标适当。要避免急躁情绪,为自己的目标确定一个合理的预期时间很重要。某项事业,你做好干十年的准备,那么一两年内碰到困难和挫折,就不会引起太大的急躁。相反,某项工作如果你准备在两三天内完成,那么,第一天碰到麻烦,你就会急躁起来。因此,要避免不应有的急躁情绪产生,就需要我们凡事都为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度的预期时间。不管何种工作,要想取得比较突出的成就,没有长期努力是不行的。马克思创作《资本论》,前后花了40多年。司马迁写《史记》,共用了18年时间。当然,在今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了,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努力、更快的速度去创造,花几十年时间搞一样东西出来,也许就落后了、陈旧了。但是,现代化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更需要我们用较长时间来打基础,还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那种幻想依靠“短促出击”而能立见成效,想经过一阵子的奋斗就来个一鸣惊人,是十分不现实的。我们的校长如果真想在教育领域要做出一番事业,就得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要急躁,辛勤耕耘,成熟季节就会到来。

③进退有节。避免急躁情绪的产生,要靠平时的、经常的努力,不要等急躁情绪产生了,才想到克服它。应该在做工作、办事情之前,事先考虑一下有无导致急躁情绪的因素,提前采取措施预防急躁情绪的产生。例如,活动时间表的安排要留有余地,以便一旦发生了什么意外耽误了工作时,不至于焦灼不安。在考虑和制定工作方案时,应当尽量多准备几手,防止因条件限制一种方案不能实行时,造成急躁。工作之余,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适度,多看一些书,也可以思考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要整天忙忙碌碌,紧张不已。这样可以使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减少急躁可能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和不快。这种心理和躯体的调节,对于避免急躁情绪产生是很有用的。

④急事冷处理。校长在处理急事、难事时,应保持头脑冷静,在时间上、速度上适当放缓,通过必要的推迟、等待,使事情的结局更为圆满。史载,西门豹深知自己处事有急而厉的缺点,就佩戴玮以提醒自己注意做到缓而圆。这说明,如果具有急躁性格的领导者能充分认识到自己个性的弱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急躁情绪将要产生时,及时修正,进行心理上的自我放松,提醒自己“不要急”,“这件事根本就不值得急”,“急躁会把事情办坏”等,通过这种心理上的放松,使冲动和急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待心情平静后,再从容不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进入工作后,急躁情绪还有可能不断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自我放松的修正,直到急躁情绪被真正克服为止。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利弊之分。具有急躁情绪的校长处事果断、雷厉风行,这在讲求效率、惜时如金的今天,有其可贵之处。只要他们能够坚持急之有度、急缓相宜,注意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克服和避免急躁情绪,就会充分发挥其可贵之处,克服其产生的负面效应。

4.摆脱消沉情绪。

消沉情绪危害极大,我们应该在弄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找到摆脱这种不良情绪的办法。

(1)培养健康的心理。

一是积极心理。积极心理是指对事物持肯定和主动态度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人们总是对事物保持欣慰、赞赏、热爱的情绪状态,有助于人们心情愉快,对客观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心理,对校长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减轻心理疲劳,保持足够的心理活力,从而激发其奋发向上的情绪,克服消沉情绪。为了培养积极心理,校长要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挖掘美的东西,从而去欣赏它、热爱它。例如,对教师,校长要多看其长处、优点,特别注意发现其性格中的闪光点,从而产生对部属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对工作,校长要充分理解它的意义,越是困难的工作,越能显示一个领导者的才能,这样困难的工作就变成了挑战性的工作,反而有助于激发自己积极的情绪。

二是热情的心理。热情的心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充满好奇、兴趣和热爱的一种心理状态。兴趣和热爱是人们研究事物的动力,只有对某事物充满兴趣和热爱,人们才会具有研究事物奥秘的百折不挠的毅力。领导工作也是一样。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兴趣和热爱的校长,才会具备战胜工作困难的勇气,也才具有探究工作规律的耐心。具备了热情的心理,校长在工作中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只有在工作中享受到无穷乐趣的领导者,才会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遇挫折而不失积极进取的心态。

三是开放心理。开放心理是指人们乐于接受外界信息,渴望与外界沟通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人们视野开阔,心胸豁达,思维敏捷,具有对新事物的充分敏感。校长应注重开放心理的培养,时刻注意不要把自己限制在狭小天地。方法是注意接受来自各方的信息,不要做井底之蛙,也要注意学习别人的新鲜经验,防止夜郎自大。开放心理是克服固步自封、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必要前提。经验证明,校长消沉情绪的产生往往是固执地拒绝别人的新鲜经验,囿于狭窄的信息渠道,最终发现自己对变化的世界感到深深的无奈心理的反映。

四是成就心理。成就心理就是人们期待成功,并且以成功为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成功心理是人们立志、树立人生目标的心理动机之一,成就心理的强烈程度,往往决定人们志向的高远。校长是属于成就心理较强的群体。但校长中并非人人都具有强烈的成就心理。有的校长曾经有过强烈的成就心理,但在多次遇到挫折之后,压抑了这种心理,消沉情绪严重的校长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他们自感事业成功的希望渺茫,或者难以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于是泯灭了理想之光,陷入深深的忧虑、失望情绪状态。校长时刻注意保持和培养强烈的成就心理,就等于始终在心底燃起希望的火光。这样的人对前途充满信心,是不会受消沉情绪困扰的。

(2)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是人们毕生奋斗的方向。人们总是从人生目标的实现程度来判断人生价值的。如果把人生目标定得高远,以为人民建功立业为最大的追求,人们就会以天下为己任,以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最大的满足,绝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一己私利;如果把人生目标定得低下,以个人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为最大的追求,人们就会为个人的升降得失而神伤。人生目标越高远,人们的情操就会越高尚,不会计较一己私利的满足。陶铸同志诗句“心底无私天地宽”,抒发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怀。

克服消沉情绪,特别是防止它像瘟疫一样蔓延,还必须从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做起。

(3)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要深化对社会环境的理性认识。适应社会环境的前提是深化对它的认识。首先,校长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表现出来的现象有的正确地反映本质,有的歪曲地反映本质。其次,校长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多样的和动态的。既有促进校长成功的因素,也有导致校长失败的因素,它们交替出现,呈现动态的特征。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决定了校长走向成功的道路必然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市场经济冲击之下,理性不强的校长最容易晕头转向,遇到难以理解的事物也容易陷入消沉。针对这种情况,要在校长中大力倡导理性,深化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从而正确对待面临的困难、压力和挫折,在逆境面前做好积极充分的精神准备。这是校长遇逆境而不惊,从容迎接挑战,并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对待工作和生活的奥妙所在。

要调整期望值。期望值太高,在现实中缺乏实现的可能性,会挫败领导者的锐气,遇到期望值与客观现实的矛盾时,正确的做法应是适当对期望值加以调整,而不能一意孤行。校长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是无限的。如果期望频频落空,必将陷入被动、苦恼和失望。所以,成熟的校长会在深化对社会环境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期望值调整到在现实中有充分实现可能性的范围,并且留有余地。只有那些情绪化的校长才会好大喜功,把期望定得严重脱离现实。不量力而行的结果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从狂热到消沉也是十分自然的。为了保证校长心理健康,减弱心理压力,一定要注意适时调整期望值,让成功的概率大于失败的可能,这样就会为校长注入无穷的心理活力,为校长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