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48092800000049

第49章 校长的应变艺术(1)

第一节 学校危机管理概述

SARS已经远去,但它留下了许多思考。它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个契机,它使学校的危机管理迅速提上了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的日程。过去,我们经常研讨如何使学校迅速提高社会声誉,却很少讨论有哪些问题可能会把一所学校的社会声誉彻底摧垮。对于突发的学校危机,一旦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校长可能会被撤职,直接责任人可能会被开除,学生可能会退学,学校可能会倒闭。危机管理在学校发展中越来越起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危机理念的真空

中小学校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可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人为性灾难事件。自然性灾难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人为性灾难包括社会动乱、严重污染、中毒、校园动乱、暴力、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等。从学校管理角度看,这些事件都属于学校危机管理的范畴,学校都应当对此有应对机制和预案措施。然而现实是,危机管理存在很多理念和制度上的真空。

第一,学校管理的危机意识淡漠。我国的学校管理理论中很少探讨学校危机管理问题,校长培训中也基本没有相应的内容。校长只能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得一些零散的管理经验。学校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就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致使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应对预案而常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恐慌局面。

从结果看,我们是能够应付任何危机事件的,只是每每要付出巨大物质的甚至生命的代价。危机意识的淡薄不仅使各学校普遍缺乏必要危机管理预案,也使得上级领导部门很少检查学校这方面工作。于是,我们应付危机事件的基本思路通常就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打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这样做很有效,但往往成本也很高。因此,要尽快从“事后动员型”转变到“事先预防型”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机制。

第二,学校管理中重视生命和个性的意识淡漠。突发事件来临时反应迟钝,这只是学校危机意识淡漠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另一面则是对学校发生的非危机问题却反应迅速而激烈,进而做出许多不尊重生命、健康和个性的事情来。

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性,我们习惯于把普通问题看得很严重。比如,学生吸烟当然是极其不好的事件,学生逃学当然是很严重的事情,但都不能算是“危机事件”。不少校长常常理直气壮地把对这些教育问题的重视混同于“危机意识”,习惯于把普通问题说得更加严重,把普通事件说成危机事件,小题大做、危言耸听。而到了真正的危机发生时,却表现出理念认识不足、思想方式不当、预防准备不够、应对措施空虚等问题,从而造成灾难。

危机管理绝不是从严管理和动辄取缔什么的代名词。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对学校管理中那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种种琐碎的内部规章制度进行适当清理,建立既能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又能保护学生个性发展的、民主自由的管理氛围。因此,学校危机管理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有:对于学校突发危机事件的正确认识;排除借用或引申意义上的“危机”概念的干扰;明确学生生命健康第一的观念;建立事先预防型的危机应对机制;树立并正确行使危机管理中的领导权威等。

二、管理机制的原则

我们一直在倡导要把学校办成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园地,然而,比“快乐”更基础的是“健康”,比健康更基本的是“安全”。SARS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它还提醒我们:学校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安全的地方。

且不说重大疫情、地震、火灾、暴乱等严重的社会性灾难会给学校带来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仅就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来说,不安全因素亦非常之多——上游泳课,可能会发生溺水事件;上体育课,可能会发生各种运动受伤;学生和教师的自杀;大面积食物中毒事件;春(秋)游活动的失足伤亡事故;校内建筑设施的损坏或坍塌;化学药品的流失;漏电、跑水等事故。中小学校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绝不是应时、应景之举,而是学校管理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应当遵循这样三个基础原则:

第一,事先预防制度化原则。学校对可能发生的种种灾难事件,都应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吸取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综合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并使以应对突发事件为核心的整个紧急处置过程形成制度。对于一些较容易定性的主要灾难事件,如地震、火灾、大面积食物中毒、爆炸、恐吓、室外活动中意外伤害等,应当做出具体的应对预案。对于三个主要环节——预防、应对、恢复正常秩序,预案中都要一一设计出具体举措。

第二,生命安全第一位原则。学校危机管理的目标在于保护和保障学生生命安全,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防灾事务中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学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理念。这一原则要求排除鼓励学生“忘我”地进入危险场地的习惯想法和做法,确保学生在危机当中尽量处于安全境地。

第三,日常防灾训练原则。学校危机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救护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师生防灾、减灾和保护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校沉着应对突发事件、尽可能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三、应急机制的建立

遵循上述三大原则,学校应当分别设定危机管理的职责、规范危机事件的判断程序和通报方式,明确危机管理的部门配合等问题,以便构建一个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

学校危机管理的职责,主要指校长、主任和教师在发生危机事件时各自必须履行的特殊职责,其中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在危机状态下,校长既拥有最高的校内处理决策指挥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风险。所谓“责任制”,在危机状态下才实施得最为彻底。学校其他干部分别负有相应的危机管理职责。如果危机事件发生时碰巧校长不在学校,则还应有行使指挥权的法定依次递补的制度。

学校危机事件的判断和通报,主要指对于突发事件危机性质的判定及其相应的通报范围和方式。学校特大灾难事件是很少发生的,而在学校经常发生、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危机的事件,才是学校危机管理的常规任务。比如,学生在校内意外受伤,处理好了,只是一个意外事件;处理不好,则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以至纠纷,并可能进而演变为学校管理上的危机事件。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关于灾难信息通报的重要性,在SARS事件中我们获得了极为深刻的认识。通报是指对于突发事件信息正确、准确的传达和公布。通报适当、及时,也是避免一些突发事件上升为危机,避免一些危机事件造成恐慌局面以至于扩大危害范围的重要环节。

学校危机管理中的部门配合,主要指要形成一个指挥权威,并在权威的指挥下各相关部门形成环环相扣的应对配合关系。此时,校长的应对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威信,充分发挥自己对于事件危机性质的感知能力,沉着应对,机智指挥,稳定人心,调动每个部门和教职员工正确处理事件的自主性,尽快化解危机。各部门在不同突发事件中都要依据事先制定的应对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殊作用,围绕事件中心部门展开工作。部门良好配合的指导思想是主动填补漏洞,杜绝任何平常情况下的扯皮现象。

启动应急机制的程序是:①正确判断事件性质;②果断启动应急机制;③首先保障学生安全;④执行正确通报程序;⑤采取防止恐慌措施。为此,日常状态下,不但要有一整套完善的预案,还要进行日常的训练。学校应定期检查预防措施和查堵漏洞,应实施全校性的防灾训练演习,应根据学校特点采取更加安全的防护措施等。在处于特殊社区内的学校,最好雇用专业保安,提高学校安全防护系数。

总之,如何把危机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们应当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危机处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尽可能缩短事故发生与开始采取应对措施的时间差。

四、两个案例的启示

案例一:某中学一天突然发现班里学生在玩水银,班主任马上予以制止并没收,并发现原来是化学实验室的药品储存柜未锁,究竟丢失多少不清楚。班主任想马上报告校长,但校长不在学校,于是直接报告了公安部门。返回学校的校长在被询问情况时,对此当然一无所知,校长因此被撤职。这件事没有造成学生伤害,但却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形成了危机事件。这明显属于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并缺乏明确的突发事件报告程序,当然更说明学校领导缺乏起码的危机意识。

案例二:某中学600多名学生和教师在大礼堂进行演出活动时,礼堂着火了。校长马上来到演出台上对学生说,对不起,我们现在开始进行消防演习,请全体教师和同学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马上顺序撤出礼堂,到操场集合。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顺利脱离了危险,火也很快扑灭了。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危机处理案例。如果着火时直接通知学生,很可能引起大混乱,以至造成伤亡,演变成一场可怕的危机事件。

对于以保护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为第一要义的危机应对体制而言,持续有效地开展防灾教育训练,认真着手危机管理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五、防护计划的制定

制定防护训练计划是实施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各方专家编写《学校防灾训练手册》类教材,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所在地区(市中心、林区、山区、水库区、外来人口聚集区、电厂区、洪水常发区等)、本校的特点(特大规模学校、校地狭小学校、校舍危旧学校、寄宿学校、毗邻交通要道学校等),安排训练计划,并使之融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必要时,可以选派教师外出做防灾知识和技术的进修,也可以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训练辅导。

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并快乐地参加危机预防训练,学校应当经常举行防灾减灾的训练演习和竞赛活动。比如,可像设立其他活动日一样,设立每月的“防灾检查日”,查出危险立即处理;可设立“防灾漏洞发现奖”,谁发现了漏洞,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堵塞方案,立即给奖。例如,某学生发现足球门在移动时一旦倒下来就可能把球员的脚砸伤,于是提出在足球门柱旁放置一块木头,可在球门倒下时保护球员的脚。在危机意识很强的校长看来,这就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科学、合理的建议。

当然,在开展各种防灾训练的同时,还应当针对现在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弱点,积极探索开展“冒险”教育的实验,在“冒险”的情景过程中培养学生镇静面对险境的勇敢精神和应对能力。

六、危机管理的研究

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应组织一批专家不断进行前瞻性预防研究,依据假设危机事件进行模拟探索,从而预测不同严重程度和事件不同发生、发展阶段的相应的灾难危害,制定相应预防程序和事发后的应对措施。同时,应深入研究中小学校可能会引发危机事件的常见而又特殊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比较严厉的批评,会遇到有些学生的激烈反应,如语言威胁、行为威胁等。曾有个中学生对老师的严厉批评不满,回家后就打电话进行威胁,说是在学校某处放置了一颗爆炸物。老师果然惊慌失措,马上打了报警电话,警察迅速赶到学校,连夜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是一场虚惊。但是第二天上午全校的课都受到了影响。倘若有防范研究在先,则不至于向警方夸大事件的危险程度,警方可能会把向该学生的调查询问放在全校大检查之前,避免造成全校性危机。

其次,应组织危机管理案例的评析研究。在危机的实际应对中,经验的作用往往比理论的作用大得多。

第三,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危机评估研究,以及学校危机应对经验的总结、交流和研讨活动。目前中小学各种经验交流和研讨活动很多,但是基本都是取其管理的“上线”内容进行研讨,即都是在研讨什么是“高质量、高水准的教学和管理”,如何培养出“顶尖”的高才学生等。在基础教育发展到更加强调对全体学生负责的今天,多方组织开展对危机处理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交流和研讨活动,是更为迫切的事情。

第二节 权宜应变

——现代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策略

权变理论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管理流派,它被认为比其他管理理论更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将使管理理论“走出丛林之路”,在国外,权变理论已被引进学校管理领域,成为现代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策略。

权变理论认为,没有唯一的、最佳的管理方式,一切从管理环境、学校实际出发,随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形势的变化采取适宜的管理策略这种理念和策略,对于处于急剧变革时代的学校管理,对于校长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管理模式,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