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在古代是一种在岁终进行的祭祀。东汉蔡邕《独断》一书中明确地说:“腊者,岁终大祭。”应劭《风俗通》一书中亦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的许多风俗习惯都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人们便认为这是天地诸神及祖先护佑的结果,便要举行盛大的祭典,来祭祀掌管风、雨、田、农的天地诸神和自己的祖先,以示感谢,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又因为在农民的生活中,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较忙的,只有冬藏之季比较空闲,所以,腊祭常于年底举行。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举行腊祭的岁终之月称为“腊月”了。
古代有“天子大蜡八”(见《郊特牲》)的记载。流传下来,腊月初八日便成为民间的风俗节日。《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应是反映了民间承传的大蜡传统的日期。
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了借助腊八祭祖与吃粥的民俗进行布道,又新编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的传说故事。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放弃。此时遇见一位牧女,送给他乳糜充饥。食后体力恢复,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便以米加物煮粥,以供佛,称为腊八粥。
历史上,每到腊月初七日,五台山便忙乎起来,清扫佛殿、擦洗贡器、整理平时很少使用的大灶房。大灶房的铜锅直径达二米多。这一天要专门煮粥。原料主要是小米、黄米加红豆、绿豆,佐以红枣、松子及蘑菇等等,称为七宝五味粥。铜锅煮粥要用温火整整熬一个晚上。第二天,除了供佛及僧众自食外,主要施舍与穷人。今天,虽已不再施舍,大铜锅也停歇不用了,腊八粥用料也远比历史上精细丰富,但各寺庙仍然习惯多熬粥,仿效牧女献乳糜的情节,在每尊佛、菩萨、罗汉像前献供。同时要举行诵经活动,八音鼓乐、香烟、蜡光,很是庄严隆重。
民间传统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八种佐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以豆米为大宗,豆类有红豆、绿豆、豇豆、扁豆、豌豆、蚕豆及各色莲豆,米类有小米、大米、黄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麦、燕麦、玉米、高粱等等,根据喜好和习惯选用。腊八粥的佐料,习惯在桃脯、杏脯、核桃仁、枣泥、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干、琐琐葡萄、白糖、玫瑰里边选择。
一般的腊八粥,则是用小米和黄米加各种豆类、红枣煮成,吃时加糖。八主八佐的腊八粥,色泽斑斓,味道极佳,吃时绵软而又不糊口。
过了腊八节,民间就认为已进入年节,要为过大年做准备工作,碾米、磨面、生豆芽、做豆腐、摊煎饼、赶集置办年货,正如一首儿歌所唱,“腊八到,过年了。爷爷好喝老白烧,奶奶爱吃胡花椒,妈妈要扯花布料,娃娃要响大麻炮,乐得爸爸哈哈笑”。
神话传说:传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又冷又饿的他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他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重阳节
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所作。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时我国还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登高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其中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用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又有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哈尔滨冰雪节
东北之美,冬景堪称一绝。摄氏零下20~30度的酷寒,却创造出有别于江南烟柳迷蒙的壮阔风情。琼瑶满地的水晶世界是北国最迷人的地方,有冰城美称的哈尔滨,居民家家有天然冰库,主屋旁的小屋是最好的绿色冷库。千里冰封的松花江,清除浮冰,开出冰道后,就成了最棒的一级公路。冰的世界,自然有冰的乐子,哈尔滨人可谓把冰雪玩到了家。每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就是他们的杰作。
越冷越美丽的中国东北在年底到翌年的春节期间,是温度最低的时节,却也应运产生了另类的北国活动,就是众所皆知的“冰雪节”。19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冰灯已扬名四海、观者如云。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的有关同志由此产生了举办“’哈尔滨之冬‘冰雪节”的设想,并于1983年10月向市委提出建议。1985年1月5日在冰灯游园会所在地兆麟公园的南门外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并宣布,以后每年从1月5日开始都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哈尔滨冰雪节。哈尔滨冰雪节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节日,每年1月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至今已举办15届,目前已发展成融文化、体育、艺术、经济贸易、科技、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与日本的冰雪节、加拿大的冬令节、挪威的滑雪节并称世界四大冰雪节。哈尔滨冰雪节恰好赶在元宵节前后进行。这时,立春已过,华南大地已春意盎然,而北国哈尔滨依然寒风凛冽,雪花飞舞,原野上一片银妆素裹,正是举行冰灯游园活动和进行冰雕比赛的最好季节。冰雪节上美仑美奂的冰雕艺术品年年出新,令人流连忘返。
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会是目前世界上形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已成为传统项目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灯艺术展。自1963年始办,迄今在兆麟公园成功地举办了28届,并连续创造了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世界著名的冰雪旅游胜地。冰灯作为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品,清初便已产生,嘉庆年间就有冰灯盛景。原本制作工艺简单的冰灯,如今花样翻新,已成为高雅艺术,拥有冰花、冰建筑、冰雕等多种表现形式。冰花由冰灯演化而来,既可观看生机百态、绚丽悦目的冰中动植物,又可欣赏冰块的造型美;冰建筑是冰灯造型的扩大,主要有楼台殿阁、桥梁车辆、佛塔天宫及寺庙,巍峨壮观,奇光异彩;冰雕多用圆型,也有用浮雕和透雕型,是以晶莹剔透的原冰为原材料,经雕刻或由冻冰塑造,再配以绚丽多彩的灯光所形成的造型多样别致。白天看,如叠银砌玉,似水晶玛瑙;夜晚看,彩灯齐明,异彩纷呈,光华夺目,使人如临仙境,大有“琼楼玉宇”之慨。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已成为冰灯艺术的荟萃地,气魄宏伟、景象迷人。冰灯艺术年年翻新,是“永不重复的童话”。
冰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冰灯是指以冰雪为材料制作的艺术造型,是冰雪艺术造型和灯光效果的总称。狭义的冰灯,分冷冻冰灯和雕刻冰灯两种。
冷冻冰灯是较原始的冰灯,制作时要选择水桶或铁制的不同形状的模具,在里边装上清水,放室外冷冻,冷冻到一定程度时要在冰顶部中央凿一大孔,以防把模具冻坏。当冻壳冻到3~4厘米时,倾倒出中间未冻的清水,拿入室内稍稍加温,铁皮受热,与冰分离,冻好的冰灯罩便可以从模具内取出,罩内点燃蜡烛或安上电灯,便是冰灯。若要悬挂,可在边沿上用铁条烫孔穿绳。还可在罩外彩绘花鸟,题写词章,使之更加艳丽多姿。
雕刻冰灯是用天然冰雕刻而成,因而精巧灵活、不拘一格,如万寿灯、荷花灯等,古色古香,光彩照人。
◆藏族雪顿节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说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
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这个节日日喀也有,在日喀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拉萨,规模也要小于拉萨。
雪顿节在17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所有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藏历七月一日是开禁的日子,他们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子敬献。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旺阿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给金册、金印,这样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
雪顿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有展佛、跳藏戏、过林卡(即汉族所谓的野炊)。这个有300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藏戏节。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单位的仪式表演。然后赶到罗布林卡向达赖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六月三十日)为蜇蚌雪顿节,演出一天藏戏。七月一日,由拉萨、日喀则、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五个剧团、六个“扎西雪巴”的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舞即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七月二日至五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等四个地方的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雪顿节五天中,噶厦政府放假,全体官员要集中到罗布林卡陪达赖看戏,每天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子。
每逢藏历6月30日(阳历在每年八月下旬左右)天不亮,人们聚集在西藏最大的寺庙哲蚌寺山下等待着雪顿节开幕式的第一项--展佛。前来朝佛的人在山下汇成人的山、人的海。喇嘛扛着数米长的巨大笨重的法号,鼓着两腮、涨红着脸使劲地吹着,法号沉闷的号声钻进了山谷同时也回荡在人们的心里。另一些喇嘛身着紫色的袍子、戴着金黄色的峨冠,席地而坐,他们低着头、虔诚地祈祷着世间风调雨顺,人民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展佛的时辰一到,数十名喇嘛就将丝织的强巴佛像迅速在山坡上挥展开,刹那间万道霞光洒遍佛像,此时,前来朝拜的人们顿时感到灵魂得到了升华。面对着朝阳下庄重的佛像,人群没有骚动,没有拥挤,而是默默地祈祷着,把洁白的哈达庄严地献给展开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