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4815400000070

第70章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孟泰

第六十九章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孟泰

【模范档案】

孟泰,男,汉族,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共党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生于1898年,1967年病逝。生前系鞍山钢铁公司炼铁厂副厂长、工会副主席。

【无上荣誉】

1950年、1956年、1959年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高尚人生】

捡出来的孟泰仓库

孟泰1898年8月17日出生在河北省丰润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他19岁时,家乡遭遇大旱,为了找活路,他只身闯关东,在抚顺机车修理厂干了10年铆工。1927年年初的一天,他痛打欺侮自己的日本工头毛利后连夜逃到鞍山。不久,由好友马金山介绍考入鞍山制铁所作配管工,改名孟泰。

1948年鞍山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被日本人占领多年的昭和制钢所,鞍山钢铁公司成立。那时孟泰50岁,已经当了30多年的高炉配管工。老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撸起袖子要为新中国大干一场。而这时的鞍钢,经过多年的战争,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投降后的日本人说:“恢复鞍钢是不可能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把高炉扒掉种高粱。”

面对侵略者的嘲弄,孟泰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在那年冬天,孟泰每天都要在方圆十几里的厂区里绕上几圈,凭着几十年的经验,从冻得死死的冰层里,一点一点地抠出有用的材料。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着他一起寻找,找来的器材堆满了几间屋子,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

在他们的努力下,2号高炉成功点火,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奔腾而出。1949年7月9日,被日本人判了死刑的鞍钢正式开工,半年之内三座高炉恢复生产,整个修复过程没有动用国家一分钱。

钻研出来的“孟泰工作法”

抗美援朝开始后,靠近边境的重工业城市鞍山成了美军轰炸的目标,刚刚恢复建设的鞍钢人心惶惶,很多人开始撤离。可孟泰却主动当了护厂队员,把行李扛到高炉上,冒着遭到空袭的危险,随时准备用身体护卫高炉。他的英雄之举感动了每一个人,撤离的工人们回来了,他们和“孟老英雄”一起屹立在高炉之上,他们的劳动号子久久地回荡在白山黑水之间。

让孟泰扬名中华的不仅仅是这些彰显勇气的英雄事迹,还有他们勇于创新的过人智慧。著名的“孟泰工作法”就是他多年来在高炉工作中摸索出的工作规律及操作技术。他以主人翁的姿态带领工友们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自制高炉风口,巧制“桥型抓”,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和技术攻关活动,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被誉为“为鞍钢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他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双层循环水给冷却热风炉燃烧筒提高寿命100倍。

孟泰精神永放光芒

在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8年中,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他时刻心里装着职工,为生产解难,为工人排忧。在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为使工人保持好的体力,不影响生产,他把几个女儿靠挖野菜喂养大的两头猪送到厂里,为全厂职工改善伙食。在一批亟待住院的职工因为没有床位而不能住院治疗影响身体康复的时候,他买来废钢管,组成青年突击队,自制铁床,既缓解了燃眉之急,又节省了费用。

1967年9月,积劳成疾的孟泰在北京病逝。他的生命虽已离去,精神却永放光芒。1986年4月,鞍钢公司为他举行了塑像揭幕仪式,基座上镌刻着“孟泰精神永放光芒”的题词。1993年4月,鞍钢工会与鞍山市立山区政府共同在立山公园建造了孟泰通知全身塑像,并将公园更名为孟泰公园。

【精神传递】

孟泰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厂,是创新和奉献。发扬孟泰精神,就要崇尚劳动价值,珍惜物力维艰,讲求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弘扬无私奉献,倡导高尚情操。无论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还是建设和谐社会,这种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有老一辈劳动模范爱厂如家、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像老一辈劳动模范那样拥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本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像老一辈劳动模范那样为祖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