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2
48199600000035

第35章 “渔隐”词(2)

⑥薛砺若《宋词通论》第230—231页,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

⑦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第691—692页,作家出版杜1956年版。

⑧刘辟生《中国诗词概论》第79页,世界书局1936年版。

⑨《文学评论》1963年第2期。

⑩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第215—23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刘师培《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词话丛编》第四册,第3593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陆游论集》第53—66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温州师专报》1985年第3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1期。

《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词话丛编》第四册第3994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陆游研究》,中华书局1961年版。

《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词话丛编》本。

杨慎《词品》卷五,《词话丛编》本。

褚人获《坚瓠集·补集》卷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影印本。

《词话丛编》(二),第1643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刘克庄《后村题跋》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

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

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词话丛编》本。

刘师培《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2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与《蕙风词话》合刊本。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概》,第1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放翁词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

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一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参见笔者《论放翁词的风格类型》,《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宋史》卷三九五《陆游传》,第12058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史》卷三九五《陆游传》,第12058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张溪《宝庆会稽续志》,宋元方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

《说集》,明抄本。

《后村诗话·续集》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

参见笔者《放翁隐逸词初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陆游散文概说

赋体文

《放翁逸稿》卷上收录陆游赋七篇,数量虽不多,但篇篇可读。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略了,本文试做初步评述。

陆游故乡有禹庙。一年暮春,他随乡人前往祭祀,“徘徊于庭,思禹之功,而叹世之妄,稽首作赋。”题曰《禹庙赋》。赋中歌颂大禹治水的伟绩,认为:“凡人之类至于今不泯者,禹之勤也。”接着议论说:“世以己治水,而禹以水治水。”“以己治水者,己与水交战,决东而西溢,堤南而北圮。治于此而彼败,纷万绪之俱起。”“以水治水者,内不见己,外不见水,惟理之视。避其怒,导其驶,引之为江为河为济为淮,汇之为潭为渊为沼为沚。”这是大禹的伟大之处。作者还颂扬大禹“服三苗”的功绩,认为与治水一样,“使禹有胜苗之心,则苗亦悖然有不服之意,流血漂杵,方自此始,其能格之干羽之间,谈笑之际耶?”最后总结说:“夫人之喜怒忧乐,始生而具。治水而不忧,伐苗而不怒,此禹之所以为禹也。禹不可得而见之矣,惟淡然忘我,超然为物者。其殆庶乎。”作者由大禹治水领悟人生的道理,着眼于现实人生,而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这是此赋立意高妙之处。赋中写景生动,议论深刻,文气畅达,言浅而意深。

《虎节门观雨赋》是篇咏物赋。开头用不少笔墨渲染描写南方秋天炎热干旱的情状以及炎热中人的感受。这样,“观雨”描写便“呼之欲出”。但还是不马上写雨,而是先写雨前风起云涌之状,至此,“观雨”一段才“千呼万唤始出来”:“雨势飘忽兮其阵堂堂,甚锐且整兮遇者辟易而莫当。翻江倒海兮沃除骄阳,天地晦冥兮日月翳光。如天战之初酣兮壮士颜行,飞白羽之箭兮攒绿沉之枪。”此段描写绘声绘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写雨后情景及人的感受,“俄雾霈之霁止兮烟敛云藏,海山呈妩兮天水苍茫。泉流泱泱兮尘清土香,草木苏醒兮兴起仆僵。农夫起舞兮岁以大穰,九衢行歌兮厥声洋洋。又如既胜兮底定一方,氛翳廓清兮冠戎披攘。冈峦靡迤兮亭障鶱翔,奏凯而归兮竹帛炜煌。”久旱后降甘雨,尘清土香,草木苏醒,人的神情为之一爽,起舞欢歌,企盼丰年。最后,。作者议论说:“嗟夫!世有绝景,然后发驰骋怪伟之辞;士有奇志,然后悟超绝诡特之观。昔人文章之妙兮固与造化者同夫一端。风霆之奔掣兮震薄九关,追写以笔墨兮固知其难。彼黄尘赤日兮车马衣冠,得斯赋而读之兮亦足以发胸中之高寒也。”有“奇志”,才能悟奇观,写妙辞,文章之妙与造化之妙是一致的,自然奇观给作者以灵感。此赋中心是“观雨”,但正面描写“观雨”的仅有八句。许多笔墨是写雨前、雨后情景及人的感受,末尾还发一通议论,主题得以升华。结构安排上,亦独具匠心。采用骚体赋形式,既古朴典雅,又一气畅达。

《红栀子华赋》作于“癸巳”即乾道九年(1173)仲冬,是作者游青城山时的一段“奇遇”。作者偶见一“童子”手持异华(“华”通“花”),六出其英。刚想细看,“童子”已疾驰而去,消失无影。作者惝恍伫立久之,遇一老道士对他说:“人皆可以得道,求诸己而有余。顾舍是而外慕,宜见欺于猿狙。”作者恍然有悟,自己“昧道”,舍己而外慕,故产生幻觉,见疑于外物。此赋题为咏物,而不拘于物体本身,只就物引发议论,别具特色。

《丰城剑赋》就丰城剑的传说展开议论。作者认为,人事胜过气运,幻想以神剑之气保佑国家,是靠不住的,“夫九鼎不能保东周之存,则二剑岂能救西晋之颠乎”?陆游这种思想很有现实针对性,在当时是非常深刻的。此赋以议论见长。

《自闵赋》中,陆游回顾了入蜀后的宦游生涯:

余有志于古兮骋自壮岁,慕杀身以成仁兮如自力于弘毅。视暗室其犹康庄兮凛昭昭之可畏,敢以不赀之身兮差冒没于富贵。嗟止不自推兮草奋如晕,余旁睨而窃怪兮抵掌戏欷。吐狂喙之三尺兮论极泾渭,徒祓斋而洁芳兮蹈道则未。念国中孰知我兮去而远游,穷三江而浮七泽兮莫维余舟。赤甲崇崇兮自盐酋酋,东屯之下兮清泉美畴。是可以置家兮予即而谋,忽驰骋而北首兮道阻且悠。宕渠葭萌兮石摧车辀,云栈剑阁兮险名九州。遂戍散关兮北防盛秋,登高以望兮慷慨流涕。画策不见用兮宁钟釜之是求,归过蜀而少休兮卜城南之丘。筑室凿井兮六年之留,或挽而出兮遗以百忧,奚触而忿兮起为寇仇。惟节士以见疑兮趋以即死,岂摧辱之不置兮尚驰骛而弗止。彼贱丈夫之希世兮顽钝无耻,虽钳于市其犹安受兮何有于诋訾。毁吾车兮殿门,逝将老于故里。

作者志在恢复大业,随时准备驰骋疆场,杀身以成仁。但壮志未酬即被迫退居故里。到了晚年,作者十分怀念边防前线的从军岁月,感叹自己才能得不到发挥,徒怀报国壮志,忧愤之情溢于笔端。题为“自闵”,但更多的是悲愤。此赋体制上也是骚体赋,古意盎然,得屈骚遗韵,又极富时代感和个性色彩。

《焚香赋》作于作者知严州的第二年即淳熙十四年(1187):

陆子起玉局,牧新定。至郡弥年,困于簿领。意不自得,又适病眚。厌喧哗,事幽屏。却文移,谢造请。闭阁垂帷,自放于宴寂之境。时则有二趾几,两耳之鼎 明窗之宝炷,消昼漏之方永。其始也,灰厚火深,烟虽未形,而香已发闻矣。其少进也,绵绵如皋端之息;其上达也,霭霭如山穴之云。新鼻观之异境,散天葩之奇芬。既卷舒而缥缈,复聚散而轮囷。傍琴书而变灭,留巾袂之氤氲。参佛龛之夜供,异朝衣之晨熏。余方将上疏挂冠,诛茅筑室。从山林之故友,娱耄耋之余日。暴丹荔之衣,庄芳兰之茁。徙秋菊之英,拾古柏之实。纳之玉兔之臼,和以桧华之蜜。掩纸帐而高枕,杜荆扉而简出。方与香而为友,彼世俗其奚恤。洁我壶觞,散我签帙。非独洗京洛之风尘,亦以慰江汉之衰疾也。

作者当时厌恶政务繁杂,意绪不佳,恰又患病,于是谢绝一切往来,独自“闭阁垂帷,自放于宴寂之境”,领略起焚香之乐。作者着力描写室内之香卷舒缥缈的形态,写出香的味、形和功用。接下荡开一笔,神思飞到室外,山野林泉是作者神往的生活环境。自然界的“香”可帮助自己“洗京洛之风尘”,“慰江汉之衰疾”。作者决心挂冠隐居,与自然之“香”为友,过清雅闲逸的自在生活。此赋借“香”言“志”,状物而不停留于物,“卒章显其志”,言情达意,水到渠成。全文营造出幽雅恬淡的意境,令人心平气和,为之陶醉。

《思故山赋》与《焚香赋》作于同时,同样心境,因“困于吏役,悒然不乐”,作者每日都思念故乡,因此创作此赋。开头一段描绘故乡山阴原野秋景:

仲秋之杪,木叶既落。残暑告归,霪雨未作。川原奇丽,天宇澄廓。风萧萧而未厉,日晖晖而寝薄。陆子于是被白葛之单衣,蹑青芸之双屩。抱峄阳之宝琴,引华亭之雏鹤。出衡茅,度略彴。榜一叶之轻舟,凌浮天之大壑。白鹭下渚,文鱼出跃。荷盖摧柄,竹枝陨箨。松翳翳以藏寺,柳疏疏而带郭。行欲尽而更赊,望若迩而逾邈。

作者想象中回到故乡,遍看川原如画美景,流连其中,乐而不思返家。接着集中笔墨写自己欣赏故乡千峰万嶂的奇丽多姿:

俄而披烟霞,观嵌崿。千峰嶪峨,万嶂联络。或耸起而鸟鶱,或怒奋而兽搏。或雍容而暇豫,或峭厉而刻削。或方行而嶷立,或将前而复却。连者如堤,断者如律。广者如屋,锐者如槊。泄云如甑,蓄雨如橐。或平如燕居之几,或壮如行军之幕。或筋脉奇瘦,如夔魈之欻见;或窍穴穿空,如浑沌之初凿。岂惟西压青城,北掩紫阁。固已擅雄秀于三□,迈□里之旁礴矣。

此段描写形象传神,用拟人化手法,化静为动,将山峰写活。明显受到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启发。一连串排比句式,一气呵成,文脉畅达。

接下来写故乡纯朴民风和田园风光:

予乃涉浅涧之淙潺,步苍崖之荦确。撷幽蹊之凋兰,掇孤洲之芳若。历市聚之鸡犬,望塔庙之丹艧。耕垄参差,蔬畦交错。则有野父樵童,迎揖而劳苦;道翁药叟,一笑而相握。拂藜床以延坐,持黍酒而请酌。秫膳粟饵,牛醢雉嚯。陈升果蔬,调燮盐酪。超世俗之浇伪,有太古之简朴。或惊齿发之衰残,或喜精神之矍铄。或讥宿志之久负,或诮浮名之奚乐。嗟余日之几何,将舍此而焉托。

作者偶遇野老,对谈饮酒,感受人情之美。描写江南水乡,山明水秀,宁静平和,民风古朴淳厚,令人联想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以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读来倍感亲切。

最后一段,作者生发议论:

予仰而叹,俯而怍。蹴然而起谢曰:仆所谓自用而愚,寡要而博。貌智而中粗,类强而实弱者也。凡子言者,敢不敬诸,请谢曩昔之过,更坚后日之约,可乎?今予年过六十,血气已索。春忧重膇,秋畏瘅疟。饮不醮觚,食不加勺。衣食之奉,减于市药。虽富贵而孰享,矧刑祸之可愕。冒平地之涛澜,忽闯首之蛟鳄。以吾身之至贵,就华缨而自缚。旌摇摇而靡定,舟泛泛而安泊。逝将归而即汝,尚农圃之可学。指白日以为盟,挽天河以自濯。冀晨舂之相闻,亦社酒之共醵。春原出而耦耕,秋场筑而偕获。仆之念归,如寒鱼之欲就箔也。若曰金弃于跃治,足刖于献璞。退居之言,困而后酢。识谢独见,机昧先觉。则敢不敛衽正容,以拜父老之罚爵。

作者检讨自己的人生经历,仰而叹,俯而怍,貌智实愚,似强实弱,觉今是而昨非,如今年过六十,血气已衰,饮食已减,不应再追求功名富贵,决心回到野老中间,学习农作,享受田园牧歌生活。作者说:“仆之念归,如寒鱼之欲就箔也。”道出急于归隐的心情。

此赋情调较低沉,但不流于颓废。作者年入老境,感到心力渐衰,遂厌倦官场风尘,向往林泉田园生活。心境平和,志趣可嘉。此赋写景尤妙,文采飞扬。其中秋景描写无萧条冷落之感,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大异其趣。此赋极富诗情画意,堪称精美的散文诗。

同是表现“思故山”主题,陆游另有《思故山》诗云:

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湖山奇丽说不尽,且复为子陈吾庐。柳姑庙前鱼作市,道士庄畔菱为租。一弯画桥出林薄,两岸红蓼连菰蒲。陂南陂北鸦阵黑,合西舍东枫叶赤。正当九月十月时,放翁艇子无时出。船头一束书,船后一壶酒。新钓紫鳜鱼,旋洗自莲藕。从渠贵人食万钱,放翁痴腹常便便。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诗稿》卷十一)又《会稽行》云:

我欲游蓬壶,安得身插羽。我欲隐嵩华,叹息非吾土。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岂惟颂刻秦,乃有庙祀禹。山形舞鸾凤,泉脉流湮乳。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方舟泛曹娥,健席拂天姥。朱楼入烟霄,白塔临云雨。修梁看龙化,遗箭遣鹤取。茶荈可作经,杨梅亦著谱。湖莼山蕨辈,一一难遽数。终年游不厌,冰玉生肺腑。诵诗有樵童,乞字到俚妪。况复青青衿,盛不减邹鲁。古诗三千篇,安知阙吴楚。土风聊补亡,吾言岂夸诩。(《诗稿》卷七十五)可将《思故山赋》与两诗比较欣赏。

陆游的赋或咏物,或写景,或议论,或抒情,皆不失水准。从中可见作者的情感、心态和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和评价陆游。体制上,或用骚体,或用骈体,或骈散结合,皆声韵谐美,朗朗上口。南宋时,赋多散文化,“文赋”已盛行,陆游仍用传统典型的赋体,可见其观念上的传统倾向。陆游对各种文体形式基本上没有尝试过创新,只在“内质”上下功夫。他出身于世家大族,思想观念、文学观念皆偏于正统、保守,赋的创作中亦可概见。他的赋传承下来仅此七篇,即使有散逸,也不会太多。从现存赋中可以看出,陆游仅以赋咏物写景,或抒发个人情志,并没有表现忧国忧民情怀和火热的现实生活。他于赋的创作只是偶尔为之,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赋作因随意为之而妙,亦因之没有创作出更多更妙的传世精品,得在此,失亦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