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社会上做人,是我们去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来适应我们。所以,一个棱角过于分明的男人做人太过死板,就会到处碰壁,而且会碰得头破血流,把人际关系搞的一团糟。故“方圆做人,厚黑处世”是男人成大事必备的一大“心机”。
1.改变自以为是的习惯,不处处炫耀自己的聪明
聪明的男人当然好,但如果以聪明自居,处处显示自己,炫耀自己,总认为自己有能耐有本事,这样的男人就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成为“枪打出头鸟”的那只受伤鸟。所以真正聪明的男人要会故意装傻,以避树大招风,麻烦事缠身,这就要用点“心机”,以避免遭枪打。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聪明的男人,自以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处处炫耀显示自己,喜欢跟别人抬杠,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表示出他就是比别人强。每每当我们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当我们说“否”时,他又说“是”。这种男人事事都想占上风,成为枪打的出头鸟也就在所难免,这种男人要想成大事也只是痴人说梦。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现状中,就是真的自己很聪明,也不应该以聪明自居。无论在处事的态度上还是在与别人说话的态度上都要谦虚谨慎。如果我们在跟别人接触时不给对方留一点面子,好像要把对方逼得无路可走才心满意足,那你与这个人的关系就会成为敌人而成不了朋友。所以,聪明的男人一定不要为了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不顾别人的接受态度。好好想一想,你是满足了,但人家会不会满足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当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还是个毛头小子时,有一天,一位老朋友把他叫到一边,尖刻地训斥他说:“富兰克林,你简直不可救药!你到处指出别人的错误,自以为比所有人都高明,谁受得了你?你的朋友已经讨厌你了。他们对我说,如果你不在场,他们就会自在得多。你知道得太多了,已经没有人打算再告诉你些什么事情,因为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的知识。其实,你的旧知识又有多少呢?十分有限!”
这是富兰克林经受的一次最惨痛的教训。他由此而发现了自己正面临着待人处世失败的命运。富兰克林由此决心改掉傲慢和武断的个性。他在《自传》中说:“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用过分肯定的文字或语言表达意见。我决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即驳斥他,或者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冲突也大大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也许,50年来,没有人再听到我讲过太武断的话。这种习性,使我所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其实,富兰克林在这里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念——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
当然,有时你在自吹自擂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卖弄自己,但实际上你却是这样做的。别人会意识到你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傻男人。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忠告。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不幸你染上了这种坏习惯,朋友、同事们都会远你而去。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中,你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把双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少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大概有这种坏习惯的人当中,聪明者居多,或者是些自作聪明的人,也许他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费心做高深的研究的,既然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固执己见呢;另外有一点你也应该注意,那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了。
别人和你谈话,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决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以随时露出像要教训别人的神气。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但起码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聊天,那你更应注意,太多的执拗能把有趣的谈话变得枯燥乏味。
如果别人真的犯了错误,而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时,你也不要急于求成,不妨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再谈,否则,大家固执已见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伤害了感情。
因此,最有“心机”的做法就是表现得谦虚些,尊重别人的想法,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而应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大量事实说明,人们谈话时都有一个目的:想知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他们希望别人也能和自己一样对某件事情有相同的看法。如果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略有不同或大不相同,你也应该显得对此很有兴趣。
如果双方的意见一致,你就会感到一种同情的安慰;如果发现双方的意见有差异,你也会感到这是一种刺激,因而引起双方的争论。
因此,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你是随声附和,因而就不吭声了。不吭声,虽然不会被人误解为随声附和,却也容易使人认为你并不同意。
2.别卖弄自己的雕虫小技
浅薄的男人以卖弄自己的雕虫小技为人生目的,所以多是那些混完上顿饭没下顿的买狗皮膏药者,过着半饥半渴的日子;而善成大事者,以大智若愚的处事态度生存,一辈子就是历经风雨兼程,也能安稳顺利度一生。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经对他的儿子作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你一无所知。”孔老夫子也说:“人不如,而不恨,不亦君子!”
这些话有一个共同的意思:你在生活中即使真有两下子,会使两把涮子,也不要太出风头,要藏而不露,大智若愚。也就是说,在待人处世中,要懂方圆之术,不要卖弄自己的雕虫小技。
《庄子·杂篇》中有一则寓言:吴王乘船渡过长江,登上一座猴山。猴子们看见国王率领大队人马上山来了,都惊叫着逃进丛林,躲藏在树丛茂密的地方。有一只猴子却从容自得,抓耳摸脑,在吴王面前窜上跳下,故意卖弄技巧。
吴王很讨厌这只猴子的轻浮,便张弓搭箭,向它射去。这只猴子存心要显露本事,因此,当吴王的箭射来时它就敏捷地跃起身,一把抓住飞箭。吴王转过身去,示意随从们一齐放箭,箭如雨下,不可躲闪,那猴子终于被乱箭射死。
世上有一种男人就像那只喜欢卖弄自己的猴子,他们掌握一点本事,就生怕别人不知道,无论在什么人面前都想“露两手”。这种男人爱出风头,忘乎所以,对一切都满不在乎,一点自我保护自我隐藏的“心机”都没有,结果就成了乱箭扫射的目标,不死也得伤筋伤骨,一生不碰壁才怪。
那么,在待人处世中应该如何做,才算是不卖弄小聪明呢?欲想成大事的男人不妨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在生活枝节问题上学会“随众”,萧规曹随,跟着别人的步履前进。美国的艾伦·芬特在《小照相机》一书中有过这样的心理测验:
一个人走进一家医院的候诊室,他向四周一看,感到非常惊讶:每个人都只穿着内衣内裤坐着等候。他们穿着内衣内裤喝咖啡、阅读报刊杂志,以及聊天等,这个人起初非常惊奇,后来判断这群人一定知道一些他所不知道的内情,于是20秒种之后,这个人也脱下外衣,仅着内衣裤,坐着等候医生。
这种随众附和的做法,至少有两大实际目的:第一,社会上的群居生活,需要大家互相合作。第二,在某些情况下,当你茫然不知所措时,你该怎么办?当然是仿效他人的行为与见解,从而发掘正确的应对办法。
第二,不要让人感觉你比他人更聪明。如果别人有过错,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儿,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说过一段富有启发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也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第三,贵办法不贵主张,换一句话说,就是多一点具体措施,少一些高谈阔论。年轻人,对于诸多事情,总是喜欢发表主张。主张是对于某种事物的观察所得,观察分析才能有所得。所得能够成为一种主张,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如果急于求得理解,一有所得,不看对象,不分场所,立即发表出来,往往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少一点高谈阔论,多一点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譬如,上司和同事或者朋友,希望你帮助他办某件事,你可以拿出一套又一套的办法,第一套方案,第二套方案,总之,你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了,这比发表“高见”,不是有意思得多吗?不说空话,而又能干得成实事,你将给人以一种沉稳的成熟者的形象。
所以,在待人处世中,不要把别人都看成是一无所知的人。其实,我们周围的人,和你一样,都各有主张。但按照厚黑学对人性的揭示,多数人都不喜欢采纳别人尤其是下属的主张,因为这往往会被认为有失身份,有损体面。如果我们把同事都看成是庸才,只有我自己有真知灼见,于是在一个团体内,多发主张,结果被采纳的百分比,恐怕是最低的。而且很可能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人。
卖弄聪明不仅会使你的人际关系红灯闪烁还会为你以后成大事埋下隐患。只有那些在待人处世中大智若愚,藏而不露的男人才能打造良好人缘,进而成就大事。
3.刺猬理论,不可与人太亲热
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现象:某两个人以前亲密无间,不分彼此。可是,没过多久却翻脸为敌,不仅互不来往,而且反目成仇。何以至此?太过亲热也!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所以要想友谊长青,就要懂得若即若离。
西方有一种“刺猬理论”说:刺猬浑身长满针状的刺,天一冷,它们就会彼此靠拢,凑在一块。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们之间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原来,距离太近,它们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距离太远,它们又会感到寒冷。只有若即若离,距离适当,才能既保持理想的温度,又不伤害对方。
“刺猬理论”如是说:距离太近,就会刺伤对方。一般来讲,人与人密切相处当然不是一件坏事,否则怎么会有“亲密的战友”、“亲密的伙伴”、“如胶似漆的伴侣”等誉词呢?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会走向极端。俗话说,“过俭则吝,过让则卑”,就是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亲则疏”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这大概也可算作一条交际规律。因此,朋友之间不可以过密,上下级之间不可以过亲,否则就会造成彼此的伤害。
“刺猬理论”告诉我们:距离太远,就会感到寒冷。人际交往过密不好,那么是否意味着越远越好呢?当然不是。不过现在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命清高、目中无人,这个也瞧不起,那个也看不上,自以为看破了红尘,与任何人都不来往;有的人消极地认为世间险恶,交际虚伪,企图寻求一种世外桃源来隔绝人世尘缘,不愿与外界接触。这样,自己就会感到孤独,甚至会留下终身遗憾。
我国有句老话“久别胜新婚”,讲的是夫妻之间不必成天耳鬓厮磨,适度的分别更能增添夫妻生活的情趣。推而广之,在人们日常交往中,交际双方表现出过分的亲密或纠缠不清,有时也会让人感到别扭。在这种情况下,善于给自己留后路的人,往往采取回避的办法,可以获得独到的功效。
一,当你和上司过分热乎时,“回避”可知晓你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在一个单位里,上下级之间除了工作关系,个人感情也还是有的。随着工作的改变、地位的升降,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试探”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当然不必动不动就闹调离,暂时“回避”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果上司对你依然如故地器重,就会马上表现出来。
二,当你和别人争执不下时,“回避”能免去不必要的情感伤害。我们周围的有些人生性好强,对待这样的人,我们大可不必和他针锋相对,适度的“回避”定能使他有所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