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48446300000016

第16章 宁夏科学发展报告(9)

(五)建设“大银川”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200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明确了把银川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要求集中全区力量把银川做大、做强、做美。这一战略的特点,一是通过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来提高中心城市的地位。银川市撤销了郊区,对辖区进行调整,设立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自治区将灵武市划归银川市代管,将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移交银川市管理。设立地级中卫市建制,调整了部分县级区划,并大幅度撤乡并镇,区划调整幅度前所未有。二是对新型工业化的强调。随着我国过剩经济的出现,宁夏工业在激烈竞争中面临挑战,特别是银川市从1998年以来工业连续多年整体亏损,而房地产、教育等第三产业发展迅猛,这也使银川市相应形成重视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精神出台以后,宁夏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的“载体工程”来抓,银川市制定了“兴工强市”的发展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强调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县域经济尧山区发展和中部干旱带等问题多方面的重视来看,宁夏实际上形成了以建设“大银川”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为中心、充分发挥全区其他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三是强调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辐射。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强调要树立规模意识,发挥大城市、大企业的龙头带动战略。银川市以建立新区为契机,制定新的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建设“塞上湖城”,强调在商饮、住房、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方面发挥银川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

(六)中国北方呼包银三角区协作带区域规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联合课题组,在2003年提出了中国北方呼包银三角区开发带的区划设想。“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是指呼和浩特、包头、银川—集宁、通辽线经济带,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00多万。区域范围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带:以京包—包兰铁路和110国道为主轴线,以呼和浩特、包头、银川、鄂尔多斯、榆林等城市为依托,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为核心区,形成呼包银榆菱形核心带。延伸带:以核心带为依托,以集通铁路为次轴线,延伸到集宁、通辽,形成延伸带。辐射区:以核心带和延伸带为依托,涵盖和辐射内蒙古、宁夏全境和陕北榆林市,形成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认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以京津地区(环渤海湾经济区)为龙头的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是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地区经济增长的腹地,是沟通大西北与环渤海经济区及环渤海湾港口群与我国“向北开放”陆路通道的桥梁和纽带。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其特征是:地理上是相互连接的带状经济区域;拥有相互联系的便利通道;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联系为主。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是个至今还没有发育成熟的经济带,特别是呼包银榆菱形核心带是我国最富集的能源集聚区,是同质区域而非异质区域,是竞争性关系而非互补性关系,宁夏在这个经济带中存在生产力布局被屏蔽格局。随着太中银铁路和设想中的三北捷道的建设,宁夏与北方地区的技术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这有利于宁夏“向东开放”和“向北开放”。国家对这一经济带的三北生态屏障、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和资源性产业的支持,会对宁夏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宁夏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对宁夏区情认识深化的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在不同时期都对宁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下面对宁夏几个发展战略的倾向性和均衡性作一些综合分析。

均衡性与非均衡性。黄河经济构想、经济核心区和“大银川”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都属于非均衡增长战略,都是受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梯度发展的非均衡增长实践的影响,试图利用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极理论来解决宁夏区域经济的生产力布局问题。区别是从发展极到核心区再到增长点,增长中心的范围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从实践来看,过去有些非均衡战略并没有真正落实,原因一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是吃饭财政,缺乏进行资源非均衡布局足够的资金支撑;二是省级政府缺乏中央所具备的进行非均衡布局的优惠政策和宏观管理的手段;三是非均衡战略在实行过程中也会遇到来自其他区域的政治压力。这些因素往往会使原来制定的非均衡战略的成效大打折扣。非均衡战略主要关心供给问题,注重专业化生产和企业家创新,强调通过联系效应来提高效率。而均衡增长论强调一揽子投资和优化投资结构,关注需求问题和国内市场。在执行非均衡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战略的利弊,相机决策。

内向性与外向性。银川经济特区设想和“三点一线”战略是外向型发展战略,只不过一个是强调“向西开放”,一个是强调“向东开放”。呼包银经济带有“向北开放”的含义,但更多强调经济带内部的协作。宁夏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对外(国外)贸易发展战略,缺乏对国内区外市场足够的关注,也缺乏对两级外向政策和两级内向政策的细化。我们于1989年提出“外向发展是宁夏经济增长的唯一出路”的观点,发表于当时的一家杂志,1999年收入《宁夏农村市场经济研究》论文集,分送自治区有关部门。2002年,我们的观点作为银川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的《银川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报告的一部分提交决策部门,有关论文在《经济研究参考》等国家级和地方性刊物发表。宁夏的发展战略一般建立在优势说的基础之上,而我们的意见则建立在劣势说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应该关注区外市场这个比国外市场更大的领域,加强宁夏与外省的国内贸易和技术交流。认为建设“大银川”必须建立在大工业的基础上,而大工业必须有大流通的支持,必须提高宁夏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通过贸易带动经济发展。据汪一鸣教授测算,银川市仅仅是宁夏以及内蒙古、陕西毗邻地区经济社会辐射区域17万平方公里约70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其中强辐射区主要是银川城镇群(即经济核心区),其余地区属于弱辐射区。尽管对外贸易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部分,但外向型战略往往忽视国内区外贸易,而非均衡战略却没有给予贸易以战略的高度。我们认为如果仅仅强调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不如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大银川”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会更加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为宁夏经济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深化对宁夏区情的认识:优势说与劣势说

1979~2002年,宁夏GDP年均递增9%,比全国平均递增速度低0.4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宁夏GDP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1983~1985年,年均递增15.6%,联产承包变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第二、三产业受需求拉动而繁荣;最慢的是1989~1991年治理整顿时期,年均递增5.4%,投资紧缩对建筑业、运输业,市场疲软对农业、工业等产生负面影响。1992~2002年是宁夏经济平稳运行时期,GDP年均递增9.2%,宁夏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率从1978年的97.6%降低到2002年的70.9%,宁夏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水平低、速度慢,在全国的地位降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下面我们分阶段分析各种增长因素对GDP的影响。

1982~1994年消费拉动型增长时期。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被改变,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向居民和企业倾斜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消费水平,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为农业、轻工业等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总体仍然处于短缺经济时期,许多产品供给不足,这一时期实际上是国内贸易群雄逐鹿的黄金时代,乡镇企业、三资企业、民营经济等新的经济主体异军突起。1982~1994年宁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系数平均为52.1%,消费率从1980年的32.2%提高到1994年的40%。本来这也是宁夏企业借助区外消费市场发展的难得机会,但由于宁夏国有企业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宁夏大部分企业逐渐退出了一些竞争性领域,宁夏市场充斥着区外和国外的产品,导致宁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1994~1997年贸易拉动型增长时期。为了抑制1992年以后的经济过热,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开始实施紧缩政策,金融银根收缩,政府投资减少。特别是中央通过改革开放,生产和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主要产品均出现供过于求局面。短缺经济结束,过剩经济来临,企业过度竞争,破产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预期降低,影响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以出口为主的贸易因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1994~1997年,宁夏境外贸易(包括调出区外和对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系数平均达到43.1%,消费拉动系数从1994年的55.7%降低到1998年的19.5%,投资拉动系数从1990年的41%降低到1997年的29.9%。宁夏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88年的7.9%提高到2001年的14.8%。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其后若干年内对东部地区的出口产生着较大的影响。而此时期,由于宁夏进出口结构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使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出口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1998~2003年投资拉动型增长时期。为了应对因国内过剩经济和亚洲金融危机而出现的国民经济低迷局面,国家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宁夏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自1998年以来,宁夏GDP增长连续多年高出全国的增长幅度,其中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宁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这一时期拉动宁夏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政府投资,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增加较快但规模较低,投资方向主要是基础建设、房地产和能源工业等。1998~2003年,宁夏外商投资从14.92亿美元增加到38.84亿美元,年均递增21.1%;引进内资从2.7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6.7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67.8%。宁夏从国内其他地区引进的资金规模比外商投资少很多。如何抓住新一轮经济增长机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宁夏投资拉动型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宁夏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屏蔽格局

宁夏与西部各省一样,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且系数逐步提高,第二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且系数逐步降低。从1985~1998年宁夏三次产业的比较优势系数看,第一产业从1.044上升到1.228,第二产业从0.899下降到0.712,第三产业从1.117提高到1.456。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工业基础薄弱,行政机构和基本建设有一定基础,是西部经济结构的共同特点。

农业和能源是宁夏的两大优势。宁夏川区具有悠久的垦殖历史,灌溉便利,土地肥沃,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羊肉等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品质优势,也是西北地区水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但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并不具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比起新疆的棉花、陕西的苹果、四川的生猪、内蒙古的粮食生产等来说,宁夏过去农业缺乏特色和规模,只能在邻近省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后,发展粮食生产等比较收益较低的项目。

宁夏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和石膏,宁夏煤炭储量在全国居第五位,但山西、内蒙古、陕西等也都是煤炭资源大省,其开采和运输成本明显比宁夏低,宁夏只有具有特殊品质的太西煤还保持着一定的出口。宁夏虽然也属于陕甘宁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但新疆、陕北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多于宁夏,其开采进度也远远先于宁夏。宁夏在水电、火电生产方面也不如青海等省。由于在以山西为主和以新疆为主的两大能源基地中间,存在屏蔽现象,宁夏的能源优势并不能充分发挥。

农业和能源优势是宁夏在资源分布上的重点,不是宁夏在全国的经济优势。宁夏既要充分利用能源和农业资源优势,也要努力提升作为西部重化工基地的地位,提高技术水平,拓宽产业链条,只有提高资源加工程度才能突破宁夏在生产力布局上的屏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