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最基础的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所获得的市场价值,即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往往因劳动力相对于资本的弱势地位而被剥削,被称为“贫困主义的劳动力价值”,提高人力资本可以改善雇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工会斗争和集体议价可以给工人争取到体面劳动的条件,如劳动环境的改善和工资的增加;政府的再分配也为劳动者提供了社会保障。近似地,按劳分配=劳动力的市场价值Vm+集体议价增加工资Vb+再分配Vr,集体议价和再分配所获得的收入被称为劳动力的人权价值。
3.经营者分配
经营者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主要矛盾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经营者分配,首先是企业利润实现问题即利润在企业间的分配问题,其次是剩余索取权在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分配。
(1)市场是分配财富最有效的机构。亚当·斯密认为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自由和私人产权,自由市场和自由竞争会使经济实现自我调节。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导的经济,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来满足甚至是引导消费需求,消费者用货币来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评价。而计划经济往往是投资主导型经济,最擅长的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和提供非最终需求品的重工业,公民难以通过货币来对其投资效果进行监督。市场通过充分竞争择优分配财富。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的行业一般只有较低的利润率,不完全竞争阻碍利润平均化过程,垄断行业可以获得垄断利润。因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难了解产品成本,只有通过充分竞争,才能使产品价格逐步接近其价值,并降低成本,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资本主义反对垄断,反对政府干预市场,提倡市场准入自由,追求充分竞争,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目的。市场经济追求起点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资本主义以反对封建主义为对象,强调人人平等,自由竞争,破除人身依附关系,反对制度性不平等,但对因能力等造成的收入结果不平等,则认为是合理的。反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任务。
(2)利润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在经营者分配中,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经营者在市场上让渡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实现其价值,并且力争使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获得更多超额利润。商品的客观价值必须经过市场检验体现为主观价值,同一生产部门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追求超额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企业经过竞争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获得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不同经营能力获得不同的经营成果。随着工会斗争和人类的文明,资本家追逐利润的主要方式已经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变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技术进步是经营者分配的法宝。
(3)剩余索取权。企业产权即企业最终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经营者分配的前提。剩余索取权是对经营者的激励,将利润留给经营者有利于扩大再生产。谁控制企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一般来说,资本比劳动具有专用性,剩余索取权应该给具有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能力的人,他们是生产活动的监督者和市场风险的承担者。劳动雇佣资本现象存在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业主制作坊和现代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伙制企业,业主因其自身人力资本优势而在与资本谈判中居有利地位。但资本雇佣劳动还是普遍现象,资本主义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而资本相对稀缺。现代公司制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企业董事会作为所有者代表行使支配权,并拥有剩余索取权。企业股权结构分散化使股份公司更具有“集体所有”的性质。而掌握专门知识和具有管理才能的职业经理人,拥有了“监督其他生产要素的权利”。企业由经营者支配,被称为经理式资本主义。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了一套激励和约束契约,使代理人(经理)与委托人(股东)分享剩余,以减少代理问题。
(4)经营者责任。经营者分配的对象是经营者而不是劳动者,经营者对生产过程进行决策和管理,并承担盈亏的责任。不管经营成果如何,劳动者都应该依据劳动合同获得合理工资报酬,我们不但应该承认商业劳动价值即“交换实现价值”,更应该强调生产劳动价值即“劳动创造财富”,企业因决策失误、假冒伪劣、产品滞销等而不能创造财富,主要责任应由经营者承担,丝毫不能否定劳动的价值。经营者承担劳动者等其他要素的连带责任。商品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般是分离的,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市场假冒伪劣猖獗,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危害严重,政府应该是站在消费者立场,严格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企业违法行为;而不是站在生产者立场,给本地企业当保护伞。
(5)交换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经济学最根本的争论。古典经济学是生产者经济学,价值理论是其核心;现代经济学是消费者经济学,价格理论是其核心。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客观价值,价值分析主要考察生产费用及其剩余价值分割。使用价值是主观价值,受商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影响。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比例,交换价值由代表成本的价值和代表效用的使用价值共同决定。消费者一般不会知道商品价值或成本,而消费者的效用又不可度量,市场通过充分竞争解决了交换价值决定难题,使商品价格接近其价值(或成本)。
商品交换既然是等价交换,为何能够给双方带来利益?市场经济是分工经济,通过每个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但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一般并非自己产品的消费者,每一个消费者都从分工经济网络即其他生产者专业化生产中获益,任何生产者都很难从自己不熟悉的生产中获得比分工更高的收益,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交换可以促进分工,但并不能说“交换创造财富”。茅于轼教授的“交换创造价值”理论,为市场正名,替富人说话,强调企业家在财富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但往往矫枉过正。一是混淆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不知道等价交换中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是只看到市场交换互利的表象,而未能认识到分工创造财富的本质;三是强调平等自由交换只关注了交换中的不平等,而忽略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及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四是未能明白所有者分配与经营者分配的区别,将各种无效劳动归罪于劳动者而不是经营者。苏兆春博士认为:剩余价值是交换出来的,而不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劳动产品+剩余价值。指责中国经济学界根本没有把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搞懂的苏博士,自己未必真正搞懂了。在商品价值G′=c+v+m中,c+v是预付资本,无论产品是否交换都是已经发生的成本,只有剩余价值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只有交换才能实现。但剩余价值也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没有剩余价值生产就没有商品生产本身和财富的增加。商品交换是对商品价值的评价而并非仅仅是对剩余价值的评价。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是产生价值的三大要素。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是不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只有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但不变资本在商品生产中的贡献不可低估。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某个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越低,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售,则将比低劳动生产率企业获得更多的价值量。
劳动价值论一般适用于生产资料完全市场化的行业,我国长期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对于煤炭、石油等采掘业和房地产业来说,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很高而开采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因其成本是不完全成本,成本中劳动对象价值缺失或很低,而需求比较旺盛,价格与价值往往严重分离。还有土地、钻石、名画、古董等缺乏供给弹性的商品,其交换价值也是由需求决定而不是生产费用决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重化工业发展浪潮和城市化浪潮,产生了一批依靠自然资源价格暴涨而发财的煤老板、油老板和开发商等暴发户。自然资源一般属于国家所有,近年来采矿权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央企控制。中国经济过多地建立在自然资源消耗及其升值基础之上,如对矿产、土地和旅游景观的垄断,弱化了技术进步的压力,这也是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只是参与产业资本所生产剩余价值的瓜分。马克思虽然也承认服务是一种特殊商品形式,但当时毕竟服务业还不够发达。服务业主要功能是为市场交易提供“基础设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既然服务就是商品,服务业是产业,服务业也应该创造价值。现代经济中销售等职能早已经从企业分工出去,有些行业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制造业和服务业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分工,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活动的投入,消费性服务业一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投入,服务业已经超过制造业成为雇佣劳动最多的产业。承认服务创造价值,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虚拟经济。当然,一味强调虚拟经济而忽视实体经济,也会形成贬低财富生产的弊端,出现产业空洞化。
二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有何异同?社会主义是主张人类合作与共同进步、反对社会不平等不公正的各种思想理念、社会思潮及其社会运动的统称。资本主义是追求资本增值并以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心理、学说和实践。按照三大分配形式理论,社会主义可以至少划分为七种模式。除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之外,从统治者分配视角划分为集权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从所有者分配视角划分为结构社会主义和功能社会主义,从经营者分配视角划分为计划社会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的七种模式
科学社会主义模式。马克思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党宣言》等书中认为,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消灭私有制和建立公有制,从而消灭了剥削,并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基金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仍然存在商品等价交换等“旧社会的痕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之上,从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的根本问题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工业和农业的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阶级的对立都将消失,商品和货币也逐渐消失。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民主社会主义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所信奉的政治理论,欧洲一些国家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典范。民主社会主义把民主当做“既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形式”(伯恩斯坦)。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议会多数掌握国家政权,实现民主宪政;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受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通过高税率强化再分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全民福利,被称为福利国家。西方国家从原始资本主义过渡到福利资本主义,是社会压力的结果;但高福利国家对市场空间的压缩,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生产力发展,又迫使私有化运动产生。随着私有化运动和金融危机,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开始衰落,巨大的社会福利开支被逐步削减。
集权社会主义模式。列宁1911年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苏联走上了与欧洲民主社会主义不同的集权社会主义道路。斯大林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概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斯大林模式”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度集权,实现政治、经济、思想等高度集权和垄断;以公有制为主体,追求集体所有制向国家所有制过渡;实行计划经济,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使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两大世界超级大国。但其体制弊端也为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