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特色工艺品:建设具有回族穆斯林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工艺品在艺术市场和旅游市场比较兴盛。目前在宁夏旅游品市场,具有地方特色的贺兰石砚、类人首和回族风情剪纸、“鎏金银壶”复制品等颇受欢迎。但宁夏旅游品还是比较单调,缺乏创意产品。回族曾经是阿拉伯珠宝生产和销售商的传人,应该鼓励本地回族工艺品制作,积极开发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旅游纪念品,使宁夏成为西北穆斯林工艺品进入穆斯林国家的集散地。并把银川市作为阿拉伯工艺品、生活用品进入中国的集散地,把中东、中亚工艺品作为宁夏旅游品市场的特色之一。
(八)穆斯林广告业:争做中国广告业进入国际伊斯兰市场的最佳平台
一是要积极培养企划公司和策划师,努力提高广告策划水平;二是促进广告业的专业化分工,区分广告创意工作与媒体广告业务;三是超越传统媒体广告,积极开拓网络广告等新领域;四是将标志、商标和标语等延伸入广告空白领域。宁夏狭小的市场使宁夏媒体承接广告的能力受到限制,要逐步增强宁夏媒体外向发展能力。要借鉴穆斯林喜闻乐见的视觉语言来加强宁夏广告业特色,要积极开拓国际穆斯林国家的广告业务。
四、发展伊斯兰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建议
(一)将伊斯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政府已确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的、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和带动能力的新兴产业。目前许多省区都把创意产业列入“十二五”规划,对宁夏来说,发展伊斯兰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将伊斯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列入“十二五”规划,成立宁夏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制定《宁夏伊斯兰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切实打开一个崭新局面。
(二)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宁夏缺乏大型文化企业,2009年宁夏6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建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媒体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需要政府搭建平台;建立中国穆斯林大学、中国伊斯兰文化出版社、银川国际电影节等大型工程,需要政府主导。二要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企业参与伊斯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是项宏大的事业,对人才等需要较高,需要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真正实现产业化,提高优秀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三要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意产业对个人创意能力依赖很强,要探索适合的企业形态和分配机制。四要加强对国际伊斯兰金融和外资的引进,加强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企业的合资合作。
(三)构建银川—吴忠—固原伊斯兰文化创意产业带
银川市是宁夏创意产业的主阵地,以中阿文化交流和国际版权交易为主。我们输出的是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回族文化或宁夏地方文化。吴忠市以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为主,加强回族时装设计、包装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固原市以回族文化、地方文化、民间文艺、边塞文化为主,充分发挥花儿故乡、民居设计等优势。石嘴山市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科学研究、专利行业等科技创意产业,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人才技术优势。中卫市发展回族歌舞和汉族歌舞,发挥旅游目的地和交通枢纽优势,促进创意产业发展。要形成创意产业带,注重国际服务外包和区域合作。
(四)加强对创意产品生产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引导
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阿文化论坛,以“文化交流在中阿合作关系中的地位及影响”为题,就中阿双方扩大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冲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展开探讨。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是世界政治多元化的需要,是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也是贸易多元化的需要。从中国来说,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开放是主流,加强向穆斯林国家开放是辅助、制衡和新增长点。对穆斯林国家,中国既避免与之冲突,也避免与之结盟,保持广泛的民间经贸文化交流符合双方利益。从宁夏来说,加强与穆斯林国家经贸文化交流是宁夏作为“中国穆斯林省”的职责,是具有宁夏特色的发展道路。宁夏要充分把握国家核心利益,既要开拓穆斯林国家经贸市场,也要开拓其文化市场。但要保持回族文化对伊斯兰文化的独立性,要防止极端宗教主义的渗透,要加强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英)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2010年。
[3]胡锦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2010年7月23日新华网。
[4]段庆林:《宁夏城市定位研究》,课题内部稿,2010年。
[5]段庆林:《穆斯林文化创意产业与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载王正伟主编:《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中阿经贸合作宁夏战略重点研究
从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正式启动以来,中阿经贸合作加快发展,中阿贸易额从367.1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454.6亿美元。2010年,宁夏成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举办地,加强宁夏、新疆、甘肃等省区面向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世界穆斯林地区的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由于区位和产业条件差异,中阿经贸合作存在三个布局错位:一是中阿能源合作受益重点在沿海地区,而西北地区目前主要是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二是中国清真产业的经济优势在沿海地区,而文化优势和群众基础却主要在西北地区;三是中阿消费品贸易、工程承包和服务业贸易的重点在沿海地区及其大城市,而西北地区严重滞后。如何充分发挥中阿经贸论坛的作用,更好地促进西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宁夏如何确立在中阿经贸合作中的地位,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阿经贸合作的战略需要
(一)内陆开放型经济:“走出去”与“引进来”
改革开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以轻工业为主的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带动。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沿海地区的发展已经陷入困境。沿海地区正在“腾笼换鸟”,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污染型企业转移出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2002年以来的中国重化工业浪潮,使曾经长期成为全国最落后地区的西北地区发展迅速。由于内陆地区开放滞后,随着经济发展,加强内陆开放型经济成为中国全方位开放的迫切需要,这也为宁夏等地区加快与中东、中亚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机遇。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中国开始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1.5万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588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大型央企在中东、非洲、中亚等地积极参与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铁路、建筑等工程合作,其重点是对能源、资源的进口。中国在苏丹、阿尔及利亚、叙利亚、阿曼、阿联酋、也门、沙特等国的资源开发领域投资额累计达数十亿美元。中国西北地区无论“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非常滞后。在国内产业资本投资机会减少、资本热衷于投机于股市和房市之际,我们“引进来”的投资重点是哪些,我们如何培育“走出去”的能力,是中阿经贸论坛难以绕过的论题。
(二)中阿经贸论坛目标:外贸与外交
2004年,中国—阿盟合作论坛正式启动,在论坛框架下逐步形成了中阿企业家大会、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友好大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和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中阿互办文化节等机制。其中在北京、厦门、三亚等沿海地区也召开了中阿能源、投资、农业等合作会议。为何又选定宁夏来承办中国经贸论坛,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以西北穆斯林地区的文化优势加强中阿合作的考虑。阿拉伯国家担心中阿之间由于缺乏共同语言以及对商业文化理解的有限可能成为制约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中阿合作需要文化纽带。
中阿经贸论坛承担着国家对阿拉伯国家的部分经贸任务的职能。宁夏是个平台,要服从国家整体开放和外交战略。宁夏要将“中阿所需”与“宁夏所能”结合起来,为实现中阿贸易额在3~5年内达到或超过2000亿美元的目标作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宁夏也试图“向西开放”,但因种种原因最后偃旗息鼓。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点,但仅有回族因素和文化因素还远远不够。宁夏不能仅仅满足于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必须在中阿产业合作上有所建树。
中国是个拥有大量穆斯林的国家,应该重构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深化对穆斯林世界事务的选择性参与,在伊斯兰世界重建自己的道义形象,中阿经贸合作是中阿关系的基础。
(三)宁夏在中阿经贸合作中的地位
“中阿经贸论坛是中阿合作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阿经贸论坛选址在宁夏,是中国政府深思熟虑的结果”。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总体思路是“加快搭建一个平台,形成两项机制,建设三大基地,打造五个中心”,即:搭建一个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为主、面向世界开放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平台;形成国内统一、国际认可的哈拉相互认证机制和中阿互相认可的产业准出准入机制;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生产服务基地、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人才培育基地;在宁夏打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认证中心,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加工中心,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国际商贸博览中心,向西开放的物流中心,穆斯林国际休闲度假中心。努力把宁夏建设成为中阿贸易的国家级“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内陆向西开放试验区,真正形成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双向交流的“宁夏渠道”。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强调宁夏在推进中阿经贸合作中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功能:一是应该成为服务于中阿经贸合作发展的战略平台;二是应该成为中阿经贸合作的连接中枢;三是应该成为向阿拉伯国家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形象窗口;四是应该成为中阿经贸的理论研究和宣传策划中心。主要强调了宁夏作为平台的作用。
2010年,宁夏成功举办中阿经贸论坛,但宁夏在中阿经贸合作中的地位还未完全确立。宁夏主要贸易对象并非中东阿拉伯国家。宁夏2010年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19.6亿美元,主要进口国为日本、欧盟、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国为欧盟、日本、美国、韩国等。虽然阿拉伯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但主要是沿海地区的贡献。2009年,宁夏对世界穆斯林国家贸易额6900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9.3%;对阿盟主要国家出口2535万美元,仅占宁夏出口总额的3%。主要产品是硅铁、金属镁、碳化硅、机床、轴承,衣物等纺织类,药品,果汁等农产品,真正的清真产品很少。近年来宁夏对穆斯林国家的清真食品仅有过小单出口,民族饰品也仅为零星销售。宁夏对沙特、阿联酋、埃及、叙利亚出口仅占全国对其出口总额的0.09%、0.05%、0.03%、0.05%。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经济贸易还非常有限,发展空间广阔。
二、中阿能源合作与西北油气之路
(一)中阿经贸合作重点是能源合作
我国石油生产长期依靠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胜利油田,目前其地位逐步下降,新疆正成为我国新的石油基地,未来东海和南海的海上油田也是石油资源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急剧增加。201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5%,有关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的82%需要进口。
1993年,中国从石油输出国转变为石油进口国。1995年,中国趁苏丹正受西方国家制裁之际进入苏丹石油市场。1997年,中国开始进入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占主导的尼日利亚市场。2004年,中国趁安哥拉内乱涉险进入安哥拉市场。中国目前进口石油前四位国家是安哥拉、沙特、俄罗斯、伊朗。近年来中国采取贷款换石油、海外收购、到资源国竞标等方式,基本建成覆盖中亚、中东、非洲、南美和亚太的五大油气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