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48446300000042

第42章 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4)

(三)集雨工程

充分利用“三水”(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大力建设“三田”(水浇地、水平梯田、沟坝地),是宁夏扶贫开发的重要经验之一。宁夏山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是农业的生命线,山区年平均降水量达110.5亿立方米,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的15倍多,但蒸发量大,如何利用雨水是重要课题。20世纪60年代就发现当地农民有集流雨水窖蓄灌地的先例,专家建议“三水”并用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技术干部建议开展雨水窖灌研究。1989年海原县冯川村、固原县倪壕村开始将雨水窖灌实际应用。从1994年开始自治区扶贫办和政府大面积推广冯川经验等模式,并最终形成了打井、打窖、坡改梯、微灌等节灌技术,使旱作农业转变为雨养农业。

冯川模式:适合降水量300毫米以下没有修建旱“三田”条件的严重干旱山区,推广窖水节灌经验。其基本做法是在半山腰打窖蓄水,然后利用道路、场院、屋顶、荒山坡面,将降雨经管道引水窖储存,在作物需灌溉时进行导出滴灌、穴灌等节水灌溉。一般要求户均2个窖,每个水窖造价约1000元,政府补助400元,可蓄水60立方米,灌溉2亩山坡水平梯田。

黄家二岔模式:适合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而没有灌溉条件的黄土丘陵区,推广坡改梯等农田基本建设经验。黄家二岔原来是严重水土流失地区,其从1984年开始,结合北京林业大学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开始修建梯田。具体办法是小流域综合规划,采取人修和机修相结合的办法,集中连片开发,沟底打坝蓄水,山坡兴修水平梯田,山顶地埂覆盖林草,打井打窖解决人畜饮水和灌溉问题。发展隔坡梯田是重点。

评价:(1)对高度稀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宁夏山区就地解决贫困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坡改梯能够拦蓄降雨,变“三跑田”为“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但梯田只能被动接受雨水,坡改梯也加剧了山下和县城的缺水。(3)打井窖投资少见效快,可以改变粗放经营的传统习惯,可以蓄水以备急需。但窖灌仅仅是救灾的措施。(4)打井打窖、坡改梯、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技术等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也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

(四)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是由国家科委1986年率先提出并开始在大别山区开展的扶贫活动,后来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林院校、气象局等机构逐步加入。1995年国家科委制定《科技扶贫规划纲要》,但科委没有获得科技扶贫的协调权利。1996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扶贫工作的意见》。1997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印发《关于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扶贫攻坚进程的意见》,对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优化支柱产业、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培训、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等出台了政策。科技扶贫的主要形式是:(1)引进和推广实用技术,如温饱工程;(2)建立科技扶贫试验基地,如上黄模式等;(3)培训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民,(4)选派科技副县长或科技特派员。

1.上黄模式。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深入研究我国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农业最佳发展模式,把固原县列为全国5个农业现代化基地县之一,组织一批科学家作了大量调查研究。1982年,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在固原县河川乡的上黄村建立了国家级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组织中科院110多名专家经过数十年的实验研究和探索,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提出制约因素“关键是水,出路在肥”,建立合理结构恢复生态平衡的关键是“草灌先行”,山区雨水集流利用途径是“一蓄、二防、三改”。形成了以冬麦改制为核心的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以枣、酥梨和红梅杏为主的高效庭院经济技术,以退耕还草舍饲养殖为基础的农牧结合技术的三大技术体系。总结出宜林荒山绿化、坡地梯田化、川台地高效集约化、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收入的“三化两提高”的上黄经验。为干旱温凉山区探索出了一条综合治理小流域、发展集约化高效农业的新路。

2.温饱工程。1987年农牧渔业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支援贫困地区发展地膜杂交玉米生产的通知》,开始注意到地膜覆盖技术对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的成效。1989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等单位印发《贫困地区推广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施办法》,决定开始在全国贫困地区推广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实施“温饱工程”,提高粮食产量,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温饱工程财政补贴范围起初为16省(区),后来集中为14个省区,对地膜和化肥进行专项补贴,重点扶持人均粮食产量不足300公斤的重点贫困村。

宁夏温饱工程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宁夏组织西海固地区各级干部对扶贫开发开展第二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1988年开始选择贫困带片的乡、村、户引进地膜覆盖玉米、马铃薯和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工程。宁夏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地膜玉米技术,当年下拨地膜玉米专项扶贫资金2500万元,每亩补贴100元,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带着地膜、种子和技术进村入户,指导贫困户种植地膜玉米。当时宁夏开始实施粮食上台阶的“四个一”工程,其中山区推广地膜覆盖玉米100万亩,推广脱毒马铃薯100万亩。至2010年,宁夏山区地膜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种植马铃薯332万亩。山区农民人均粮食产量从1990年的230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509公斤,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

评价:(1)科技扶贫是利用技术手段探索贫困地区适应性生产措施的过程,适应能力是生态脆弱地区最重要的发展能力,必须寻找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2)技术培训是迅速增加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贫困户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科学意识。(3)一些科技扶贫试验长期不能获得推广应用,主要是试验区投入资源密集度太高,缺乏推广应用的经济可行性,必须从经济角度来选择实用技术。

(五)金融扶贫

1.贴息贷款。贴息贷款起源于1984年“三西”建设资金管理中有偿使用和无偿使用以及无息和贴息的政策。1986年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后,新增加10亿元专项贴息贷款,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新增专项贴息贷款起初没有提供给“三西”地区。宁夏从1994年开始正式实行扶贫贴息贷款。1994~2003年农业银行投向宁夏山区8县的扶贫贴息贷款为18.07亿元,其中贷给农户的比例占62.2%,平均还贷率51.9%;企业占37.8%,平均还贷率53.5%。

特征:(1)贴息贷款的机制是,假定贫困户自由资金严重缺乏,而贷款又支付不起全部的市场利率,通过政府财政贴息来实现贫困户的贷款需求。(2)项目和资金管理一般由扶贫办和农业银行两家联合执行,后来又参考小额信贷办法成立了扶贫社。(3)贷款优先领域呈农户—企业—农户变化,形成直接扶贫和间接扶贫两种方式,企业通过吸收贫困户就业来扶贫的效益不佳。

贴息贷款的目标瞄准问题一直受到批评,其扶贫效果也较差,近年来信贷资金比重上升,其较低的还贷率更是严重影响了可持续性。贴息贷款的问题,一是间接扶贫资金不能直接惠及农民,而是通过企业使穷人受益,能否受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间接扶贫不能提高贫困户的经营能力、技术水平和交往能力,促进贫困户就业和农产品流通作用有限;三是其扶贫资金性质往往给企业和农民造成无偿占用的心理,还款率较低。利率补贴的存在会造成:(1)较低的资金价格会增加对资金的需求,并扭曲资源配置;(2)导致寻租发生,乡村干部及其亲朋好友可能比特贫户更有机会贷到款。

2.小额贷款。小额信贷是专门为贫困户的信贷需要和经济特点而设计的无抵押无担保小额度信贷方式。小额信贷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最为著名。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扶贫经济合作社”课题组在河北易县开设试点,开创了我国小额贷款的先河。1996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自我组织、联户担保、小额贷款、整贷零还”的小额贷款。宁夏2003年开始在山区8县实行小额信贷。选择智力体力正常,有一定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重点扶持他们发展羊牛等畜牧业,贷款额度一般每户1500~2000元,还贷率为88.6%,贷款户基本上两年左右实现脱贫。

特征:(1)以贫困户为目标,满足其贷款额度低等需要,扶贫针对性高,项目成功率高。(2)通过自组织和连带责任等方式,培养了贫困户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确保较高的还贷率。(3)通过整贷零还方式,加速了资金流动,但中国弱化了国外每周还款的规定。(4)贷款对象选择注重经营能力,部分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可能被排除在外。(5)受孟加拉模式影响,最初的贷款对象以妇女为主。(6)通过项目的选择、组织、经营、核算对农民进行了系统培训,提高了经营能力。

贫困户一般缺乏可供担保和抵押的财产,其信贷需求一般也是以小额度为主,同时还存在将生产资金用于消费的风险。因此,正规金融机构一般将贫困户排除于贷款对象之外。而国家贴息贷款又往往被非贫困户攫取。根据人文贫困含义,改善贫困户获取财产的途径应该是政策的重要支点。小额信贷提高了贫困户获得贷款的机会和途径,并为提高贫困户家庭经营能力创造了条件。但我国小额贷款主要是政府型而不是民间型,借助行政资源是其优势,行政干预是其弊病。中国农村已经存在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没有国外农村的高利贷市场,所以其作用相对降低。

3.千村互助资金扶贫工程。为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短缺问题,2006年宁夏被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14个“千村互助资金扶贫工程”试点省(区)之一,2010年底宁夏已在全区22个市(县、区)的777个贫困村建立了“互助资金”,各级政府投入互助资金项目试点资金累计达到2.25亿元,入社农户缴纳互助金8500万元,互助资金总量达3.1亿元。有8.57万贫困农户加入互助社,社员借款累计达9.7万多户次,累计发放借款超过2.8亿元。宁夏是全国扶贫互助资金工程做得最好的省区。

特征:“互助资金”是具有“自治”精神和扶贫功能的一种农村金融方式,具有“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特点。宁夏互助资金形成了“项目+农户+产业”、“项目+农户+基地”、“项目+农户+产业+协会”、“项目+农户+基地+公司”等模式。实行自愿入社、民主管理、自由组合联保等方式。

扶贫互助资金以财政资金为主体、以农民集资为辅助,将财政无偿扶贫资金转化成了有偿使用资金,确保了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缓解了农村贷款难问题,扶持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意识。但其毕竟属于金融方式,需要国有金融机构支持,并存在一定金融风险,其发展目标有待确定。

(六)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措施,国家作出从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的决策,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宁夏退耕还林工程涉及21个县的152个乡镇、1461个行政村、32.32万退耕户的153.02万农民。其中山区八个贫困县退耕任务占全区的76.2%。宁夏退耕农民人均退耕面积3.08亩,是全国平均退耕水平的2.7倍,宁夏人均退耕面积全国排名第一。截至2010年底,宁夏获得退耕还林补贴总共62.63亿元,退耕区农民人均受益3645元。

退耕还林并非专门的扶贫开发项目,西部大开发制定退耕还林政策时,主要是利用过剩经济时机,解决西部过度垦殖对生态的破坏及其对东部的影响。其制定高于退耕地土地生产率的补偿水平,实际上是生态赎买政策。由于西部过度垦殖一般是贫困户的经济行为,因此退耕还林具有一定的扶贫性质。退耕还林之所以受到欢迎,主要是退耕地一般是陡坡地或撞种地,并没有影响农民的粮食安全,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遭受自然灾害年景,农民从退耕获得的粮食补贴和资金补贴,保障了基本生存需要,使历史上每逢灾年就逃荒要饭的现象不再出现。但目前的退耕面积还仅仅是应该退的一小部分,国家应该将退耕还林政策转换成一项长期坚持的扶贫政策。而国家制定的退耕补贴年限只有8年,其后续产业和后续政策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七)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是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以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规范运作、分批实施、逐村验收的扶贫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