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48446300000043

第43章 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5)

整村推进的含义:集中资金在短期内对重点村进行较大规模的扶持。在综合开发中更加重视开发人力资源和建设支柱产业。努力形成扶贫开发的规模效益,使贫困村、贫困户在短期内就能不同程度地受益。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行“聚焦式”扶贫,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连片开发、到村到户,一村一业、一户一品是整村推进的主要特色。

2001年《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中,提出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并印发《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实施意见》,已经显示出整村推进的思路。2000年,宁夏农村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干旱风沙区、干旱半干旱黄土丘壑区和半阴湿土石山区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彭阳、盐池、同心、中卫和灵武10县(市)、148个乡镇、1026个行政村中的19.49万户、107.24万贫困人口。千村扶贫对象占全区农村贫困人口128.6万人的83.4%,以重点扶贫村为基础,瞄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21世纪初农村扶贫的重中之重。宁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启动实施了以贫困村为开发单元的“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为全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探索出了路子,积累了经验。2001~2004年,千村扶贫工程投入资金6.25亿元,对基本农田建设、特色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等进行了重点扶持。

整村推进被称为新时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模式。2004年11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着重采取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三大新举措﹐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全国计划在覆盖80%贫困人口的14.8万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宁夏针对千村扶贫村多面广、投入分散、合力不强等问题,以实施整村推进为切入点,确定在6年内分三批对全区剩余的777个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宁夏首批选择的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村级班子强的203个村,每村平均投入152.07万元,具体做法是对203个村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调查,完成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制定了203个村的村级扶贫规划,确定了18类70多个扶持项目。宁夏整村推进基本实现了“四有、五通、六个一”目标,主要是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

整村推进的作用:把重点村作为扶贫资金投入点和着力点,有利于更准确地瞄准贫困群体;由以重点县为基本单元向重点村为基本单元转移,有利于扶贫工作进村入户;贫困村是建设新农村的难点,有利于为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整村推进的缺陷:村级扶贫规划兴师动众,目标宏伟,但部分具体项目落实困难,容易引起群众意见;目前增加贫困户收入最重要的方式是劳务输出,整村推进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功能较弱;部分贫困村村民居住分散,而且受气候、生态等制约,也短期内很难奏效,扶贫开发投入再多也可能无济于事。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是解决贫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不能解决农村扶贫的全部或主要问题。目前全国是40%~50%的贫困户并不在贫困村居住,贫困人口的分散化弱化整村推进的效果。

(八)产业化扶贫

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所特有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民脱贫增收的扶贫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等。通过农业产业化,把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生产经营纳入到产业链中,形成利益共同体,帮助贫困户克服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弱势。

宁夏产业扶贫的主要项目有“十万贫困户养殖业工程”。其原则是:“以草定畜,合同管理,投畜不投钱,给畜还犊(羔),一年一滚动,持续发展”。

“百万亩人工种草工程”。2003年宁夏开始实施种草工程,按照“生态优先、草畜为主”的方针,把发展草产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

“闽宁万户菌草产业扶贫工程”。1997年开始,在闽宁两省区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先后在宁夏7个贫困县(区)发展菌草生产,菌草产业已经成为宁夏山区扶贫的重要产业。

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马铃薯是宁夏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特色优势产业,宁夏扶贫办一直在良种繁育、技术服务、加工储藏等方面支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扶贫龙头企业发展。2004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指示,宁夏开始组织扶贫龙头企业申报工作。2005年国务院扶贫办批复宁夏4家企业为国家扶贫开发龙头企业,即宁夏六盘山泾河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宁夏固原试验区金泉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隆德西北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海原县瑞银石膏建材总公司。龙头企业扶贫在宁夏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四、跳出贫困地区:移民吊庄与劳务输出

(一)吊庄移民

吊庄是宁夏和甘肃在“三西”建设初期创造的移民形式。一般是先由青壮年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地,逐步安家,当地叫拉吊庄。“三西”建设的初衷就是从甘肃定西移民开发安西,从宁夏西海固移民开发引黄灌区。1983~2003年,宁夏建设移民基地25处,已在新黄灌区开发土地83万亩,搬迁安置西海固山区贫困移民32万多人,加上新灌区就地旱改水人口8.4万,移民人口已近43万。其中县外移民吊庄有大战场、马家梁、芦草洼、隆湖、月牙湖、甘城子、南梁台子、狼皮梁、闽宁村、华西村、扁担沟、玉海开发区12个约15.28万人,县外插户吊庄有南山台子、三棵柳、五堆子、长山头、甘城子共5个约1.35万人,县内移民吊庄有同心县河东、河西,海原县兴高李灌区,固原县七营,中卫南山台子、碱碱湖,盐池惠安堡6个约7.03万人。

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是:移民继续享受山区各项优惠政策。新灌区开发中各项水利骨干工程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开发土地每亩补助60~80元。移民建房每户补助400元和0.5平方米木材指标,困难户可获迁出县救济补助。政府负担搬迁费,迁移第一年移民口粮由迁出县供应,两年内差额补助,三年内免缴水电费和税费提留。移民原住地的承包地在两三年内可不收回。移民采取自愿原则,第一批4万人指标,结果报名20多万人。

1.红寺堡模式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即“1236”工程,于1994年9月正式提出,项目分为红寺堡、马场滩、红临灌区开发和固海扬水工程扩建4片,规划总投资30亿元,利用6年(1995~2000年)时间,开发土地200万亩,通过异地安置解决宁南山区1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5年底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进行一期工程,即红寺堡和固海扩灌。1999年1月红寺堡移民开发工作正式启动,2004年国家将一期工程预算调增到38.46亿元。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经过10多年的开发,红寺堡共开发水浇地40多万亩,搬迁安置贫困人口20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近1000平方公里,还形成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等为主的工业经济。2011年新建立黄河善谷工业园区,充分利用红寺堡残疾人多的现状发展慈善事业。

其特征是:(1)宁夏吊庄一般以村组为建制,而红寺堡则规划为县的建制,城关镇的建设有些超前。农民住房一般为砖瓦建筑,比老灌区的土坯房成本还高;但仅有一间,一些贫穷的大家庭因故未能搬迁。(2)宁夏吊庄一般是对老灌区少量边缘地的开发利用,而红寺堡则是设想中的大柳树大型灌区的组成部分,是再造一个新河套灌区的第一步,是对中部干旱带集中连片宜农荒地的大型开发。(3)吊庄是最受贫困农民欢迎的快速脱贫形式,但吊庄与劳务输出等方式相比,政府承担的政治义务与经济压力太大,红寺堡所反映出的盐碱化问题等主要是经济问题,而其他吊庄因靠近老灌区而主要反映的是社会问题。

2.隆湖开发区

潮湖吊庄始称潮湖区公所,开始于1983年,初期实行农业开发思路,至1997年粮食产量达到740万公斤,人均粮食308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1988年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当年开发区兴办大小企业43个,基础建设累计投资200万元。到1989年底,企业便创值512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1992年自治区政府将潮湖吊庄确定为全区第一个带有扶贫性质的开发区———宁夏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充分利用地处石嘴山市重工业腹地、交通通讯便利、投资环境良好等优势,吸引了区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开发区总体规划为科工贸区、农业区、工业区3个小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人,解决了隆德县2万多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3年10月自治区政府决定将隆湖开发区管理权限划归石嘴山市管理。批准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已达335家,注册资金2.56亿元,产品有铁合金、碳化硅、金属镁、活性炭、电煅煤、增炭剂、造纸、电线电缆等30多个品种,企业总产值占隆德县的80%左右,已成为宁夏重要的高耗能、煤、化工产业基地。

吊庄特征及其评价如下:

(1)农业开发为主。宁夏吊庄以农业开发为主。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是宁夏最大的扶贫移民工程,其初期规划与国家“三西”建设的思路高度一致,也具有非常诱人的目标,但运行结果与迁移100万人的目标相差悬殊。除了原工程设计标准较低之外,重要的是项目功能需要适应形势的调整。原规划中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思路已难以实现移民脱贫致富和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宁夏政府已经将目标从单纯解决温饱调整为脱贫致富求发展,计划建立以种植业为基础、以林业为重点、以畜牧业为主导的节水高效生态农业体系,并在项目区内开始建设太阳山扶贫移民开发工业区。

(2)适应性问题。一是盐渍化问题。红寺堡灌区土壤透水性差,干旱严重,蒸发强烈,农民采取大水漫灌方式,使约1.67万亩耕地出现严重的盐碱化现象。重新出现土地撂荒、房屋坍塌、农民二次搬迁和依靠低保维持生计的局面,并使周边老灌区的部分土地出现盐碱化趋势,使红寺堡成为宁夏新增贫困县。二是水价补贴问题。新灌区是多级扬黄灌溉,调水成本较高,国家一直采取价格补贴方式来维持红寺堡、盐环定、固海、同心等扬黄新灌区,价格补贴负担十分沉重,难以为继。三是社会治安问题。项目设计没有社会学家参与,忽视了社会问题,吊庄农民在附近城市和农村偷盗自行车、盗伐树木等问题严重。

(3)种撞田、拉吊庄和移民。种撞田是农民充分利用附近边缘地增加收入的季节性临时措施,拉吊庄是农民在附近地区寻找更加适合生存土地的选择性措施,而吊庄移民则是政府有计划、有组织,更广范围和更具稳定性的工程性措施。移民工程借鉴吊庄方式,便于群众接受,但容许两地有家、两边种地,助长了农民两处利益均沾的想法,致使新灌区移民三心二意,贫困地区人口迅速自然增长,抵消了移民的初衷。

(4)两县共管。由迁出县和迁入县共管吊庄。吊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采取共管模式可以避免条块分割的体制约束,由迁出地干部管理便于从情感和信息方面稳定移民。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需求难以满足。1999年宁夏除隆湖外其余吊庄全部移交属地管理,2003年隆湖开发区移交给了石嘴山市管理。

(二)生态移民

2001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实施异地扶贫搬迁计划,并将云南、贵州、宁夏和内蒙古作为国家试点项目区。宁夏的试点区在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区域,因为需要搬迁的地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区,所以,将移民搬迁与生态重建结合起来,宁夏将易地扶贫搬迁改造成了生态移民工程。2001~2010年,宁夏异地扶贫搬迁移民28.68万人。2008年自治区制定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规划提要(2007年-2011年)》。2010年自治区党委更加重视生态移民工作,制定了《宁夏中南部地区“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共规划76个项目区,建设总规模85万亩,涉及中南部地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的7.01万户、34.6万移民。2011年是生态移民大力推进的一年,共投入20.3亿元,移民6890户30500人。生态移民减轻了搬出地生态压力,解决了生态脆弱区的贫困问题,并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