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48446300000046

第46章 宁夏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报告(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何期待与看法,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定性标准。为了及时了解农民意愿,2007年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和宁夏社会科学院联合开展了“宁夏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活动,在全区10个市县20个村,对100户农村居民家庭和20位村干部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抽样调查的样本分析

宁夏有乡镇187个,行政村2382个。调查村选取兼顾山川分布、经济水平、民族状况等因素,山区与川区各占50%;富裕村占10%,温饱村占70%,贫困村占20%;回族村占35%,汉族村占45%,混居村占20%;调查村中新农村试点村占60%。

我们调查村与县城间的平均距离,川区是13.4公里,山区是22.4公里。调查中山区还有40%、川区还有10%的村没有通公交车。山区村级道路50%是砂石路,40%是土路;川区调查村村级道路50%是水泥路,砂石路和柏油路各占20%,土路占10%。宁夏县级和省级公路较为便捷,但乡村级道路还有待改善。宁夏川区100%村通电话,山区有个别偏远村还没有通,绝大多数有电脑的户也没有接入互联网。

宁夏农村供电基础设施较好,调查村山区与川区均100%达到村村通电的水平;80%的村供电状态稳定,20%的村偶尔会断电;每度电价平均在0.44元以下的村占15%,在0.44~1元之间的村占85%。宁夏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饮水安全存在一定困难,川区40%户用自来水,60%户用井水;山区30%户用自来水,30%户用井水,40%户用泉水、窖水等。

宁夏90%调查村有诊所,主要是个体诊所。85%的诊所可以进行包扎、打针等一般医疗处置,10%的诊所可以接生。村诊所一般可以进行常规检查,但山区要条件更差。调查村川区100%参加了合作医疗,山区60%已经开展合作医疗。

农村垃圾处理已经成为突出问题,川区只有20%的村有垃圾处理设施,山区100%调查村没有;100%的调查村没有公厕。

全区调查村80%有小学,30%的村民对村小学满意,50%的村民基本满意,15%的村民不满意,5%的村民不知道。川区有70%的村有文化站,山区有80%的村无文化站。没有村图书室的川区占40%,山区占80%。山区100%的调查村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川区40%没有安装。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是:男性占91%,女性占9%。年龄:30岁以下占17%,31~45岁占54%,46~60岁占23%,60岁以上占6%。文化程度:文盲占7%,小学文化水平占27%,初中文化水平占50%,高中文化水平占13%,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占3%。民族:回族占32%,汉族占64%,其他少数民族占3%。家庭常住人口:1人占1%,2人占5%,3人占16%,4人占29%,5人占28%,6人以上占21%。家庭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户占15%,1000~2500元占37%,2500~4000元户占38%,4000元以上户占10%。调查对象基本符合整体分布。

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理解

(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偏差

1.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农民的理解如下,37%的农民认为是“新村建设,是村庄集中翻建”,23%选“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19%选的是“农村面貌大变化,生活和城里人一样”,16%选“把农村建设好,鼓励农民别外出打工了”,5%选“为了扩大内需鼓励农民增加消费的办法”。新农村建设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住宅的翻建因为是基层重要的抓手,而被较多农民误解。

2.建设新农村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为主。75%的农民认为是以国家为主,19%的人认为是以农民为主,分别有2%的农民选择是以集体和企业为主。建设资金从何处来,是实施的关键。2006年的一号文件提到要“三个高于”,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将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广东等地也开始探索“村企共建”、“几个一点”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宁夏的新农村建设主要依赖国家转移支付,目前基层存在一定的观望态度。

3.新农村建设重点是什么?24%的农民认为是培育新型农民,21%的人认为是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19%的人认为是改善住房条件,18%的人认为是整治村容村貌,10%的人认为是培育主导产业,5%的人认为是提高医疗教育等福利水平,2%的人认为是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和长远目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农民对培育新型农民和改善基础设施的肯定,说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重点选择的正确。

4.农民最担心新农村建设搞形象工程。在多选情况下,66%的农民担心让农民拆旧房、盖新房,搞形象工程;37%的人担心借机让出劳出钱,增加负担;33%的人担心柴草杂物以后堆放不方便了。川区和山区农民都非常担心搞形象工程,对村庄合并和青壮年劳务输出后影响新农村建设并不担心;另外,川区农民还担心盖新房把钱花光了影响以后农转非,山区农民担心增加负担。对是否会改变土地承包政策、低价征地也有一定的关注。

(二)农民对近年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较为认同

1.全区94%的农民知道和听说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30%的人知道具体内容,64%的人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只有4%的人不知道。47%的农民是最早通过电视知道的,34%的人是通过乡村干部传达文件或宣传标语知道的,首先通过广播、报纸等媒体知道的较少。通过强势媒体电视和乡村干部宣传,可以使绝大部分农民及时了解到中央新政策。

2.农民从中央和地方实施的惠农政策中得到很多实惠。按对农民实惠大小排序,川区是五补一免、新型合作医疗、免缴学杂费;山区是免缴学杂费、五补一免、退耕还林等。在宁夏出台的各项惠农工程中,实惠较大的依次为农村道路通达通畅工程、电视通讯村村通、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农村人畜饮水及安全工程、塞上农民新居工程等。在山区,农民对危房危窑改造、生态家园沼气工程的影响也较为忧虑。

3.农民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落实好。对粮食以及良种补贴,川区94%的农民认为能够及时兑现。山区40%的人能够及时兑现,22%的人认为不能及时兑现,36%的农民没有享受补贴。川区60%的农民认为应该按实际种植粮食面积补贴,38%的人认为应该按承包耕地面积补贴。山区44%的农民认为应该按承包耕地面积补贴,42%认为应该按实际种植粮食面积补贴。

4.退耕还林补贴对山区农民起到生活保障作用,其兑现也较为及时。山区除14%的农民没享受外,63%的农民认为能够及时全部兑现,35%的农民认为能够全部兑现但不及时,2.3%的人认为只能部分兑现。川区78%的农民不享受此政策,在享受政策者中,82%的农民认为能及时全部兑现,分别有9%的人认为能全部兑现但不及时或大部分能兑现。

5.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执行情况,70%的农民认为很好,29%的人认为一般,1%的人认为还有问题。其中山区农民认为落实情况很好的比重比川区高16个百分点。

6.柴油化肥补贴不能弥补涨价的影响。柴油补贴政策山区调查村60%农民没有享受、川区30%没有享受;没有兑现的,山区占30%,川区占44%;已经兑现的,山区占10%,川区占26%。认为柴油化肥涨价支出远大于补贴收入的,山区占22%,川区占68%;川区26%、山区22%的人认为可以弥补一定损失。山区34%的人不享受此政策。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已经成为抵消惠农政策实惠的突出因素。

三、农民对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期待

(一)农民盼望以多种方式来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公共服务

1.在回答打算今年靠什么增加收入时,29%的农民打算增加经济作物和瓜果种植,28%的农民靠外出打工,18%的农民靠发展畜牧业。川区农民较多地计划靠从事副业和经商来增加收入,山区农民较多地依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收入。我国已经开始进入靠农业无法为农民增收的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对增收的贡献有限。

2.大宗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川区64%的农民等待小贩上门收购,30%的农民自己拿到集市去卖;山区58%的农民自己拿到集市上去卖,38%的农民等小贩上门收购。和企业签订订单的比例,山区和川区调查户均在2%。农产品销售还主要依靠传统的赶集方式,订单农业还需要大力发展。

3.农民经营中遇到的三大问题,一是贷款难,资金缺乏;二是缺乏技术;三是不了解行情,不知道该干啥。农民选择(多选)以上三者的比例分别是73%、71%和46%。至于没文化、年龄大、缺劳力等个人原因,还不是主要问题。

4.调查村最需要国家进行的生产服务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其次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解决水利设施老化问题,再次是抑制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第四是加大对农业的保护,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补贴,五是加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六是增加小额贷款数额和放宽贷款期限。而对精简乡村机构、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的需求还不迫切。

5.调查村中农民家的耕地现在是自己耕种的占98%,承包给别人耕种、自己种一部分租给别人一部分各占1%。

6.工业反哺农业最主要的措施,81%的农民选择“降低农药、化肥、饲料、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价格”,18%选择“扩大农副产品保护价的品种和范围”,1%选择“扶持建立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尽量减少进口”。近年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所以农民还是希望能够抑制生产资料的价格。

7.农民最希望参加的免费技术培训,主要是种植业技术和养殖业技术,分别占73%和70%;其次是农产品加工技术,占35%。还有少量的希望学习电子机械车辆维修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和烹饪、理发、家政、裁减、保安等服务业技术。由于被调查者多为留守的农民,他们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比较感兴趣。

(二)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福利和生活水平

1.村里目前最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农民认为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村文化和科学发展的问题,培育新型农民、美化绿化解决村容村貌脏乱差问题,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修建乡村公路解决交通难问题。

2.农民去年开支最大的项目:从高到低依次为买生产资料、看病、供子女上学、建房、买耐用消费品。目前感觉不得不花、生活压力较大的项目也是这几项。川区农民户均宗教支出225.4元,其中56元给宗教上层人士,48.9元给寺庙;山区农民户均宗教支出179.8元,其中给寺庙63.7元,给宗教上层人士38.4元。全区农民户均宗教支出202.64元,其中现金154.9元、肉食1.25公斤、粮食23.64公斤。

3.农村医疗卫生情况。农民对基层医疗卫生状况的评价是,农村好医生少,从业人员技术差,医药费太贵,看不起病,医疗条件差,看病不方便,乡卫生院设备老化。如果得了大病,67%的人会到县城省城大医院治疗,66%的想方设法、倾家荡产也要治,28%的人选择如果不好治就不治疗了,8%的人会到乡村医院、个体医院治疗,5%的人会去寻偏方治,1%的人会请神婆巫医看病。77%的农民希望新型合作医疗能予以资助。

4.农民住房条件有待改善。川区农民户均5.36间住房,113.1平方米,78%的住房是砖瓦房,22%的住房是土坯房;山区农民户均3.88间,77.68平方米,72%的住房是土坯房,28%的住房是砖瓦房。川区砖瓦房已经占主体,而山区以土坯房为主。

5.农民盖新房的意愿不强烈。川区农民的48%住房、山区农民的44%住房都是10年以上的年限。近3年新盖房的农户川区占24%,山区占22%。山区有48%的农民想近期在农村盖新房,38%的农民近期不打算再投资盖房,12%的农民只想简单装修一下,2%的农民想搬到乡镇里去住。川区44%的农民不打算近期再投资盖房,30%的农民只想简单装修一下,24%的农民的打算近期在农村新盖住房,2%的农民的想在县城里购买商品房。

6.农村做饭主要使用燃料是:川区80%的农民使用煤炭,10%使用秸秆,4%使用液化气,4%使用沼气;山区62%的农民使用煤炭,36%使用秸秆,2%使用沼气。山区使用秸秆的比重较大,沼气推广还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