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概念最早由亚行于2007年在《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中提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之内。包容性增长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基本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最核心的含义是经济增长让低收入人群受益,是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向全社会倡导要让人民过上一种很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的理念,而不是过多地强调GDP的增长,是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的概念。也称为共享式增长。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一脉相承。
西部大开发会议提出“积极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如何理解跨越式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关系?我们认为:首先,跨越式发展强调效率,包容性增长强调公平,中央以四个“更加注重”对“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对包容性增长的强调。其次,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体现。中央虽然开始有意淡化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尤其是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包容性增长。再次,跨越式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包容性增长是在中央政府将“构建和谐社会”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的背景下,亚行组织林毅夫等中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它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差距拉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等问题,力求为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一、宁夏经济能够进入消费主导型增长新阶段吗?
(一)第二次消费革命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作为独立一个章节来写,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需求结构失衡是严重制约和导致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矛盾,低效率的投资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低效益的外向型经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步伐。中国经济即将进入消费主导型增长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次消费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刚刚从计划经济时期高积累低工资低消费时代过来,通过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权让利等,使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为扩大消费奠定了基础。重点是食品、衣着、家用电器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带动了我国农业、轻工业等快速发展和结构转换。
预期的第二次消费革命,是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出口锐减,并越来越遭遇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出口影响较大。扩大内需是我国重要战略。第二次消费革命,就是形成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通过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来带动经济增长。第二次消费革命的重点是:努力缓解和解决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加大旅游、汽车、保健等热点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中国作为具有巨大内需潜力的大国,建立消费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要通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深化社会改革,摒弃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部门市场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消费社会的前提。
(二)消费对宁夏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从197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最终消费率高于投资率,1990~2001年间平均消费率为66.8%,而平均投资率仅为56%。消费贡献率和投资贡献率分别为65.6%和65.8%,对GDP的拉动分别是5.6个百分点和5.7个百分点,基本属于消费和投资均衡拉动经济时期。
2002年是一个转折点,从2002年开始宁夏投资率开始高于消费率,投资率从2002年的70.4%提高到了2009年的96.7%,同时消费率却从69%降低到48.2%。2002~2010年,宁夏平均投资贡献率提高到了104.7%,而消费贡献率降低到48.4%,净出口贡献率降低到-53.1%,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消费贡献率降低,而净出口负贡献率更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不够协调发展。
(三)宁夏城乡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1.农村居民消费比重降低
宁夏最终消费构成中,政府消费从1978年的22.9%提高到2002年的37.4%,又降低到2010年的31.4%。即在宁夏发展最快的2002年以后,政府消费比重是降低的,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在居民消费中,城镇居民消费总额比重从36.1%提高到77.1%,农村居民消费总额比重从63.9%降低到22.9%。其原因一是城市化率提高了城市居民人口比重及其绝对数,二是农村居民人数减少且消费水平相对低下。
据初步测算,2005~2010年间,因城市人口增加而增加的城市居民消费总额占总增加额的14.9%,因消费水平提高增加占城市居民消费总额增加额的85.1%。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增加额占农村居民消费总额增加额的106.3%,因为农村人口减少,人口增加对增加额贡献率为负值。期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96.8%,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75.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从3.25:1提高到3.64:1。城乡消费差距依然是扩大的。
2.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降低
1978~2002年间,宁夏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均比农民增长率高,且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率均略低于收入增长率。2003年以来,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农民收入增长率降低而消费支出增长明显提高,而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率略有降低,而消费增长率明显降低。究其原因,估计一是农民消费中食品消费比重较大,近年来食物价格上涨迅猛;而城市居民近年来购买住房、汽车等挤占了其他消费,房价上涨幅度巨大,但购买住房并未计入住房消费。将购买住房算作投资而不计入消费支出,是值得商榷的,也直接导致目前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低于农民。
3.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食品消费仍然是主要消费,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城市居民食品消费比重略有降低,近年来市民粮食、鲜菜、猪肉、牛羊肉、卷烟、酒等商品人均购买量减少,外出就餐较多。农民食品消费比重降低较多,但水平还不到城市居民一半,还有继续增加的空间。农民粮食、蔬菜、猪肉等购买量减少,而水产品、牛羊肉、酒等购买量增加。
住房消费支出比重显著提高。目前农民住房消费比重占19.3%,处于第二位;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实际上也是起码处于第二位。2010年城市家庭中有商品房占54.97%,有房改房户占30.19%,加上自有私房户后,市民有住房者占90%,租房户不到10%。户均建筑面积从2005年的75.45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82.96平方米。使用管道天然气户只占41%,还有一定比例住户需要改善住房条件。2010年农民住房面积人均25平方米,增加缓慢,且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只占7.3%。农民住房消费,无论进城购房或在宅基地翻新,依然会大幅度增加。
交通通信是消费增长热点。2005~2010年间城市居民交通消费支出增长3.7倍,主要是购买汽车等,2010年百户市民只有7辆汽车,空间还非常巨大。城乡居民家庭固定电话在逐年减少,手机拥有量也接近饱和,但城市家庭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目前只有40%,手机入网只有1.36%,是消费增长热点。农村摩托车拥有量达到85.8%,但未来汽车消费增长空间很大。
旅游、健身成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热点。2005~2010年间,居民教育支出占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宁夏城镇从50.4%降低到37.6%,农村从66%降低到63.6%。尤其是城镇居民教育支出明显,原因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在校学生人数减少。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从21%提高到33.5%,旅游、健身等新兴消费将越来越重要。
医疗保健消费面临结构调整。2005~2010年间,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城镇居民的降低,农民的比重提高。在医疗保健支出中,药品费比重从68%降低到62.8%,滋补保健品支出从22.9元增加到72元,增长2.1倍。目前城镇医疗体制改革步履维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迅速推进,过多地使用医疗器材检查、开大药方等,都使得城乡居民医疗需求受到抑制,尤其是保健消费已经成为热点。
衣着价格上涨。近年来宁夏城乡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普遍提高,主要原因是价格上涨。2010年宁夏全区衣着材料零售价格指数提高8.9%,特别是从11月开始居民衣着消费价格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衣着消费中以成品服装和鞋类为主,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水平与城市居民差距还较大,衣着档次不高。
耐用消费品热点转换。2010年宁夏耐用消费品占用品消费比重,城市占44.4%,农村占60%。城市居民固定电话逐步减少,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接近饱和。汽车拥有量只有7%,和空调、洗碗机、照相机、宽带等的购买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农民的彩电、移动电话、摩托车购买接近饱和,而计算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的购买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特别是农村消费环境制约耐用品消费。
二、宁夏经济深层问题:楼市新政与通货膨胀
当每次我国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时,总是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作为救市良方。但消费并不堪承受如此重担。
(一)楼市新政
1.房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
房地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000~2010年间,宁夏房地产投资增长15.3倍,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9.7%提高到17.4%,房地产业占GDP比重从3%提高到3.6%,房地产业涉及60多个行业,建筑业比重从8.4%提高到10.9%。房地产比重太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房地产行业。
土地财政和GDP崇拜激励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一是地方政府低价征用农村土地,略作几平一通之后通过招拍挂方式高价卖给房地产商,房地产商通过囤积土地坐收渔利。如2005年全区土地购置面积246万平方米,只开发35万平方米;2009年购置土地374万平方米,只开发180万平方米。地方政府财政严重依赖拍卖土地收入,被称为“土地财政”。二是房地产税收大大增加财政收入。2010年宁夏房地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合计19.5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12.7%,比2005年财政收入比重增加了4.3个百分点。全国政府部门对房地产业收取的税费约占房价的15%~20%,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50%。地价和税费大幅度上涨,成为房价上涨重要因素。三是房地产增加GDP政绩。在过分依赖GDP高低的政绩考核体系面前,地方政府只希望房价上涨,GDP高速增长才有政绩,有了政绩才能把官帽子越戴越大。房地产投资甚至是房价泡沫式增长是GDP最主要的贡献力量。四是房地产业畸形发展滋生腐败产业链。一些官员依靠开发商供养着,或为了政绩宠着开发商,处处为开发商说话,使得高房价背后的利益链条和既得利益集团难以打破。
房地产业泡沫加重金融风险。中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业只有依靠银行贷款才能够创造需求,增加供给;银行只有依靠房地产商炒高房价,才能够使抵押物保值增值。2005~2010年间,宁夏全区房地产投资中开发商自筹资金比例从33.6%降低到28.8%,其他需要贷款和定金等,资产负债率从76.7%提高到81.5%。由于贷款条件较宽,首付比例过低,投机投资者利用贷款炒作,房地产金融风险逐步增加。
房地产业掠夺普通百姓积蓄。城市居民为一套住房几乎耗尽三代人的积蓄,并几乎用一生的收入来归还银行按揭贷款,成为可怜的“房奴”,似乎活着就是为了住房来打拼。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实际上以牺牲其他产业发展为代价。高房价挤压了居民消费需求,影响了城市青年结婚,也制约了农民工在城里定居。强制拆迁、低价征地,引起群众上访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