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强调效率优先,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改革总体滞后。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必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建设新农村到建设新宁夏,以跨越式发展来确保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以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乡统筹和山川协调发展,努力使宁夏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执政理念的凝结。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谐幸福是社会主义的理念。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更加重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要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新宁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不能对“发展是硬道理”做实用主义的解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标志着进入了带领宁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
今后5年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是“一个达到、五个根本性突破”。即到2016年,宁夏人类发展水平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根本性突破,在内陆开放型经济和中阿经贸合作上有根本性突破,在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上有根本性突破,在改善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上有根本性突破,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有根本性突破。
三、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宁夏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欠发达仍然是宁夏最大的区情。发展是硬道理,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必须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宁夏经济既需要跨越式发展,更需要科学发展。应该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宁夏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
(一)提高宁夏沿黄经济区战略层次
目前中国经济区域政策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东横琴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新区”是特区中的特区,具有先行先试权利。第二层次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深圳、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试验区”在某一方面具有“先试权”。第三层次是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意见,国务院陆续出台了支持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青海藏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意见,尤其是对新疆和西藏实行了更为特殊的政策。第四层次是区域性发展规划,包括关中—天水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等,“经济区”是区域或省域经济增长中心。由于经济区更多的是省域重点开发区域,缺乏优惠政策支持,能否取得成功还有待长期观察。宁夏沿黄经济区应该选准自己在全国的定位,与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相结合,在中阿经贸论坛基础上,突出地方政府承担的我国唯一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国际区域合作特色,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级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宁夏沿黄城市带长期沿用“一核两翼”空间布局思路,并可能在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产业带、开放带中也一直沿用,我们认为沿黄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应该进一步细化。沿黄城市带的空间布局是“一轴、两圈、一核、三个组团式大城市、三个城际一体化”,沿黄产业带的空间布局是“一轴两边”,沿黄开放带的空间布局是“一轴两翼一门户”。自治区正在争取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一区九园”的空间布局,基本容纳了沿黄经济区的精华产业园区。
(二)促进从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提升
1.宁夏产业能耗与贡献分析
近年来宁夏煤电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使节能减排压力增大。宁夏能耗水平最高的是电力、化学、冶金、煤炭等行业,其中仅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耗就占宁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的50%以上。对宁夏全区GDP贡献最大的是煤炭、电力、石油行业,但GDP贡献的行业集中度较低。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和煤炭行业是宁夏税收大户,占全区地方税收总收入的35%。宁夏就业人数中,第一产业吸纳了全区39.4%,第三产业吸纳了34.2%,建筑业和规模以下企业吸纳17.5%,规模以上工业仅能解决宁夏8.9%的就业,即规模以上工业对解决就业问题贡献微弱。值得注意的是,煤炭和电力行业企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55%,基本属于高工资高福利行业。个别行业对能耗贡献高,对税收和就业贡献低,企业利润多,应该增加节能降耗环保投资。
见本书《宁夏沿黄经济区发展研究》。
2.建设创新型宁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率拉动的现代经济增长方式。一个社会最富裕的是依靠攫取资源的煤老板、油老板和开发商,还是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那样的创新型人才,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标志。应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从特色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的提升。
一是以“一优三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关键阶段,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可能是促进农业科技的意见。我国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投入较大,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消耗较高,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够突破资源约束,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宁夏应该以“三大示范区”为载体,以“一优三高”为引领,大力实施“兴水、治土、良种”三大工程,打造“一带一廊”,大力推进设施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三大效益倍增计划”,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从特色农业向精品农业转变。
二是以“三大千亿计划”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通过“三大千亿计划”做大做强煤电化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做优做强“五大十特”工业园区,在招商选资中注重增量结构优化,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发挥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
三是以“六大体系”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崛起。着力构建大物流体系、大旅游体系、大文化体系、大融资体系、大科技体系、大市场体系,提高现代服务业对改造传统产业的贡献。鼓励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效率。
(三)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1.宁夏将逐步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净输入地区
宁夏2002年以前是低水平的煤炭、石油、水电等能源净输出地区,2003~2006年,随着宁东基地煤化工、电力建设迅速开展,煤炭生产不能适应需要,宁夏一度成为能源净输入地区。2007年以后宁夏宁东大型现代化煤矿陆续建成,煤炭净输出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煤炭价格高涨的2010年煤炭输出较多。宁夏除了彭阳县有少量石油调入庆阳市加工外,基本是个石油、天然气净输入地区,宁夏近年来风电、光伏发电新能源发展很快,但其对能源贡献还较小。
煤炭是宁夏主要能源,宁煤集团成立特别是神华集团入主以来,宁夏煤炭采掘能力大幅度提高。2006~2010年宁夏原煤生产量从3154万吨增加到6614万吨,其中2009年宁夏外运原煤超过2500万吨,约占全区煤炭产量的45%。近年来宁夏一直鼓励发展火电来输出电力,随着煤炭价格暴涨,企业也倾向于多输出煤炭,本地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很难获得本地煤炭。宁夏矿产资源单一,煤炭储量有限,资源量远远比不过周边的内蒙古等省区,挖煤卖不是长久之计。随着煤变油等煤化工及电力等大型项目上马,宁夏煤炭供需将会转为供不应求。
美欧国家资源性产品的策略总体上是先利用全球的资源,封存现有煤矿,最后再开采自己的资源。宁夏周边地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富集地区,自身外运能力有限,应该以深加工为主,尽快延长能源化工和煤电的产业链。应该逐步减少煤炭的生产量和外运量,对山区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要视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条件而慎重决策,大幅度提高煤炭资源税和煤炭资源调节费水平,逐步使宁夏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净输入地区。
2.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开放型经济的精髓。中国对外贸易要彻底抛弃“出口创汇”的计划经济观念,中国现在最缺的是资源而不是巨额贬值的外汇,要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宁夏应该积极研究利用周边地区、全国乃至国外资源发展的战略。一是应该积极开展与内蒙古、新疆乃至中亚等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富集地区的合作,促进“疆煤进宁”“蒙煤西运”工作;二是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加大宁夏钽铌铍、铝镁、橡胶、羊绒、钢铁等行业中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企业的资源输入和进口;三是停止太西煤的开采和出口;四是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矿产、土地占用的投资强度和效益;五是正确处理输出煤炭、电力等资源与承接产业转移关系,积极促进将更多的资源深加工项目布局于西部地区,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四、以社会改革为主体性改革,走共同富裕之路
市场化改革将“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形成了缺乏公共产品的社会领域,社会矛盾越来越突显。只有以社会改革为主体性改革,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空间。和谐富裕新宁夏的“富裕”就是“共同富裕”,宁夏应该切实解决好城乡差距和山川差距过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