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48457900000059

第59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的实践(二)(1)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城市化建设中得到充分运用和全面实践。四川省以邓小平城市化理论为指导,结合四川实际,从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到体制、机制等,开拓创新,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从实践上进一步证明了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科学性,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四川省各地由于地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各具特色。既有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代表的成都,又有以高科技产业发展为带动的绵阳等。四川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既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缩影,也是四川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一节城乡一体化模式探索——成都市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明确了“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一种“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指出:“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个较低的阶段,一种过渡状态”。因此,小康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正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新时期,成都市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实践了城乡一体化思想。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成委发[2004]7号)明确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加快城市化这条主线,着力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力促农村居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转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成都,位于川西平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成都为川西行署驻地,1952年起成为四川省省会,并列为中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1983年5月,国务院决定,温江地区(除广汉、什邡两县外)并入成都市,实行市辖县的体制。1990年以后先后实行了区划调整和撤县建市、建区。成都市现有面积12390.6平方公里,200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44.3万人。现辖9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4市(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6县(金堂、双流、郫县、大邑、蒲江、新津)。它不仅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及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大西南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成都,历经20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市场化进程及生态环境等各大领域成就卓著:府南河的改造,五路一桥的建设,西部物流中心的规划,城市商圈的衍变扩张,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三环路的建成通车,使成都日新月异,渐呈西部现代大都市风貌。西部大开发,又给成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使成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联合国公布的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指标及发展前景统计报告中,成都位居中国最具发展前途25个城市的第12位。成都的投资硬环境为全国城市40优之一。成都已具有比较良好的城市化基础,这无疑对其选择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成都市在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组织试点,率先在双流、锦江区三圣乡等地进行了以“三个集中”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探索;二是全面推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探索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完善,从2004年以来,相继出台了18个配套文件,逐步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2005年7月份,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权威机构136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就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试验进行了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成都市过去两年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的实践,在打破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上成效显著,对全国来说都是一个罕见的、构建城乡和谐的样本,既“六三三五”样本,其主要内容是:

“六项决策”:成都市2003年10月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先后出台了涉及户籍、就业、社保、医疗、工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城乡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的20多个配套文件。具体决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六方面:一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有效发挥大城市对大郊区、重点城镇对一般地区的辐射、吸纳、带动作用。二是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有效扼制盲目发展、无序竞争,不留历史遗憾。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打造动力强大的“发动机”,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四是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发动机”加油,使城乡各类资源互动互促,配置到最能实现效益的地方。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政策障碍,建立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六是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让农民的生产、生活、居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和与城市逐步同等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文化成果,“农民”也由身份界定转变为职业界定。

“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和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全市产值或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达55家,过亿元的24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707个,分布于成都广大农村。其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面已近60%,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相当程度地解决了农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在农业扶贫开发方面,2005年1~6月,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由去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7000万元。调整确定437个贫困村、经济发展缓慢村,帮助其中的127个村的农民人均增收178元。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在成都变为现实。

“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带动了农村人口转移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提高了工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产业配套的衔接度,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促进集约型增长,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使工业的单位投入产出率尽可能最大化,发展水平和质量尽可能提高。而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增加了大量用工岗位,成为带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并集中居住的经济动力;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带来因人口聚集而形成的消费商机,创造服务业岗位。在工业集中发展带动下,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出来,并集中居住,不但改善了他们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条件,而且因人口聚集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商机,吸纳转移人口在服务业岗位就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低效益的“不充分农业就业”向“比较充分的农业就业”转变。工业集中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带动大量农村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后,土地集中经营获得了充分的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后,继续留在农村的农业劳动者,就从不计成本、边际效益近乎零的“小农”生产,转变到规模化、市场化的“大农”生产,逐步成为“农业工人”,本质上是从“自给生产”转移到了获取工资的“农业就业”。

“五个意识”:即始终强化规划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土地集约利用意识、市场化配置资源意识、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全市被划分为三个圈层,各圈层根据各自的区位实际,分别制订规划:中心城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并有效地发挥大城市对大郊区的辐射、吸纳、带动作用;近郊区主动接受中心城辐射,发挥出区位优势;远郊区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并根据当地优势发展蘑菇镇、酿酒镇、旅游镇等特色乡镇。

成都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三大工程”与“三个集中”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且互相促进的有机系统。“三个集中”遵循的是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开发集约的原则,其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是“三个集中”的核心问题。走工业集约、集群发展的道路,以工业带动城市现代化,促进城镇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拉力,使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向城镇化过渡,集中居住,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三大工程”则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通过加快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奠定了基础;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涵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农村环境的改善直接提高了城市生态质量,体现了“城乡规划”的统一性和远瞻性;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则解决农村部分贫困人口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受益的问题,是解决的利益公平问题,兼顾了城市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构成了成都实现城乡统筹的抓手。通过推进“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成都将城市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统筹起来,将城市规划与农村规划统筹起来,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各项政策向农村延伸并进行配套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治的壁垒。

2003年以来,成都高度重视规划,先行创新和探索“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出台,逐渐摆脱“规划滞后”的被动局面,初步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工业集中发展布局等专业规划相协调,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成都市对六大区的规划建设是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伏笔。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在用地布局方面,成都市将以中心城(外环路以内)为核心,将城市核心区打造成为辐射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商务、商业中心;将行政办公、居住、高等教育等功能向外疏解;中心城工业向外迁移,形成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强化成都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六个城市组团(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郫县),重点向南、北、东三个方向发展。

青白江:规划弥尼组团公园、湖城市公园(10公顷)、城市中心绿岛(3公顷)、大同居住区公园(4公顷)、工业区公园(5公顷)。

新都:按规划,是成都的次中心,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部分。将重点保护宝光寺、桂湖、升庵祠。注意保护古城区街巷格局和新繁历史文化名镇。

温江:分旧城行政文化中心、城西商贸文化中心、城东商贸会议中心。两河居住区、和平居住区、前进居住区、新华居住区、涌泉居住区、华丰居住区、五江居住区。一条轨道线路起于温江区柳城大道、向东顺着光华大道延伸进城。

龙泉:规划中有一条成渝高速铁路,起于成都市火车南站。城市片区有三个:龙泉组团(工业服务居住区,面积42.5平方公里)、洪河-十陵组团(居住、公共服务区,28平方公里)、西河-西平组团(工业商贸区,3平方公里)。三个重点发展城镇:同安镇(居住、会议、体育、教育为主,7平方公里)、洛带(旅游商贸区,平方公里)、文安乡站(危险品仓储区)。

双流:(双流分为双流-东升规划、双流-华阳规划)是成都次中心,并将牧马山片区规划成为牧马山旅游新城,以大面积的森林、绿化用地为主,修建牧马山森林公园、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其白沙镇将形成白沙畜牧观光旅游区。此外,双流的黄龙溪镇将形成黄龙溪风景名胜区、太平镇将形成东山生态农业景区等。

成都在城乡统筹的实践过程中,首创了“区-县-村”的三位一体城镇化战略体系,即针对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制定不同人口规模和发展模式的城镇化规划和战略,充分发挥大成都的辐射效应,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居民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扶贫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事业与城市全面并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