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48457900000064

第64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的实践(二)(6)

工业的强势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200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92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72%;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再就业569人,完成114%;“4050”人员等政府救助对象再就业170人;解决了10户特困户的建房问题;农村“五保”对象33人实现了应保尽保,每人每月补助143元;登记失业率4.08%。全年养老保险缴费人数770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6%;失业保险缴费人数5625人,完成100.45%;医疗保险缴费人数7851人,完成100.24%。实现各项社保基金3171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6.33%,其中:养老基金征缴2080万元,完成148.57%;失业基金征缴144万元,完成130.91%;医疗基金征缴871万元,完成145.17%。全年高新区法院共查办各类案件790件,结案764件,检察院共受理起诉案件94件,结案90件,切实加大了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稳妥地做好信访工作,有效化解和妥善处置好万向等企业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信息来源:绵阳政务网2006年9月8日)

[实例2]西部崛起科技城

——绵阳全面启动创新机制,加速城市化建设纪实

川西北的千里古蜀道上,一座以全新机制为推动力的科技城正在悄然崛起,这就是绵阳市。2002~2005年的3年间,仅6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实现GDP512亿元,工业产值590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城市第六位。

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这里有因诞生“两弹”而闻名世界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亚洲最大的风洞群和燃气涡轮中心以及一批大型军工企业,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达10万之众,其中“两院”院士就有25人。改革开放中,绵阳市和国防军工单位联手合作,用机制创新促使军工科技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化,崛起了长虹、九洲、东材等一批电子信息骨干企业,带动着城市快速发展。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决策,要求绵阳市在中央政府和四川省的支持指导下,依靠体制创新,把绵阳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使绵阳在10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为西部大开发创新开路。在新的机遇和重任面前,绵阳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机制创新大做文章,他们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打破常规,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全新的城市发展体系,全面启动了绵阳科技城欣欣向荣的建设历程。

——讲求效能的行政服务体制。政府下决心砍减了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项目900多项,占原审批项的70%。对余下的300多个项目,市里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将28个行政部门集中透明办公,并实行首接责任制,做到了一次性申报,一次性审结。3年来,行政服务中心共为民办事41万多件,其中三分之二是免费服务,不仅大大地方便了企业市民办事,而且从源头上扼制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实行电子政务,阳光行政。市里投资建立起了绵阳信息网、城市宽带网和平台,凡属国计民生的大事乃至城建项目、干部任用、政府决策、文件公告等事先都在网上公布,接受市民咨询监督,市民百姓也可以在网上与党政部门甚至书记市长发邮件参政议政。

——寻求优势的科技创新体制。实行军民分线,民线产品完全按市场化运作,并允许科技人员持股,大大调动了产品开发的积极性。一批军转民陆续走向市场,短短3年,全市军转民产品新增销售收入35亿多元。敞开大门鼓励科技人员领办企业,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由100多户发展到400多户,吸引了上万名外来科技人员到绵阳创业,其中100多名海内外博士在科技城创办科技型企业达60多家,对有发展潜力和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市里奖给一套价值上百万元的别墅,并无偿配套10万元以上的开发资金。

——多元共存的投融体制。政府出台政策,打破所有的投资界限,吸引多方资金参与科技城建设。从车站、码头、河堤、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公共厕所、教育、卫生、环保、绿化、旅游、通信等公益事业建设到土地、国企转让、企业技术创新等通通实行公开亮化招标,谁投资开发谁获利受益。省市还共同出资建立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组建了信贷担保公司,为科技城发展的投资者保驾护航。几年之中,科技城建设吸引各方面投入资金近百亿元,不仅催动了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而且快速拉动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校地合作的教育创新体制。与绵阳科技城同时诞生的西南科技大学采取与地方联合办学模式,充分利用当地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金、人才等优势,联合办起了资源共享的7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和14个实验室,4名科研院所的院士分别担任了二级学院院长,95名专家学者走上了大学讲台,目前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已扩展到4000多亩,在校生发展到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包括19名院士在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发本科专业52个,硕士点19个,其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已排到22位。北京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0余所高校也纷纷到绵阳合作办校,为科技城的发展培养充裕的建设人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纷纷效仿,成果累累,全市高考本科硬上线率和万人上线率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新兴的东辰、万博、汉龙等一批民办学校投资7亿多元,仅吸引的外地学生就达1.5万余人。

创新机制的全面启动,不仅使绵阳科技城迅速驶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而且大大加快了绵阳的城市化进程。几年间,绵阳接连不断通过了全国文明先进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验收。美丽而充满活力的绵阳,逐渐崛起于中国的西部。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2003年12月10日)

后记:“建设好绵阳科技城,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这是2001年国务院在《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的批复》中的一段话。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绵阳科技城建设,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省委、省政府把科技城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点支持。这座全国唯一的科技城,以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紧紧抓住第一生产力,起点较低的内陆城市同样可以创造高速发展的奇迹。从科技城到科技产业城,绵阳一直紧锁目标:中国西部重要的创新示范基地,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大城市之一。

第三节改造传统工业,力争工业强市——攀枝花

攀枝花市是一个新兴的资源型移民城市,依托资源立市,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建成了钢铁、能源、钒钛、电冶化工等优势支柱产业,工业化水平较高。受其工业化带动和影响,城市化发展水平也较高。攀枝花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全省,甚至成都的平均水平。仅从数字上讲,攀枝花市的城市化发展是比较乐观的,但从过程来看,攀枝花市的城市化水平不容乐观。2001~2005年,攀枝花市的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仅0.07%,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可见攀枝花市的城市化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认为,限制攀枝花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障碍也是它的工业——日趋落后的传统工业。突出表现在攀枝花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单一、部分行业比重太大、轻重工业比重不尽合理等问题,影响了攀枝花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一个资源型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它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攀枝花深入贯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与升级,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使得攀枝花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攀枝花市从建市一开始,就存在城市功能单一,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先天不足等问题,形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悬殊、大工业小农业”的畸形产业结构。这种以资源开采为主,单一、初级的城市经济结构对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经济抗干扰能力较弱,对区域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利。

第二,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单一,部分行业比重太大。攀枝花真正有规模的行业只有冶金、电力、煤炭和化工行业。除此之外的其他行业比重很低,生产规模小。特别是钢铁的下沿产品包括金属制品加工、机械设备、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不足全部工业产值的1%。全市的工业经济极大地集中于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这种不合理的工业结构会极大地影响到经济的平稳运行及增长。

第三、轻重工业比重不尽合理。轻工业的极度贫乏造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稀少,现代服务业发展滞缓,城市丧失富余劳动力的吸附力,直接造成城镇人口增长缓慢。此外,技术含量较低的粗加工、资源性重工业对于能源、运输、原材料等各种资源使用和依赖相当大,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破坏。

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缓慢,但也存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优势,关键是选准推进城市化的捷径,在以发挥攀枝花已有优势的基础上,改造传统工业,加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才能突出重围。近年来,攀枝花在理清工业与城市化的关系上做出了努力,并付诸了实践,探索一条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城市化道路。

1.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

工业是攀枝花财力的主要渠道,工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例达70%以上;工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2004年末,全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8.32万人,其中工业14.51万人,占79.3%。工业还是全市经济的助推器,“十五”期间攀枝花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5%,四川省是53%。工业速度与GDP速度存在着一致性,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工业对攀枝花经济的拉动关系。

可见,工业对攀枝花市经济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而传统工业不可回避地存在着资源型粗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层次低等类似问题,亟待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先导是工业化中期具有标志性的特征,它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加速器,加速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加速初加工工业向深加工工业的转变。传统工业不是“夕阳工业”,现今而言,钢铁工业仍旧占有相当市场,改造传统工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改革开放使攀枝花市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建市以来的“二、一、三”型演变为“二、三、一”型。其次,《攀枝花市国民经济五年翻番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按照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总体要求以及“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发展模式,做好全市经济调整工作。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攀枝花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取压缩淘汰过剩落后生产能力与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举的方针。坚决关闭技术落后、浪费资源、质量低劣和污染环境的“十五小”企业,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高耗能和环保型产业。依托国家产业政策,循序渐进,适应市场结构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集中力量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确保重点。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延伸钢铁产业链,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依靠科技进步,深化开发钒钛资源,扩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积极发展高载能工业及深加工产品,延伸产品链,提高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