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48476400000034

第34章 盆栽植物(1)

一、西鹃

[学名]Rose bay

[英文名]rhododendron

[别名]西洋鹃

[科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一)形态特征

体型矮壮,树冠紧密。叶片浓绿色,较厚,有光泽,毛少。花期4~5月。多数为重瓣,少数单瓣,有皱边、卷边、波浪等;花色十分丰富;花直径6~8cm,最大可达10cm。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最早在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故称西洋鹃。系皋月杜鹃(R.indicum)、映山红及白毛杜鹃等反复杂交、选择而育成。是花色、花型最多,最美丽的一类。喜湿润凉爽及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较耐寒,不耐旱。对土壤要求严格,喜微酸性土壤。

(三)品种

传统品种有皇冠、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通常都用嫁接的方法。嫩枝劈接在西鹃的嫁接繁殖中应用最多,也最方便,成活率最高。可以给成株苗换头,一株上可以嫁接数个品种。播种或刚扦插成活的小苗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优良品种。

2.栽培技术

盆栽需用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微酸性土,要疏松、透气性好。盆栽时底部应填充一层粗颗粒状物,上面再用培养土栽种。由于西鹃的根系十分纤细而软弱,栽种时不可过于粗放,应细心地使其根松散在盆土中。换盆通常在春季进行,小盆每年换1次;5~10年生的大盆,2~3年换1次。盆栽或换盆后的植株需先放在荫蔽处恢复1~2周后再放到适当的地方。

西鹃是喜肥植物,但液肥不宜过浓,淡肥勤施。旺盛生长时期每2周左右施液体肥1次。各种发酵好的有机肥或化肥均可以施用,但避免施用含钙质的肥料。西鹃的整个栽培过程中,均需要半阴环境。春夏秋三季在室外荫棚下栽培,需遮荫50%~60%;冬季在温室内不遮荫或少遮荫。西鹃喜欢湿润和凉爽的环境,北方冬春秋三季气候干燥,对西鹃的生长不利。故在栽培过程中应保持其环境中有较高的空气湿度。西鹃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微酸性、不含钙镁的碱性土。尤其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质中性偏碱,不适长期用作西鹃灌溉。少量盆栽可以在下雨时贮存一些雨水,用作浇灌。若大批量盆栽,必须解决浇灌用水的除钙镁问题。旺盛生长时期,盆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发现盆土表面1cm深已变干时即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冬季冷温室越冬,温度低,水分消耗甚慢,可数日不必浇水,待盆土表面2cm左右变干时再浇水。而且水温应当和室温比较接近,不可太低。

(五)用途

盆栽、地栽观赏,也是制作桩景的好材料。

二、郁金香

[学名]T.gesneriana L.

[英文名]common garden tulip

[别名]洋荷花、洋水仙、草麝香

[科属]百合科郁金香属

(一)形态特征

鳞茎卵球形,具褐色或棕色皮膜。茎状花亭有叶3~5枚。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被白粉。花茎实心,单生,有时有分枝,高20~60cm,花1朵或2~3朵,直立顶生。花冠钟状或盘状,花被片2轮,每轮3枚。花色多种,花被内侧基部常有色斑。雄蕊6枚,花药基部着生,紫色、黑色或黄色。子房3室。柱头短,3裂外曲。种子扁平,花期4~5月。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地中海沿岸,经小亚细亚至我国新疆,中亚是分布中心,世界各地广为栽培。郁金香性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向阳或半阴的环境。耐寒性强,冬季可耐35℃的低温,但冬季最低温度为8℃,故适应性较广。喜欢含腐殖质丰富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三)品种

现栽培的品种达6000以上,由栽培变种、种间杂种以及芽变选育而来,亲缘关系极为复杂。

1.早花类(early flowering)有单瓣早花群、重瓣早花群。

2.中花类(midseason flowering)有特瑞安福群(凯旋系)、达尔文杂种群。

3.晚花类(late flowering)有单瓣晚花群、百合花型群、流苏花群、绿花群、伦布朗群、鹦鹉群、重瓣晚花群。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种子、分球、组织培养繁殖。

2.栽培技术

盆栽多用促成栽培,将花期提前到12~1月开花称早期促成;2~3月称中期促成;4月称晚期促成。

(1)品种与种球选择早期促成应选早花品种,中期用中花品种,晚期则多数品种皆可应用。促成栽培盆花要求株高25~35cm,花大。

(2)促成栽培前的球根处理种植前在7~9℃中预冷,种植在盆中,在9℃中生根。当根长达5cm时将温度降至5℃,当芽生到5cm时将生根室温降至0~1℃,以控制其生长。从开始生根到低温处理结束,总的连续低温期13~22周,因品种及生产中对花期要求而异。低温期结束后可进入13~17℃温室中促成栽培,历经14~25天开花。

生产盆花按上述顺序,于8~9月预冷,10月生根,总的低温期15~17周,可于1~2月开花。切花生产要求茎高,同期开花,须提前预冷1个月。

(3)促成开花技术要点促成栽培的温度会影响植株的总高度、叶形、开花期、花朵大小、节间粗度以及多花品种每茎的花朵数。温度高时开花快。通常早期促成温度可稍高,晚期宜稍低。促成栽培夜温范围10~18℃,昼温超过25℃。光照对开花几乎很少影响,但特殊预冷促成栽培时长日照可增加花茎长度,高光照可促进花茎粗度。施肥时应注意氮与钙的施用,保持充足水分,注意保持通风换气。

(五)用途

郁金香为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其品种繁多,花期早,花色明快而艳丽,最宜做切花,花径、花坛布置、草坪边缘、自然丛植。也常与枝叶繁茂的二年生草花配置应用。中矮品种可盆栽。

三、仙客来

[学名]Cyclamen persicum Mill.

[英文名]lorists cyclamen

[别名]兔耳花、萝卜海棠、一品冠

[科属]报春花科仙客来属

(一)形态特征

块茎初期为球形,随年龄增长成扁球形,木栓化外皮暗紫色。肉色须根着生于块茎下部。顶芽延伸生长时侧方着生叶与腋芽。由于茎轴极短,叶似丛生状,心脏形至卵形,全缘或有钝圆齿,绿色,有银色斑纹,背面暗红色。叶柄长,肉质。花单生于腋内,花梗肉质,细长。萼片5裂。花冠基部合生成短筒状,具5裂片。开花时花瓣紧贴花梗垂直反卷并向左旋,形似兔耳,因而得名。花有复瓣,瓣6~10枚。花色有白、粉、红、淡紫、橙黄、橙红及副色、复色。雌蕊5枚,着生于花冠基部,花粉金黄色。雌蕊1枚。无蜜腺,香气来自花冠内特殊细胞。花后花梗垂下。花期冬春季。蒴果,球形,种子多数。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地中海东部沿海、土耳其南部、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喜凉爽、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和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5~20℃,湿度70%~75%;冬季花期温度不得低于10℃,若温度过低,则花色暗淡,且易凋落;夏季温度若达到28~30℃,则植株休眠,若达到35℃以上,则块茎易于腐烂。幼苗较老株耐热性稍强。为中日照植物,生长季节的适宜光照强度为2.8万lx。低于1.5万lx或高于4.5万lx时光合作用明显下降。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

(三)品种

有大花型、平瓣型、洛可可型、皱边型、重瓣型等。主要变种有大花仙客来(var.giganteum Hort.),花大,白、红或紫色;暗红仙客来(var.splendens Hort.),花大,暗红色。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仙客来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营养繁殖、微型繁殖。通常采用种子繁殖。

2.栽培技术

(1)移栽和上盆仙客来幼苗初期生长缓慢,当形成2片真叶以后叶片分化速度加快,大致按每周1.3片的速度分化新叶。通常在2片真叶时移栽一次,以后随植株增大换盆2~3次。约在播种后17周有6~7片叶片展开即可上盆。8月上盆11~12月开花,9月上盆12~1月开花,10月上盆1~2月开花。移栽和上盆应注意将块茎露出土表1/3。因仙客来叶柄与花茎都自块茎顶部短茎轴上发生,初期发芽时作横向生长,如将之埋入土内则必然影响萌发。

(2)生长期及花期管理幼苗须经一定营养生长进入开花阶段。通常在第6片真叶展开时在腋芽内开始分化花芽,此时茎顶端正在分化第10~13片叶。初期花芽分化进度较慢,到开花时约有叶35~40片。

到上盆前每周施用20-20-20全素液肥,按各元素100mg/L浓度施用。上盆后可提高浓度到150~200mg/L,并逐渐增加钾素浓度25~50mg/L。施肥不仅根据植株生长,并应根据环境条件予以调整。盆土水分供应需均衡而不过多,但一旦萎蔫持续24~36小时就会导致叶片枯黄。浇水宜在上午进行,最好采用滴灌,可免肥水沾着叶片与茎顶。

温度管理对仙客来极为重要。在第6片叶展开前的幼株期夜温20℃,昼温20~24℃。以后可渐由17~18℃降到13℃。如花前仍维持20℃高温,则会导致花芽败育。

花芽分化开始后光照宜保持在2万lX,冬季阳光不足时应人工补光。同时可将植株叶丛中心的叶片向外围拉压,使内部见光,可促进花蕾发育,使开花一致。

(五)用途

仙客来,花形别致,娇艳夺目,株态翩翩,烂漫多姿,是冬春季节优美的名贵盆花。在世界花卉市场上,也为重要的大量生产的盆花种类。仙客来花期长,可达5个月,开花期又逢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生产价值高。常用于室内布置,摆放花架、案头,点缀会议室和餐厅均宜。用作切花,插瓶持久。

四、贴梗海棠

[学名]Chaenomeles speciosa Nakai

[英文名]japan quince,common flowering quince

[别名]皱皮木瓜、铁角梨

[科属]蔷薇科木瓜属

(一)形态特征

落叶丛生灌木。枝条繁密,外展而柔软,有刺。叶椭圆形至长卵形,托叶膨大呈肾形至半圆形,叶缘有不规则锐齿。花单生或数朵簇生,花梗极短,花冠绯红色、粉红色以至白色,花瓣有单瓣、半重瓣及重瓣等不同品种,3~4月开花,先花后叶,或同时开放。梨果,卵形或球形,黄色而有香气,几无梗。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产我国西部及南部,各地栽培,国外也广为引种栽培。喜光照,耐寒、耐旱,不耐阴,好在湿润、肥沃与有机质多、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

(三)品种

品种甚多,如白花种(cv.Alba),花近白色;玫瑰种(cv.Roses),花玫红色;重瓣种(cv.Rosea Plena),花红色、重瓣;矮生种(cv.Pygmaea)。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分株、扦插和压条均可。

2.栽培技术

盆栽要取用肥沃疏松的田园土,盆底垫层粗沙土,以利排水。平时管理要注意勤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如积水即出现黄叶,甚至根烂株枯。暑天如盆土变干,则停止生长,呈半休眠状态。贴梗海棠的开花,以短枝为主,每年春季发芽前要把上年的长枝适当加以短截,以促使多萌发新梢,形成花芽短枝。夏季生长期间要对生长枝进行摘心,使枝条下部腋芽壮实,则翌年可增加开花短枝的萌发。生长期间追施饼肥水数次,秋后施腐熟的饼肥或堆肥作基肥,可保证来春枝叶茂盛,开花繁多。入冬后移入室内,经常在枝上喷水,加温催花,可供春节摆设观赏。

(五)用途

宜作阳台盆栽观赏,在门旁对植、中庭单植或种成花篱,或种于坡地石级一旁、假山石间,均可收到好的观赏效果。用以制作盆景或切花,也是很好的材料。

五、蒲包花

[学名]calceolaria herbeo-hybrida

[英文名]calceolaria

[别名]荷包花、齿蒲包花

[科属]玄参科蒲包花属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栽培。株高20~40cm,上部分枝,茎、叶有毛茸;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对生。花色变化丰富,单色品种具黄、白、红系各种深浅不同的花色;复色品种则在各种颜色的底色上,具有橙、粉、褐、红等色斑或色点。花形别致,具二唇花冠,上唇小前伸;下唇膨胀呈荷包状,向下弯曲;花柱短,在上下唇之间,花柱两侧各具1枚雄蕊。花茎约3~4cm。蒴果,种子细小多数。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同属植约300种,主产于墨西哥及智利。蒲包花的主要亲本原产在南美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现在世界各国温室都有栽培。性喜温暖而又凉爽的气候条件,既怕炎热,也不耐严寒,生长适温为13~16℃,最低温度要求在5℃以上。对水分的要求是空气湿度宜高,而土壤含水量最好是半干半湿,忌土壤潮湿更怕积水。在空气湿润的环境里生长,则枝叶舒展肥嫩。蒲包花属于长日照植物,但不能忍受强光直射,也不耐荫蔽。要求含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