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48512300000056

第56章 只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李玉荣汉族,1960年出生,宁夏彭阳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彭阳县城阳乡长城塬党总支书记。1996年,被评为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

1998年至2000年,被评为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2004年,被自治区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2005年1月,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称号。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和“感动宁夏”人物。2006年6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首届“十大新闻人物”、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1960年8月,我出生在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弟兄比较多,生活非常困难,但家人还是省吃俭用让我去读书。

1979年5月,我高中毕业,因几分之差落榜,我回到了农村参加劳动。开始时在大队开拖拉机,大队领导看我干事认真踏实,就让我担任大队保管员。当保管员后,我干得很好,老百姓反映很好,大家又选我当生产队队长,干了4年。因为我干啥事都非常认真,村支书就让我代理村主任。1989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我又当选村主任。1992年12月原老支书退休后,大家又选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十几年。2006年,县上为了提升党建工作,在长城塬成立了党总支,下设村党支部、非公有制经济党支部、菌草园区党支部、果树先锋党支部4个支部,我担任总支书记。在农村基层干了几十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艰难困苦,真是一言难尽,但我坚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动摇,扎实工作,苦干实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和人民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1996年,我被评为自治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1998年至2000年,我被评为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2004年,我被自治区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2005年1月,我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2005年,我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和“感动宁夏”人物。2006年6月,我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首届“十大新闻人物”、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从我的人生经历来说,我深深地感觉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我们山区来说,过去我们这里真是“山高不长树,沟深没水源,路长不平坦,地多不肥沃”的穷地方,一个工日最高两角钱,一个劳力一年挣七八十块钱,收入很低,农民生活非常困难,吃不饱穿不暖。我上学时,肚子吃不饱是常事,吃不饱就没有心思读书。现在,长城塬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近几年农民孩子上学不要钱,还给生活补贴,特别是农民看病一般病不要钱,大病住院最高可以报销80%,低保户全部报销。

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历史上就没有不收皇粮国税的,而共产党却免除了我们的农业税。每家每户都通了电,真正实现了“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和“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生活;很多妇女、孩子都用上了手机;村村通了油路,我们长城村也是水泥路。进去到农户家看看,很多老百姓搬出了窑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有的房子比城里人住的都好,地上铺的是地板砖,各种家具齐全,根本看不出是在农村。这些巨大的变化都是党领导的结果。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定地跟党走,只有跟党走,我们的路才能越走越宽阔,日子才能越过越美好。

我从小就受到党的教育,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我一直很喜欢学习党的历史,通过学习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在解放战争时期,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为了打天下坐江山,但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失去了民心,最终失败;而共产党亲民、爱民,为穷人谋利益,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受到人民的拥护,最终取得了胜利。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许多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一直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1985年11月26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兼村团支部书记。为什么要入党?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这个人干事心实,办事老实,不贪不占,认准一件事情就要干到底。1985年入党后,我感觉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如何发挥党员的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作为贫困山区要想脱贫致富,首先要改变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我就带领群众治理荒山荒地,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并担任义务护林员,制止群众乱垦乱牧、破坏树木的行为,为此我走遍了长城塬村的沟沟坎坎。想当初,村上修路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不理解,觉得路修得宽了太占土地,我就开会给大家讲道理,对有些思想转不过弯的人还上门做工作,后来路修通了,大车小车都能走,群众出行、拉东西都很方便。大家都说:“还是你想得长远,道路一次性修到位,现在干啥都方便啊。”我还动员群众种植地膜玉米,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群众的收入;协调各方给农户通电,结束照明靠油灯的历史,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长城塬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奠定了基础。而当时,村干部的待遇非常低,村干部一年只有40元,生产队长只有20元,后来增加到120元。工资待遇这么低,我当村干部图个什么呢?就图为乡亲们多做点事。

1992年我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继续坚持从加强基础建设入手,组织全村劳力大搞基本农田建设,每年修高标准基本农田200多亩。1998年后,有了推土机,我们采取机修和人修相结合的办法修农田,到2001年,全村12000多亩山地全部修成了水平梯田。我总结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山区的条件实在差,人老祖辈想发家。发家种地收益少,发大洪水满山跑。世纪之交天地转,各级领导来呼唤。机器隆隆整三年,山坡变成水平田。”可以说很形象地反映了长城塬村的巨大变化。2002年,自治区投资7600多万元,启动了长城塬引水工程,把水引上了长城塬。我们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组织开展了旱塬地改水地工程,机修水浇地7500多亩,同时配套了渠系。自此,长城塬村不管是山地、塬地,再没有一亩陡地,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由原来的十年十旱,变成如今的旱涝保收,玉米亩产1000多斤,小麦亩产600多斤。我把这种情景概括总结为:“长城塬大改变,机器隆隆修农田。定任务定人员,综合治理分片段,广大群众干得汗流满面。铁锹上下舞,车轮齐飞转,男女老少齐参战,块块土地变水田。”2003年,是我非常难忘的一年,长城塬村打破地界,对塬区土地进行整修,修成了水浇地,按照实有人口重新分配土地,并要解决长城塬引水水库淹没区的农户土地问题,当时阻力非常大,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进行思想动员,但是有些群众还是不支持,一个村民小组最少开会5次以上,有的甚至开会达到十几次。经过反反复复做工作,挨家挨户去动员,终于把地分配了下去,解决了农户之间土地失衡的问题。

为了改变过去那种“党员不党员,一月交着两角钱”的局面,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每月组织党员开会学习,加强党性教育,使每个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对于国家投资项目及确定低保户等群众关心的事情,我们组织党员、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由大家讨论确定,确保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杜绝了偏亲厚友、徇私舞弊等现象。同时,把村上的工作定期向党员进行通报,提高党员参与村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老党员,原则性非常强,我也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成为影响群众、教育群众的骨干,也成为村党支部的义务宣传员。经过努力,逐渐提高了党员的积极性,参加党员会议的人多了,对村上的工作也敢大胆地提意见了,使我们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也知道了村上工作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做得不对,及时改进我们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觉得只要能一碗水端平,老百姓就会支持你、拥护你,工作就好搞。“天地一杆秤,功过问百姓。”群众评价就是我们工作好坏最直接的晴雨表。

2002年3月,我因积劳成疾,查出得了肝硬化,要去北京住院治疗,长城塬村的老百姓你五元他十元,为我捐款14000多元;我去北京那天,很多群众闻讯赶来为我送行,你拿几个鸡蛋,他抱一只鸡,拉着我的手,叮嘱我安心看病。我深受感动,也深有感触,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世间自有公道,付出终有回报。要想安稳睡觉,办事得见实效。”我觉得作为一个村干部,要堂堂正正,不要摆官架子,要一如既往地干工作,要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占老百姓的便宜,不欺负穷人,不干损人利己的事情。只要做到这些,群众就拥护你,晚上开门睡觉也安稳。

让我感到自豪的是,现在的长城塬村老百姓都住进了新房子,种上了水浇地,吃、穿、住、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还率先在全县办起了农村幼儿园,使得农民的娃娃也和城里孩子一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城塬村一天比一天变得更美好,每年都有新变化、新发展,“渠道绕山头,清水到处流,绿树环村碧,风吹麦起浪”,每当看到这一切,我心里非常激动,浑身充满了干劲。

回顾我的人生经历,作为一名农村党员,作为长城塬村的带头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终生的理想信念。为此,我三十年如一日,不计个人得失,不为名利所动,带领群众苦干不苦熬,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十分感激党的关怀、培养和教育,感谢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将继续坚持不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口述:李玉荣

采访:饶彦久惠卫明刘志整理:惠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