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48518200000022

第22章 肝病概说(1)

春天是阳气升发,万物萌动的一个季节,也是木气比较旺盛的一个季节。所以从今天开始,咱们利用几次的时间,把木气为病也就是肝病这方面的一些疾病,跟大家交流一下。肝木为病,我打算分四次跟大家交流,先讲一下概述,后面依次讲一下肝炎、高血压和中风、肿瘤这些具体的疾病。

今天第一次,讲一下肝病的发病特点,治疗的原则,概述性的一些东西。我们知道,肝气容易郁滞,肝气郁滞的这些症状呢,在临床上也是非常多见的,所以也会顺便讲一下肝气郁滞这方面的治疗。有时间的话就把失眠也讲一下。

木气为病的三个特点

《内经》里面的四气调神大论,开篇就讲: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描述的就是春天推陈致新,草木萌发,生气萌动这么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反映了木气固有的一种特点,就是和缓、荣畅、生发为主。《周易?系辞传》里面有句话:”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讲了肝木“天地之大德曰生。主生发的这种特点。所以咱们在临床上,能够碰见的肝木为病,都是因为木气的这种和缓生发之气,受到了郁滞,不能畅快地升发,都是这样引起的。

因此《内经》里面就有这么两句话,一个是“百病生于气也”,还有一个是“风者百病之长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大同小异的。就是讲,风木之气,如果不能流畅地生发的话,舒畅的状态受到抑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很多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都会伴有《四圣心源》上讲的“木气郁滞”的情况。所以我们只要把木气为病的治疗学好了,差不多所有的病也就会治了。

在《伤寒论》里边呢,对木气为病,有几个比较典型的方子,像桂枝汤、小柴胡汤、四逆散、乌梅丸啊。这都是跟木气密切相关的一些方子。那么临床上怎么对这些经方灵活运用呢?就需要咱们对木气为病做一个比较细致、比较深入的分析。

我个人把木气为病的特点概括了三点,就是:木气为病多郁,容易发生郁滞;多暴,来的病势比较猛烈,病势比较急、比较暴;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上热下寒。黄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中对厥阴病概括得也比较完美“: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这是我个人对木气为病的体会,基本上以这三方面的特点:多郁、多暴、上热下寒为主,比较有特色。

为什么会有这三个特点?你想木气以和缓、畅发为主,春天草木萌发,有一个非常温和的环境让它去生长,一旦环境不理想,长不起来了,这就是一种郁滞。就像人有什么想法得不到满足,那么心里就会窝着一股气,很不得意。

为什么说春风得意呢,春风舒畅啊,一旦不舒畅了,那就不得意了。年轻女孩的情绪比较多变,更年期的妇女有时候老想不开,为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因为肝气郁滞的情况比较多一些,一气周流在木气这一块郁滞住了。这就是木气多郁的一个特点。

所以咱们对肝气郁滞引起的症状呢,治疗的时候以舒畅肝气为主,这个比较好理解。舒肝气的方子也很多,桂枝汤就是一个很好的舒肝气的方子。后面咱们还可以具体地说。

什么说厥阴病多暴呢?这一方面呢,咱们可以这么来理解。人体一气周流的过程中,只有木气以升发为主,往上升,往上散。它这股气势呢,势不可挡,你要给它当头一棒,它有可能郁极而爆发。为什么高血压到了一定的程度,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啊?实际上这就是郁极而发,郁滞到一定的程度,郁滞到受不了了,这时候就会爆发出来。一旦到了这时候呢,病来得就会比较快,比较猛,比较重。有时候也许不是血管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是脾气上的问题。一句话不投机,火冒三丈,气就上来了,爆发得很快,你要好言劝两句呢,也没准很快就消气了。这股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就是它的一个特点。第三个特点,为什么会有上热下寒呢?黄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里,解释得很清楚了。木气之所以被郁滞是因为木气比较虚,它才会郁滞的。那木气虚的原因呢?是因为下面的肾阳虚了无力鼓动。肾阳虚,下焦就是一派寒凉之象。肾虚鼓动无力,中焦不能斡旋,相火就不能潜降,导致了相火郁滞上焦,热在上。而这种上热下寒的格局,导致了木气更加郁滞。这就是厥阴病的又一个特点。

以上就是我个人体会的木气为病的三个特点。所以在治疗厥阴病的多郁时,要以舒畅肝气为主;对于治疗多暴的病呢,我们要以好言相劝,要以柔克刚,用药要柔;上热下寒呢,一定要寒热并用,交通阴阳,使水火既济,来恢复一气周流,比较常见的代表方就是乌梅丸了。这是对肝木为病的特点,以及它们的治疗原则做一个大概的概括。

重新认识四逆散

那么临床上肝木为病最常见的类型呢,是以肝气郁滞比较轻的较为多见。

肝气郁滞不管是时方还是经方,都有不错的疗效。像时方里的柴胡疏肝散,实际上就是以《伤寒论》的四逆散为基础化裁出来的。我在临床上,也比较喜欢用四逆散,我个人认为四逆散,确实是疏理肝气很好的一个小方子。就这么四味药,柴胡、枳壳、白芍、甘草,它的效果非常理想。有时候比小柴胡汤的效果还要好一点,更直接,更快。所以在这里呢,把四逆散这个方子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四逆散这四味药:柴胡、枳壳、白芍、甘草。

柴胡从《神农本草经》上讲是推陈致新的一味药。《本草崇原》讲“柴胡春生白蒻,香美可食,香从地出,直上云霄”。这味药的特点跟我们刚才讲的木气的特点完全相符,是典型的“春三月此谓发陈”的一个象。目前柴胡这味药在临床上主要用的是根,也有一些地方柴胡用的是全草。

柴胡的根,如果是刚进的,比较新鲜的柴胡,一大袋子,你还能闻到一些清香之气,就是那种生发之气。柴胡的根是长在地下的一种东西,潜藏之物,比较细长,有一股通达之力。所以对体内较深层次的郁滞,有一个比较好的疏通的效果,这跟桂枝偏于解表是不同的。同时又带一点升散之气,所以用柴胡能把体内郁滞的气机疏通开,再把多余的气给它疏散掉,这就是柴胡的主要作用。

枳壳这味药呢,它是还没完全成熟的酸橙的果实,是非常苦的一个药。《伤寒论》原方用的是枳实。枳实就是刚长出来的幼果,药力就更峻利一些。我个人呢,常用枳壳来代替。枳壳跟枳实相比呢,作用相对柔和一点,力量缓和一些,这两个药作用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大的作用方向是类似的。枳壳和枳实的苦味,与黄连不相上下,比较厚重,越到最后越苦。这个苦味就能够破气,苦能降能下,能把郁滞之气收集到一块推下去,这是我个人的感觉。而且枳壳因为长的比枳实要大一些,主要是果皮的作用,枳实完全就是一个整个幼果,所以这个枳壳行散的作用比较好,而枳实下气的作用更迅速,跟大黄有点接近了。

那么白芍呢,跟牡丹类似,都是春天开花,花都比较大而艳丽,都是木气比较盛的植物。白芍的根质坚而脆,和柴胡相比呢,柴胡偏于疏通,白芍偏于敛润。白芍就像一个威严的母亲,有它阴柔的一面,但又比较严厉,管得比较严一些,所以平肝熄风的效果很好。清朝的邹澍在《本经疏证》里面讲到,芍药可以破阴结。我个人理解他讲的破阴结,实际上就是平息风木的意思。芍药虽然是条状很直的一条根,也有不错的疏通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时候,我感觉它是质地比较坚硬,味道有点偏苦,还是敛镇的作用更多一些。

如果芍药和甘草再一配合呢,那它的柔和之性就更好一些,单纯芍药还是偏于严厉一些,加上甘草之后呢就更柔顺一些,所以《伤寒论》里面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筋脉痉挛。筋脉痉挛从象上来讲呢,是一种风象,用芍药甘草汤把横冲直撞的木气管教安抚下来,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这里面甘草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药。甘草并不是和解药性,调和百药这么简单的一个作用。

《本经》讲甘草主五脏六腑的寒热邪气。脏为阴,腑为阳,阴阳它都主,主五脏也主六腑,寒气也主热气也主,所以从《神农本草经》的原文来看呢,相当于包治百病了。我听说一个老中医很有意思,凡有人去他那看病,他先问你:你吃过西药吗?啊,我吃过西药。那你先回去吃上半个月的甘草,每天半斤甘草熬水喝,先去去体内的毒,解解毒,解完毒再来找我看病。不管什么病,先用甘草,疗效还不错,这个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

宁夏的甘草质量比较好一些,那边土地比较肥沃,甘草根长得很深很直,气味非常芳香,带有一种甘甜之气,很好闻的。目前市场上卖的甘草,大家如果去买药的话,看一下它的颜色,好的甘草那个黄色,看它的横切面,那黄色呢是很好看的一种鲜黄色。外面的甘草皮是红褐色,也是比较干净的。那个香味闻着是很正,比较纯正。现在有一些商人为了多赚钱,有时候就把甘草故意淋湿了,增加重量。如果这种甘草不能很快地卖出去呢,放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发霉了,那个味就不太好了,这样的甘草效果就不好。所以如果有朋友自己去买甘草,一定要亲自尝一尝,闻一闻。并不是说这甘草越大就越好,甘草的好坏跟大小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看它的色、香、味。

好多方子里面都用甘草,那么这甘草到底是什么作用?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用多大量?顺便就谈一下我个人对甘草的理解。你想咱们人啊,人也是五行属土的一种动物,《内经》讲人是倮虫嘛,所以人这一气周流,人体的一身周流之气都是一股土气。五脏里面脾属土,脾主四肢,人身上肉最多的地方不就是四肢吗!所以说人身上每一个细胞都是一股土气。所以不管五脏六腑,实际上都是土气变化来的。

甘草呢正好是与土气比较吻合的一味药。甘草也是一种土气,与人身的这股土气比较相近,它就能够影响人身的整个一气周流的这股土气。如果这个一气周流出现了郁滞,或者快了或者慢了,你快了呢,甘草可以让你慢,你慢了呢,甘草也可以让你快一些。就是让人体这个一气周流啊,始终保持在这个不快不慢的土气的范围之内。土气本身是和缓的,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不会生病,从这个角度讲,甘草能治百病是有道理的。所以甘草就像一位非常负责任的维持大局的这么一个人。它把人身的一气周流啊,升降浮沉,方方面面,它都很仔细地给你看好,也不要快了也不要慢了,安安稳稳的,就起这么一个作用。

咱们都知道甘草解百毒,那么药物中毒是什么意思呢?中毒就是一股偏气,人体的一气周流啊偏得比较厉害了。大部分情况是因为毒性物质在体内导致了一气的严重郁滞,木气郁极生风,就在体内肆虐开了,就好比有人在街上横冲直撞,到处乱打乱砸,那就一定要有人来维护秩序啊。甘草就起这么一个作用。

所以甘草解毒实际上就是缓和了人体一气周流这种暴烈或者郁滞的情况。这就是甘草解毒的实质,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我们现在接着聊四逆散这个方子,这四味药,柴胡在体内疏通一下道路,白芍管教一下不听话的木气,枳壳把憋在肚子里的气都帮大家散出去,甘草再把大家安抚一下,这样大家都比较满意,都不生气了,肝气郁滞的症状也就好了。

刚柔四逆散

四逆散,主要还是用于平常我们讲的肝气郁滞,效果很好。你摸他脉的时候肯定是弦象,脉弦有力不是很虚的那种,就是很明显有一股气郁滞在里面了。

有时候脉还会有点偏数,就是比较快一些。现在这个社会,相对生活比较好一些了,你像吃不好,生活很困难,比较少了。所以大部分都是心情不太好,引起的这种郁滞,就是说是一种实象。邪气盛则实嘛,正气不虚。

这种病人一般是女性或者更年期的人比较多一些。所以这种人一来,你一摸脉,两个脉弦紧有力,甚至伴有滑象又比较快,脉相对比较满一些,气郁得比较多一些,这种病人来了你都不用问,摸完脉你就可以直接告诉她症状:你是不是全身没劲啊,睡不着觉啊,身上一阵冷一阵热啊,平时容易发脾气胃口不太好啊,这都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好多病人啊,听你说完症状,说你这个大夫真了不起,我什么都没说,你什么都知道了。病人他不懂医,好像觉得比较神奇,实际上从我们中医的角度来讲,这不过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那么这种肝气郁滞,一股气郁在里面,通俗地讲就是气多了,怎么治?最快的方法就是放放气,把气放出一点来他就舒服了。我们用什么放气呢?有的针灸老师扎针扎得比较好,太冲穴,两针,泻法,马上就见效。我呢,不太会扎针,平时就用四逆散,以四逆散为主,有时加上点理中焦的像平胃散之类的。

这种病人很少有一付药见不到效果的,基本上都是一付药见效,而且比较明显,一般两三付药就会有比较满意的效果,睡觉也踏实了,胃口也好了,脾气也能好一些,就是他会感到身上很舒服,会比较轻松一些,这就是四逆散治疗肝气郁滞最常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