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48518200000042

第42章 中土为病(2)

那么咱们就主要交流一下慢性胃炎的治疗。慢性胃炎,老百姓叫老胃病,十个人里面可能有九个都会多多少少有一点胃病。所以涉及的面非常广。这个慢性胃炎虽然不是个大病,但也是非常缠人的一个病,很多人也是好多年治不好。慢性胃炎治不好的话,慢慢地发展,有可能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胃穿孔,甚至萎缩性胃炎,都有可能。所以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呢,我个人觉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工作,所以要尽可能地给病人治得好一些。从我这边的情况来看呢,大部分慢性胃炎概括地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可以说是以邪气实为主,一类以正气虚为主。

邪气实为主的病人,咱们刚才讲了,中焦土气它主要是容易有湿气的郁滞,所以这种病人大部分中焦湿气郁滞比较明显,比较多一些,所以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气不降。六腑以通降为和呀,它是以胃气不降为主要表现,就是觉得胃胀呀,吃不下去,一吃东西多了就觉得肚子难受呀,甚至有点疼呀,以这些症状为主。那么这种情况呢,我在临床上最常用的一个基础方,就是平胃散。

平胃散这个方子呢,是非常好的一个小方,时方。它的主要成分:苍术、陈皮、厚朴,这3味药为主。我在临床上经常不用厚朴,给它换成生姜。一个是厚朴这个药比较贵一些,这是一个原因,再一个厚朴用的是树皮,“人要脸,树要皮”

呀,树你要把皮给它剥了的话,它就活不成了呀。所以我在临床上用药的时候,尽可能地少用树皮这类的药。当然你把陈皮适当地量大一点,有时候也可以弥补没有厚朴的不足。换成生姜呢,是因为有湿气,生姜散中焦湿气很好呀,其实平胃散里面本来就有生姜。所以我临床上以苍术、陈皮、生姜这3味药,从平胃散化裁过来的,以这个作为底方来治疗偏于实证的慢性胃炎,效果比较理想。

如果病人伴有比较明显的气郁,摸着脉比较弦急有力的,可以再合用四逆散,加强疏肝行气的力量。如果感觉滑象比较明显,脉摸着比较滑大,可以合用上二陈汤,加强化痰的力量。基本上是以这个思路来治疗。大部分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可以说都是一付就能见效,两三付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效果。

我们这边交警队有一个年轻的警察,这个年轻的交警呢,工作比较辛苦呀,吃饭可能也不按时,平时还好喝点酒,年纪轻轻就成了老胃病,一年到头吃胃药。

这一次是喝了点酒,胃就不舒服了,去医院输液也没有解决问题,他老爸就把他带到我这来。这个小伙子呢,一伸舌头一看,舌头胖胖的、厚厚的,舌苔白腻,有一点发黏的感觉,有点黏着的感觉。摸着脉呢,弦滑而无力,偏弱,面色也不是很好,有点偏黄,有点虚胖的感觉。这就是日常生活自己不注意,把中土脾胃伤了。所以给这个小伙子呢,用的就是平胃散的底方,再加上三仁汤的意思。因为他的湿气比较多一些,三仁汤流通湿气,就是那种刚得的,流通性还比较好的,它比二陈汤来得更快一些。就是用平胃散为主这么个简单的方子,只开了3付。

后来过了一个多月了,他老爸又来了说,哎呀,上次你开的那个方子真好,吃了3付,再没犯过,当时就好了。这个月再没吃药,以前天天药不断。这还是小伙子比较年轻,本身体质比较好一些,用上药之后呢,可能中焦一运转,自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可能慢慢好起来了。这种情况是年轻人比较多见一些。

还有一些老胃病啊,慢性胃炎,还有一种情况以正虚为主。气虚不能运转中焦,老年人比较多见。这个时候呢,他这个虚跟我们刚才讲的中焦气虚不敢吃多了还不太一样。那个虚是暂时的,单纯以气虚为主。而这种虚,这种慢性胃炎的虚,它是相当于以阳气虚为主,有点偏胃寒,不敢吃凉东西,也不敢吃多了,实际他是有些瘀滞在里面。这种人,大部分属于老年人,“我这是老寒胃呀,不敢吃凉东西,一吃就胃疼,甚至拉肚子,也不敢吃多了,吃多了就胀”。

这种病人你看他的舌苔的时候,舌苔不是很厚,舌头都偏瘦一些,舌苔、舌质感觉有点发凉的感觉,不是很红润,舌苔好像没有什么生气,好像粘在上面一样,舌苔有点板结的感觉。

像这种老寒胃的病人,我们治疗起来,也不能用药太猛了,原则还是一样的,还是以小量的药,缓缓温通运转为主。我在临床上,喜欢用小量的桂枝汤。

桂枝汤,一般我都用10克以下,桂枝用8克,白芍用8克,生姜用10克,甘草用5克,大枣可能有时候不用了,有时候可能用上一些麦芽,用上30克麦芽佐助一下。这个效果也算比较理想吧,因为本身气比较虚,如果你给他用上大量的四逆汤之类温通的药,可能就把有限的气一下子散完了,得不偿失。所以你顺着他的病势,因为他本身这股气没有劲,你用药物推他一把,也要劲小一点,不能推得太猛。古人说桂枝汤在外调营卫,在内和阴阳,就是说桂枝汤用在表证也行,用在里证也行,外感和杂病桂枝汤都能治疗。这个话说的没有错,但是这个量大家要注意掌握,治外感的时候是以宣散为主,桂枝汤的量要大,而且呢,一天之内可以吃几付,要连续;治内伤杂病的时候,治疗这种胃气很虚的内伤杂病,量一定要小,千万不能大。量大了就全散出去了,就要小小的,缓缓地来运转中焦。加麦芽,为什么加麦芽呢?麦子是五谷之一,麦芽主要是大麦芽了,芽都是一股柔和向上的生发之气。因为它是五谷之一,是一股土气中的生发之气,比较缓和,所以30克生麦芽的宣散效果也没有1克麻黄宣散效果那么强。但必须是生麦芽才行,有些地方用炒麦芽,炒后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一炒那股生气全炒没了。我们用的就是这股生发之气。有的老年人胃口不好的,你单纯用上生麦芽,用上30克,效果也很好。

老胃病这两种情况,一种以邪实为主,一种以正虚为主。邪实为主这种情况相当于以不降为主,正虚的情况相当于以不升为主,一个是降不下来,一个是升不上去。所以我们一个是用平胃散帮它降,一个是用桂枝汤帮它升。当然邪实的时候我们药量就大一些,正虚的时候药量就少一些,都是以运转中焦为原则。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用补中益气汤呀。实际在临床上,补中益气汤我用得很少很少,基本上没用过。虽然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也是个好方子,但是得分什么情况呀,至少现代临床上用的机会不是很大。咱们这算是把慢性胃炎讲完了。慢性胃炎病例太多了,我也就不再给大家讲具体的病例了。估计大家每一个人身边都能碰到的,自己去实践一下就可以了。

温养破结治溃疡

下面咱们讲一下胃溃疡。像慢性胃病,慢慢地发展,得不到一个合理的治疗,再发展下去有一部分人就会变成胃溃疡。慢性胃炎的发展方向,从我临床上的感觉呢,基本上是两个:一个方向是郁而化火,变成了胃溃疡;一个情况呢,是瘀而衰败,变成了萎缩性胃炎。大体上是这么两个方向。

咱们先讲胃溃疡。临床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有的人也不少。溃疡就是疮呀,跟长口疮意思是一样的。从胃镜看,新得的溃疡周围都有红晕,有出血点,时间久了就变成白色的溃疡面。为什么会有溃疡呢?就是中土郁滞得比较厉害,气郁而化火,这股火气壅堵在中焦这个位置,肉腐成脓,最后变成一个溃疡,它是土气郁滞得比较重的一个表现。

为什么会郁滞得这么深呢?就是因为正气不足。如果阳气足,木气旺,宣散比较痛快的话,它不会长溃疡的,不会长疮的,它顶多会胀得难受,吃不下东西去。正是因为一胀得厉害,就赶紧吃抑制胃酸的药,去抑制它,去压抑它。

你老是这么压抑它,它再也出不来了,它没办法出来了,只好在局部发泄一下,给你长出个溃疡来,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溃疡从一定程度讲,是误治治出来的。当然了,不能说得这么绝对,但有这个因素。

所以一般出现溃疡,都是病比较久了,都伴有阳气虚,阳气升动无力。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胃溃疡也好,十二指肠溃疡也好,第一都要先温阳疏通,把这股郁滞通开。第二个,因为它郁滞得比较紧,久病入络呀,所以要加上些活血通络的药,久病多瘀,要把这股瘀结给它通开。当然也要适当用一些止痛方面的药,因为溃疡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疼起来有时候让人受不了。

在临床上治疗溃疡病,我也有一个小的基础方,这个基础方一共四味药。

这四味药就是:炮姜,三七粉,白及,甘草。炮姜是缓缓温通中焦,缓缓地把中焦给暖一下。因为这种病到溃疡的时候都郁滞得比较久了,都是慢性病了,郁滞得也比较紧。你用附子散的话,附子太急了,不合适。用干姜的话,干姜其实也是非常燥烈的,也不太合适。这种病人中气一般都比较虚了,所以用炮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