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48548000000028

第28章 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发展的总体思路(8)

从理论上讲,金融中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其影响力和作用度看,金融中心大体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国际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和作用度辐射全球,伦敦、纽约、东京是目前世界三大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二是国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和作用度辐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的法兰克福、苏黎世、卢森堡;亚洲的新加坡、巴林、中国香港;北美的洛杉矶、多伦多等。三是国内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和作用度辐射国内多数城市,在一国金融活动中起主导和推动作用。就我国而言,对国家级的金融中心的确定和衡量标准虽然有着不同的见解,但一般来说,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城市的影响力和作用度是最大的。四是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和作用辐射国内区域一些城市,即以某一中心城市为依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迅速集聚金融资源并辐射周边城市,本书所提出的成都构建的金融中心就属于此种类型。

3.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因素

无论是纽约或者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还是上海或者香港金融中心的建设,都为本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简单复制伦敦或纽约等模式是不可行的。建设金融中心,金融人才最关键,同时还要配套国际化的软环境,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附带学校、医院等设施,与城市本身要有成功的形象营销。有数据显示,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一般有l0%以上的人口从事金融业,这个数字在上海也只有1%,而宁夏的沿黄城市中从事金融行业的劳动力比重更低。要成为金融中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谓的金融中心事实上并不完全是一个金融机构,真正要建设的是一个包括金融产业在内的产业综合物。虽然目前宁夏沿黄城市带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金融中心不容易,但是要发挥某个特定领域比较有专长、有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还是有可能的。

4.巩固省域金融中心地位,打造中阿经贸金融中心、西部能源金融中心

银川周边的城市兰州、西安,甚至鄂尔多斯都已经制定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面临激烈的竞争,银川市应把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提高到战略高度,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又要走特色道路,避免同化竞争。

宁夏经济社会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回族人口集中,与阿拉伯国家联系密切,有利于打造中阿经贸金融服务区域中心城市。应从这一潜在优势出发,从扩大业务量做起,积极发展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往来,逐步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

同时,宁夏又是一个能源富集地区,周边的蒙西、陕北、陇东都是国家重要能源生产基地,近期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级规划着重提出,要在上述地区加强能源基地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012年3月,宁夏和内蒙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经济的一体化更需要金融的大融合。宁夏首府银川市作为该区域地理节点的中心位置,完全有机会,也有能力成为上述区域的能源金融中心。目前的困难是努力突破行政区域对上述地区合作的限制,应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本书认为,宁夏构建金融中心的目标应该确定为:其一,以促进宁夏内陆对外开放型经济和中阿经贸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目标的金融服务中心;其二,以促进本地区及周边能源富集地区能源交易和能源开发收益,反哺其他实体经济为目标的能源金融中心。

(二)争取国家金融机构改革试点,吸引民营与跨国资本入驻

1.争取国家金融机构改革试点

2012年2月6~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要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这不仅能缓解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能够推进整个事业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针对“新36条”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民间资本进入相关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时常遇到“玻璃门”、“弹簧门”而提出的要求。近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便是进一步落实温总理要求的具体举措。

宁夏作为欠发达地区,金融改革阻力小,风险低,具有不同于温州的价值和意义,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申请成为国家金融机构改革试点,从而获得吸引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政策性支持。

2.科学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

对民间资本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作用的重视,不能体现在对其“管制”或“管理”上,而应体现在合理引导上。这种合理引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完善资本市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二是完善政策环境,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行创业投资,这应该成为引导民间资本的主要方式;三是为民间资本正名,使其有一个宽松的法律环境;四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不同层次的金融主体,特别是要允许民间资本相互合作,组建社区合作金融组织。

民间资本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金融资源配置力量,并相当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及区域经济的增长态势。科学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将对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发展具有极大支持作用。

3.吸引跨国资本,联合组建金融机构

应试点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争取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通过资本在沿黄城市带投资、入股金融企业。可在不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吸引国际资本包括阿拉伯世界资本为宁夏金融业发展服务。

(三)扩大宁夏产权交易所影响力,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体系

1.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增加金融资源供给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迟缓简单地归结为资本匮乏。而以Mchinnon和Shaw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仅在于资本的稀缺,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场的扭曲造成了资本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并由此出发,建立了一套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尽管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主张在实践中并不成功,但不可否认,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落后,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因而需要“金融深化”。

根据主流经济学理论,金融深化的必要性有二:一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的信息掌握的不充分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信息不对称会降低市场的运作效率。二是交易成本。有效的金融体系会降低金融中介的成本,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最终会加快经济的增长。而在市场中搜集信息的成本的实质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因此,根本原因就可以归结于交易成本。那么金融深化的一个主要视角就是从交易成本的降低去实现。

科斯定理表明,降低交易成本的首要条件是明确产权。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降低产权交易的费用,提高产权交易的效率,产权交易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本金融化,大幅度增加区域金融资源的供给,解决金融资源短缺,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需要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并随之建立促进产权交易的辅助性机构,构筑一个完整的产权交易体系,包括:信用、担保、评估等。

以宁夏为例,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如果构建如同深圳、武汉一样健全的产权交易体系既不现实,也不见得有用。但是宁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色,应从自身特色出发,尽快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权交易中心,并构建一揽子辅助体系,有效促进本地区的资本金融化。比如,宁夏已经发现各类有用矿藏资源近50种,产地近千处。D级以上储量的矿产地110余处,这些矿产储量大、品质好、易开采。储量丰富的有煤、石膏、石灰岩、硅石等。全区含煤地层分布面积17000平方公里,占宁夏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强。全区19个县市中,就有10个县分布有煤炭资源。宁夏石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储量为24.64亿吨,保有储量12.1亿吨,预测储量3000多亿吨。膏盐地层分布面积广泛,资源量可观,仅同心-海原地区分布面积可达1600多平方公里,预测石膏地质储量超过100亿吨。宁夏可以成立各种资源产权交易中心,将已探明的储量全部“上市”交易,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毁灭性开采,一部分开采商会等待能源价值升高后转手;一方面可以提前利用未来资源开采所得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活跃的产权交易,是现代信用货币社会货币创造的一个过程,将极大的提高本地区的资本金融化水平。

2.扩大宁夏产权交易所影响力,成立联合产权交易所

宁夏产权交易所成立于2005年,是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备案的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成员单位,集物权、股权、债权、知识产权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平台,是自治区指定的全区企业国有产权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机构。进场交易范围除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外,涵盖各类所有制企业以及文化、旅游、体育、科技、节能减排等领域。但目前面临交易影响力不够,交易项目较少,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限制性因素。

因此,成立联合产权交易所,扩大产权交易所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宣传力度,降低进入门槛,让普通经济个体也能够加入到产权交易中来,将会极大地促进宁夏金融深化。并且新的产权交易所应该与发达地区的产权交易所有所区别,即实现对宁夏矿产资源、能源等的上市交易,从根本上扭转宁夏矿产资源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无法实现资产流通的现状。

3.加强区域征信体系建设,成立商业性征信机构

要实现产权交易的扩大,完善的区域征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货币借贷和商品赊销等形式,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实践中表现为专业化的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商业机构也可以出于营利目的建立征信机构,深圳产权交易之所以能够如火如荼,除了本地区交易需求甚大之外,繁多的商业性征信机构为产权交易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要实现宁夏产权交易的飞跃,一方面要加强人民银行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加强地方政府各级机构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合作,另一方面是成立商业性征信机构,实现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全覆盖。

4.建立现代资产评估机构,支撑便利产权交易

资产评估,即资产价值形态的评估。是指专门的机构或专门评估人员,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以货币作为计算权益的统一尺度,对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资产评估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承包、租赁经营的资产评估;联营、股份经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资产评估;资产拍卖、转让、破产清算的资产评估;抵押贷款、经济担保的资产评估等。公正、客观的资产评估对产权交易至关重要。

(四)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成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七大领域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构建西部新能源基地。“能源金三角”的提出,宁东国家级能源基地的建设,都为宁夏等沿黄城市带地区建设提供了历史性重大机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走高新技术、低能耗、高标准的能源发展之路,是摆在沿黄城市面前的必由之路。

1.成立资源基金反哺战略新兴产业,避免“资源诅咒”重演

经验数据显示,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来看,资源丰裕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

1965~1998年全世界低中收入国家人均GNP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而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期却下降了1.3%。在全球65个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只有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博茨瓦纳)人均GNP年增速达到4%(1970~1998年),而一些东亚资源稀缺的经济体(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经济增长却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世界银行,2000)。

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本书也能发现非常相似的情况。学术界将此现象称之为“资源诅咒”。酝酿已久的资源税改革方案其实已在2008年年末提交国务院,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项改革不得不停滞下来。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的《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并且在新疆进行了试点。

宁夏作为资源大省,应该申请尽早开设资源税,并通过资源税收建立基金反哺战略新兴产业和资源深加工,通过税收机制的设计避免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挖和低附加值销售,从而规避资源诅咒,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