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粤菜烹调工艺(上册)
48565700000036

第36章 切配技术(1)

本章内容提示

刀工工艺概述:刀工的概念和作用、刀工处理的基本原则、刀工的操作规范

刀法分类:刀法的概念、刀法的种类

刀工成型规格及实例:斩、片、切、剁、改、斜刀

粤菜馅料、料头制作技术:粤菜馅料制作技术、粤菜料头制作技术

禽畜类原料的分档加工技术:分档加工的意义、几种禽畜类原料的分档取料及用途

组配工艺:组配工艺在烹饪中的意义、组配工艺的类型、菜肴的营养组配及对人员的要求

刀工工艺不仅技术性强,而且艺术性高,它往往决定菜肴的外形。我们常说菜肴讲究色、香、味、形、质,而菜肴的“色”和“形”与原料通过刀工的加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精湛的刀工,就不可能有菜肴整齐悦目的形状,因此刀工是厨师的基本技术。同时,刀工技术变化多端,通过刀工的变化又能将原料加工成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以构成变化万千的各种菜式,因此,作为厨师一定要掌握熟练的刀工技术,才能做出符合要求的菜式。

5.1刀工工艺概述

刀工是厨师手工工艺中的重要技艺之一,是根据烹调与食用的需要将各种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使之成为组配菜肴所需要的基本形状的操作技术。也可以说,刀工是把烹饪原料加工成符合烹饪各种形状的运刀方法。烹饪艺术的呈现,最初就表现在刀工上,名目繁多、精妙的中国刀工,是中国菜的一大特色:块、片、条、丁、丝、末等形态多变;切、锯、拉、剁、剞等手法灵活;雕镂细刻,更是举世无双。孔子的“脍不厌细”、庄子的“游刃有余”、张衡的“鸾刀镂切”,说的都是刀工之妙。

1.刀工的概念和作用

1)刀功的概念

刀工就是指根据烹调和食用的要求,运用各种刀法把烹调原料切成各种特定形状的操作过程。刀工依据其程序不同,可分为粗加工和细加工两部分:粗加工是指原料初加工时所用的刀法,而细加工是指最后决定原料形状的刀法。刀工是整个烹调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前期准备工序或后期加工工序。

2)刀工的作用

(1)刀工是菜肴制作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菜肴的外形

刀工是砧板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烹饪原料经烹制加工成菜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烹调程序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刀工的好坏,影响着菜肴的质量,影响着成本的控制。原料通过刀工处理成形后,为菜肴的组配工艺打下了基础。刀工对菜肴的形态和外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刀工处理后,原料呈现出各种美妙的形态,可增加菜肴的花色品种,达到美观与食用有机结合的效果。尤其是运用剞刀法,不仅技术性强,更有较高的工艺性,在原料表面剞上各种刀纹,经加热后便会卷曲成各种美观的形状,使菜肴的形态丰富多彩。只有合理、巧妙地运用刀工,才能满足烹调的要求。

(2)刀工处理后,便于加热、调味并能提高质感

形体较大、质地较厚的烹调原料经刀工处理后成为整齐、划一、薄小的形状,非常适合快速加热、短时快熟的烹调方法。原料切割成一定形状后,不仅具有了美观的形体,更重要的是为制熟加工提供了方便,为实现原料的最佳成熟度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在使用调料调味时,形体大的原料很难入味,经刀工处理过的原料则非常便于调和滋味,使成品口味均匀、一致。

动物性原料中纤维的粗细、结缔组织的多少、含水量的高低,是影响原料质地的内在因素。提高菜肴的质感,达到脆、嫩、爽的效果,除了依赖相应的上浆、挂糊等烹调技术外,还需要刀工做技术处理。采用切、剞、拍、捶、剁等方法,可使肌肉纤维组织断裂或解体,扩大肉的表面积,从而使更多的蛋白质亲水基团显露出来,增加肉的持水性,再通过烹调即可取得肉质嫩化的效果。在制作糖醋排骨时,要把里脊肉拍松,再改刀成条;制作葱爆鱿鱼卷时要在鱿鱼上剞花刀,其加工目的都是通过一些刀工技术来提高菜肴的质感,以达到嫩、脆、爽的效果。

(3)刀工技术可创造出更多的菜肴新品种

刀工在菜肴的创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一种原料,要做出不同的品种,一般通过刀工处理将原料加工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如丁、丝、条、块、片或各种各样的花刀。

一条青鱼可加工成鱼丝、鱼片、鱼条、鱼蓉等,制作“瓜姜鱼丝”、“糟熘鱼片”、“红烧划水”、“菊花青鱼”等菜肴。可见,运用刀工技术可以把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原料加工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制作多种菜肴。

(4)刀工处理后便于食用,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

烹饪的意义在于让食客品尝美味可口的菜肴,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原料经过去皮、剔骨、分档、切、片、剁、剞等刀工处理后再烹调或烹调后再经刀工处理,食用时就方便得多。刀工不仅决定着菜肴的形状,而且影响菜肴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以及人体的消化吸收。经刀工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把原料由大变小、由粗变细、由整变零,切成片、丝、丁、条、块等,以便食用,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

2.刀工处理的基本原则

刀工的目的不仅是要改变原料的形状,而且要进一步美化菜肴的形状,以求烹制出色、香、味、形、质俱佳的菜肴。因此,在运用刀工处理烹饪原料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原料形状应做到整齐均匀,大小厚薄、粗细长短应均匀一致经刀工处理过的原料形状,花样繁多,各有特性,片与片之间、丁与丁之间、丝与丝之间、粒与粒之间,要做到大小一致,厚薄相同,长短、粗细相等,原料的形状整齐、均匀是保证菜肴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2)原料的形状要配合烹饪的要求

刀工和烹调作为烹饪技术整体中的两道工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刀工的好坏,对烹调操作及菜肴质量关系重大。烹饪原料的形状一定要适应烹调方法的需要,不同的烹调方法,对原料形状的要求也不同:烹制爆、炒等类的菜肴,因要求成品脆嫩、鲜美、爽滑,使用的火力较大,温度较高,烹制的时间较短,成品的形状以薄、小较为合适;煨、焖、炖等类型的菜肴,要求熟透入味,制作出的成品酥烂味透,使用的火力较小,温度较低,烹制的时间较长,原料的形状以厚大一些为宜。

(3)因材下刀,灵活处理

烹饪原料品种繁多,质地各异,有脆、韧、松、软等之分,带骨与无骨之别,这就要运用不同的刀工处理方法,以适应烹饪的要求。例如,同是切肉丝,质地较老的牛肉顶着肌纤维下刀,俗称顶丝切;而质地较嫩的肌肉则顺着肌纤维下刀,俗称顺丝切。韧性强的猪肉丝和牛肉丝应切得细一些,质地松软、韧性较差的鱼肉应切得粗一些。同样是改鱼球,鲈鱼、石斑鱼、生鱼等因其皮较厚,影响口感与卖相,因此在加工时必须将其铲去;而龙脷鱼、鸟鱼、塘香鱼因其肉嫩、皮薄,可以连皮使用。又如鸡片因肉质纤维细腻、水分较大,因此在改鸡片时不应过薄;而鸭片因其纤维比鸡片要韧,改刀时应比鸡片薄。

(4)注意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行业中有一句话:“生砧板,死后锅”。意思是说砧板的变化比较灵活,变化多端,这就要求从事砧板工作的师傅要控制好用料的使用,避免浪费,控制菜肴的成本。

(5)尽量做到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例如,蔬菜的加工应先洗后切,以防切后清洗造成营养成分的直接流失。

(6)注重卫生

在进行原料的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卫生(用具、盛具、环境卫生等)。

尤其在熟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更要注意生熟分开,以防止细菌与病毒的入侵,造成食物中毒。

3.刀工的操作规范

刀工是一项技术性高、劳动强度大的手工操作。目前虽然已有不少烹饪原料的加工机械,如切丝机、切片机、绞肉机、粉碎机等,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加工还需手工操作完成。刀工的规范化直接关系到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不正确的操作姿势是从事烹饪工作人员患职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疾病包括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症及肩周炎等,另外一些人为的手指切伤也与此有关。正确的操作规范,对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减少职业病具有重要作用,是刀工操作准确、迅速、精细、安全的保障。

1)对刀工操作者的基本要求

(1)良好的体力、耐力、臂力和腕力

在刀工操作时,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体力和耐力,还需要有灵活的臂力和腕力,这样才能使刀法技术稳定,出刀有力,落刀准确,运力自如。若身体素质差,体力和耐力不足,在持刀操作时必然会失去工作的稳定性,致使刀法变形,降低技术及原料成形的规格、质量,严重的甚至碰伤手指,酿成工伤事故。因此,提高身体素质,加强手指、手腕、臂力的训练,对于提高刀工技能、保证菜肴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集中注意力操作,熟练掌握刀法

由于刀工操作所使用的工具大多是利器,稍不小心就会发生刀伤事故,因此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注意安全。烹饪刀工方法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刀工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刀法,并能根据原料的性能及烹调和食用的要求正确运用不同的方法,将原料加工成一定的形状。

2)刀工操作规范化的内容

(1)刀工前准备

①调整工作台(案)位置,以宽松、无人碰撞为度。工作台应有调节高度装置,可随工作人员身高调节,一般以腰高为宜。

②应用工具陈放位置,刀、砧板、实料盛器、杂料盛器、抹布、水盆等在工作台上应以方便、整洁、安全为度。

③刀工前应对手及应用工具进行清洗,必要时可消毒处理。

(2)站立姿势

正确自然的操作姿势,既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少疲劳,有利于身体健康。

(3)握刀、运刀方法

握刀的基本方法是右手持刀,手心紧贴刀柄,拇指与食指捏住刀箍处,全手握住刀柄,手腕要灵活有力。左手控制原料,拇指与小指按料两侧,防止切料松散;食指、中指与无名指按料上端。左手控制原料有以下两种形式。

①指尖微屈,中指前突,抵住刀身,以规范刀距并起安全防范作用;用于切的配合,随刀的起落而均匀地向后移动。

②手指伸平按于料面,制约进刀的厚度;用于批片的配合,刀随手移,手衬刀移,有节律地向后运动。

(4)正确的操作姿势

正确的操作姿势是:两脚呈丁字步或八字步站稳,与肩同宽,挺胸收腹,上身略向前倾,自然放松,身体与砧板保持一定距离(5~10cm),颈自然微屈,重心垂直。操作时要集中精神,双眼正视两手操作的部位,左手持物要稳,右手落刀要准,刀起刀落一定要注意安全。砧板上放的原料一定要井然有序,已切和未切的原料要分开摆放,不可杂乱无章。操作时,切忌弯腰曲背,更不能左顾右盼,以免发生意外。

5.2刀法分类

刀法是对原料切割的具体运刀方法。从刀面与砧板或原料接触面所成的角度划分,刀法可分为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和混合刀法。

1.刀法的概念

将烹调原料加工成不同形状的运刀方法就叫刀法。刀法的运用与变化体现了厨师的刀工水平,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实践、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

2.刀法的种类

刀法有四类,即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和混合刀法。平刀法是指刀刃运行与原料保持水平的所有刀法,成形原料平滑、宽阔而扁薄,故行业中叫“片”或“批”。斜刀法是指刀刃运行与原料成锐(钝)角的所有刀法,成形原料具有一定坡度,以平、窄、扁、薄的料形为最终料形,故行业中叫“斜批”或“斜片”。直刀法是指刀刃运行与原料保持直角的成形刀法,如切、剁、砍等。而削、剔、刮、塌、撬、剜、剐、铲、割等刀法,大多数是作为辅助性刀法使用,比较简单。

1)直刀法

直刀法是指刀与砧板或原料呈垂直状态的刀法。直刀法又可分为切、剁、砍,其中切法又包括直切、推切、拉切、推拉切、锯切、侧切、滚切7种。

(1)切

切是指刀与所加工的原料始终保持着垂直状态,着力点始终是自上而下地用力。一般用于加工无骨的原料。

①直切(跳刀法)。由上至下、由右向左的运刀方法,两手有节奏地配合,一般以右手持刀,左手虚按,用指头呈蟹爪形轻按原料,用第一节手指关节抵住刀身,随右手持刀不断地切割,左手应随之不断地后移,每次后移的距离应相等,防止有厚有薄,粗细不均。直切法的操作要求:两手配合协调一致,运刀稳健有力,持刀要稳,原料要少,原料码放整齐,按稳原料,垂直下刀,使刀刃成直线,不可偏斜,刀刃要等距离地从右向左移位,一般着力点在刀刃的前半部。直刀法一般适用于较脆的原料,大多数植物(如黄瓜、胡萝卜、白菜、土豆、冬笋及植物料头等)原料均可用直切,一些动物性的熟食原料(如肚丝、火鸭丝等)也可采用直切法。

②推切。推刀切的运力方法是由上至下,同时结合由里向外的动作,运刀的着力点是由刀后端向前进去。推切的操作要求:持刀要稳,原料要按稳,两手配合一致,行刀要稳健有力,收拉刀时要提起刀刃的后半部。推切用于加工质地较嫩、形体较宽大的动植物性原料。由于推刀切是自上而下地用力,多用于加工有少量韧性的肉食(如牛肉等)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