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外形上是各种中国传统民居元素的改良与结合,同时创造性地融入了许多现代性的元素,从而避免了对哪一种传统民居的简单复制。川西民居的整体形态,徽派的马头墙,加上岭南风味的大门,细节上企图传达江南民居的灵动飘逸。
“清华坊”的立面屋顶是极具传统民居特色的坡屋顶。由于室内空间的丰富多变,在外立面上造成了坡屋顶的错落有致。坡屋顶上的瓦檐下面却故意留出一段未铺瓦的木楞架,利用传统的元素虚实转换,展露出设计上的现代性。在部分建筑的窗户处理上采用了一些现代手法,如大面积落地玻璃窗,采用隐框的透明玻璃窗,作大面积采光取景之用,而在其旁设置一辅助窗户,以青石片镶边,内层为玻璃,外层为装饰用木格架子,作采光通风之用。两种窗户相得益彰,在有意为之的对比中现出另一种和谐,成为“新中式”住区里的又一特色。正是注重细节处理,将传统众多元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整个住区充满了“中式韵味”。
“清华坊”的建筑多采用内外天井,增进了室内空气的循环流动,通风防潮。尽管现在有种种科技设备,但古人这种自然生风的方法实际上更科学健康,也更生态低碳。
设计者尽力将传统住宅中的智慧在住区中得以继承和创新。
6.4.3抽象派——传统特点的意向表达
抽象派,顾名思义,不同于折中派的拿来主义与拼贴手法,它是采用现代手法对中国传统建筑中一些特点抽象化,追求“神似”而替代“形式”。这种设计策略侧重于传统建筑空间的意境再现。将现代的生活机能与传统空间意味相结合。从空间组织和整体内在逻辑结构层面再现传统生活的意境。深圳万科的“第五园”和上海“九间堂”皆属此派的开创性作品。
1)深圳万科“第五园”
万科“第五园”位于深圳北部坂雪岗片区的南部,占地约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分9期开发完毕。住宅类型包括别墅、叠院及高层。住区规划、建筑、景观的方案设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泊岸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担纲。
(1)总体布局
“第五园”的总体布局呈现的是一种中式传统村落形态。中央景观带将整个小区分隔成两个边界清晰的村落,并由一条简洁的半环路串连。村口上基本都设有传统村落常见的牌坊或其他显示领域感的标志物。各“村”内部都有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大小不同的院落,宜人的尺度构成了富有人情味的邻里空间。位于小区紧邻城市干道的商业街和社区图书馆与住宅之间的地方以池塘相隔、小桥相连,互为景观。其内部空间也特别强调了各种开敞、半开敞、下沉的院落和连廊的组合,形成丰富而使人留恋的“村口”场所。
(2)突出特点
“第五园”突出原创现代“中式”的理念,没有简单地照搬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机械模仿中式建筑符号,而是用心提炼中式建筑精神化和意念化的精髓,将中式住宅化繁为简,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为其注入了现代的空间需求。广泛地吸取粤、晋、徽等地传统民居和苏州园林的精髓,巧妙地将其融入在小区的建造理念中,营造出了中国诗画文化般的居住场景。
(3)符号抽象
“墙”。墙的形象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点。“第五园”的墙对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马头墙的形式进行抽象提炼,按照现代居住的需求进行设计,双层墙间的区域结合了现代技术、结构、材料以及实际需要,里墙解决内部空间环境的采光、通风等需要,外墙根据景观和通风遮阳的要求开洞,巧妙完成房子内外的过渡,透出淡淡的儒家韵味。
“院”。“第五园”通过“四合院”“六合院”等邻里共享院落,叠院住宅的立体小院(院落+露台),合院阳房的围合所形成的“大院”,种种院落形式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民居中“内向”型的空间,同时又满足安全和私密性要求。
“素”。色彩的“素”是“第五园”在建筑外观形式上的另一个特点。整体建筑包括所有细节全部运用“黑、白、灰”这三种色系,淡雅而恬静,宛如置身在水墨画之中,同时大面积的白色墙体也为各种植物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幽”。“第五园”在庭院的营造上大量采用了竹子这一元素,白墙前、花窗后、小路旁、拐角处等视觉落点,大量地种植竹子。多而不乱,意境悠远,在住区窄街深巷、高墙小院的映衬下更显得深邃与清幽。
万科“第五园”突出的特点就是现代手法+中式元素+独特的营销噱头。对“第五园”最直接的解读是一种江南传统民居和园林与时下流行的联排住宅和独栋别墅的结合。它的“中国式”表达很少借用岭南的地方性风格,而是移植和借用徽州文化。因为江南传统民居和园林文化似乎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万科只是在商业策划与中式风格表达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恰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能够满足商品推销中标准化的要求,因此得以被广泛地推广及模仿。
2)上海“九间堂”
号称“中式意境,现代感受”的上海“九间堂”住区,是将中式建筑文化的传统韵味、现代化的现代科技相统一,“九间堂”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基地四周均有较好的景观资源可供利用,共建约50栋独立式别墅。别墅区的低容积率,便于形成传统的中式园林风格。
(1)总体布局
利用基地南北边界存在夹角的几何特征,规划布局在腹地中采用了曲折迂回的手法开渠引水,使整个基地形成了周边区域和中部三个半岛区域。
三个半岛又分别垂直于南北边界,使水体空间也随之出现了楔形的宽狭变化。这样,腹地中几乎所有的别墅地块都有一面以上临水接绿,整个基地都拥有了可供摄取的外部景观资源。而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设计追求的“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空间效果,体现了中式传统建筑外部空间的特质。
整个小区水道迂回曲折、空间收放张弛、内庭套叠,这种中式意境和现代感受,正是设计者对传统建筑特点现代化的探索和追求。
(2)建筑设计
在单体建筑设计中,“中式意境”既表现在建筑外观上,也体现在空间的变化之中。“九间堂”在这方面处理得较好。以中二区半岛别墅为例,吸取了江南私家园林大宅的空间精神,遵循主、客分区的空间传统,在形体上可概括为两个“L”形,形成家庭起居和待客交际两个功能分区;在外部空间上则可归纳为两个院落空间,以形成开放的待客前院和私密的家庭后院——在人行动线上展现为主、客两条路径的安排。设计者对功能、空间、路线的精心安排和组织,创造了别墅内、外部的空间秩序。
(3)细节特点
别墅建筑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木结构进行更新;用大面积连续玻璃幕墙对木排门、木连门、折叠屏风等进行替换和更新;以高分子材料、环保材料、可回收性材料、外墙保温材料对原有陶瓦、墙砖、下水系统进行更新;对包括马头墙、山墙、垂花门、游廊、瓦当等具有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的传统建筑细节进行演变。
别墅改封闭式内园为半封闭式。通过半通透型院墙和篱笆与院外园景相呼应,形成类似沧浪亭式的虚实、内外互相衬托的庭园构成;在保证内园视觉外向和纵深的前提下,把握园景视觉的定向性,从视觉上保证中式庭园的内部私密性;改革原有庭院的功能划分,将待客的前院、主人活动的后院相分离,并专门设置客房专有小庭院,保证主客双方各自的私密感和活动区间。
6.4.4“新中式”的新方向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传统文化的崛起,从20世纪20年代以“融合东西建筑学之特长,以发扬吾国建筑物固有之色彩”为主要使命的传统复兴潮流,到“夺回古都风貌”口号的出现,这种“地域性”与“现代主义”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中国的建筑师也一直在为表达自身文化价值做着不遗力的努力。当代建筑师在寻找自身的出路,寻找自我价值的定位,必然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
住宅是与居民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建筑,它一要使国民“居者有其屋”;二要满足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第三,在二者的基础上,能够体现优秀的传统居住文化并具有中国特点。中国从全面学习苏联的“居住区”模式到现在深受西方住区理论影响以来,从整体规划布局上来考虑中国特色的住区案例几乎没有。改革开放加速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碰撞、交融愈演愈烈,使得深入研究西方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借鉴西方文化经验,可以知己知彼,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在对西方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反思过程中,认真反省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结构,才能更清晰地用现代设计策略去表达自身文化。
因此,借鉴传统居住文化不是要在现代的住宅中模仿一些传统的符号,形式上的东西往往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素在里面,应着重研究的是如何对传统居住文化的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判断出哪些是现代生活方式中有价值的,并引入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创造出功能合理、使用方便,并能使人精神愉悦、产生归属感和美感的建筑空间。
对传统居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首先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的观念层进行分析判断,进行评价并筛选出真正应该保存并发展的东西,在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场地环境的尊重
真正“新中式”住区的设计本质应来自“场地”及其所代表的一切“现代要素”,包括历史、文化、地方性的生活方式、地方性的技术和材料等。只要建筑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现场,总能找到一种合乎“场地”需要的语汇来解决和融合“场地要素”。因此,应对不同的“场地”,语汇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其独特性。这种独特的语汇从本质上表达着建筑师对“场地”深层结构的探索和关注。
2)对居住文化的理解
中国五千年农耕文化形成的对土地强烈的归属感,是传统“内向型”围合式建筑的成因,长期以来完整有序的等级观念,也是后来层层递进、各司其职的院落格局的成因;从传统文化来讲,以德威并举的孝文化,形成父严、母慈、子孝的人文建筑关系,崇礼、好客的历史传统以及静思、深居的修身法则最终形成主客院、内外院的居住形态。这些都是中国人在居住上的需求特点产生的深层次文化原因,在现代的中国也得到保留,是中国传统建筑精神的根源,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并可得到充分发展的。
3)法则与体系
西方历来以“法则”和“体系”控制整个建筑学的发展方向,这也使得西方建筑理论与实践能够相辅相成,就算在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这段混乱的建筑建造年代,其复古思潮也有着严谨的法则,对比例的追求、对古典符号精准的模仿与运用,都不能将其看成是拙劣的设计。然而中国建筑体系则完全不同,因此,人们在拼贴及模仿西方建筑或是中国传统建筑时,落实到细部就显得粗糙而毫无张力。
因此,“新中式”的住区设计就应该建立自身的法则与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也是基于前二者的基础上。在设计中强调对传统空间尺度的继承,形式上不必要泥古,更不应该是在西方的法则体系上穿上中国的建筑符号。
“新中式”住区设计应该走一条建立在现代主义风格之上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表达的新中式建筑风格,表现中国文化的手法。这种手法并不是直接移植与模仿传统建筑符号,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共鸣,追求蕴含在建筑形体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一种“神似”的表达。这种“神似”的表达往往是通过挖掘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来实现。
通过对前面“新中式”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少数住区在传统要素的形式创造上作出了一些探索,但是大部分的“新中式”住区,尤其是作为商业开发行为的项目而言,这些“新中式”只是商业策划的独特噱头,并成为权贵阶层的象征,远离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