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48632500000034

第34章 教下研究(3)

四明机应相对:众生苦乐与佛菩萨的慈悲相对,众生根性虽然很多,但不会超出二十五有。九法界众生跟佛法界感应相对。佛菩萨亲证到二十五有王三昧以后,就能跟众生的机相对,二十五有的众生跟二十五有王三昧,可以跟他相应。这是机应相对,一共有三十六句的相应。感应又可以根据众生的根机分为四教的根机。四种根机有四种应。有四教的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圆教的佛,对应四教众生的根机。这叫四机对四应。

五明机应粗妙:这里机与应都有粗妙之分。有些人的机很粗,有些机很妙。有些应很粗,有些应很妙。现在要把粗开成妙,众生有粗机,藏教机就是粗机,通教机也是粗机,别教机也是粗机,圆教机才是妙机。

应呢,藏教的佛菩萨有藏教的应,通教的佛菩萨是通教的应,还有别教,圆教,都有他的应。所以感应有这样的差别。

要把粗的开成妙,还有一个开粗显妙,《法华经》的目的就是把粗机粗应开成妙机妙应。

六明观心:从上面教道分别解释了感应妙,如能回光返照,感应妙即能于自心中找到答案。

第七神通妙

有佛的意轮不思议化,所以有感应妙;以身轮不思议化,所以有神通妙。《璎珞经》中说:“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心就是天然之心。慧性就是通达无碍。神通妙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还有无记化化禅。这六通里面,藏、通、别都不一样,而圆教的神通叫无记化化禅,才叫妙神通。

有些人把神通一概抹杀掉,不是的。鬼道有报得神通,人道有服药得神通,外道因为修根本味禅而得神通,二乘修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而得十四变化、十八神变等。这些声闻人神通叫作意神通;藏教六度菩萨因禅定得五通。通教菩萨因禅定得五通,依体空观而得无漏通。通教的菩萨神通又叫游戏神通,证道薄地以后就是游戏神通;别教初地以前依禅定得五通,登地菩萨依实相发正无漏妙通。圆教的菩萨神通是妙神通,《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圆教六根清净位菩萨的六通相貌有最详细的介绍。圆教初住菩萨神通才叫无记化化,不需要作意,自然应化一切,自然显化一切,任运常明,缘实相常住之理,所以称为神通妙。

第八说法妙

说法妙是佛的口轮不思议化,《法华经·方便品》中说:“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虽然诸佛所证妙法,本不可以言宣的。然而有因缘的话还是可以说示的。佛依一佛乘而方便演说三乘、五乘、七乘之理,然而佛所说的法,皆悉到达一切智地。智者大师依六方面讲:一释法名、二分大小、三明对缘有异、四明所诠、五明粗妙、六明观心。

一释法名:三世诸佛说法的名有无量无边,但可以用十二部经来概括无余。一、修多罗,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于理契于机之经典。二、祇夜,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于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为颂。三、伽陀,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也。四、尼陀那,此译因缘。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因缘之处。如诸经之序品,即因缘经也。五、伊帝目多,此译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也。六、阇多伽,此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也。七、阿浮达摩,新云阿毗达磨。此译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八、阿波陀那,此译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也。九、优婆提舍,此译论义。以法理论义问答之经文也。十、优陀那,此译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是也。十一、毗佛略,此译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之经文也。十二、和伽罗,译授记。于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也。

二分大小:所说的十二部经法可分大小乘。以通说大小乘都有十二部之名,别说小乘只有九部,而大乘有十二部经的说法。

三明对缘有异:就是佛对十因缘所成就的众生而言,佛能知道众生根性有没有成熟,佛的应化说法不会失时。印度的外典和中国的儒家道教典籍都没有十二部的名称。而佛对人天乘讲十善法;对小乘根性或讲九部,或讲十一部,或讲十二部;对大乘根性人讲十二部经。或者就隐显来论四教,隐就是秘密教,显就是渐、顿、不定教。佛讲法有显有密,就显密来说,跟众生的根机而有差别。

四明所诠:诠主要是诠释这个理,所讲的法都是围绕着这个根本道理来说的。诸佛所说很多的教法目的是让佛所说的妙理能显发出来。这是约理而说。佛说法所诠释之理有深浅的差别,为人天乘说法,只是诠释界内俗谛之理。藏教九部、十一部经诠释实有二谛理。通教十二部经诠释幻有即空二谛理,别教十二部经诠释别二谛理,圆教十二部经诠释圆二谛理。如《法华经》中所诠的理,诠的是诸法实相,诠佛的知见。

五明粗妙:先来辨别粗妙,1.理有粗妙,一切诸法,无非中道。无离文字,而说解脱。这是理妙。2.言辞有粗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虽常说般若,常说中道。而众生有不同的理解。3.所诠粗妙,为人天乘诠有为十善理,为藏教三乘诠生灭四谛理,为通教三乘诠无生四谛理,为别教菩萨诠无量四谛理。为圆教菩萨诠无作四谛妙理。4.众经粗妙,《华严》诠别圆之理,《三藏》诠偏真理,《方等》诠四教理,《般若》诠通别圆之理。5.《法华经》十二部诠纯圆独妙之理。

再来开粗显妙,所说的法有粗有妙,藏、通、别都是粗,圆教法是妙。

六明观心:以上说法妙若能融于自心作观,则能成就观心说法妙,是名真说法妙也。

第九眷属妙

既然佛讲法讲好以后,那就有法的眷属。既然有说法,必然有眷属来听法。眷属妙分五方面讲:一明来意、二明眷属、三明粗妙、四明法门、五明观心。

一明来意:眷属里先说明眷属的来意。为什么?因为有说法妙,肯定有听法的人,听法的人就是眷属,佛的弟子就是佛的眷属。出家以后有一些徒弟收来,徒弟就是你的眷属。天性亲爱名为眷,更相臣顺名为属。佛久远劫讲法至今就有人天眷属、三乘眷属、一乘眷属等。众生有因闻慧解悟而成眷属,有因思慧中而成眷属,又有因修慧得佛法分而成眷属。

二明眷属:眷属又可分为理性眷属、业生眷属、愿生眷属、神通生眷属、应生眷属这五类差别。

(一)理性眷属就是一切众生都是佛子,不管他是否听闻佛法,理性上都是佛子,因为他都具有佛性。一切众生虽然在迷惑颠倒中,但是他的天性与佛是相关的。所以十方诸佛把一切众生当成他的儿子,这是毫无条件的,不加选择的,平等的,是无缘的,就是把一切众生当成他的眷属,所以称为理性眷属,不管闻法也好,不闻法也好,他终究是要成佛的。

(二)业生眷属呢?也就是跟佛已经结下缘,比如有些人跑到寺院里面,向佛顶一个礼,或者举一下手,或者看佛一眼,或者说一句话,或者烧一根香,或者点一支蜡烛,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与三藏教生灭法结缘,或者与通教无生法结缘,或者与别教不生生恒沙佛法结缘,或者与圆教不生不生一实相法结缘。这样的人都称为业生眷属,跟佛已经结下缘分。

(三)愿生眷属就是发愿托生为眷属,比如罗睺罗,佛的儿子,他发愿生生世世,哪一个佛出世,就要做他的儿子,发了这样的愿,所以经常做佛的儿子。像耶输陀罗,她是佛的妻子。只要十方哪里有佛出现,她就发愿要做他的妻子。有些发愿要做佛的父母,这些人都是发愿的,所以生生世世都跟着佛。密宗有一些弟子都是发愿要跟上师永不相离,这就是愿生眷属。像大宝法王过世以后,他的一个徒弟去找他,结果汽车就出了车祸,往生了,往生以后大宝法王又把他认出来,重新做大宝法王的弟子。所以师徒关系有时候是很密切,显教里面有时候也很密切的,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这些来的人都是叫做愿生眷属,他发愿的。像舍利弗,佛出世他就来了,做佛的上首弟子,像目犍连,像迦叶尊者,像阿难、难陀尊者,像周利槃陀伽等等,这些人都是跟佛有愿力关系,愿力很坚固,不会忘失,所以下一辈子还会找到佛。愿生眷属如能得道就成为法内眷属,不得道就成为法外眷属。

(四)神通生眷属是有证量的,跟愿生眷属不一样,愿生眷属是靠发大心的。但神通生眷属是有一定的证量,发真谛无漏,具有神通,而残余思惑未断,可以从天界下来,或者从他方国土来了。像佛世的一些声闻弟子,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们。

(五)应生眷属的神通智慧都超过神通生眷属,而神通生眷属还没有达到应生眷属的境界。因为应生眷属叫真应,层次更高了,是破无明的法身大士,叫做应生眷属。像观音菩萨,妙音菩萨,神通自在,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称为应生眷属。没有破无明,虽然有神通变化,但是不叫应生眷属,叫神通生眷属。神通生眷属虽然具足五眼六通,在三界里面可以自在,破见思惑,但是不一定破尘沙惑。破尘沙惑不一定破无明惑,要破无明惑的眷属才叫应生眷属。因为他有法身,他自己也开宝藏,自己也能度化众生。这种眷属是不可思议的。

三明粗妙:我们讲到这些眷属的五种差别,必须判别眷属的粗妙。藏教根性眷属为粗眷属,通教根性眷属、别教根性眷属都是粗眷属,而圆教眷属为妙眷属。再约五味判眷属粗妙。成相待妙眷属;最后开粗显妙而成绝待妙眷属。

四明法门:所谓法门眷属如《净名经》中说:“方便为父,智度为母,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此生。法喜为妻,慈悲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为舍,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法门眷属又有藏教法门眷属、通教法门眷属、别教法门眷属与圆教法门眷属。

五明观心:你去观心,会发现自己内心有无量的眷属,心就好比心王,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这些心法都可以说是观心的眷属。又可以分为爱心眷属、见心眷属、无常生灭观心眷属、即空观心眷属、即假观心眷属、即中观心眷属。从凡夫心到有漏心到无漏心,这些都是观心而论法门,观心而论眷属。这是第九眷属妙,眷属妙是因为说法妙而产生的。

第十功德利益妙

所谓功德利益妙就是利自己的益名为功德,利益他人名为利益。又分四方面解释:一利益来意、二正说中利益、三流通中利益、四观心中利益。

一利益来意:既然有眷属,佛讲经说法不会空说的,这些眷属跟着佛一起肯定会得到功德利益,所以第十就会讲到功德利益妙。像理性眷属虽然没有闻法,但是也会得到功德利益。业生眷属因为闻到佛法,佛种从缘起。愿生眷属已经很坚固了,很稳定。神通生眷属自己有证量的。应生眷属已经开宝藏了。这五种眷属功德利益都不相同,得到的利益差别很大,理性眷属就是大富盲儿,常受宝伤,虽然一直得到阳光的照耀,但是看不见阳光,所以说功德利益差别很大。

二正说中利益:正说中利益又可分为三:(一)论远益、(二)近益、(三)论当文益。

(一)论远益:就是指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宣讲《法华经》,释迦牟尼佛是其中的一个王子。已经为我们今天的众生播种一佛乘的种子。如果论利益可以略分为七种:一是二十五有果报,也可以称为地上清凉益;二是二十五有因华开敷益,也称小草益;三是真谛三昧益,也称中草益;四俗谛三昧五通益,也称上草益;五俗谛三昧六通益,也称小树益;六俗谛三昧六通益,也称大树益;七中道王三昧益,也称最实益。广开有十种利益:果益、因益、声闻益、缘觉益、六度益、通益、别益、圆益、变易益、实报益。以上所说都是大通智胜佛以来所化眷属所得的利益,或者以尘点劫前教化所成眷属的功德利益,所以称为远益。

(二)近益:指释迦牟尼佛的今生从菩提树下始成正觉以来,转法轮,以前四时的教化众生所成眷属,所得到的功德利益。我们称为近益。约四教五昧辨别二益、八益的关系。

(三)论当文益:就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中的当文利益,《法华经》具有七益,虽然有差别,其实没有差别,七益虽然有深浅,无非是一实相。好像根茎枝叶生长,其实都是一地所生。所以说差别而无差别。其他经得粗益,而《法华经》得妙益,得相待妙益,绝待妙益,按六即论则得理妙益,名字妙益,观行妙益,相似妙益,分真妙益,究竟妙益。

三流通中利益:就是指《法华经》中的流通分中的利益,以及佛灭度以后,未来世一切众生弘扬《法华经》的功德利益。可以分三方面讲:(一)出师,(二)出法,(三)出益。

(一)出师:就是弘扬《法华经》的法师包括了:1.法身菩萨以誓愿庄严弘扬《法华经》不但令娑婆世界得益,也令他方世界的众生得益,上土、下土的众生得益,换句话就是令十方众生得益,如妙音、观音、文殊、普贤菩萨。2.生身菩萨也能教化此世界、他方世界、下方世界的众生,而不能度化上方的众生。3.凡夫师能在此方世界弘扬《法华经》,能使凡夫得益,也能使圣人得益。如《无量义经》中说:“有病导师,在于此岸,而成就船筏,渡人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