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教程
48644000000073

第73章 组织文化(1)

学习目标

1.了解组织文化的含义、内容和特点;

2.理解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

3.区分组织文化的不同类型;

4.解释组织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5.说明组织文化的产生和维系。

开篇案例

5个有关组织文化的寓言(青蛙、猴子、老鹰、螃蟹、土虱)

1.可能很多人听过煮青蛙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将一只青蛙放在大锅里,里面加水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约略可以感觉外界温度在慢慢变化,却因惰性与没有立即必要的动力往外跳,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

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的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企业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2.提到组织变革,有一个关于4只猴子的寓言。科学家将4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

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几天后,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三只老猴子制止,并告知有危险,千万不可尝试。实验者再换一只猴子进入,当这只新猴子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次不仅剩下的两只老猴子制止它,连没被烫过的半新猴子也极力阻止它。实验继续,当所有猴子都已换新之后,没有一只猴子曾经被烫过,上面的热水机关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却没有猴子敢前去享用。

企业禁忌经常故老相传,虽然事过境迁、环境改变,大多数的组织仍然恪遵前人的失败经验,平白错失大好机会。

3.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据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公平”不能成为组织中的公认原则,组织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4.组织中也应该留意与去除所谓的“螃蟹文化”。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

企业里常有一些分子,不喜欢看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5.为了增加组织的战斗活力、延续组织的生命力,领导者可以在组织中安排一些“土虱”。喜欢钓鱼者都晓得,如果把鱼钓上来超过一个小时,放在篓子里的鱼儿往往奄奄一息,所以擅长钓鱼者经常在鱼篓里放一尾土虱,由于土虱生性喜欢攻击身边的鱼,鱼必须持续跳、躲、闪以避免其攻击,因此即使经过数个小时,钓上来的鱼还是活得很新鲜。

组织里一片和谐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若有人能适当地扮演土虱,刺激组织成员的生存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鱼与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掌握好,否则会弄巧成拙。

13.1组织文化概念

“文化”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本是指“耕作”、“教习”、“开化”的意思。在中国古籍中最早把“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指圣人在考察人类社会的文明时,用儒家的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以构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使得社会变得文明而有秩序。然而在欧洲的历史中,文化一词主要是指由于人类在思维和理性方面的发展而引发的整体社会生活的变化。英国和法国的culture,德国的kultur都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而cultura的含义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化被认为是培养公民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将文化同人类的理性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区别于原始民族的“不开化”和“野蛮”。此时的文化观点,是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在社会哲学思想上的反映。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机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

13.1.1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组织文化的表层,即物质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过程及产品总和,同时包括实体性的设施。它是区别于组织文化之间、组织文化与社会文化和其他子系统文化之间最明显的外部特征。

②组织文化的中间层,即制度层。是员工行为方式及企业各种规范、管理条例的总和。

它也是组织之间、组织与其他社会文化子系统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

③组织文化的深层,即核心层。是组织成员社会意识和经营意识的总和。它是组织文化的隐性部分,渗透在组织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通过中层和表层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

物质层、制度层、核心层由外到内的分布形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这种结构不是静止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核心层决定了制度层和物质层。核心层是组织文化中相对稳定的层次,它的形成是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本组织的实际情况所影响的。核心层是组织文化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核心层就有什么样的物质层。

制度层是核心层和物质层的中介。核心层直接影响到制度层,并通过制度层影响物质层,因此制度层是核心层和物质层的中介。制度层的中介作用,使得许多卓越的组织家都非常重视制度层的建设,使它成为本组织的重要特色。

物质层和制度层是核心层的体现。

核心层虽然决定着物质层和制度层,但核心的精神具有隐性的特征,它隐藏在显性内容的后面,必须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来体现。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就是核心层的体现和实践。物质层和制度层以其外在的形式体现了组织文化的水平、规模和特色,体现了组织特有的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组织文化的核心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的完整体系。其中,组织的核心层是最根本的,它决定着组织文化的其他两个方面。因此,在研究组织文化时,要紧紧抓住核心层的内容,只要抓住了核心层,组织文化的其他内容就顺理成章地揭示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对组织文化的研究重点都放在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上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一些人把组织文化误解为就是组织精神的原因。

13.1.2组织文化的内容

从组织文化的形式看,其内容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和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

1.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

所谓显性内容就是指那些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精神行为为表现形式的,通过直观的视听器官能感受到的、又符合组织文化实质的内容。它包括组织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行为等几部分。

①组织标志。是指以标志性的外化形态,来表示本组织的组织文化特色,并且和其他组织明显地区别开来的内容,包括厂牌、厂服、厂徽、厂旗、厂歌、商标、组织的标志性建筑等。

②工作环境。是指职工在组织中办公、生产、休息的场所,包括办公楼、厂房、俱乐部、图书馆等。

③规章制度。并非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组织文化的内容,只有那些以激发职工积极性和自觉性的规章制度,才是组织文化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主管理制度。

④经营管理行为。再好的组织哲学或价值观念,如果不能有效地付诸实施,就无法被职工所接受,也就无法成为组织文化。组织在生产中以“质量第一”为核心的生产活动、在销售中以“顾客至上”为宗旨的推销活动、组织内部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目标的公共关系活动等,这些行为都是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具体实施,是它们的直接体现,也是这些精神活动取得成果的桥梁。

显性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上4个方面,它们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毕竟是精神的外化,还不是组织文化的根本内容,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

2.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

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几个方面。

①组织哲学。是一个组织全体职工所共有的对世界事物的一般看法。组织哲学是组织最高层次的文化,它主导、制约着组织文化其他内容的发展方向。从组织管理史角度看,组织哲学已经经历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②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个人进行评价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和人是否具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和作用,组织中人的各种行为和组织利益的关系等。

③道德规范。组织的道德规范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风气和习俗,包括是非的界限、善恶的标准和荣辱的观念等。

④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是组织的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综合体现和高度概括,反映了全体职工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的认识。组织精神是组织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组织哲学、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

以上就是组织文化的4个主要隐性内容。除此之外,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还包括组织的美学意识、组织心理、组织的管理思维方式等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中要加以注意的。

13.1.3组织文化的特点

组织文化产生的根源及其形成过程使其既具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又具有组织管理的个性特色。

(1)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及其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肯定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性质为转移的;并且明确指出,统治阶级的文化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即文化是有阶级性的。

组织文化作为整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性质为转移的,是有阶级性的。

(2)民族性

组织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对不同国家的组织行为进行预测,需要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对组织文化的影响,对于外交和国际贸易均有重要意义。

组织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由于组织成员成长于各自的社会文化之中,必然会把民族文化传统带到组织中。民族文化是影响组织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组织及其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还会对组织经营管理的方针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成功地管理一个组织,不仅要建立有民族特色的组织文化,还应努力适应民族文化环境,迎合一定民族文化环境下的社会心理状态,否则将陷入管理困境和危机。

另一方面,组织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微观组成部分,也起着不断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3)整体性和个体性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不仅是组织全体成员,包括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而且也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关键特征。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组织,由于其民族文化、传统习惯不同,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组织文化。它以观念的形式,从非计划、非理性的因素出发来调控成员的行为;它是对组织管理中的标准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补充和强化,潜移默化并贯注于组织成员的行为中,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自觉地组成团结协作的整体。

(4)历史连续性

组织文化与组织的长期发展历史紧密相连,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组织文化是组织管理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它形成于组织成长变革和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组织自身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同时,对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又具有深远的影响。

(5)创新性

组织文化是最终联结和维系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在这个联系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伦理、交往方式及情感等方面,都是以他们所能够接受的经过长期培养和发展所形成的组织文化为准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