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48734400000005

第5章 喜乐: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笑(1)

圣严法师茶语:笑口常开,心态常好

英国有句谚语:“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好的介绍信。”面对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现自己的友好、热情,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自信、教养,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对方的心灵中投下一束温暖的阳光,也让自己拥有美好的心情。

有一个人常常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除了悲伤就是烦恼,他渐渐地越来越颓废、越来越忧郁。

一天,他听说在远方的深山里有一位得道高僧,能够帮人答疑解惑,便跋山涉水地寻到这座寺庙,向老禅师请教解脱之法。

忧郁者问:“禅师,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摆脱这悲观痛苦的深渊,得到充实而轻盈的快乐呢?”

禅师回答:“微笑,对自己微笑,也对他人微笑。”

忧郁者仍然困惑,又问:“可是我没有微笑的理由啊!生活如此艰辛,我为什么要微笑呢?”

禅师略微思索了一下,说:“第一次微笑是不需要理由的,你只要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笑容就可以了。”

“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呢?一直都不需要理由吗?”

“不要担心,到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微笑就自己来找你了。”

忧郁者踏上了返乡的归程,老禅师微笑着目送他离去。

不久以后,寺中来了一位快乐的年轻人,他径直来到老禅师的禅房外,轻轻地敲了敲门,说:“禅师,我回来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快乐。

老禅师并未打开门,便在屋内问道:“你找到微笑的理由了吗?”

“找到了!”年轻人兴奋地说。

“那么,你是在哪里找到它呢?”

“当我第一次对来向我借东西的邻居微笑的时候,他同样给了我一个微笑,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天空是那么辽阔,空气是那么清新;第二次,当我走在路上被一个人撞到时,我并没有愤怒,而是送给他一个微笑,我得到了他发自内心的歉意和感谢,那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第三次,当我把微笑送给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时,他们拉着我加入了他们游戏的队伍……我把微笑送给路上的陌生人,送给街边休息的老人,甚至送给曾经羞辱过、欺骗过、伤害过我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高出我所付出几倍的东西,这里面有赞美、感激、信任、尊重,也有自责和歉意。这些让我更加自信、更加愉快,也更加愿意付出微笑。”

“你终于找到了微笑的理由。”禅师轻轻地推开房门,微笑着对他说,“假如你是一粒微笑的种子,那么,他人就是土地。”

微笑是滋润我们干涸心灵的清水,是驱散我们心头冷漠的阳光,是赶走燥热,带来清新的冰茶。微笑,是一个人行走世间最好的通行证,它引导我们告别冬日的寒夜,迎来春天的暖阳。

星云大师认为,微笑能够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使疲劳的人得到安适,使颓唐的人得到鼓励,使悲伤的人得到安慰。

微笑,是一朵绽放在脸上的蓓蕾,它植根于人的美好心灵中,闪烁着善良与智慧的光芒。与人相处时,善意的开始必然带来快乐融洽的结果。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是件很困难的事,实际并非如此。只要你平时多对自己说:“我想做一个快乐的人,我喜欢微笑。”你肯定能做到这一点。

当我们微笑时,面庞总是真挚动人、温情洋溢,宛如和煦的阳光。当我们一路朝着它所在的方向走去的时候,其他的忧愁和烦恼都会被渐渐地抛在身后的阴影里。

盏茶铭心

圣严法师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是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微笑,是世间最美丽的表情,它代表了友善、亲切、礼貌与关怀。不会微笑的人,身旁的空气都难以流动,待久了只会让人窒息。微笑的力量无关外貌,只要你能真心诚意地展颜一笑,便能将温暖送给每一位与你擦身而过的熟悉抑或陌生的人。

慧律法师茶语:宽容是快乐的源泉

“宽容”二字,包含着人生的大道理,它不仅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它是将“冤冤相报何时了”变成“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的智慧。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偷去禅师那里偷东西,什么也没有找到,正当他失望地走出门时,却撞见了外出归来的禅师。禅师并不发怒,只是把自己的禅衣脱下给了他,并对他说:“你来了也不能空手回去,就把这衣服送给你吧!”小偷拿着衣服走后,禅师望着夜空中的月色,心里感叹:“但愿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第二天,小偷将禅师的衣服悄悄地送回。当禅师看到自己的衣服时脸上浮出了欣慰的笑容,缓缓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禅师赠衣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宽容的温暖。宽容就是用一颗博爱的心去感化他人,用这颗心的温度融化对方的冰冷,用这颗心的纯粹净化对方内心的杂尘。当这宽容在对方的内心燃起了希望,感化者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拥有来自这种宽容的快乐。

滚烫的茶水被倒进透亮的茶杯,茶杯不因炙热的温度而拒绝水,而是以自己的身躯包容着它,让热气中的缕缕茶香漫过了杯子的心灵,这就是一种温暖,更是一种快乐。

宽容其实是用一颗如海的心去包容,在那包容的过程中,星星点点的细节与香韵其实也是一种快乐。因为宽容了别人,让别人获得解脱,所以自己才会快乐。

《省心录》中讲道:“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这讲的就是宽容之道。心灵如海般广阔与宁静,而宽容就好似一束光,通过心窗照在那平静的心海,在那波光粼粼的水波上印了月光般的皎洁,从而照亮了别人,璀璨了自己。

盏茶铭心

慧律法师开释录中提到:“懂得宽容的人,才是善于得到快乐的人。”宽容是一种快乐,是自己埋下的快乐的种子,然后开花结果。就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海的包容与原谅是一种快乐,无言的回报更是一种快乐。当风拂过心扉,壮丽了心海的宽广,我们学会宽容,学会以杯容水;当茶香丝缕在空气中飘漫时,洋溢在心间的坦然与豁达就成了一种快乐。

大安法师茶语:简约,也是一种幸福

每个人的一生之中,都会有许多追求和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也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人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复杂,但生活本身其实十分简单。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便会懂得其实生命可以如此简单与快乐。幸福与快乐源自于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

一连几日,大雨倾盆而下,山下的村庄遭遇洪水。住持心怀慈悲让小和尚拿着寺里的粮食去救济饥饿的村民,小和尚回来后向众僧说了这样一则见闻:大水像吃人的魔王,不但冲垮了不少房屋,还淹死了不少村民。一个村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洪水冲走。

众僧听罢,议论纷纷。有人说农夫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农夫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他们的争论被住持听见了,住持笑了笑,命小和尚再次下山,问问村民当时是怎么想的。小和尚几经打探,找到了村民,回想起这件事,村民痛不欲生:当时洪水袭来,妻子就在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小和尚将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住持,住持笑着对众僧说:“洪水袭来时,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这个村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

救离自己最近的亲人,这是村民的选择。这是最简单的选择,也是最有利的选择。最简单的想法,能将不幸最小化,也能将不幸化为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