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具魅力的名城古镇
4875100000007

第7章 魅力名城古镇——亚洲篇(6)

大马士革享有“阿拉伯世界古文物荟萃地冶的声誉,古城区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雅加达——万岛之都

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咽喉,更是亚洲通往大洋洲的重要桥梁。

早在14世纪,雅加达就以出口胡椒、香料吸引了许多中国和阿拉伯的商人。

1527年,加拉巴被淡目国占领,改名为“查雅加尔达冶,意思是“光荣的堡垒冶“胜利的城市冶,雅加达一名就由此演变而来。1592年后,荷兰殖民者将魔爪伸到了印度尼西亚,他们建立便于加强统治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印度尼西亚才赢得了独立,建立了共和国,定都于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爪哇岛是印度尼西亚文化的摇篮。

在这里,雅加达人繁衍生息,自己制作青铜器和铁器,之后还受佛教色彩的影响建立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王朝。在麻喏巴歇王朝之后,印度尼西亚社会开始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这期间的文物具有伊斯兰教色彩。在15世纪,由于受到西方殖民者的统治,印度尼西亚渗透着西方社会的一些特点。另外在雅加达的历史博物馆中有记载:印度尼西亚石器时代文化受到来自云南地区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到了公元前1—2世纪,印度尼西亚人民已能制造青铜器和铁器,这种生产的发展同样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中心,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全国性商业、工业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工业有食品、机械和造船等。其次,雅加达还是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中心,这里有国立印度尼西亚大学以及其他国立和私立高等学校。还有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如印度尼西亚科学院、国家档案馆、摄影测量研究所、工业调查研究所、中央统计局、水文地理和考古研究所、语言和民族文化研究所、气象学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经济和社会研究所等。

雅加达是一座璀璨的城市,它的璀璨不仅来自于古代的历史遗迹,更来自于它本身旖旎的自然风光。

布哈拉——伊斯兰穹顶

漠海中的布哈拉,有着大大小小的蓝色穹顶和以蓝调为主的釉面墙壁。幽静的街道上,偶见身着深蓝色大袍的人走过,一阵干爽的风拂面而过,给人一种走到天边的感觉。它位于欧亚大陆最深的腹地,在丝绸之路兴盛的年代里,是沟通东西方文明商路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布哈拉城建立于公元前1世纪,位于泽拉夫尚河的低洼灌溉河谷地区,面临沙赫库德运河,坐落在一块绿洲上。丝绸之路途经此处,古迹距离贯穿黑海地区的铁路线15千米,距撒马尔罕250千米。历史上,布哈拉城是宗教和贸易中心,现为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首府。

在公元4世纪并入匈奴恹哒王朝之前,布哈拉城归属库善帝国,由西徐亚人组成的萨卡王朝统治了这一地区。公元709年,阿拉伯人占领该地后,布哈拉成为巴格达哈里发的重要文化中心。公元892—999年,布哈拉成为萨曼王朝的国都。11—12世纪期间,在突厥喀喇汗王朝的治理下,布哈拉的经济和文化一直保持着繁荣的景象。

1220年,铁木真的蒙古骑兵攻陷了布哈拉,并放火焚城。1273年和1316年,蒙古人再度入侵。1370年,布哈拉并入铁木真王朝版图之后,城内涌现出大量建筑精品。在15世纪末,反复争夺的无数次大小战争中,布哈拉逐渐衰败。16世纪,谢巴尼德的乌兹别克人建立了布哈拉汗国,作为首都和新兴国家的中心,布哈拉再度繁荣。布哈拉最终成为邻国侵略的牺牲品。1753年,它成为新的曼吉特王朝的首都,直到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

布哈拉的城市设计和建筑对中亚许多地区的城市规划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布哈拉是中亚地区最完美无缺的中世纪城市典范,当时的城市布局至今保存完好。

据文献记载,自公元9世纪起,古城狭窄蜿蜒的街道就被三种不同的建筑区分开来:城堡、城市自身建筑以及商栈。旧市区内建有长方形街区,四周环绕城墙,用于防御的城墙反复毁于战火又反复重建,在几个世纪的岁月之中改变了城市的风貌。16世纪时,城墙周长12千米,116座敌楼和11座两侧带有塔楼的城门护卫着城市,现今还遗留下来两座城门。东城墙外面的城堡为中亚细亚最大的城堡之一。

布哈拉的遗迹除了很多16世纪的建筑外,还有大量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包括建于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的伊斯梅尔萨曼王陵,堪称中亚建筑艺术的杰作。卡里安尖塔建于11世纪,是布哈拉最高的建筑物。此外还有马高基—阿塔里清真寺、查尔清真寺、拉希穆汗清真寺和谢伊费德丁纳·布哈尔兹陵墓,建筑物多为宗教场所,但也留有不少商业建筑,如商栈和市场。这些当地的建筑由砖瓦房和土坯平顶房构成,而且临街一面缺少窗户。富户人家都装饰着雕花大理石镶条和壁间。

布哈拉曾是中亚伊斯兰神学研究的中心,建有许多神学院和伊斯兰高等教育学府,1509年所建的库克尔达什神学院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神学院。在萨曼王朝时代,文学和科学都很发达,当时的布哈拉宫廷图书馆藏有很多珍贵的手稿,每一门科学和文学书籍都设专室藏贮。15—16世纪形成的布哈拉画派留有很多作品。

瓦拉纳西——轮回的圣地

瓦拉纳西以前称为贝拿勒斯,历史上还有“加西冶之称,因城市地处印度北方邦恒河中游的瓦拉纳和阿西两河之间,1957年改为现名称,是取两条河的名称合成的。瓦拉纳西享有“印度之光冶的称号,是印度恒河沿岸最大的历史名城。

瓦拉纳西就是印度教徒心中的“耶路撒冷冶。这个印度北方邦的城市相传由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湿婆神建于公元前6世纪,拥有超过1500座以上的寺庙,建筑风格各异,形状多姿多彩,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尽管有的庙宇已经很残旧,却丝毫不影响每年接受数百万信徒和游人的参拜。印度人心目中的圣河——恒河正流经这里,印度教徒的人生四大乐趣——住瓦拉纳西、结交圣人、饮恒河水、敬湿婆神,就有三个要在瓦拉纳西实现。

印度金庙也叫维西瓦纳特庙,是瓦拉纳西寺庙中地位最高的一座,位于恒河浴场以北的街上,在原来的维西瓦纳特庙被莫卧儿王朝的一位皇帝摧毁后,于1776年重建。这座庙宇供奉湿婆大神,对前来瓦拉纳西朝拜的信徒,它是个必访之地,但非印度教徒是不得入内的,一般的游客只能在金庙对面的楼房高处俯瞰庙内情景,也可从寺院后面小道的壁洞中窥视庙宇内部。

金庙塔楼高耸,镀金的圆塔顶映着蓝色的晴空,显出一派庄严富丽的气派,据说,金色的庙顶共用去了880千克的黄金,所以称它为“金殿冶。

千百年来,瓦拉纳西的恒河岸边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上演着相同的一幕,空气中永恒不变地漂浮着各种香料气味。印度教徒相信,在恒河中沐浴净身,可以洗去一切“罪孽冶。在他们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一次到恒河沐浴净身,并希望死后能在这圣城的圣河举行火葬,把骨灰撒入恒河,因此每年都有百万以上的印度教徒来此聚集,沐浴净身并举行大型宗教集会。对于印度教徒而言,瓦拉纳西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天堂的入口,用圣水冲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达到人生超脱凡尘、死后到达天国永生的愿望。

在迷宫一样的大街小巷里穿梭的神牛依然和几世纪前一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外面的发展对于这个古城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时间仿佛在这里已经停顿。

恒河依旧东流去,世界却就此永恒。

佩特拉——梦幻都城

1981年,约旦国王侯赛因颁布法令,用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来命名国家通讯社,这座古城就是举世闻名的“石头城冶佩特拉。

佩特拉在约旦的南部,坐落于胡尔山东部山脚下的穆萨谷地之中。其山北部是大名鼎鼎的死海,西部则是巴勒斯坦被占的领土和埃及的西奈半岛。

许多世纪以来,关于佩特拉有一则神话故事一直流传于约旦民间:在南部广袤的沙漠中,有一条神秘的峡谷。很久很久以前,一批神人在那里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并在里面藏了无数珍宝。还真有一代又一代的寻宝者前去探寻,但都败兴而回。直到1812年,英国游客约翰·白克汀特无意中发现了它,佩特拉才浮出了历史的水面。

于是,佩特拉迎来了近两个世纪的考古发掘,使我们知道了古罗马时代,阿都玛人和纳巴蒂人曾在这一带生活,并先后建都,使此处成为中东著名的商业中心。公元106年,它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侵入,它被遗弃。

远在2000多年前,是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那些玫瑰色的砂岩峭壁上雕琢出了这座城市。

在逶迤绵延的穆萨山谷的巨岩中间,一条狭窄弯曲的小道通向佩特拉。小道两边的悬崖峭壁高70—100米,峡谷宽处约7米,窄处仅能通过一辆马车。

岩壁上刻有纳巴蒂女神杜莎拉的小祭坛和供水的大水槽。佩特拉自古就严重缺水,先民们就在峭壁上凿岩建成供水系统,其艰难可想而知,其精神惊天动地。

公元3世纪,一位国王将公主许配给了引水的英雄,并特别命令工匠们在巨岩上凿了一个宫殿,名为本特宫,意为“女儿宫冶。据考证,女儿宫具有拜占庭式的建筑艺术风格。它的南北两道门各有12根大石柱,衬托着高达20米的石头宫殿,气势十分雄伟。

现存的卡兹尼陵墓由纳巴蒂人于公元前1世纪凿成,大门高40米,宽28米。门面色泽依然鲜艳,让人禁不住想象当年那巧夺天工的雕琢场景。陵墓分上下两层,上有6根、下有4根罗马式石门柱,巨岩大厅的壁面至今依稀可辨烟熏火燎的痕迹。这是佩特拉最漂亮的一座石雕建筑。

从卡兹尼陵墓前的谷地向右,可见到佩特拉重要的古迹——古罗马剧场,这是公元2世纪罗马征服者的杰作。整个剧场依山凿成,共34排,拥有可容纳6000名观众的阶梯形座位。舞台建在一块大岩石上,周围有四根粗大的石头圆柱。现今,那些高大的廊柱虽然早已倒塌,但无形无色的匠心与气势仍能穿透时空,让我辈倾倒。近年来,约旦当局加快了对佩特拉的考察和研究速度。在发掘的700多处历史遗迹中,大部分是神庙或灵庙。

佩特拉的兴废似乎并没有惊心动魄的、可令人反复咀嚼的事件,但面对断墙残壁,人们还是要兴起时光无情、人生苦短的慨叹。

吴哥——密林中的绝唱

阇耶跋摩七世依循许多先王的旧例,在吴哥平原划出一块地方,加建了许多庙宇。其中最不寻常的是为他自己建的巴容庙。

阇耶跋摩七世所造的城称为“吴哥城冶,城四周有一圈方形壕沟,里面一度养着鳄鱼。壕沟每一边长逾3千米,内有7米高的城墙加强防护,现在这些城墙都长满了树。主要的通衢都循东西、南北方向布置,跨越壕沟从城门进入城里,城门洞开得既高又宽,可供御象通行。所有通过城门的大道都在城中心的大庙——巴容庙前相交,格子状的街道把全城分成许多区,有些街道两旁有水渠。

城内的面积比整个古罗马城还要大,但是大多数老百姓都住在城外广大的郊区,因为城里几乎全是王宫、寺庙和官衙。

考古学家已经一步步弄清楚古柬埔寨王国的日常生活情况。村庄分布在水渠两旁,水渠是这个国家的生命线,靠它引水灌溉稻田。那些村庄也和吴哥城一样,围绕着一条通衢建造,四周围着竹篱。

从阇耶跋摩七世所造的巴容庙墙壁上的浅浮雕,可看出吉蔑人无忧无虑的日常生活。他们拿鸡和鱼去交换别的物品,在木制凉棚下乘凉休憩。有些农民深入丛林去打猎;有的在准备宴席、观看斗鸡、欣赏杂技表演,或者蹲在地上逍遥地打发时间。

巴容庙的浅浮雕也刻有吉蔑人击败占族人的战争场面,使人了解到吉蔑帝国的军队曾在整个中南半岛南部扬威的一些往事。

吴哥势必不能久存,虽然有些农民留居该处,但他们赖以为生的灌溉系统渐渐失修,森林又蔓延进这个城市,只剩下攀缘植物丛生的废墟和对一段盛极而衰的文明的回忆。

素可泰——泰国文明的摇篮

素可泰在泰语中意为“幸福的黎明冶,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素可泰王朝的都城。在这里诞生了泰国文字,还诞生了泰国第一部文学作品和第一部历史记录,素可泰被誉为“泰国文明的摇篮冶。

1238年,泰族首领联合起来战败吴哥王国驻守素可泰的军队,并以此地为中心建立了素可泰王国。从此,素可泰作为王朝的首都延续了100多年。到了15世纪上半叶,城市走向衰落。就在这短短的100多年中,素可泰的帝王们对泰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朝从东、西两侧邻邦吸收文化,并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结合。拍坤兰甘亨是王朝的第三世帝王,他创造了泰国今天的文字,并用这种文字在石碑上记载了泰国第一部历史。第五世帝王里泰时期,雕刻和建筑艺术得到了发展,王朝为佛像造型制定规范,“素可泰佛陀冶庄严中面带微笑。“云游佛陀冶是泰国独创的佛教造像,石佛迈步向前,合掌抚胸,其袈裟看起来薄如蝉翼,呈现柔和飘逸之美。素可泰文学基本上为宗教文学,代表作为《三界经》,是里泰王根据30部佛经编纂而成的,涉及古代泰国人的宗教观、哲学观和科学观,对泰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素可泰古城规模宏大,现存三道围墙,长约2郾6千米,宽约2千米,四面各有一座城门,古城内外集中了193处佛教古迹,包括一座皇宫、35座寺庙及大量古塔、佛像和碑石等。

经过800多年的历史变迁,风吹雨蚀,人为破坏,这座曾经显赫于东南亚的古城如今已变为一片废墟瓦砾。20世纪30年代,泰国政府把素可泰列为重点保护文化遗址,于1953年开始修复。1975年,将古都周围70平方千米划为国家保护区。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了修复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素可泰古城终于重放光彩,城内60多处古建筑得到修复,85处遗迹得到了发掘和保护。城内宫殿仅剩3米高的台基,兰甘亨王的碑文即在此出土,城外西北角的诗春寺内有一大佛堂,正方形,边长约50米,高30米,内有泰国最大的佛像,高约11郾3米,通道两侧墙壁上有素可泰王朝时期的碑刻50余块。这些宗教建筑的大量存在,一方面表现出统治阶级对佛教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表明当时国家的安定繁荣,是当时政治和人民生活状况的写照。

耶路撒冷——信仰的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