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农历春节期间,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最牵动神经的不是春晚、不是烟花爆竹,而是每个人手机里的“微信红包”。2014年1月15日,新版微信推出了“抢红包”功能,正是这些一分钱到两百元的“小红包”,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抢红包”的传统乐趣。
春节发红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过去,我们并不看重红包里有多少钱,而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但近几年,红包的意义却越发变味,孩子拿到红包钱少不开心,长辈也为了面子不断加厚红包。象征着美好祝福的红包,却越发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红色炸弹”!
微信红包的出现却完全不同,在微信红包中,每人每天包出的红包最多只有8000元。用户先设定确定的金额和人数,微信就会将红包金额按照人数进行随机“打包”,每封“红包”的金额最高不会超过200元,最低则不过1分钱!
正是这样一封厚度严重不足的红包,却让每个人都乐在其中。而从互联网金融市场来看,这无疑是腾讯抢占移动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重要布局。由于“发红包”或“红包提现”都需要微信用户绑定银行卡,所有参与“抢红包”的用户都将成为微信支付的潜在用户。由此可见,作为一次营销活动,“抢红包”无疑在最低的营销成本之上创造了相当可观的效益。
根据腾讯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八期间,有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微信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4个到5个红包,平均每个红包金额在10元以内。据此推算,按每个红包金额最多10元计算,微信红包交易金额约达4亿元”。而据微信数据统计,“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达到482万,最高峰出现在零点时分,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2.5万个红包被拆开。截至除夕夜,平均每个红包10.7元,一位网民抢到了869个红包位居首位”。
也就是说,只是一个春节的时间,一个简单的“抢红包”,微信支付就获得了几百万的银行卡绑定用户,而这些也都将成为腾讯进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潜在客户!
作为一种营销形式,社交营销无疑是最高效的。要知道,在这次“抢红包”浪潮中,腾讯除了在微信中推出这样一个功能之外,几乎没有花费任何营销费用,就是这样一次“免费”的营销,让腾讯在与阿里巴巴的抗衡中找到了另一个突破口。
“抢红包”的成功,也为互联网金融市场提供了另一个新思路,那就是社交金融。社交金融业其实是依靠社交的特别属性,通过娱乐、游戏、交友、互动等形式,将互联网用户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中,再将其引导到绑定银行卡、使用第三方支付,并进一步将之划为自己金融服务的用户!社交金融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社交对于用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一旦用户被吸引进来,就很难流失,而且会带来更多的客户,更多的客户再带来更更多的客户……在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中,只要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用户数量,互联网金融企业几乎可以“轻松盈利”。
中央财经大学某教授表示,“微信红包是从电商金融到社交金融转折的一个里程碑”。而在社交金融时代,传统银行几乎失去了一切竞争优势,毕竟从来没有人想要到银行中去进行社交……
二、传统行业的应对策略
策略1:扬长避短,以服务制胜
从“贷”到“转”,再到“存”,互联网金融正一步步打乱传统银行的布局,在传统银行本就被“钱荒”折腾得疲于应对时,马云的搅局、互联网金融的爆炸式发展,更是让传统银行的发展陷入僵局。
从互联网企业发现小额贷款市场的空白时,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就一头扎到这片利润“蓝海”中。从各种小贷公司,到P2P(个人对个人在线货款),再到京东商城推出的“京东白条”服务,那些被称为入市不多时的互联网企业,正在这片被传统银行放弃的市场上做得如鱼得水。传统银行从业者或许不明白,明明那些小额贷款者资信条件那么差,小额贷款也无法提供可观的收益,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却一点不介意,还真能从中赚到钱,而且坏账率还不比自己低?
因此,很多银行也开始开展自己的小贷业务,希望抢回本属于自己的小贷市场。但是,这样的盲目模仿、同质竞争真的有用吗?
“双十一”已经被淘宝塑造为全电商的“网上购物节”,当各大电商纷纷推出优惠,希望抢占“双十一”时,那些卖家们却“痛并快乐着”。
淘宝网的一家金皇冠店家李某在接受采访时,就说道,“去年双十一,如果你这家店缺货七八次,就会被踢出局。为了不出现断货,必须要加大库存,这时就非常需要贷款支持”。“双十一”无疑为这些卖家创造了“收入破表”的机会,但没有资金支持,卖家就拿不到货,就赚不到钱。
想要贷款,一般人自然会第一个想到银行。可是,当卖家来到银行时,复杂的程序、固定的期限、没有抵押物,却让贷款成了难题。银行并不是没有看到这片市场空间,按照浦发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某经理的计算:“按最简单的数据模型去测算,淘宝上的电商企业融资需求的总量大概3000亿左右,这是非常庞大的市场”。要知道,阿里小贷在推出一款总额为5个亿的信用贷款后,仅仅28分钟内,就被2800个卖家一抢而空。
在这种情况之下,招商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小贷业务。但是,根据业内人士的透露,“根据监管的精神,小企业信贷中心需要更专注小微企业,并不能囊括所有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招商银行不得不采取“分而治之”的运营模式,让小企业信贷中心管理小微型客户的贷款需求,并在各地分行设立中小企业金融部,管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然而,思路是好的,实践起来却有很多问题。因为两个机构的覆盖区域其实是有差异的,有的区域并没有小贷中心,只能由中小企业金融部代管。可是,两个部分的业务核算又是相互独立的,在划转业务时,内部矛盾逐渐升级。
除了内部原因之外,招商银行在真正发展业务时也发现,出于制度设定,传统银行在贷款程序中需要客户提供的材料太多。而对于那些小微电商企业而言,每要他们多提供一份材料,10%到15%的客户就不来了,如果要提供10份材料,那么一半以上的客户就不来了。
虽然招行的小贷业务仍然在进行着,但相比于阿里小贷等小贷公司,高昂的业务成本、被稀释走的客户,让招行的小贷业务利润实在无可媲美。
其实,作为金融界一直以来的龙头,银行不仅在过去、在现在,即使是在将来,也都将在金融市场上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面对互联网金融业的搅局,传统银行完全无须妄自菲薄,只需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处与之竞争。
银行有着庞大的资金规模、丰富的网点资源,而且在中国,银行还有着任何金融行业所不具备的安全性。这些是传统银行的靠山,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起来,更多的是挖掘了传统银行所忽视的“小、微、散”需求,无法对银行的主要利润造成致命的威胁。
当然,居安思危,传统银行由于一直没有竞争对手,而在很多方面存在弊端。尤其是银行的服务,一直被所有用户所诟病。银行服务态度差、排队时间长,而且程序复杂,这些都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在出现之初,就能够凭借出色的用户体验引爆市场。
在互联网金融业分流银行业务时,其实这正是银行自我改革的最好时机。乘势改革,将服务的理念融入发展模式中,以优质的服务、高效的程序,去服务那些能够为银行带来更多利润的客户,银行就能够在金融界屹立不倒!
策略2:与互联网金融业合体
一旦各大银行抱团抵制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或许真的会有倒闭的一天,但要说被“取缔”的一天,则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有效补充,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形式,都将通过互联网为中国金融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在中国经济市场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也正在一步步放开。存款保险机制的完善、《破产法》的设立,意味着银行也有可能倒闭;贷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后,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之中,银行能够轻松赚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随着民资被允许进入银行界,传统银行也将面临更为强烈的市场竞争……
2003年,平安集团与中信、光大一起,成为中国仅有的三家拥有金融“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长期以来,平安在保险、投资两大板块都已经做得风生水起,随着银行牌照的入手,平安的综合金融帝国之梦也终于有机会得以实现。
2004年开始,平安就展开了自己在银行业的连续并购行动,银行也终于成为与保险、投资相媲美的业务板块。在平安集团的组织框架中,平安对旗下各子公司的股权均达到95%以上,其资产总规模更是超过了3万亿元!
作为中国金融界的一个传奇,平安的梦想,是成为金融界的天猫——不再是只售卖自己的产品,而是成为开放平台。
老当益壮的马明哲,自然不会放过互联网金融的契机。2013年2月18日,马明哲与马云、马化腾携手,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获得中国保监会的批复。根据保监会批复:众安在线的业务范围限于互联网相关的财产保险业务,不设分支机构,自收到批准筹建通知之日起1年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期间不得从事保险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变更主要投资人。
在这次融合中,虽然马云依然是其主导者——阿里巴巴集团持有19.9%的股份,平安和腾讯则分别持有其中的15%,但是,这对于平安而言,却是进军互联网金融业的一个良机——“偷师”阿里巴巴、腾讯!
当阿里巴巴与腾讯的“战火”从电商蔓延到第三方支付,再到社交软件时,平安也不甘落后,默默地推出了自己的社交软件——“壹钱包”。马明哲说,“壹钱包是平安社交金融战略的创新产品”。而无论如何,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的这次“三国杀”,却不会少了平安的身影!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众安在线还名声未显,但平安银行作为传统银行的一员,却在互联网金融市场混得风生水起。我们还无法看出这次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业的融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但相信值得我们期待!
腾讯依靠自己社交平台的优势进军互联网金融业,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属性则让其能够平滑过渡到金融界时,平安由于自身在用户规模和黏性等方面的不足,却无法将自己的金融属性完美复制到互联网中。
传统银行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搅局,“独善其身”已经不可能,要反击互联网金融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抱互联网金融业。互联网金融业的浪潮已不可逆,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互联网金融业必将走上更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银行只能改善自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相互融合中相互学习,在知己知彼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