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购一族”,
除了享受价格优惠外,
更重要的是给予大众不同的购物体验,
真正做到送货到家。
正当网购成为时尚的时候,实体零售业主却发了愁,不仅要面对销售业绩下滑的尴尬,
还得支付日益增加的房租,
此时,传统行业者必须另辟蹊径,从而找到希望之路。
一、正被颠覆的行业现状
现状1:“双十一”还是光棍节吗
放眼望去,身边大多是“淘宝一族”,光从他们收货的频率来看,就知道有多喜欢逛淘宝了。尽管如此,谁也不会想到它会在“双十一”这一天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这个普通的日子,先是被赋予“光棍节”的称号,后来……成为“购物狂欢节”。
如果你觉得只有11月11日那一天是疯狂的就大错特错了,淘宝、天猫会提前很久便开始做促销宣传,例如,部分商品可以接受预付定金、发放礼品券、优惠券等,最重要的是,告诉广大消费者,商品在“双十一”这一天是半价的,有了这些活动作铺垫,人们开始蠢蠢欲动。
早在2009年,天猫(当时称为淘宝商城)就酝酿着在11月11日这天做点什么,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淘宝商城。虽然选择这个点做促销活动有些冒险,因为它处于十一黄金周和圣诞节之间,但是考虑到这个时间里,很多人要为过冬添置点东西,所以决定试一试,没想到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并在随后的几年中,迅速发展成为电商消费节,人们早已忘记这一天与“光棍节”有关了,因为它已然成为购物者的狂欢日。
从2009年到现在,淘宝商城在“双十一”这一天所创造的业绩,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甚至在2013年11月11日这一天,取得了350.19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远远超过2012年的191亿元,并且超越了美国最大网上购物节——“网络星期一”。更令人关注的是支付宝交易额的累加速度,同样创造了销售市场的纪录,从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体现出淘宝网已经对传统零售商产生了巨大冲击力。
本次“双十一”活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移动端的发力,手机淘宝当天的交易额为53.5亿元人民币,和去年相比增加了不少,甚至有人把它和沃尔玛中国区一个月的交易总和相比,它获胜。
“双十一”当天,支付宝就实现了4000多万笔手机交易,占其整体交易数量的1/4,这个数据也刷新了全球移动支付纪录,让淘宝网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商之王。
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说明了电商的发展是超乎人们想象的,可能在你还来不及感知的时候,互联网已经颠覆了人们的生活。
除了阿里巴巴,其他电商也在“双十一”这一天集体爆发,力争在这场购物盛宴中分得一杯羹,然而现实比预想得更好,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线上”业务会如此火爆。
不妨来看看部分电商的“双11战绩”:
易迅网当天创下了60万单生意,总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较去年相比翻了4倍,创历史新高。
苏宁也公布了促销活动成果,由于门店与苏宁易购同时参与促销,令“线上”、“线下”的业绩同时飘红,一并刷新单日销售纪录。
总裁金明说,“双十一”当天,实体店的客流量是平时的近4倍,网上商城的销量比平时增长了近10倍,“线上”、“线下”同时经营,为两者提供了便利,消费者也多了一些选择的空间。
国美在线方面也传来好消息,双十一当天的销量比平时增加了不少,虽然尚未有网站公布具体销售数字,但仅凭当天的火爆程度来看,它的业绩同样很不错。
同时,以物流为主要亮点的“京东商城”,在“双十一”当天也表现不俗,不论访问量还是订单量,都是平时的数倍,虽然与淘宝网等相比,略显劣势,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京东商城有着不错的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中国消费者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很多外国人也愿意通过电商购买物件。
例如,一名在国内某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表示,2013年“双十一”当天,他一口气在网上买了5件上衣、一双拳击手套和其他日用品,要知道,他平时很少用这种方式购物。
正如很多人所说,“网购”是会“传染”的习惯,不常网购的人,会因为身边有喜欢网购的朋友而爱上这种购物方式。可见,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购物体验,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消费者到底因为什么而喜欢网上购物呢?有人说:“足不出户就能逛街,而且物美价廉,由快递直接将物品送上门。”有人说:“电商打出的各种活动很吸引人,例如淘金币兑换、秒杀等。”甚至有人在看到“包邮”二字时就会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有了群众基础,电商想不火都难。
电商火了,就会对传统行业中的零售业产生巨大冲击,若不能及时出招抵挡,就会陷入困境,最终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
现状2:物流成为电商角力新战场
“双十一”过后,最辛苦的当属快递哥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电商“购物节”后的3~5天内,是各大快递公司最繁忙的时候。有了前几年的经验,很多物流企业在2013年“双十一”到来前,就已经做好准备,出动各种运输工具,用来备战“双十一”,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不少快递滞后配送的情况。
传统行业笑了:原来电商也有弱点,一旦物流系统“不给力”,就会令其名声大减,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机会了。
现实并非预想得那般美好,当电商之间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已经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于是,他们转而开始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当物流变成电商角力新战场的时候,你们更应该注意了。
长期以来,电商都不得不依靠第三方物流生存,虽然很无奈,但又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状况。这时候,有人按捺不住了,开始将资金投入对物流的建设上,不难看出,这会令电商的经营业绩更上一层楼。这个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佼佼者,通过建立自己的配送平台,从而留住顾客。
上线几年来,苏宁易购一直以“黑马”形象示人,不但创造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还建立起自己的物流系统,这在电商中很少见。苏宁电器管理层表示,到2015年,物流方面总投入可能会达到150亿元,做到在全国60个城市有物流点。
面对线上产品越来越多的情况,苏宁易购拿出了新的方案:不但要保证大件按时送达,还要做好对小件的处理,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上线,建立更多自动化仓库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所谓自动化,是要做到立体存储、语音拣选、电子标签拣选和自动包装等,这些技术的投入,会大大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苏宁方面表示,一个自动化仓库,能同时存储300万件货物,每小时可以处理5000个订单,满足350家门店的调拨需求,并实现200公里以内在一天里送货的需要。
依托强大的苏宁商城,线上销售网络正向全国各地撒网蔓延,同时,苏宁易购也在一些重点城市设立了小件配送模式,自建的毛细物流平台,更是承载了百货、小家电等商品的配送任务,保证物品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顾客手中。
想要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电商便需在物流环节上做足功课,越是能缩短配送时间的电商,越能抓住顾客的心。目前,国内已经有好几家电商逐步建立起物流系统,虽然能进行独立操作的屈指可数,但这已然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在互联网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商之间也开始激烈追逐,做自己的物流便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说到国内电商,阿里巴巴一直保持较领先的地位,它也在建立自己的物流平台,去年9月已经宣布即将整合物流事业部和菜鸟网络,并且加大此方面的投入,争取早日创建数据化平台,从而帮助物流事业的发展。
可见,当传统行业还在与电商打价格战的时候,后者已经把重心放在了物流环节上,这更令实体店感觉措手不及,因此感觉到互联网正带着强大的气势走来。
如今的情况是:未建立物流平台的电商,开始逐步打造适合自己的配送中心;已经尝试过自有配送系统的电商,开始减少物流的外包比例,增加本公司物流配送率;对于同苏宁易购相类似的电商来说,不断扩大仓储能力和提升配送速度,成为他们要考虑的事情。
互联网企业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的阶段,曾经的“蓝海”已经变成“红海”,此时,传统行业的压力更为明显,如果还没有足够的危机感,就有可能陷入更严重的灾难中。
现状3:抑制不住的电商发展新趋势
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已走过十几个春秋,在大众看来,它正朝不断完善的方向进发。然而,电商战场从往日的“蓝海”变成“红海”,随之而来的是新趋势的诞生,面对不断颠覆的行业状况,传统贸易者更要做到“知己知彼”,不妨来看看电商们都有哪些新变化。
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广告投放和技术支持,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电商就必须挪用一部分资金去强化供应链。目前,不少电商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以免出现线上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
苏宁集团表示,一定要保证线上产品的供应量,在网店与实体店出现供应冲突的时候,实体店应当作出适当让步。
这就给传统行业释放了一个信号:电商已经对贸易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开始“积蓄能量”了。较传统行业相比,电商少了很多中间环节,甚至产品一下生产线,就可能被放到网上销售,一旦供应环节出现差错,线上业务就会遭到打击。目前,这类情况还不是很严重,但电商已经早早开始作准备。
在强化供应链的同时,电商逐渐扩大产品种类,传统贸易者称:“这已经不是一件稀奇事,互联网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延展性。”确实,在一个电商的“货架”上,顾客可能会看到各种门类的商品,但大多不全,或是供应方面很难跟得上,如今,电商大力打造更畅通的供应链和仓储平台,这就给扩大商品门类提供了空间,如果说之前电商们是在“盲目扩张”,如今就是“有计划地扩张”,传统行业如再不提高警惕,将会面临关门的可能。
如果觉得电商的发展新趋势仅仅只有这些,那就大错特错了,所谓“电商”,就是依靠电子平台做生意的人,前者是手段,真正的亮点在于“商务”。
作为国内B2C市场中较有名气的电子商城,“京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10年跃升为中国首家规模超百亿的网络零售企业,2013年,京东商城超市业务上线,更加吸引了顾客的目光。
2007年,“京东商城”这个名词正式出现,同年7月,便在“北上广”建立了物流体系,当时的物流总面积已经超过了5万平方米。10月,京东又在这三地启用了移动POS设备上门刷卡服务,这一开创性举动引发了大众的关注。
接下来的一年,京东在3C市场站稳了脚,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3C产品的全线搭建工作,这个速度令世人震惊,也为其创造了更多机会。2009年,京东获得了2100万美元的注资,为接下来的工作积累了充足资金,2月,它首尝特色上门服务,此举成为B2C市场探索增值服务的重要突破,等到2009年过半,京东的单月销售额已经与2007年全年持平。
如果说之前的京东只是一个单纯的网上购物平台,那么,2013年的京东,已经成为一个企业。
3月底,京东正式启用JD.COM的域名,全面改名为京东,在去商城化的同时,进行新的品牌定位,并设计了吉祥物,令大众眼前一亮。
京东表示,更换域名和全名,是为了让大众有更多想象的空间,从此刻起,京东不单单是网上商城,它还可能兼备其他功能,“京东”应当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而不仅是某个电商的代名词。
可见,电商已经不满足于在B2C平台上建立“集贸市场”,而是想要形成更为完整、强大的贸易系统,即电子商城。到今天为止,一些尚无成熟体系的电商,同样能够在网上卖东西,但这样的现象会在近几年内得到改变,当另一些有远见的电商们开始发掘品牌价值和顾客潜力的时候,其他小型电商也会纷纷效仿,届时,传统行业所面临的打击将会来自四面八方。
说到小型电商,不得不提及另一种趋势:买家与卖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某些平台上,消费者能够很轻松地参与到商家的运营中。
就拿“淘宝网”来说,虽然在天猫商城中开店并不容易,但开一家淘宝C店却特别简单,所以,很多人既是淘宝卖家,又是买家,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轻松地参与现金返利、获得淘金币或是积分。尽管很多人将此看成“兼职”,甚至只是想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但这种趋势会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强化,对于小型实体店店主来说,这可能算得上坏消息了。
面对电商屡出奇招的情况,传统行业是否已经准备好接招了呢?恐怕大多数传统贸易者已经手足无措了,正因为电商的势头很盛,加之已经有了一定顾客基础,所以传统行业更要保持冷静,以免因“意气用事”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传统行业的应对策略
策略1:提升顾客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