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48758600000010

第10章 岛国之旅(1)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风景秀丽,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称。西南部拥有美丽的沙滩和纯净的海水,并云集了众多五星级渡假酒店。这里价格便宜,设施完备,环境高雅,服务周到。游客可以选择入住一间花园式的小旅店,跨出房门就可踏入松软细白的海滩,听海涛声在耳边阵阵回荡,时值落日,看火红的晚霞与浩瀚的印度洋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第一节 景点趣观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古老文化的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斯里兰卡有很多的景点,这些景点中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是国家博物馆、大象孤儿院、“班厦”、亚拉国家公园和金色海滩。国家博物馆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博物馆,不仅拥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里面还矗立着闻名的“郑和碑”,关于郑和下西洋自然有很多的传闻和有趣的故事,这里只作简要的介绍。如果大家喜爱趣闻,这里大象孤儿院的“象粪造纸”、国家公园里的动物天堂和金色的海滩将会带给你一番别样的滋味。

1.国家博物馆——话说郑和

科伦坡国家博物馆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博物馆,于1877年建立,1980年建成新馆。馆内收藏斯里兰卡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有各种石雕像、铜雕像、宝石、武器以及康提王朝时期的各种编织品、金属制品、手工艺品、最后一代康提国王的铠甲等,还有从康提运来的狮子王座,各地出土的中国瓷器。文物分布在钱币、传统工艺品、刀剑和矛、铜器、王宫用具和中国瓷器等部门展出馆内。馆内的自然科学室里展出许多动物、昆虫和地质标本。图书馆里珍藏20多万册书籍和手稿,其中4000多份是记载斯里兰卡古代经史及佛教教义的贝叶书。

这里还陈列一座1912年发现的石碑,顶端刻有中国图案和汉文、阿拉伯文、泰米尔文三种文字,为明朝永乐七年三宝太监郑和到斯里兰卡时所立。

我们知道斯里兰卡的历史是和中国分不开的,因为早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极为发达的国家。当时中国明朝永乐时期,明成祖励精图治,国力日益强盛。为了显示明朝国力,扩展海外贸易,明成祖命令郑和七下西洋。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27400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这其中就多次到达过当时的锡兰。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4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200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上千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如此众多的人和如此大的船,消耗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国家也并未白白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郑和航行前后达28年,他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郑和赠给各国国王厚礼,以示友好,船队带去丝绸、瓷器、铜铁器、金银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特产。随行官员随时记录见闻。

回航时,各国派使同来,赠珍宝特产给明皇帝,并与中国商人交换。

友好的交往,扩大了贸易,也增进了了解。

知识小百科

郑和访问锡兰趣闻

一次郑和到达锡兰山时,有这样一则趣闻:当时锡兰山的国王亚烈苦奈儿在郑和到达之后赠送了许多礼物给明朝,表示两国修好。他见到船队上装满了金银财宝,于是财迷心窍,一面假意设宴款待郑和,一面暗地里派兵劫夺郑和的船队。郑和久经沙场,这点小事岂能难住他。他火速调来两千士兵偷袭了锡兰山的都城,生擒国王及其部属。这时在外劫夺的将领闻听此事,急忙撤兵回城,可是半路被明军杀了个回马枪,败得溃不成军。虽然战胜,但是郑和还是放了投降的军队,继续访问其他地区。这件事不仅展示了明朝的国力与实力,也展现了郑和的智慧与才能。郑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纪念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些城市里,至今还保有纪念郑和的寺庙和胜迹。

国家博物馆陈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特别是石碑大厅中的“郑和碑”,是中国明代着名航海家郑和于永乐七年首访斯里兰卡时游锡兰山佛寺所立的石碑。国家博物馆的这一石碑印证了自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就有文化、贸易往来的友好历史。

2.大象孤儿院——象粪造纸

大象孤儿院位于科伦坡,既是一个保护大象的场所,又是一个旅游胜地。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对大象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欧洲人殖民入侵斯里兰卡后,大肆砍伐森林,种咖啡,建茶园和屠杀大象。当年英国人甚至颁布命令:每杀一头大象可获60英镑奖励,据说英国军人创下了一周杀死60多头大象的记录。劫难之后,斯里兰卡的大象数目锐减,从30000多只下降到3000多只。1975年大象孤儿院成立,收容那些与母象走失的幼象,还有老弱病残的成年象。如今那些掉入陷阱受重伤,脱离群体迷途,以及因战火受伤和患病的幼象都可以在这里接受工作人员的照顾。

当然如果你有幸来此就可以发现,这里收容的幼象有90头之多,管理人员每天都会带它们到河里洗澡,定时给它们喂食,当然游客也可以给它们食物,比如牛奶、香蕉、苹果和菠萝,它们会毫不客气地用鼻子卷起你递给的食物,因为通过人类的照料,它们已把人类当成朋友。当然你也不能大声喧哗,这样也会使幼象受到惊吓。你可以看到它们或是随意漫步,或是在泥坑里嬉戏,不时用鼻子卷起地上的土块抛洒到身上“洗澡”。有的小象还把地上的皮球踢给场地外忙着拍照的游客,兴致勃勃地等着球被踢回来,然后顽皮地再踢上一脚。

如今大象与人们相处日益和睦,同时大象不仅仅是保护对象,它还有很大的用途和价值。在斯里兰卡,大象粪被用来造纸,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当地有一位经营造纸的商人每天为原料不足而发愁。由于他的公司就在大象孤儿院旁边,这天突发奇想,背了一筐象粪回到作坊让工人加工起来。经过过滤清洗、粉碎打浆、筛浆脱水、压榨烘干以及压光等制作程序后,一张张光亮的象粪纸奇迹般地出现了。从此,大象粪在当地被用于造纸。

斯里兰卡的象粪纸主要有两种颜色,而这与大象的食物息息相关。一种是深色纸,用吃棕榈树叶的大象的粪便制成;另一种是浅色纸,其原料则是专吃椰子的大象的粪便。

象粪纸成本低,产出却高得惊人。一般情况下,一头成年大象平均每天要排出100多千克的粪便,1千克象粪能制造出60多张A4大小的纸张。虽然象粪纸里75%的原料都是大象的粪便,但因为使用了特殊的工艺,产品不但没有臭味,而且手感非常细腻。

如今,象粪纸已成为斯里兰卡人引以为豪的国宝,很多名人政要用象粪纸作自己的名片,而且政府通过精美包装作为国礼送给外国政要。2002年斯里兰卡总理访美时,把一箱镀金象粪纸做的信纸、信封和名片送给布什,鲍威尔收到的是加入了肉桂和香蕉皮的芳香型象粪纸。斯里兰卡生活着大批的大象,象粪充足,象粪纸远销到欧美很多国家。一些国家开始纷纷效仿,象粪造纸已成为世界一大奇闻和时兴产业。

3.“班厦”——中斯友谊

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简称“班厦”,大厦建筑精美,宏伟壮观,是科伦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班厦”为屋顶呈八角型的建筑,占地40英亩,建筑总面积3.2万多平方米,大厦主体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外墙均用玻璃镶嵌,内设一个1500席座位的大会堂,配有7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主体建筑相当于8层楼高,厅顶直径100多米。大厦还包括供90多个代表团使用的办公室,6个大小不同的会议厅以及电影厅和秘书处等部分,另有可供540人同时用餐的宴会厅。

1964年,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锡兰,应班夫人的请求建立一座会议大厦,以迎接1976年8月在科伦坡召开的第五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周总理当即慷慨答应,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大厦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所有建筑材料均从中国进口。1970年10月开工的这项工程,于1973年5月按时竣工。1973年5月,我国特使徐向前副委员长赴斯里兰卡参加“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揭幕典礼。为纪念已故总理所罗门·班达拉奈克,大厦命名为“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简称“班厦”。2003年1月和4月,中国政府援建的纪念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展览中心和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落成与大厦构成统一的整体,被誉为“中斯友谊的象征”。雄伟壮丽的“班厦”自落成以来,一直是斯里兰卡举行重大国际和国内会议的场所,也是招商引资的展览会的重要地点,甚至许多斯里兰卡青年将这里选为举行婚礼的地方。

“班厦”建成后,曾举行过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南盟国家首脑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和许多中小型国际会议。斯里兰卡官方和民间的许多重要活动、商贸博览会也常在这里举行。我国领导人李先念、李鹏、李瑞环和朱镕基访斯时均曾到“班厦”参观。

2005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斯里兰卡访问期间,斯里兰卡政府提议将“班厦”建筑群更名为“斯中友谊中心”,以进一步体现对斯中友谊的重视。温家宝在仪式上表示,两国应牢记老一辈领导人为中斯友谊所作的贡献,坚定地将中斯友好的火炬世代传递下去。结束访问前,温家宝出席了周恩来雕像揭幕暨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的更名仪式。

4.亚拉国家公园——动物天堂

亚拉国家公园位于斯里兰卡东南部海岸、科伦坡以南约309千米处,公园占地1259平方千米,1938年在这里设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又设立了国家公园。亚拉国家公园以历史悠久、珍禽异兽种类繁多而闻名。

公园有大象、猴子、野猪、水牛、熊、狼、穿山甲、豪猪等109种哺乳动物和许多爬行动物及海生动物。这里的鸟类多达400多种,鸟类中有鹈鹕、篦鹭、火烈鸟、紫鹞、朱鹭、鸿、黑首金莺等珍禽,特别是黑颈鹳,体形硕大,极其珍异,整个斯里兰卡估计也只有10只左右。湖中还有各种热带鱼,鳄鱼也在这里活动。为了保护鸟类,公园开辟了库马纳鸟类保护区。保护区主要有一个宽广的湖泊(由库姆布堪河注入其中),四周为密集的丛莽和沼泽植物。一年中半年以上难以进入。保护区内的热带山丘森林中有很多原始的小山洞,很久以来,成为野生动物的天然巢穴。湖中有许多高约6-9米的大树。

它们枝繁叶茂,构成了水中的一个个小树岛,成千上万的鸟类栖息在这里,有的栖息在树上,有的游走在水中,有的悠闲在岸上,这里是个鸟的天堂。

知识小百科

犀鸟

犀鸟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体长在70-120厘米左右,嘴就长达35厘米,占身长的1/3到一半,宽扁的脚趾非常适合在树上攀爬,一双大眼睛上长有粗长的眼睫毛,这是其他鸟类少有的。最古怪的是它的头,长有一个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别看它的大嘴和盔突显得很笨重,其实非常灵巧。采食浆果、捕食老鼠昆虫、修建巢穴等工作,大嘴都能灵巧地完成。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它的嘴和盔突是中空的,里面如同蜂巢,充满了空隙,这样能够减轻重量,虽然轻巧却非常坚固。犀鸟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亚洲南部。

2004年,南亚地区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海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和马尔代夫等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

令斯里兰卡当局和当地自然保护组织的专家们大惑不解的是:在这场可怕的自然灾难之后,在印度洋海岸竟然没有发现任何动物的踪迹。营救者们发现了成千上万具人的尸体,却没有在斯里兰卡发现一具死于海啸的动物的尸体。

据路透社报道,巨浪摧毁了沿海3千米以内的所有建筑设施。而斯里兰卡亚拉国家公园正处于这一重灾区,这里生活着数百头野象和数十只美洲豹,但是在这场劫难中没有一只动物丧生。公园负责人声称:“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没有发现一具动物的尸体。所有的大象都还活着,所有的豹子也都安然无恙。我认为动物有第六感。它们知道灾难即将来临,便提前逃生了。”动物能在这里和谐相处,繁衍生息,这里不仅是它们理想的生活境地,而且它们原本就具有预知灾难的天分,能够在灾难来临之时逃过一劫,这使我们由衷地对动物感到钦佩。

5.金色海滩——度假胜地

斯里兰卡是一个美丽的岛国,不仅有很多着名的人文遗址,而且也拥有美丽的金色海滩。金色海滩以班托塔最为着名。班托塔位于科伦坡南方约64千米,是一个以海滨休闲度假为主的海滨城市,由于当地空气清新、沙色金黄,素有“砂糖海岸”的称号。沿着海岸公路绵延而下,在和煦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摇曳的椰影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心情瞬时轻松,有一种非常悠闲的感觉,欧洲旅游协会因此将这块沙滩评选为“全世界最美丽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