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48758600000009

第9章 节日风俗(3)

斯里兰卡咖喱饭以多样化的咖哩口味而闻名。这里黑咖哩口味纯正,主要香料一般烤至黑褐色,具有浓郁的香味。红咖哩则加入许多辣椒粉和一些未经烤过的香料,味道辛辣非常。白咖哩加入了许多椰奶,口味最温和。咖喱饭最常见的烹调方法是利用白咖哩烹制蔬菜、鱼和鸡肉。烹调不能少的香叶,通常是一束一束地售卖,是美味佳肴的基本配料,其中包括充满着浓郁柑橘香味的柠檬叶、芳香四溢的香兰叶、丛林中的香叶和随处可见的咖哩叶。这种深绿色的叶子在煎炒或被碾碎后,散发出非常独特的浓郁香味,特别刺激食欲。咖哩饭一般作为午餐或晚餐,供人食用。大米一般都是蒸熟即食,但大米也可与香料、洋葱、汤汁和酥油一起烹制成酥油饭,或与椰子奶、香叶、香料和姜黄根一起炖成黄米饭。“吉利奶饭”一般待客时做,是把大米用椰子汁煮,如同牛奶米饭一样,是喜庆和迎客的礼品餐。

斯里兰卡人都喜爱喝茶,不仅上午喝,下午一般也要喝。他们喝茶就像巴西人喝咖啡一样,茶是整个国民喜爱的饮品。因为斯里兰卡是红茶的国度,茶叶是当地三大经济作物之一,不仅国内人享用,还出口到很多国家和地区。椰子是人们吃饭时的必备之物。椰子肉具有很多的脂肪,是一种很好的调料,被添加到各种菜肴中。

斯里兰卡地处热带,属于岛国,自然盛产很多水果,有菠萝、番木瓜、芒果、葡萄、番石榴、鳄梨、樱桃、柑橘、西瓜、西番莲、石榴、番荔枝、山竹果和香蕉等。斯里兰卡的主要饮料有椰子汁、啤酒和由椰汁蒸馏的烧酒等。该国信仰佛教,所以宗教圣地酒类销售受到严格限制。

3.古老奇特的婚嫁习俗

斯里兰卡的婚嫁受民族和地区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一般城市或发达地区婚嫁相对隆重、开放一些,农村则比较简单落后。僧迦罗现代婚姻一般都是在过去煤妁之言的基础上发展为自由恋爱或征婚的方式。求婚一般都是男方主动,父母也有比较重大的影响。婚礼一般是在新娘家里举行。

结婚之前,需要准备很多东西,一般新郎需要准备2个月,新娘则需要准备半年之久。为了婚礼,新郎需要一套礼服,而新娘至少要准备两套礼服,一套在室内穿,一套在户外穿。新郎的父母必须送给新娘7条项链,而新娘则要送给新郎的弟弟一枚戒指,结婚的费用都由女方来出,并且结婚的时候,女方会送给男方土地、房屋等财产,如果女方家拥有自己的公司的话,通常还会送给男方股份等。在婚后,女方会保留自己的名字,但要改掉自己的姓氏,改随夫家姓。

斯里兰卡的婚礼充满了佛教色彩,新郎头戴王冠,身穿华丽的传统服装,新娘身穿洁白的纱丽,佩戴很多珠宝首饰。举行婚礼那天,新郎去接新娘前,母亲会在他胳膊上绑一条红带,以示吉祥如意。新郎到新娘家后,向新娘献上鲜花,新娘就由新郎接到婚礼举行地点。举行地点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酒店中。新人到了婚礼举行地点,就开始进行结婚仪式。主婚人可以请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一般新娘的叔叔会担当这个角色。仪式开始时,新郎由两位伴郎伴随,新娘由两位伴娘相陪,同时,新娘身后还有两个花童为新娘拉着纱丽。仪式最重要的环节是由主婚人用一条带子将新郎新娘的小手指绑在一起,然后用圣水浇他们的手,新人便将手紧紧合拢,代表一生永不分离。婚礼仪式大概要持续1个小时。仪式结束之后,新郎新娘就会和宾客一起用餐、跳舞、唱歌。

维达人是斯里兰卡的土着居民,维达人之间流行氏族交错从表婚、亦即姑舅婚(指姑舅表兄妹之间的通婚,这是群婚制的一种残余形式)。

维达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他们结婚一般都不需要父母太多的干涉,只要男女双方同意即可。

维达人结婚与斯里兰卡其他地方有许多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结婚之后新郎新娘就要辞别父母,重新建立家庭。为了他们的生计,女方父母要从自己的地域中划出一块,供女儿女婿狩猎、挖掘根茎和采集蜂蜜,他们所生子女属于女方氏族。更有趣的是,当地有一项风俗,如果男方去世,妻子可以和其弟弟结婚;如果妻子去世,男方也可以和她的妹妹结婚。

知识小百科

腰带头发定终身

斯里兰卡的维达人婚姻自主。男青年看上一位姑娘时,就请父亲代替其求婚。女方父母可以表态,但归根到底,要由姑娘自己决定。姑娘如果同意,男方要带上一些鹿肉、牛肉和蜂蜜等礼物到女方家。这时姑娘会拿出自己编织的腰带赠给他,他则回赠姑娘一缕头发。腰带与头发是他们相爱的信物。从此,未婚夫就住在姑娘家里,帮助未来岳父狩猎,或干别的活。

维达人虽然不知年月日,却把每七天定为一个星期。

婚礼一般总选在星期四。他们准备好鹿肉、牛肉和蜂蜜招待客人,族长为新人祝福完毕,婚礼即告完成。新郎新娘从女方家里继承一块地盘,开荒种地或者采集蜂蜜、打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所生孩子属于新娘原来的氏族。

维达人实行姑舅表婚,而叔伯兄妹之间禁止通婚。这里还流行转房制。丈夫死后,妻子可与小叔结婚,妻子死了,丈夫可与小姨结婚,但绝对不允许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他们在婚事定下后,男子要带上鹿肉、块根、谷物和蜂蜜等礼品到女方家去拜亲。这时姑娘拿出亲手编织的腰带为男子系上,男方要把腰带一直系在身上,如果坏了就交由女方换一条。男子则回赠给女子一缕头发,女子也将男子赠送的头发佩戴在自己的头上或细心地保存起来,临死之前将它烧毁或传给自己的女儿。从拜亲那天起直到举行结婚仪式,男子便留在女方家里,帮助未来的岳父狩猎,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在斯里兰卡中部山区还依然存在一妻多夫现象。一妻多夫的婚姻,一般先由年龄相仿的一男一女举行婚礼,组成家族,随后可有一名或几名男子自愿加入这个家庭中来,但不再举行任何形式的婚礼,后来的丈夫和第一任丈夫拥有同等的权力和义务。结婚之后如果各丈夫都有自己的卧室,妻子可随意进入任何一位丈夫的卧室,而一个男人却不可随便进入另一个男人的卧室;如果妻子独居一室,其中一个丈夫到妻子卧室同居,必须把随身的纱笼挂在门外,这样,其他的丈夫便不会进去了。在一妻多夫的家庭里,妻子为一家之长,遇有矛盾由妻子裁决,如有的丈夫不服从,妻子有权将其逐出家门。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孩子不论多少,均属“父亲”共有。在殖民统治时期,沿海地区的这种婚俗迅速减少,但是还有一些地区依然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相信这种落后的习俗会逐渐破除。

4.举世称奇的火上表演

斯里兰卡信仰印度教的泰米尔人每年八月都要举行一次奇特而又神秘的仪式-战火神。火神开始前,寺庙面前人山人海,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悬挂着很多彩色纸条。在通往庙门口的路上,人们会点燃椰子壳,形成熊熊燃烧的火路,火路温度高达300℃,灼热的温度似乎会把人熔化一样。

火神是从一声隆隆的巨响开始的,表演人员都一并登场。开始的时候是由两男一女捧起火路上的石块送到庙里,出来时长老要看看他们的手有没有灼伤,没有就会拍着他们的额头表示他们是“善者”,没有触犯过神灵。然后是5个全身赤裸的男子,在腹部围上一块小布,走近火路。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姿势或舞蹈去接受长老的检查,长老发现他们没有受伤,就会在他们身上撒上一把圣灰,表示他们战胜了火神,成为圣人。最后过去表演的是两名去年成为圣人的人,他们先点燃火把,然后用嘴吞下火把,接着还要从两根烧得通红的火把上奔跑过去。场上人们的欢呼声和鼓声震天,为他们喝彩。

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围着一堆熊熊的篝火,在一片悠扬的乐声中表演者手舞足蹈。等到木炭烧红时,他们都赤裸着双脚,踩在烧红的木炭上唱歌跳舞,他们的双脚在上面不停地轻快走动,到一定时刻会作一个天鹅展翅的造型,如此表演三次就迈出火堆,神奇的表演宣告结束。这种奇特的火上表演曾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有一位德国科学家作了一个实验,在演员的脚上涂上油膏,让他们在火上表演,结果发现他们在火上停留的时间很短,只有3-4秒,踩在炭火上的脚底温度仅为60℃。这就是他们没有被烫伤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皮肤上具有某种特殊的绝热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