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48856500000015

第15章 经营篇(1)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

“十一五”时期,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业务快速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支持了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截至2010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资产总额2012.53 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53.59%,其中贷款余额1799.38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32.10%;负债总额1975.37 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52.86%,其中存款余额134.52 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74.67%。

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的机构改革

2008年,国家开发银行由政策性银行改制成为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后的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走有中长期业务特色的办行路子。改革后,国家开发银行主要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开发银行要继续发挥中长期投融资的优势和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的独特作用,办成有中长期特色的商业银行而不是以吸收储蓄为基础的传统商业银行,这也是由国家开发银行面临的客观环境决定的。二是坚持推进开发性金融实践。开发性金融并不是政策性、商业性、政府定性的问题,而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重要而有效的金融原理和方法。针对市场空白和信用缺损,开发性金融在融资推动中加入制度建设、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的内容,构建商业金融运作的市场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把广大非金融化、非市场化、非信用化开发性领域建设成金融的、市场的、商业银行可以进入的领域,成为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鉴于此,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四川分行)也积极贯彻执行商业化转型后企业发展的“四变”和“四不变”要求。

“四变”包括:经营管理和运作商业化,即由政策性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由国有独资变为股份有限公司,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转变为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治理结构现代化,加强党委领导,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三会一层”构架,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治理结构模式;服务功能多样化,在商业银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新增了投资银行和股权投资这两项与中长期业务配套的、国家开发银行特有的服务功能。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服务产品将更丰富,为客户(包括政府类)服务的能力会更强。

“四不变”包括:国有性质不变,国家开发银行改制后仍然是国家的银行,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代表国家出资并控股;基本职能不变,国家开发银行将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市场定位不变,将继续主要从事“两基一支”等中长期投融资业务,是以中长期债券融资为主的债券银行和批发银行;合作方式不变,仍以开发性金融原理、成功实践为指导,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开展“银政合作”和“银企合作”,运用开发性方法拓展业务。

二、开发性金融在四川的创新之路

开发性金融在四川发展,就是将开发性金融相关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四川的业务项目中;而在实践中,它又必须顺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客观环境的要求及变化。“十一五”时期,四川分行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对开发性金融理论体系进行自我完善与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形成独具特色、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开发性金融“四川模式”。

(一)融资机制创新

1.深入推进规划先行

一是全面支持政府做好高水平规划。2009年以来,四川分行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重点,结合四川发展实际,积极参与省、市、县、村镇四级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四川分行作为唯一一家金融机构被列为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成员,全面参与了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以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省社会科学院等为规划合作平台,就全省城镇化、灾后重建、成渝经济区规划等专项课题展开合作;从市(州)层面上,四川分行与全省21个市(州)签署规划合作备忘录,均被列入当地“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咨询、规划论证等多种方式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与达县等8个市、县合作,支持其开展交通、旅游、基础设施等8个专项规划(课题)编制;支持成都市规划覆盖到乡镇。

二是突出重点,深入做好专项规划。在配合做好四川省“十二五”区域规划编制的同时,重点做好村镇、成渝经济区、藏区等专项规划。一是村镇规划。2009年以来,四川分行积极支持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规划薄弱的村镇为重点,以城乡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和产业发展为主线,就村镇地区普遍存在重大和突出问题专题研究、村镇规划编制、构造规划项目库以及“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四个方面开展合作,通过总结成都市城乡统筹的实践模式以及规划编制的经验方法,尤其是村镇规划编制的操作模式和技术路线,形成城乡规划到乡村的试点经验和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村镇规划提供经验和范本。二是成渝经济区规划。2009年,四川分行配合总行完成《开发性金融支持成渝经济区发展融资规划报告》;2010年,四川分行参与国家发改委组织的成渝经济区规划调研组进行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力量对《成渝经济区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研究并提出详细的修改建议。为有效支持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四川分行邀请外部专家组成联合课题组提前编制《成渝经济区系统性融资规划(四川)》,设计专业的投融资方案,力图通过“规划+资金”方式做强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壮大成渝通道发展轴、加快发展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三是藏区规划。四川分行通过创新机制、深化合作、规范平台、建设市场的方式,全面夯实与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木里县藏区的规划合作,并在“十二五”规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探索了一条通过规划先行支持藏区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三是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规划合作体系。行业规划层面,已与成都市、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分别签署文化产业、林业、交通运输业规划合作协议。战略客户规划层面,与四川高速公路集团公司、成都文化旅游集团、遂宁发展等签署规划合作协议,主导编制系统性融资规划,综合运用投、贷、债、租多种金融工具支持行业和企业发展。业务发展规划层面,已组织编制区域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环境分析、区域融资空间与结构分析、内部发展条件和能力分析等业务专项规划报告;编制完成《四川分行业务发展规划(2010—2015)》。国别规划层面,已完成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尼泊尔四国有关规划的修编工作。

2.推动融资主体的规范发展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一些亟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四川分行在总行的统一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和银监会的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贷款清查和统一会谈工作。在清理和会谈的过程中,按照四川银监局的统一监管要求,与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平台进一步加大了沟通联系力度,主动提供发展顾问服务,帮助设计融资平台规范发展方案,实现平台公司的股权多元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帮助平台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均对四川分行的建议做出了反馈,提出了增加平台注资,注入经营性、易变现的优质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重组、上市、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逐步增强平台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提高偿债能力,逐步完善公司自身的“造血”功能的措施。

(二)金融产品和金融合作创新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加大了金融产品和金融合作创新拓展力度。目前四川分行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表外受托、担保及承诺、财务顾问、债券承销、贸易融资、支付结算、资金交易、企业理财、票据、租赁、基金、村镇银行等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体系。其中,银团贷款、受托管理、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等产品逐步形成四川分行特色的产品;债券承销做出了一定品牌,财务顾问收入快速增长;保理、保函、票据、保险代理等业务成功试点,实现了零的突破。截至2010年末,在表外业务、银团贷款、财务顾问、外汇四大主要创收业务支持下,四川分行中间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

1.建立城乡统筹发展基金,支持城乡统筹发展

2009年,国家开发银行、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与龙泉驿区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建立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城乡统筹发展基金。基金将根据项目成熟度与资金实际需求分批到位。其中,成都市龙泉驿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占基金51%的股份,国开金融占基金49%的股份。国家开发银行(龙泉驿)城乡统筹发展基金是全国第一支城乡统筹发展基金。

2.大力发展债券承销业务

四川分行基于“规划先行”、“培养客户”理念,利用自身的先进理念、人才优势和市场号召力,通过债券承销业务辅导地方融资平台完善治理结构、规范与政府关系、做实资产。2010年11月12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国家开发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80亿元公司债券,是四川迄今为止单笔发行规模最大,全国单笔发行规模第二的地方公司债。

3.稳步拓展村镇银行业务

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四川分行在系统内率先参与组建北川富民村镇银行,并在汶川大地震后进行了重建。同时,四川分行在革命老区巴中和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郫县选点筹建村镇银行,通过金融手段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政策,助推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大力开展租赁业务

2009年,国家开发银行充分发挥一体两翼的布局特点,大力推进融资租赁业务。2009年9月下旬,国银租赁与广安恒立化工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和《账户监管协议》,于当日向广安恒立化工的供货商发放了3600万元设备款。此后,四川分行继续推动达钢抗震钢铁生产线设备租赁项目、遂宁发展基础设施租赁项目及成都市经纬制管公司生产线设备租赁项目,协助这些客户与国银租赁进一步商谈租赁业务方案和操作细节,寻找合作契机,为今后双方扩大业务协作范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5.开展非融资性保函业务

为丰富产品线,四川分行积极向客户推荐保函、信用证等担保类业务,主动了解客户的担保需求。2009年12月,四川汇源钢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四川分行提出开具支付保函的申请。考虑到客户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为节约时间,四川分行建议客户采用100%保证金的方式操作,省去了综合授信的中间环节,从申请到出具支付保函仅用了3天时间,同时保证了业务风险可控,还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有限担保资源服务效用。

(三)经营理念创新

2007年初,四川分行提出了“目标清晰、开拓创新、规范操作、持续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成为开展工作的行动纲领。同年,为更好地服务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发展战略,四川分行又提出了“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不断创新贷款模式、不断加强风险控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四个不断”工作原则。“四个不断”的提出是“十六字方针”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009年2月,四川分行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中,把教育全行员工树立“以效益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作为长期不懈的整改工作。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四川分行紧紧围绕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建立综合营销体系,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及效益意识得到加强,四川分行也逐步迈上高位运行的轨道。

在抢抓机遇,全力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和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四川分行已发展成为四川省中长期融资领域主力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系统内大行,与2006年末相比,表内贷款余额翻了一番,资产进一步做实,结构日趋优化。面对“高位发展、跳起摸高”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四川分行认真分析内外部环境,针对性地提出要准确把握住“巩固业绩、加快发展、加强管理”的工作基调,在高位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管理,全面服务四川“两个加快”发展战略。正是在这一工作基调的指导下,四川分行主动围绕省委、省政府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项目,在宏观政策日渐趋紧的形势下,千方百计地攻坚克难,保持了300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保证了信贷投放力度不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