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48856500000041

第41章 经营篇(27)

立足全局、心系民生、造福一方,在庄严履职的不懈追求中,较好地把握了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最佳契合点。2006年至今,持续保持了“省级文明行业”荣誉称号,先后被四川省政府、当地媒体评为“保险工作先进单位”、“消费者最信赖的保险公司”等,并被省政府通报表扬为“十一五”期间“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保险机构”,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国有控股企业的社会责任。

(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

太平洋产险四川分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的原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截至2010年末,公司下辖中心支公司14家,支公司10家,营销服务部70家,从业人员2312人。2010年,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49.43%,是2005年的4.11倍;赔付支出5.65亿元,同比增长12.06%,是2005年的2.72倍。

一、防风险、转方式,推动和实现公司可持续价值增长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太平洋产险四川分公司实施了“一二三四”发展战略,即一条红线、两项考核、三大战役、四个集中。

一条红线,即守住合规和风险防范这条红线。建立健全了营运管理和业务制衡体系、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合规达标评价考核体系、违规问责和重大事件应急体系、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体系;深入持久开展了保险市场秩序整顿,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检查,中介业务检查,摩托车、拖拉机承保等各项检查,严查即处,保证了公司健康发展。

两项考核,即加强综合成本率和增长率考核。实施了“以综合成本率管控为主攻方向,推动和实现公司可持续价值增长”的发展战略。2010年,综合成本率控制在94.37%,其中:车险综合成本率控制在91.79%,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三大战役,即打好业务精细化管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拓展营销渠道攻坚战。分机构、分市场、分险种、分渠道、分性质实施了差异化的承保政策和销售策略;推行了客户服务承诺制度,开通了理赔绿色通道;推行了车险电话销售和产寿险交叉销售,改革了车商渠道管理模式。

四个集中,即推进业务、财务、理赔、人力资源集中。保证了承保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了理赔过程控制,增强了财务的预警功能和费用的杠杆调节作用,统一了岗位编制和薪资发放标准,为公司可持续价值增长夯实了基础。

二、保民生、促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一)积极发挥保险职能作用

“十一五”期间,太平洋产险四川分公司先后承保了以锦屏、良拥、二滩、木里河、亭子口、杂谷脑为代表的大型电力项目;兰渝铁路、成绵乐铁路、广甘、成绵及川南高速等交通基建重大项目;长虹、东汽、泸天化等大型国有制造业财产险项目等上百个重大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险保障。

(二)大力承担保险给付责任

“十一五”期间,面对汶川地震、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太平洋产险四川分公司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抗灾理赔。2007年,赔付阿坝州明珠电力公司因泥石流造成的损失1139万元;“5·12”汶川地震后,先后投入查勘人员124人,调动查勘车辆54台,应赔尽赔、即赔速赔,支付赔款9206万元;2010年遭遇洪灾和泥石流,受理报案700余件,标的物损失近亿元。

(三)关注社会民生

2010年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的摩托车、拖拉机承保难问题,太平洋产险四川分公司积极按照保监会,公安部的要求,不以任何理由拒保、不以任何方式搭售。针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环保问题,在德阳开办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得到德阳市政府、环保局的一致肯定。2010年,按照交管部门和四川保监局的规定,积极实施《轻微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快撤快处快赔暂行办法》,为保障城市道路交通有序畅通提供了支持。

(四)打造服务品牌

制订了《窗口服务规范与质量标准》,实行了“小额案件、1日赔付,万元案件、3日赔付”等十项客户服务承诺制度。2010年7月31日,达州发生13死9伤特大交通事故,第一时间按照规定预付赔款200万元,受到当地政府和客户的一致赞赏。打造了功能强大的95500客户服务平台和客户自主查询系统,每周对95500电话服务、现场查勘等环节进行服务质量暗访,并借助第三方机构开展了“迎世博·访万家”客户满意度调查。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对消费者投诉,做到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解决。坚持开展了“3.15保险服务月”主题活动,联手国际SOS,为VIP个人客户提供全球旅行电话医生、医疗救援系列增值服务。加大理赔基础设施、设备投入,十一五期间共投入查勘车辆110余台。创新服务方式,2010年,利用3G移动技术,初步实现现场实时查勘、估损,大大地缩短了查勘、理赔时间。深入持久开展了创建“双十佳”服务明星活动和技能比武竞赛,95500电话服务中心被总公司评选为“双十佳服务团队”。

(五)热心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

——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 22.67万元,缴纳特殊党费2.21 万元,捐赠救援物资折合人民币 100 万元。太保系统各类捐赠累计超过5100万元,同时还为所有参加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提供保险总额为100亿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08年5月,向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英雄教师”吴忠洪捐款5万元。

——2010年玉树地震的第二天即派出专人专车,52小时星夜驰援玉树,捐赠帐篷、行军床等救灾物资20余万元,捐款9万余元。

——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组织看望了成都儿童福利院的儿童,捐款10万元,物资5万元。举办了“乐行天下”活动,即以交响乐演出为主要项目的客户服务活动,推出了“保险让生活更美好”大型客户讲座等一系列暖心活动,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风物宜长放眼量, 百舸争流勇进击。随着A+H股的相继上市,太保集团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四川,将在成都高新区建设太保集团灾备中心、培训中心、电销中心,总投资达 16亿元,届时,太保将以崭新的形象,更大的作为,为四川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太平洋产险四川分公司)

中国人寿四川省分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截至2010年末该公司下辖市分公司19家,支公司158家,营销服务部1691家,从业人员40453人。2010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64.52亿元,同比增长16.37%,是2005年的2.79倍;赔付支出26.66亿元,同比增长18.5%,是2005年的3.99倍。

“十一五”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波澜壮阔的5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伴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人寿也走过了辉煌的发展道路:集团总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连续8年入选全球企业500强并屡创新高,2010年位列第118位。中国人寿成为首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中国金融企业。在北京奥运赛场、“神七”发射、“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人寿凭借专业、爱心、真诚和责任,树立起了行业中流砥柱的良好形象。中国人寿正以自己特有的稳健、坚定和自信,在通往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征程上实现大发展、大转变、大跨越!在总部的正确领导和全系统员工的努力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四川省分公司)也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十一五”是保险业面临形势最为复杂、经受考验众多、综合实力提升快速、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的5年,是中国人寿四川省分公司发展极为特殊、极为艰辛、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栉风沐雨、倍受考验的5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中国人寿四川省分公司以从悲壮走向豪迈、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风雨同舟的团队精神、果敢高效的执行能力、共克时艰的发展能力持续推动着公司前进。

业务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64.52亿元,是2005年的2.79倍;首年期交保费、续期保费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2倍。保费总量在中国人寿全系统的排名从“十五”末的第9位提升至了2010年底的第6位。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市场份额继续以较大优势稳居四川寿险市场第一。

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时期,全省系统总资产增长了2.44倍,准备金增长了2.33倍。“十一五”末,公司员工和营销员队伍达到4.05万人,较5年前增长24.17%;全省县以下营销服务部从1198个增加到1691个。

保险保障功能更好发挥。“十一五”期间,公司产品不断丰富,升级或新推出了“美满一生”、康宁系列、福禄系列等品牌险种,上市了新简身险、小额农村保险等惠民险种,受到社会公众极大欢迎,为四川保险保障体系的提升和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一五”期间,全省长险承保429.9万件、保额743.16亿元,短险承保2.33亿人次、保额21.6万亿元,赔款27.68亿元,各类给付82.27亿元,缴纳各类税款7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