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48856500000048

第48章 地方篇(6)

一、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十一五”末,德阳初步形成了以政府金融办为行政服务与管理,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为金融业监管,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证券、保险、融资性担保市场协调发展,保险行业协会自律,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金融组织和监管体系。截至2010年末,全市金融业机构达90家,比2005年末增加64家。其中: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9家,较2005年末新增13家;保险业机构达到25家,较2005年末新增12家;证券交易机构达到7家,较2005年末新增4家;融资性担保机构39家,较2005年增加35家;金融从业人数达到1.6万余人,较2005年增加4500余人。

二、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一)银行业

截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388.03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907.4亿元,增长1.9倍;人民币贷款余额592.4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380.9亿元,增长1.8倍。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分别比2005年末减少17.1亿元和下降19.32个百分点。2010年实现盈利21.42亿元,比2005年增长10.1倍。2010年,德阳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德阳银行,并在成都设立分行。截至年末,该行各项存款达到265.17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28.29亿元,利润4.55亿元,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5.5倍、3.8倍、90倍。

(二)保险、证券业

截至2010年末,全市保险业机构保费收入达到38.5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28.52亿元,增长2.85倍。全市证券交易机构年末开户总数达到21.42万户,比2005年末增加11.62万户,交易额达到1288.83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718.33亿元。

(三)融资性担保业

“十一五”末,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已累计为811户中小企业、69815户个人提供贷款担保82.61亿元,在保贷款余额46.68亿元。其中:会员互助式担保机构21家,已累计为529家中小企业提供了51.8亿元的贷款担保,在保贷款余额27.07亿元。

“十一五”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含银行、保险、证券、融资性担保业)已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8%以上,与“十五”末的8.62%相比,增长1.22倍。德阳金融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三、金融业在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中献大爱,建奇功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德阳金融业遭受重创,直接损失6.67亿元、遇难20人。截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535.84亿元,其中重点企业(项目)和基础设施贷款299.44亿元;发放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贷款103.24亿元,其中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5.74万户30.96亿元;发放中小企业和“三农”灾后振兴贷款133.16亿元。灾后重建各项贷款余额311亿元。累计为受灾贷款企业核销和减免贷款本息5.8亿元。全市金融业舍小家献大爱,累计为汶川地震灾区捐赠现金和物品价值4160.6万元。

四、金融生态环境实现质的飞跃

(一)金融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机构坚持以改革谋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先后推出“中小企业信贷中心”,“汽车流动银行”、“背包下乡上门服务”、“村镇电话银行”、“中小企业和农户专用POS”、“‘三农’金融示范基地”、“金融咨询服务中心”、“送金融知识下乡”等10余种新的服务方式,研发出40余种金融新产品。“公司+农户—联保贷款”、“按揭下乡—产权抵押贷款”、“惠农卡—新农居贷款”、“中国幸福家园—惠农循环贷款”、“中国幸福家园—安居乐贷款”、“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等创新金融产品,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引起广泛关注。中国人寿和人保财险在罗江和旌阳开展的以新农保为主要品种的“保险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德阳银行的“会员制担保贷款”获“全国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十佳特优金融产品”殊荣。2010年11月,什邡市被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授予“金融生态示范县”称号。

(二)银行业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银行业先后推出星级服务、女子银行、财富中心、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与理财方式,大量增设商用POS、ATM等自助服务设备。截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累计发放各种信用卡524.9万张、安装ATM机518台、商用POS1230台,分别比2005年末增加392.5万张、371台、843台;银行卡交易量达到2526.8万元、网上银行交易量达到2557万元,分别比2005年末增加1629.1万元和1655.7万元。

(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截至2010年末,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含信用卡透支)已由2005年的1362万元下降到380万元;待执结金融胜诉案件金额已由2005年的3.16亿元下降到0.94亿元;金融“三乱”待处置金额已由2005年的2.67亿元下降到1277万元;全市企业改制涉及金融债权已由2005年末的10.6亿元下降到7.24亿元;农村信用社接收原合作基金会遗留问题金额已由2005年的5.38亿元下降到3.6亿元。

(四)政府服务金融工作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和完善

对银企对接、金融联系会议、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考核、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市政府出台《德阳市金融工作五项制度》,《德阳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组建德阳市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标志着政府务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五、金融业对外开放迈上新的起点

2010年,成都经济区八市正式签订了《成都经济区金融合作备忘录》,按照这份备忘录,全市将与成都、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等七个地(市)在金融发展上进行深度合作。内容涵盖了建立金融资源共享机制,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推动金融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联动机制等二十一个方面,标志着德阳金融将进入更加开放、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德阳市金融办)

绵阳市

“十一五”期间,绵阳金融业克服了“5·12”汶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努力服务省政府“两个加快”和科技城建设,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有力促进了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10年末,绵阳市共有金融机构95家,其中银行业机构12家,证券、期货营业网点10家,保险公司27 家,小额贷款公司6 家,融资性担保公司40 家;金融从业人员25000人,是2005年末的2.2倍;金融业总资产达1956.2亿元,是2005年的4.6倍。2010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占GDP的1.4%,是2005年的1.16倍,年均增长3.2%;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3%,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27个百分点。

一、“十一五”金融发展主要成就

(一)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截至2010年末,全市共有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各1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9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8家,保险公司27家,初步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大中小型机构协同发展的格局,基本能够满足各种层次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二)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一是银行信贷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存款余额1792.3亿元,是“2005年末的3.3倍;贷款余额877.3亿元,是2005年末的2.8倍,存贷款总量均居全省二级城市之首。“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480.71亿元,余额54.61亿元,贴现余额10.17亿元。辖内5家银行业机构开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32笔,涉及金额9353.4万元。

二是跨境外汇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十一五”期间,绵阳市跨境外汇收入28.16亿美元,跨境外汇支出26.44亿美元(含异地付汇),跨境外汇收支顺差1.72亿美元,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全市银行结汇19.46亿美元,售汇18.18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28亿美元。

三是资本市场融资平稳发展。全市共有上市公司7家、总股本33.4亿股,通过股票市场累计融资121.4亿元;近两年先后发行15亿元公司债和30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债券市场融资取得历史性突破。

四是保险市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总收入140.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4倍。保险深度从“十五”末的2.3%提高到4.5%,保险密度从210元/人增加到780元/人。

五是新型金融机构稳步发展。目前全市已有村镇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贷款公司1家。截至2010年末,村镇银行贷款余额3.3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5.4亿元,实现经营收入2781.3万元,上交税金452.6万元,没有出现不良贷款;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额81.2亿元,年末在保余额77.7亿元。

(三)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绵阳市金融服务基础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征信体系建设和反洗钱工作稳步推进,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绵阳金融业健康发展、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一是支付清算系统平稳快速发展,新型支付业务有序推进。上线运行了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同时完成了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推广应用,确保了资金汇划渠道通畅。推动绵阳辖区商业承兑汇票试点。2010年,由绵阳市商业银行给予全程业务指导及支持的首位客户——四川长虹欣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发6笔商业承兑汇票。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银行卡发卡数量、发卡机构、持卡交易额等快速增长,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改善,公众对持卡消费的认知程度提高。截至2010年末,全市共发行各类银行卡750万张,较2005年末增长398.8万张,人均持卡量1.36张;各金融机构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布放POS和ATM机具数量8086台,全市银行卡特约商户4754户,在辖内北川、江油和三台3地成功创建3个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2010年全市刷卡消费额174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6%,较2005年上升13.6个百分点。

二是开通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扩大国库直接收付业务的范围。截至2010年末,全市累计签约户数5322户,办理网上缴税业务26591笔,金额151085.9万元。努力拓展国库直接支付资金的种类和地域范围,到2010年底全辖各支库均开展了国库直拨业务,共办理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失地农民生活补助、大学生村官工资、社区干部工资等5个项目的财政资金直接支付11867笔,金额561.69万元,实现了资金从国库部门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快速直达收款人账户。

三是征信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快。目前,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为绵阳市2.1万户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建立信用档案,涉及信贷余额587.65亿元;为绵阳市116.72万人建立信用档案,其中个人信贷客户达90.3万人,信贷余额249.83亿元。采集入库公积金缴交信息39万条,实现了全市公积金有效账户信息全覆盖,完成法院判决信息金额1287.51万元、企业欠税信息金额73.2万元和环保处罚信息金额45.7万元的信息采集。辖区6个县和绵阳、江油公积金中心开通了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业务。

四是建成了绵阳钞票处理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使钞票处理实现了从传统型、单一型向机械化、自动化、规范化和多功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心担负了辖内7县4区和川内十余个市的残损券抽查、销毁、流通券清分及发行基金调拨任务,形成了多功能、跨行政区域的系统性服务格局,是全国省会中心城市外的少数市(州)建立的钞票处理中心之一。

五是反洗钱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并完善全市反洗钱内外部协调机制,反洗钱监管不断强化。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业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反洗钱法律制度,严格执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加大反恐融资工作力度,洗钱风险预防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