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48856500000049

第49章 地方篇(7)

(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创建绵阳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的意见》、《关于加快全市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绵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金融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绿色信贷工程、企业拖欠工资信息披露机制建设有序推进,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得到整治。农村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开展了“万户诚信企业创建活动”,评选公布了222户诚信中小企业;以信用园区创建为载体,“信用园区建设及诚信中小企业融资培育计划”稳步推进,全市8131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办理贷款卡870户;“金融机构认定的诚信企业”评选活动持续开展,评定并面向社会公布4批诚信企业;农村信用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市55.93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评定24632户信用户、34个信用村、3个信用乡(镇);信用评级市场健康发展,到2010年末全市引入全国性评级机构4家。评级业务稳步增长,评级公司累计签约企业805户,完成评级报告738份,信用评级已在信贷、担保、汇票签发、短期融资券等业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增强了地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促进了全市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二、金融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金融对经济的贡献度增加

支持国民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贷款余额达到877.3亿元,是2005年末的2.8倍,全市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65.8%提升到2010年的92.8%。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5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以上,增速超过“十五”时期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00元,超过25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20亿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工业实现较快增长,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生物医药、冶金机械、材料及新能源和化工环保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3︰41︰36调整为2010年的17.4︰48.3︰34.3。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1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39.9 元,城乡居民收入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居民的居住、交通、文化、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二)金融支持科技城建设取得进展

“十一五”期间,人行成都分行与市政府签订了《绵阳科技城金融服务与创新合作框架》,全市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发信贷新产品和金融市场新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的成长型企业。试点银行已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1490万元,向22家高新企业新增授信额度2.6亿元,增加对科技城的有效信贷投放。截至201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科技城贷款余额达到524.52亿元,比“十五”末增加315.92亿元。积极组织“中国科技城市绵阳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银政企共谋发展融资洽谈会议”,仅2006-2007年间融资洽谈会上,省、市金融机构与科技城签订融资项目达772个,各类协议融资总额198.36亿元。各市、县政府设立政府类投融资平台12家,绵投集团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有效解决资本金短缺不足问题;合理引导金融机构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增加对交通、城乡环境整治、城市管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投入80余亿元,有效破解地方政府融资困境。绵阳市商业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簿记建档集中配售私募方式成功发行了1.1亿元次级债券,极大地增强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城实力。四川长虹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债和发行30亿元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企业负债结构优化、融资成本降低。争取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长虹公司开办外汇资金内部集中营运管理业务,同意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按跨国公司进行非贸易售付汇管理,支持了科技城外向型经济发展。到2010年,科技城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00.3亿元增加达到604.9亿元,“三新城”与三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展开,“一院所一园区一产业”的军民融合新格局正在形成,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了军转民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三)金融支持灾后重建效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机构落实灾区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动金融支持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推进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改善灾区金融服务。累计发放灾后农房重建贷款57亿元,落实城镇居民重建住房首付三成、0.6倍利率的贷款优惠政策,北川农行、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2.5亿元,有效满足了北川新县城居民购房贷款需求,保障了符合条件居民的顺利、平稳入住新县城。全市新增产业恢复重建贷款80余亿元,攀长钢、绵阳烟厂、长虹、九洲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得到支持。各金融机构重点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对交通、城乡环境整治、城市管网、教育等灾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信贷资金150余亿元。落实助学贷款和“金融春雨行动”,2010年末助学贷款余额7476万元,村官创业贷款70万元。信贷资源继续向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倾斜,2010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0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92亿元。积极运用地震灾区支农再贷款优惠政策,灾区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执行9%的倾斜性准备金政策,截至2010年末,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余额20.3亿元,惠及9家地方法人机构。着力推动灾区支付和信用环境的改善,在极重灾区实施“金融绿洲”计划和“农户增信增收金融行动”,北川、江油和三台“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建设已通过验收,加强农房重建贷款的贷后管理和清收工作,及时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金融业自身重建进程加快,2010年底全市金融机构维修加固和重建项目完工率84.4%。金融支持灾后重建效果显著,截至2010年末,共开工建设7300多个项目,完成投资2060多亿元。居民住房重建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恢复重建成效明显,生态恢复重建有序展开,困难群众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对口援建项目拓展深化,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绵阳市金融办)

广元市

“十一五”期间,广元市金融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广元经济发展为主线,狠抓金融基础建设;以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和清收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到逾期贷款活动为载体,着力改善区域金融环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灾后重建;以“招商引行”、培育地方融资组织和金融中介机构为抓手,狠抓区域性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培育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以金融创新、银政合作为切入点,完善政、银、企各项联动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呈现银行存贷款较快增长、保险业、证券业迅速发展,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观,金融业态逐步提升、金融中介机构不断完善的新局面,全市金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十二五”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10年末,广元市(州)共有金融机构27家,其中银行业机构15家,证券营业网点2 家,保险公司11 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8家;金融从业人员1.25万人,是2005年末的1.45倍;金融业总资产达1052.24亿元,是2005年的3.1倍。2010年,该市(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74亿元,占GDP的1.8%,是2005年的1.82倍,年均增长16.56%;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41%,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15个百分点。

一、“十一五”金融业发展概况

(一)金融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截至2010年底,全市有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6家,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及苍溪益民资金互助社7家,证券营业部2家, 保险经营机构13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性担保机构8家,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

(二)金融业实现较快发展

1.银行信贷较快增长

截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17.33亿元,比2005年底增加553.06亿元,增长336.68%;各项贷款余额275.53亿元,比2005年底增加141.18亿元,增长105.08%。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降至29.6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降至12.44%,下降30个百分点。银行业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2.保险业跃上新的台阶

全市保险机构从2005年的7家发展到13家,保费收入从2005年底的3.65亿元增加到17.2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30%左右,共承担各类风险责任4500亿元,初步形成了功能互补、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保险市场体系。在经济补偿、社会管理、防灾防损、分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小额保险从无到有,已向220万农民提供了意外、疾病等风险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累计聚集保费约1.6亿元,承担农业产品风险9.72亿元。

3.证券交易总量大幅提高

证券服务机构发展到两家,独家经营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良性竞争态势。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还实现了投行业务的突破。截至2010年底,全市证券开户数累计33038户,实现证券交易额145.27亿元,年均增长16.82%。

4.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健全

“十一五”期间,国有商业银行如期成功改制,机构网点建设成效明显,业绩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邮政储蓄银行改制工作全面完成,从单一的储蓄机构改制为全功能的银行机构,市县两级56家分支机构全部组建并挂牌开业。建行、工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先后在部分县区增设了5家支行,3个农村金融服务盲点得到有效填补。“招商引行”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包商贵民村镇银行落户剑阁;绵阳商业银行广元分行已获准筹建;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获银监会批准,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现代金融结算工具不断普及。各类银行卡发卡量超过200万张,POS机、ATM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918台、200余台套。

5.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市7家县区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于2009年成功兑付4.23亿元央行专项票据,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兑付工作的地区,按期完成了统一法人社的组建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6.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日益丰富

2006年至今,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先后试点成功,逐步成为全市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目前,全市已获准成立了4家小额贷款公司,组建了包商贵民村镇银行、苍溪岳东镇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累计放贷9.52亿元,贷款余额2.1亿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从无到有初具规模。市、县(区)两级融资担保公司已发展到8家,注册资本金增至7.24亿元,在保余额达10.83亿元。

7.金融环境持续改善

“十一五”期间,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文件和措施。全面推开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区)创建活动,个人征信体系初步建立。启动了清收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到逾期贷款活动,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清收欠贷本息1.61亿元,占全部欠款的25.74%,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一举甩掉了“金融高风险区”的帽子。银行贷款质量明显提高,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降至29.6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降至12.44%,较2005年底下降22个百分点。建立健全了银、政、企对接合作机制。“十一五”期间举办12次银企项目融资对接会,对接融资项目325个,协议金额近300亿元,签订银政战略合作协议610亿元,促进了银政、银企有效合作。

二、金融对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5·12”特大地震灾后,全市金融系统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广元灾后恢复重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