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原华伦派驻大地水泥的三位负责人,其中两位已被当地公安部门控制,理由是涉嫌抽逃资本金、虚开增值税发票;另外一位则处于“取保候审”期间。对此,攀枝花当地政府并没有明确答复,仅含糊表示,公安机关确实正在调查,目前华伦方面的犯罪事实尚未定性,故不方便多言。
富阳市政府紧急援手
华伦集团在2008年底向富阳市政府请求支持,然而为时过晚。更令人担心的是,华伦的整体负债中还有相当规模的民间借贷,而这很可能令华伦的债务本金在短期内翻番。
“2008年底,华伦主动向政府报告,公司出现经营困难,流动资金十分紧张。为此,政府启动了危机应对预案。”华伦危机处置工作组成员严淇坦言,“华伦集团是金融危机以来,富阳唯一一家进驻政府工作组的企业。”
2008年12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帮扶工业企业度过“寒冬”,富阳市政府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建立资金规模1.85亿元的富阳市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基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设立资金规模为3亿元的富阳市企业转贷应急专项资金,以帮助解决重点成长性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因短期资金周转困难而无法向银行转贷的问题”。
严淇介绍,富阳市政府通过“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基金”,帮助华伦集团替换了一笔即将到期的4000万元银行贷款。此外,政府以“土地储备”的方式,将华伦集团一块没有抵押的闲置土地以2016万元的价格收购。两项合计,富阳市政府为华伦提供了6000余万元的流动资金。
从2009年初至4月份,富阳市还通过“企业转贷应急专项资金”,为华伦集团安排转贷1.8555亿元。在此期间,富阳市共为9家企业的26笔贷款安排了转贷,总额为2.835亿元。
而华伦的经营情况如何呢?在华伦集团电缆厂区内,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的是不少空置的厂房。华伦集团一位胡姓的管理人员说,该厂区的生产线已经搬迁,这块土地原计划将用于建设富阳的“汽车城”,但现在,已经停顿下来了。
根据富阳市政府的介绍,华伦集团是当地纳税大户,拥有23家子公司,其中18家在富阳本地,5家在外地,四川金顶便在5家之列。产业涉及电缆、造纸、房地产和水泥,除水泥外,其他产业均部署在富阳当地。按照富阳市政府的说法,目前,华伦旗下的电缆、造纸和房地产业务都维持正常运转。
“之前,我们认为,华伦的问题基本上是流动资金周转的问题;但3月中旬的一起诉讼让我们发现,该公司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富阳市一位主管领导表示。
诸多努力并没有让富阳市政府看到华伦资金缺口的底部,越来越多的债务浮出水面。3月17日,富阳市人民法院收到一份针对华伦集团的债权诉讼,债权人是一自然人。华伦集团牵涉的民间借贷由此现身。上述富阳市主管领导介绍,这批债权达2000万元。“华伦危机牵涉民间借贷,这可能影响到地方金融的稳定,因此富阳市政府十分重视。”
按照相关部署,富阳市专门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并于4月1日组建“华伦集团危机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中国证券报获得的一份工作组组成名单显示,富阳市政府办、发改局、经贸局、财政局、审计局、公安局、人行富阳支行、富阳银监办等部门都在其中。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富阳政府的工作组共分成七个小组,主要负责华伦的资产审计、债务清查、银行贷款协调等任务。银行贷款协调小组召集了华伦的主要债权方,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4月30日前签署了支持华伦集团财务危机处置的协议,确保处置期间“不抽贷、不减贷、不延贷”,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富阳市政府获得的信息显示,华伦集团的银行负债主要牵涉银行机构11家。鉴于事态较为严重,富阳市政府已紧急向浙江省银监局、杭州市政府反映情况,并得到11家银行机构认可。“华伦集团政银企三方会谈”也于4月13日完成,并成立债权银行委员会。
随后,工作组开始清理华伦的民间借贷状况。由于民间借贷利息高昂(2008年下半年最高月息7分-8分),不到一年,华伦债务本金就可能翻番,所以民间借贷的整体规模被认为是判断华伦资金缺口的重要依据。
华伦危机进一步发酵
在处理华伦危机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富阳市政府,希望危机在可控的范围内“由大化小”、“由小化了”,但种种迹象表明,华伦的危机还在进一步发酵。
“从去年底到现在,华伦危机是不断升级的。”严淇坦言,“4月15日,四川乐山和峨眉山市的主管领导来到富阳,双方达成共识——浙江方面保华伦、四川方面保金顶。但在4月17日,四川方面的一纸‘诉前保全’,让危机全面升级了。”
严淇所谓的诉前保全,即乐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乐山市兴业投资公司向四川省乐山市中院申请的对四川金顶部分资产的冻结。4月17日,乐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乐山市兴业投资公司分别向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要求对四川金顶在四川金顶(集团)峨眉山特种水泥有限公司享有的51%股权以及在乐山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享有的300万元股权予以冻结。法院随即裁定分别对公司价值1.4亿元和3200万元的财产予以冻结。
突如其来的诉前保全,让华伦的其他债权人、债权银行纷纷效仿,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超过4亿元的资产被冻结,华伦持有四川金顶的股权也被多个债权人轮候冻结。为此,富阳市副市长陆洪勤在4月19日8时5分专程赴四川,在当日下午与乐山市政府经贸局官员沟通此事。晚上9时45分,约见了乐山市副市长,要求撤销诉前保全,但未与乐山方面达成共识。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杭州市中院了解到,华伦的债务纠纷已被定为“重大经济案件”。截至目前,诉诸法律的债权人包括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等银行机构,也包括万向租赁、香溢融通(600830)子公司元泰典当、香溢德旗典当、浙江金石控股等民间金融机构,还包括自然人许金梁。
根据目前可以查到的资料统计,华伦集团的银行债务在1.85亿元以上,民间机构和个人的借贷规模则至少有1亿元,其中,仅对香溢融通旗下两家典当行的债务就有4000万元。
“富阳的民营企业有相互担保的传统,我们担心华伦的信用危机升级,可能牵涉更多的企业。”严淇表示,“目前,工作组正在富阳、乐山、攀枝花等地清查华伦的资产和负债,原计划是6月份出具调查结果;但市领导希望尽快查明情况,并拿出解决方案,因此要求工作组在5月底前提交初步的结果。”
四川金顶一个资产腾挪的迷局
尽管华伦债务危机最先显露于攀枝花,但对四川金顶的波及是最为瞩目的。就连四川金顶在其5月13日的最新公告中也承认,公司正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紧张。
“我并不认为华伦是在掏空金顶,毕竟陈建龙在四川还是投了不少水泥项目的,我宁愿相信他是盲目扩张造成的债务危机。”连日来放下手头所有工作专攻“华伦-金顶”事件的乐山市经济委员会负责人这样看待华伦给四川金顶造成的危机。
然而,就在采访的过程中,该负责人临时收到了一份传真。浙江上市公司香溢融通的一纸诉状揭开了四川金顶的一笔未披露担保。拿着这份传真,有着上市公司董事长经历的该负责人只好摇着头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这正是我们害怕的,我们不知道这看不见的战线有多长。”
正如这位负责人所说,从已公开资料来看,华伦似乎并没有对四川金顶做恶意的掏空,但潜伏的一系列未披露交易和担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2600万担保
扯出“潜水”关联交易
2004年以来,四川金顶的51次董事会中,有38次以通讯(传真)表决的方式完成。用“疏离”二字形容金顶与华伦的关系一点都不为过。然而,一笔2600万元的续贷贷款,不仅拉近了两家公司的距离,更牵出了一个神秘的关联方,正是该关联方的一块被用作抵押担保的土地,扼住了四川金顶脆弱的资金咽喉。
“我们基本上见不到董事长,经营层和董事会的沟通基本也是靠传真完成。”四川金顶内部员工这样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描述了与大股东华伦集团的关系。
而四川金顶董事会破天荒地在华伦集团总部召开,是在今年4月四川金顶因未能及时办理攀枝花原“抵押资产转贷抵押”手续之后。该笔转贷涉及金额2600万元。
受制于这笔贷款的续贷阻力,四川金顶4月份一下子出现了2000万元的资金缺口,还有近5000万元的到期贷款,这对于一个正常的月销售收入只有4000万元左右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
随后,6则诉前保全公告将金顶卷入了总金额高达4亿元的官司之中。公司监事会5月13日承认,四川金顶正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造成公司流动资金异常紧张,并建议董事会在5月20日前出具应对债权人诉讼的解决方案;同日,董事会决议以部分土地进行抵押融资。
“政府已经给企业贴付了2000多万元。”乐山市政府相关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大股东华伦在金顶出现资金问题后,态度始终暧昧。
“华伦也是自身难保!”按照乐山方面的说法,华伦集团本部正面临12亿-13亿的债务压力。
2600万贷款的续贷阻力究竟出在哪个环节上?知情人士透露,四川金顶之所以未能顺利办完“抵押资产转贷抵押”手续,原因在于抵押物所在地——攀枝花市当地政府对辖区内企业抵押资产对外担保的限制,而这一限制与华伦集团整体的资金问题密切相关。
中国证券报记者随即赶赴位于川滇交接的攀枝花市。负责上述抵押资产续贷的地方政府负责人直言:“我们这里的企业都快活不下去了,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企业的资产外流支持别的企业发展呢!”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企业名为“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对于这个名字,四川金顶的投资者恐怕不会感到陌生。四川金顶曾在公告中声称,该公司与金顶无关联关系。
而在这家厂房设备已显破落的厂区内,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了“浙江华伦集团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原四川金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
“四川金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四川金顶公告中的常客。四川金顶和华伦都曾否认与该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我们就是华伦集团的孙公司。”大地水泥员工的一句话道破天机。实际上,大地水泥是浙江大地纸业集团公司于2004年12月10日收购金沙水泥后注册的一家大型民营水泥生产企业。而浙江富阳人都知道,大地纸业正是华伦集团的子公司。
有意思的是,这家早在2004年就完成更名的水泥企业,在2007年四川金顶的公告中却有着不同的称谓。同一家公司冠上曾用名和现用名与四川金顶发生着不同的经济关系,却统一口径地与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华伦集团撇清关联关系。
2007年1月29日,四川金顶公告称:为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公司新增短期流动资金借款4000万元及承兑汇票2000万元的综合授信,期限从2006年12月21日至2007年12月21日。该综合授信拟由攀枝花金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其C区生产厂房及土地作抵押担保,担保额度不足部分由公司第一大股东华伦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的调查,上述被用作抵押担保的土地正是后续遭到攀枝花方面不予放行续贷抵押的资产。
可疑的5750万元资产腾挪
华伦不仅向四川金顶的股东隐瞒其在攀枝花的投资,还在大地水泥和四川金顶之间积极地进行着资产腾挪的运作。一家业务进展不明朗的公司在2007年8月被上市公司以5750万元的价格买下,而最终换来的可能只是一纸土地使用权证。
2007年8月20日,四川金顶决议以5750万元的价格收购大地水泥所持攀枝花市金帆工贸有限责任公司98%的股权。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大地水泥时,连续询问了几个员工,都没人知道金帆工贸的存在。唯一一位对金帆工贸略有耳闻的员工介绍说,金帆工贸是在大地水泥还是老国企时就成立的一家子公司,最初的业务就是给水泥厂做加工配件的。至于华伦重组后对金帆工贸的定位,这位老员工也说不上来。
根据四川金顶的收购公告,2007年5月底,金帆工贸的净资产一举从2006年底的80.96万元增至5905万元,净资产的增长主要是注入土地使用权带来的无形资产增加了4253万元。换言之,大地水泥以向金帆工贸注入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向四川金顶成功套现5750万元。
四川金顶2008年年报对金帆工贸的功能描述是这样的:金帆工贸受托经营金沙水泥(大地水泥),2008年金帆工贸应收取托管费用345万元。
根据现已接管大地水泥的攀枝花西区政府工作组的说法,大地水泥目前自身经营举步维艰,再加上政府已对大地水泥的账目进行了监管,依目前的状况看,金帆工贸的托管费很可能会打了水漂。
而这意味着四川金顶花了5750万元买下的资产最终可能只是一块可用于抵押的土地使用权罢了。
1.4亿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