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俞敏洪的坎
48863400000014

第14章 人才坎:从独舞到“万马奔腾”(1)

最初,新东方只是俞敏洪一个人的舞台。一个人的舞台,缺少了几分热闹,更多的是痛苦和无奈。随着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俞敏洪意识到,应该寻找更多优秀的老师加入新东方这个舞台中来。

但是,如何寻觅到人才呢?又如何留住人才?对于俞敏洪来说,后者要比前者难得多。新东方的事业正是蒸蒸日上,然而却不断有高层管理者出走,这些出走的人或加盟了其他的英语培训机构,或独立创业,几乎都成为了新东方的竞争对手。甚至昔日成就了新东方辉煌的“三驾马车”,也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何留住所需人才都是难题。再加上教育产业与其他产业有着很大的不同,一种海纳百川、个性鲜明的团队教育是这个企业的核心技术。当初新东方就是凭着这股人气打开市场的,如果现在人散了,“气”也就散了,事业也不可能做大了。而新东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套真正留住人才的机制,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面对人才不断流失的局面,俞敏洪痛苦之中有无奈,他该如何尽最大努力降低新东方的损失呢?

第十六道坎

独行侠有局限,新鲜人才何处寻?

离开北大开始创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俞敏洪都是处于一个“独行侠”的状态,培训班的大小事宜都是他一个人在处理,这让他觉得很是疲惫,希望有人来分担。同时,随着新东方的发展越来越快,教育培训市场也对新东方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新东方急需一批有着新思想的人才加入。何处觅人才呢?俞敏洪决定去美国找北大的同学们,但彼时的他,心里并没有把握。

坎里那些事儿

新东方自从1993年成立后,经历了一个相对艰难的起步阶段,之后一直发展很顺利,基本没有遇到业务上的困难。在这期间,培训班的大小事宜,主要是俞敏洪一个人在处理,可以说他一直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确实很累。同时,在决定放弃出国留学,专注于培训事业的开创之后,俞敏洪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和见识都是有限的,他很希望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把新东方的事业做大做强。

当时,国内也有大量的老师加入新东方,但这些人大多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仅仅是从书面上得到的,因此并不深刻,而真正好的外语教学应该把中西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俞敏洪特别希望有一些国外的人才加入新东方。彼时,新东方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对新东方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让俞敏洪更加感到人才的匮乏。

到了1995年,俞敏洪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银行账户,已经有二三十万人民币了。此时的俞敏洪,觉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美国旅游一下了。当时他主要是想去美国看看,看看这个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国度。同时,俞敏洪也抱着找一些同学回来加入新东方的想法,所以计划好了去拜访一些北大的同学。

俞敏洪首先飞到了加拿大,因为他急切地想要见到一个人,就是曾在北大团委任文化部部长的徐小平。徐小平是搞音乐出身的,他的梦想就是回中国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唱片公司。实际上他在1991年到1992年期间曾回国尝试了一番,但遗憾的是,最终血本无归。俞敏洪这次见到徐小平的时候,徐小平连一份正式的工作都没有,于是,俞敏洪就给他讲述国内近些年发生的变化,讲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的机遇。在俞敏洪的“诱惑”之下,徐小平很快就动了回国的念头。但是,回国之后做什么呢?当时俞敏洪只知道徐小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至于回到新东方做什么并没有想清楚。

俞敏洪还飞往美国拜访了王强,彼时的王强已经是贝尔实验室的高级工程师,工作稳定,收入也很高。在俞敏洪的印象里,王强一直是很强势的一个人,讲话都是说一不二,所以他认为王强选择回国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要让他到新东方听自己的指挥,那更是难上加难。但俞敏洪知道,新东方需要王强这样的人才。

面对已经同意回国并加入新东方的徐小平,俞敏洪该用怎样的方式让人才发光发热?面对在美国功成名就的王强,俞敏洪又该如何说服他回国加入新东方呢?

俞敏洪的战术

新东方发展到这个阶段,迫切需要一些国外人才的加入,同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在俞敏洪的人际圈里,王强和徐小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设计新东方的“徐小平模式”

徐小平回来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了移民潮,但国内当时还没有人专门做这一项目,而且,新东方的学生中有好多是要走加拿大移民路线,徐小平就决定专注做这一块。但俞敏洪觉得这样不太可行,认为这和新东方的业务联系得不够紧密。俞敏洪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做了两件事,把徐小平的特长和新东方的业务结合在一起。

第一件事情,免费对学生进行签证咨询。当时中国学生去美国,被拒签的比例很高,而徐小平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很强,所以俞敏洪就让他开发这一领域。于是,徐小平设计了一套美国签证咨询的流程和培训流程,在他那里咨询过的学生大多顺利通过了签证,一时间,新东方名声大噪。这意味着新东方在英语培训之外,又多了一个核心竞争力。

第二件事,尝试徐小平授课模式。因为徐小平是搞音乐的,而且创作了至少十几首留学生涯的歌曲,在俞敏洪的建议下,徐小平一边讲自己在国外的大学生活和打工经历,一边拿个吉他唱给学生听。结果,徐小平模式非常成功,第一场就来了1000人,到第二场,来了3000人。

在那之后,徐小平主要推行他的“人生设计”理念,可以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也被年轻人称为“人生设计师”。

电话诱惑王强回国

俞敏洪在美国拜访王强的时候,对于回国加入新东方的事业,实际上王强已经有一些动心了。这主要是因为两件事,一次是在陪伴俞敏洪参观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他发现在这所美国的名牌大学里,凡是遇到的中国学生几乎都能一口喊出俞敏洪的名字。另外一次是在一个中国饭店,一位服务员走到他们身边,直接说了一声“俞老师,你好”。这两件小事让王强觉得,俞敏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面子的人了。而王强,他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社会地位、有声望的人。

所以,在感受到俞敏洪的知名度后,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但他仍然在犹豫,为什么呢?一方面他贝尔实验室的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他打拼到这个地步也不容易。另一方面,当时的新东方尽管有着无限的未来,但毕竟还是一个未知数。

俞敏洪回国之后并没有放弃对王强的“诱惑”。他和徐小平一块喝酒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打电话给王强,他就对王强说:“我们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在聊天。”王强就觉得疑惑:“你们怎么那么开心?”俞敏洪则回答说:“我们是在干自己的事情!”俞敏洪还给王强描述了一番新东方激动人心的大课堂,说着说着,王强就动心了。

不久后,王强提出了“美语思维”的概念,并且自己编制了教材。在教材得到俞敏洪和徐小平的认可之后,王强很快就回国了。

坎外真经

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

在王强和徐小平加入新东方之前,新东方的业务都集中在出国考试培训,这是由俞敏洪的个人能力决定的。俞敏洪在出国考试培训上的能力再强,新东方的业务发展也只能局限在这一领域,其规模也就受到了限制。

在王强和徐小平加入新东方之后,王强开拓了口语听说领域,徐小平开拓了移民咨询领域,这两个全新项目的开拓使得新东方的业务范围得到了扩展,这对新东方来说,比单纯的学生人数增加要有意义得多。这意味着新东方正在从一个单纯的出国考试培训机构,向一个综合性的英语教育服务机构转型。

“思”可以慎重,“行”一定要果断

已经是贝尔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的王强,在是否应该回国加入新东方的事情上,曾经很犹豫,在一个“不错的现在”和一个“未知的未来”之间,他一时难以抉择。但是,在一旦做出决定要回国之后,王强表现得异常果断和决绝。面对王强的辞职,贝尔实验室的人感到非常吃惊,他们觉得,哪有中国人到了这个地方还要辞职的呢?在了解到王强是要回国和朋友创业去时,贝尔实验室的人又说:“你能不能请三个月假,万一你回去事干完了,或者没干成还可以回来。”结果,王强当场就谢绝了,他觉得要回去创业就把一切后路给切断。

实际上,当时在王强的“美语思维”教材得到认可后,俞敏洪是对王强说:“你回来试一试吧”,但王强很果断,直接就去贝尔实验室辞职去了。

第十七道坎

学生暴增,老师缺位

自从王强和徐小平加盟新东方后,在“三驾马车”的驱动下,新东方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这时候,新东方已经不发愁生源问题,而是发愁如何招到更多优秀的老师,更多如“三驾马车”一样优秀且个性鲜明的老师。

坎里那些事儿

1994年,俞敏洪已经确定新东方将是他的终身事业,但这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他想到了国外的老朋友们。

1995年的冬天,新东方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并且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俞敏洪相信这足以吸引国外的老朋友回来了。于是,已经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美,那个曾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是要去游说徐小平。1995年11月9日,温哥华机场,俞敏洪见到了徐小平。俞敏洪对徐小平说,新东方现在有1万多名学生,北京城起码有10万人是他的“门徒”,新东方的老师一节课最多能挣1000多块,一节课2个小时,有的老师一天要讲10个小时,也就是好几千块。徐小平开始算账,他知道,一个哈佛教授的年薪是12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一天也就是2000多元。

因为徐小平在加拿大的一家公司做过移民咨询,俞敏洪就邀请他加入新东方这个平台,继续做移民咨询。就这样,徐小平爽快地答应了俞敏洪的邀请,决定回国发展。

告别徐小平,俞敏洪又找到了王强。此时的王强正在美国着名的贝尔实验室做软件开发,年薪6万美元。俞敏洪聊着自己的新东方,王强聊着他在贝尔实验室的工作和异地他乡的生活,就这样聊着聊着,王强觉得自己那沉寂已久的教书欲望又蠢蠢欲动了。不过,俞敏洪真正打动王强,是第二天王强带他参观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不管是在餐馆、超市,还是图书馆、校园的林荫道上,只要有中国留学生走过,他们都会对着俞敏洪尊敬地叫一声“俞老师”!这让王强十分吃惊,这可是世界着名的大学啊!

俞敏洪对王强说,“你生性爱说,教书应该是你最大的爱好,不妨回来吧!”王强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俞敏洪的邀请。

王强和徐小平加盟新东方,成为俞敏洪的左膀右臂后,新东方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品牌影响力和招生规模也随之急剧扩大。但这时候问题又出现了,学生人数已经从几万发展到上百万,仅有“三驾马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拿徐小平的移民咨询业务来说,他的要求是一对一,过去学生数量有限,这没有问题,但现在面对上百万的学生,显然已经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去完成。渐渐的,那些排不上队的学生开始在徐小平的博客中表达不满。

此时,俞敏洪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新东方已经不发愁如何招到更多的学生,而是发愁如何能招来更多的老师,更多像“三驾马车”一样优秀且个性鲜明的老师。

俞敏洪的战术

俞敏洪四处游说,决心要为新东方寻觅一大批优秀教师。

吸纳海外留学生

此时的新东方在国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名气,特别是由俞敏洪、王强和徐小平组成的“三驾马车”形象,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再加上新东方为教师提供相对较高的物质回报,俞敏洪很快就为新东方招聘了一大批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

包凡一、杜子华、何庆权等人,都是这个时候加入了新东方。这些年轻的人才从海外带回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新东方掀起了一股外语学习的革命。

包凡一,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加拿大传播学及工商管理硕士,曾任新华社编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审计,英语写作专家。包凡一进入新东方后,发现很多学员都是自己撰写申请信,结果什么奖学金也拿不到。而即使那些GRE和GMAT分数不高的学员,一经写作指导,几乎都拿到了奖学金。包凡一就帮助学员修改、撰写申请信,让他们成功拿到了奖学金。

何庆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硕士,加拿大传播学硕士,加拿大法学博士,英语写作专家。1997年,正式加盟新东方,同时和包凡一共同成立了新东方写作中心。新东方写作中心的创立为无数新东方学员指点了写作上的误区。很多学生来到新东方的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一经指导,就找到了充分的自信,认为自己很杰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新东方写作中心注重从美国衡量人才的角度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从而让这些普通的学生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杜子华加盟新东方后,则开创了中国首家英语电影听说班,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们找到了培训口语、听力和语感,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和生活的最佳途径。至此,新东方结束“三驾马车”苦苦支撑的阶段,形成了“万马奔腾”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