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心成为一片海
49046800000037

第37章 人之相处,处于心(1)

有的人本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有许多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这是因为,活得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学会分享生活的美味与甘甜

有人说,分享是一种需要。在这个世上,谁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美好,但是如果你把自己所拥有的美好拿出来,我把我所拥有的美好拿出来,那么你我就同时拥有了两种美好。同理,如果每个人能把自己所拥有的那一份拿出来分享,那么我们每个人几乎就能拥有全部的美好了。

但事实上,这还并不是分享所能表达的全部意义,分享不但是一种关于满足的需要,更是一种驱除狭隘的博大与宽广。

一天,一个女孩在机场候机。为了打发无聊的等待时间,她买了一袋华夫饼后找了个地方坐下,专注地看起书来。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沉浸在书里的世界,突然,女孩意识到坐在他身旁的男子正一边拿着报纸,一边将手伸向他们中间的华夫饼袋子。真过分!怎么会有这么厚脸皮的人!女孩本想将袋子拿起来,但想了一想,还是算了,也许那人报纸看得太投入,一时忘了。可就在这时,那人又毫无廉耻地拿起了第二块。

女孩看着那个堂而皇之的“小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心想:“我得宽容,就当我施舍给了一个可怜人!”但还是气不过,于是那人拿一块饼,女孩也便跟着拿一块,而那人也像是较劲一样,女孩拿一块,他也跟着拿一块。终于,袋子里只剩下一块饼了。

那人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然后小心翼翼地抓起最后一块饼将它一分两半,递给女孩一半,自己留下一半。女孩惊奇地看着那人,心想他居然是成心的,于是毫不客气地从那人手中夺过了饼。“也还算有点良心,可是,这是我的饼啊,吃了那么多居然连声谢谢也不说!”女孩心里愤愤不平,赌气般一口吞下饼,然后离开座位开始登机。

女孩顺利上了飞机,这时刚刚心里不快的感觉也烟消云散了,于是将手伸进包里,打算继续看书。可她突然惊了一下,手停住了,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包里竟还有一袋华夫饼。原来,自己才是刚刚忘恩负义的“偷吃贼”。而坐在身旁的那人,却为了维护一个女孩的自尊,毫无怨言地分享了自己的华夫饼!女孩这时又是羞愧又是感激……

这世上,与家人的共同承担不难,与朋友的不离不弃不难,与路边乞丐的同情施舍也不难,难就难在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分享。和任何一个陌生人萍水相逢,你都不需要任何付出,也不需要共同承担任何责任与义务,因为你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因此,一个能够毫无怨言地分享自己的食物、快乐,甚至只是简单地分享一个微笑的人,都必定是一个心胸博大、热爱生活的人。

以上事例中,男人做到了,他为了避免让女孩感到尴尬,选择了忍让,他与女孩分享的也不仅仅是一点食物,更是一份博大的胸怀。

如果说与广场的鸽子分享你的面包,与水池里的金鱼分享你的饼干是一种美德的话,与朋友分享你的果实与喜悦,与陌生人分享你的荣辱与胸怀,就是一种境界。

分享,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因为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团体独立生存。你必须与人分享你的所有,只有懂得与人分享的人,你才是博大的,才是宽容的,才能获得人生智慧。

一个人在自家院子里栽了一株葡萄树,经过他的精心照料,几年后,葡萄藤居然结出了诱人的果实。这人高兴极了,便摘下一些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真甜,不错!这多少钱一斤?”这人说不要钱,但拗不过商人的坚持还是收了钱。

这人又摘了些葡萄送给县令,县令接过葡萄深思了片刻却不肯动手品尝,只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这人再三表示没什么事,只不过想让他尝一尝而已。

接着,这人又摘下一些送给邻居少妇。那少妇很意外,而她的丈夫则在二楼谨慎地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人只好摇摇头走了。

最后,他吆喝一位过路的老人来尝葡萄。老人尝了一颗后,高兴地说了声:“呵,真甜!”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那人听了高兴极了,因为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懂得分享他的快乐的人。

不懂得分享的人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品尝不到葡萄的甘甜,更品尝不到多一份的喜悦。试想,如果有一天你成功了,会不会将自己的成功和荣耀与他人分享呢?就像这棵长成的葡萄树,如果你想独享它的美味与甘甜,而把它用篱笆囚禁起来,反倒会引来偷食者,甚至会有人气不过而将它砍掉。相反,如果你能取下一些分食给附近的人,总能找到一位知音同你一起分享这份甘甜与喜悦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狭路相逢,胜者未必一定是勇者,即便胜在一时,也未必能将胜利持续到底。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人不懂忍让,为争一时之意气而毁了自己的前程。

“让一让,六尺巷。”几百年前,宰相张英的做法就为后人留下了“六尺巷”的美谈。有时退让未必就不能向前,当你深切感悟到这一层时,就得到了真正的智慧。

适时后退并不是怯懦,相反你会因为宽容忍让不退而进。对待一些人和事,未必只有动勇才能解决问题,多一些宽容,多给别人让出一点空间,弯下腰并不是代表输,或许还能让你赢得更光彩。

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的进一步打下基础。否则的话,断了别人的路,也会断了自己的路。

当我们面对流言蜚语时,不需要出面与人分辩。流言止于智者,在真相面前,它终将不攻自破,因此与其为流言辩驳,不如通过自己的行动早些让结果水落石出。

林肯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受到许多流言的攻击。当身边人在冥思苦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他如此解答:“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也就无关紧要了;如果结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我花十倍的力气来说自己是对的,也不会有用。我尽我所知、尽我所能地去做,直到把事情做完为止。”

的确如此,要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是清白的,不是用嘴去辩驳,而要用行动来证明。流言也未必仅限于对一个人的诋毁,不论面对哪种形式的流言,我们都要沉得住气,千万不能自乱阵脚。

以退为进的忍让法则还体现在能忍得住荒谬的指责。当我们面对荒谬无理的指责时,与其据理力争,反驳分辩,不如因势利导,从荒谬的角度出发来引出更加荒谬的结果。如此一来,指责再强烈也是站不住脚的。

西汉成帝得赵飞燕后欣喜万分,于是赵飞燕专宠,许皇后和班婕妤就都失了宠。赵飞燕并不安守本分,为了能做皇后,赵飞燕诬告许皇后、班婕妤二人在宫中大行巫蛊之术来诅咒成帝。成帝震怒,立刻下旨废除了许皇后,然后审问班婕妤。班婕妤从容答道:“人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上天都不曾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赐福,又怎么会赐福于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呢?如果鬼神真能显灵的话,即使我真的有了恶毒的祈祷,相信他们也不会满足我的愿望的;既然他们不会满足我的愿望,我又何必向其祈祷!”成帝听了她的话后再三思量,认为她是对的,于是赦免了她,并赏赐给她百斤黄金。

面对他人的诬蔑指责,班婕妤并没有直接反驳,这就让指责者无机可乘,再没有进一步诬蔑指责的机会。有时候,你不必扯开嗓门拼命为自己辩解,选择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保守方式,反而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萧伯纳的剧本《武装与人》在首次公演时就获得了一致好评,正当他准备向观众致意,感谢大家的祝福时,有人高声大喊:“萧伯纳,你的剧本简直糟糕透了,赶快收回去,停演吧!”

当时喧闹的场景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大家都等着看萧伯纳的反应。这时,萧伯纳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容可掬地给那个挑衅者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对他说:“亲爱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见一致,可我俩能禁止这场演出吗?”一席话说得挑衅者无地自容,灰溜溜地离开了剧院。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人,既然是无理取闹,跟他费尽口舌讲道理自然是行不通的。这时,不妨稍稍退一步,用自己宽容和善意的行为来感化对方,让对方自惭形秽,从而知趣地离开。

如果一个人的胸襟够宽广,那么一切委屈、冤枉、诬蔑、指责就都能容得下了。千万不要怒火中烧,进而极力争辩或破口大骂,因为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会将事情越描越黑。不如试着用你的宽容去容忍它,这样看似是退步,实际上则是明哲保身,等到事情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你自然会因为宽容而得到明理人的称赞。

忍辱是一种境界

如果说忍耐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么忍辱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金刚经》上说一切法行成于忍,但说归说,现实生活中,恐怕大多数人一遇到挫折和打击,就会顿生嗔念,从而怒火中烧。

生性浪荡的王子亚瑟继承王位后变得更加骄奢,不但不理朝政,整日还以美酒女色为伴。亚瑟王还喜欢游山玩水,有一次,在外游玩的过程中,亚瑟王认识了一位名叫苏伯的人。此人不但极具智慧而且外貌竟与亚瑟王异常相似,于是亚瑟王一时兴起便让苏伯做了宫廷侍卫,以方便自己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