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49199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一书是王振芳先生在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王先生就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讲“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课程。当时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论著,主要偏重于对某一经济基础问题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阐述,而王先生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知识,很难找到合适的参考书。为此,王先生一边收集资料,一边讲授,不断充实内容,直至2007年王先生退休,积功有十五六年之久。

该书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制度通史之作。着重点在讲述各朝代突出的经济基础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有时区分是不明确的,如分封制既包含有政治内容,也包含经济内容。对此,该书将其经济部分割离出来进行论述。又如商鞅变法,也是包含有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该书也是将经济制度方面的内容分割出来进行论述。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制度对当时政治的影响,进而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影响,是该书阐述的重点之一。如汉末以来中国陷入了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就政治军事而言,有着很多偶然的因素,但就经济而言,却是世家大族经济实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如,隋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大王朝,从政治军事上看也是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但从经济上看,却是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衰落,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结果。隋朝以后中国历史为什么会出现那样多统治时间极长的王朝?王先生认为,追本溯源是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结果。均田制在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的不断推行最终瓦解了世家大族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被瓦解了,世家大族在政治上自然也站不住了。换句话说,地方势力强大,对中央王朝是不利的。均田制的推行使中国大地普遍出现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而这些小农经济是无法与中央王朝抗衡的,由于他们不能与中央王朝抗衡,中央王朝对他们有绝对的优势,从而能在他们的基础上建立统一而强大的王朝。

该书的基本内容着重于知识性的介绍。有些经济基础制度方面的名词,如“作爰田”、“作州兵”等,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该书从自己的角度作了解释。又如“井田制”,学术界主要关注其是否存在及其内容。对此,该书不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对“井田制”的管理形式也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又唐代是我国官员俸禄制度的成熟时期,该书对唐代官员俸禄内容和发放情况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该书是王振芳先生在其女儿王轶英女士帮助整理下最后成书的。王轶英女士对经济制度问题有着新的视角,这对该书的最后完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该书系统全面地概括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重点突出,知识性强,有自己的创见。之外,行文流畅、清晰,章节分明,便于阅读,还宜于作为工具书来翻检。

引言

远古时期,原始人在集体劳作中,共同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共同使用火,共同防御野兽、猎取食物。他们群居在山洞里,共同分配、享用经过艰苦劳动得来的食物。原始人这种集体劳作、统一分配的形式,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人类经济制度的萌芽。

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制陶业和磨制石器也随之发展起来。氏族成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在一起,他们依赖氏族生存,共同占有一定的土地和其他物品,共同劳作,共同消费,过着和谐而平等的生活。氏族社会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母系氏族是由“母亲”所生的子女形成的社会基层组织形式,也就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收入和分配是共同的。此外,“母亲”在整个社会活动中,还起着实际上的主导作用。父系氏族是由母系氏族过渡来的,是随着对偶婚而出现的。父系大家族的收入和分配仍然是共同的,不同的是,分配上实际起主导作用的是“父亲”。

无论母系氏族社会,还是父系氏族社会,都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大家族的利益下还有小家族的利益,尤其是父系社会,男子要将女子娶到家中,这样父系氏族社会内部即包含着很多独立的小家庭,从而促使财产向私有化的发展,原有的分配形式自然也发生了动摇。

原始社会之后,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就我国的历史看,两个历史时期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大致为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至夏代前期,约有数百年之久。当时血缘性的氏族部落经过冲突和战争,曲折和联合,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有着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如舜继承尧为部落联盟首领后,通过部落联盟议事会,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设立九官,让“八元”管土地、伯益管山林川泽、契管人民、“八恺”管教化、皋陶作刑、伯夷管祭祀等等。这些凌驾于氏族成员之上的“官”怎么生活呢?显然是由氏族成员供养的,其间必然伴随着一定聚敛财物的办法,也就有一些关于经济的制度规定。另外,舜还通过部落联盟议事会,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其中最著名的是用禹治水。这种公益事业也是需要一定财力支持的,因此也应有一些相关的财政收支办法。

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中国历史开始了“家天下”的统治,原始社会转变为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里,人们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谓“强者凌弱”“智者诈愚”,所谓“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所谓“恐智勇之不用,故厚爵重禄以诱之”,这其中的“奉上厚”,是要掌握一定财物的,这些收取和分配财务的办法,就是经济制度。如果说,此前我国经济制度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话,那么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和国家的产生,经济制度也就正式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