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49203900000012

第12章 古代女性最爱穿的内衣

中国女性穿着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汉代以前,古人将内衣称做“亵衣”。

汉代时,常穿的内衣有帕腹、抱腹和心衣。汉刘熙在《释名·释衣服》中道:“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帕腹就是横裹在腹部的一块布帕。在帕腹上缀上带子,紧抱腹部,就成了“抱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钩肩”及“裆”就成为了“心衣”。二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唐代女子却发明了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唐代女子喜欢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胸下部系一阔带,胸前有一排扣子系合,使胸的上面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可以说唐朝的“诃子”就是现代女子所用胸罩的最初雏形。

到了宋代,女子的内衣称做“抹肚”。“抹肚”穿上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结构上以紧束前胸为特征,用于约束和固定乳部,以防风寒。

到了清代,在“抹胸”的基础上又发展为“肚兜”。“肚兜”一般做成菱形,贴身护在胸乳腹部位,肚兜只有前片,后背袒露。材质以棉、丝绸居多。有的“肚兜”为素色的,也有的“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几乎是一件工艺品,如绣有“莲生贵子”、“凤戏牡丹”、“童子抱鲤”等图样的肚兜。红色为“肚兜”常用的颜色。至于系束用的带子,小家碧玉用红色丝绢,较富的人家用银链、铜链,而富贵之家则多用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