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49203900000018

第18章 和服的由来

日本和服是在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

日本人的体型特点是:身材矮小、腿短脚粗。中国现代作家丰子恺留学日本时,曾调侃:“日本女子最缺乏当模特儿的资格,因为那岛国的人身材异常矮小。平时穿着长袍,踏在半尺把高的木屐上,看去还不讨嫌。等到脱了衣裳,望去样子真是难看,只见肥大的一段身子,四肢短小如同乌龟的脚……”

中国服装自古以来就具有“宽服大袖”的特点,这一特点正好适合日本人的体型,因此,中国服装在唐代一传入日本,就立刻盛行不衰,最终演变成和服。

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一袭色彩绚烂的和服,宽服大袖地将肢体包裹起来,掩饰了其先天身材的不足,同时又将女性的迷人部位脖子与后背裸露了出来,突现出日本女性独有的魅力。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有诗《沙扬娜拉》赞道:“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日本的和服有男女之分。男和服多为黑色,女和服色彩斑斓、绚丽多姿。不过,足下都要穿木屐,类似我们俗称的趿拉板儿,是穿和服时用的一种特别的鞋。

这种木屐估计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木屐在中国历史悠久,春秋时就有人开始穿木屐了。据《古乐府》记载:“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

而据《搜神记》载:“昔作屐,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巧的是,日本的木屐式样中男子的也多为方形,妇女的也常用圆头,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中日两国木屐的亲缘关系。

总之,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与中国的古代服装有着亲缘关系,但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已经使其成为一种最能代表日本民族的新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