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49203900000072

第72章 清明节的清明果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中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清明节,南方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用在扫墓时祭奠先人。

关于清明果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清末时,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起义军首领李秀成手下的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当陈太平逃到一处耕田之地时,得到一位农民的帮助。农民急中生智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让他和自己一起耕地。清兵没有抓到陈太平,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

在回家的路上,那位农民一直在想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不小心在路上摔了一跤。当他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艾草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把艾草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绿油油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带给陈太平吃。天黑后,陈太平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清明果以御敌自保,而吃清明果的习俗也因此流传开来。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道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用艾叶做成的。每年清明前,妇女们手提竹篮,三五成群来到田野采摘艾叶,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工序。清明果的做法分甜、咸两种。用艾草汁、糯米粉、大米粉加入白糖水和成面皮,再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馅,压成圆模蒸熟,就成了甜的清明果;如果包入冬笋丁、香菇丁、红椒丁、豆腐干、腌菜、豆芽馅等菜馅,做成饺子形的则是咸的清明果;然后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即成。

清明果色泽鲜绿,香气扑鼻,看上去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所以成为南方地区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