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围绕办学目标,结合课外科研实践、本科生研究导师制、研究读书报告会、每周的国内外专家学术讲座、国际合作课程等措施,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兴趣。基地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出了“532”的培养目标,即:50%以上攻读研究生,30%出国留学,20%到高新企业、公司和政府部门就业。目标式管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据统计,2000级基地学生14人到国外深造;攻读研究生加留学生的比率已达69%,包括攻读医学院双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中科院各研究所研究生,深受国内外继续深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近年基地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确立了符合生物学发展趋势的课程新体系。目前15门主干课程均由教授主讲。通过双语教学,名教授讲座、开设中加联合课程、选派学生到海外毕业实习等举措,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实现了教学的研究化和国际化。
2002年,12000平方米的紫金港生物教学实验中心交付使用,24个现代化设备、国内外一流的教学实验室,使基地学生能在这里学习国内外前沿技术和知识。通过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实验教学开放体系,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与所学课程、学生科研课题、甚至是学生个人兴趣相关的实验和训练。通过实施全程学业导师制、研究导师制,参与导师制的科研活动;通过“‘华伦之星’生命科学创新奖”、“理科基地创新奖”的评选,在基地形成了积极参与、刻苦钻研的研究性学习氛围,实现了为21世纪培养一流研究创新人才的新体系。
2005年8月23日A3版
求是之光 照耀西部——浙江大学与贵州遵义携手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应向伟 本报通讯员单泠
在中国的版图上,人们很难把革命圣地遵义与浙江大学联系起来。但是,在抗战期间,“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这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研活动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1945年,英国着名科学家李约瑟在英国《自然》周刊第27期上发表了他在遵义、湄潭的所见所闻,震撼西方。正如李约瑟所言,浙江大学在这里办学的7年,是与当地百姓结下深厚友谊的7年,也是创造了在当时乃至今日仍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批学术成果的7年。
历史的车轮驶入2005年8月,恰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经历了战火洗礼的浙大师生,在“求是”精神激励下,与遵义、湄潭人民一道,共同书写着携手并进开创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一段历史 铸就“科教圣地”
1937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在西子湖畔。浙大师生在竺可桢校长带领下举校西迁,开始了可歌可泣的“文军长征”。漫漫西迁路,浙大师生穿越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来到贵州遵义、湄潭,定居办学达7年。
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竺可桢校长和浙大师生力行“求是”作风,不屈不挠、奋发图强,何家巷内刻苦攻读,湄江湖畔弦歌不辍。当时,整个中国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浙大学生大多家在沦陷区,经济来源断绝,靠公费、借贷艰难度日。教授和职工虽有薪给,但多半拖老带小,积蓄少、开支大,生活拮据。尽管困难重重,但浙大师生并没有被吓倒,仍致力于教学科研。当时,校园学术讨论活动十分活跃。如数学系独创的“数学研究”课,是四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分甲、乙两门,每周各举行一次,对报告的遴选和指导十分严格。生物系的学术论坛会常常延续到暮色茫茫。农学院农化系组织土壤肥料、生物化学和农产品制造三个读书会,由同学轮流报告,师生共同讨论,营造了浓浓的学习氛围。李约瑟曾于1944年两次参观浙大,深为其学术空气之浓、师生科研水平之高惊叹,盛赞浙大是“东方的剑桥”。
就这样,浙大没有因流亡而被拖垮,反而在颠沛流离中巍然崛起,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培育了一代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在湄潭期间,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研究方面取得了出色成果;细胞学专家贝时璋专注细胞重组现象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生物学家谈家桢丰富和发展了摩尔根学说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王淦昌、卢鹤绂、陈建功等着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也在湄潭成稿。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在浙大任教而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共有27人,当时在浙大学习或毕业而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共有23人。当时曾在浙大物理系学习的李政道后来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回忆说:“1943年,我考上了浙江大学的化工系。我来到湄潭,当时仅16岁,对工科和理科的认识不清楚,慢慢地和束星北、王淦昌两位物理教授接触多了,使我逐渐了解了物理学科的意义和重要,就决定由化工系转为物理系。回想我一生最重要的机遇,幸运地遇到几位重要的老师,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而我最早接受的启蒙光源,就来自束星北老师。”
厚重的历史,让人刻骨铭心永志难忘。湄潭,这片地处云贵高原的热土因浙大的到来成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教育圣地”和“科学家成长的摇篮”。
一种精神 激励奉献知识
在抗战期间,全国不少大学迫于局势艰危,难以为继。而浙江大学却在艰难迁延中发展壮大,成为彪炳于中国高等教育史册的西迁办学典范,浙大西迁也被彭真同志称誉为“文军长征”。这靠什么?不是别的,就是求是精神。
“赤日炎炎赤子情,乡思缕缕六十年”。日前,浙江大学推出“重走西迁路”
系列活动,其中,“浙大研究生遵义挂职锻炼汇报会”、“浙大青年教授重返第二故乡支援西部建设”、“浙江大学求是精神教育基地”揭牌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生动的内容,再次掀起了“遵湄热”。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学与遵义地区的联系与来往日益密切,相互支持与合作不断增进。近几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浙江大学支持贵州省建设喜摘硕果。其中,支持“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特别是支持在贵州建立“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是成功的范例。这是贵州省第一个“国家工程中心”,而这个中心的副主任是浙江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材料化工学院的副院长郑强。郑强说,贵阳周边不缺好大学,但贵州选择了浙大,是因为历史的情缘。现在,中心开始进入发展期,第一批研发课题已经启动。
在中试车间,记者看到了他们研制的一种抗老化时间长达30年,又可抗燃、抗静电、抗断裂的新型材料,这一技术在全国是唯一的。对此,浙大副校长朱军教授说, 在竞争激烈的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是高分子材料领域,国家级工程中心能建在贵州,让人振奋,也让人看到了贵州走向富裕的希望。
今年3月,浙江大学与遵义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在“求是”精神的召唤下,浙大的领导一次次来到遵义,洽谈合作事宜;浙大学科带头人也纷至沓来,报效遵义人民。浙大捐赠湄潭籍大学生在读计划已经启动,今年就有两位湄潭籍大学生每年得到4800元的捐助款。浙大捐赠湄潭的31台电脑,将在科技信息领域发挥作用。日前,湄潭又迎来了一批浙大青年教授,梁月荣、张明方、张放、汪以真、程翼宇……个个身怀绝技,他们一到湄潭,就分成6个不同的学科小组走向湄潭的山山水水,要用自己的所长,以浙大后来人的身份实施“科教兴湄”。
专家们的到来使当地领导格外高兴,在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上,黄正义副县长一下子就抛出了9个大题目,请专家们帮忙破解,其中包括优质米和茶叶的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教育事业的对口帮扶……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会中,每个项目都有了对应的设想,教授们实事求是地说,一切还都要看发展,但我们肯定会尽力。
60年前,浙大与遵义结下了历史之缘,培养了血浓于水的深厚友谊。如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浙江大学与遵义人民走得更亲更近了,浙江大学积极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动员广大师生把理论知识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勇于实践,与遵义人民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005年9月5日B2版
大学第一年,是青少年变为成年人的关键期,浙江大学顺时而动,为新生提供了汲取人生成长与发展的“新生入学教育计划”。
入学后的第一顿饕餮“大餐”
本报记者应向伟 通讯员单泠
2005新学年,有上万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跨进了被誉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踏进了环境幽雅、学风浓郁的紫金港校区。
大学第一年,是青少年变为成年人的关键期,浙江大学顺时而动,为新生提供了汲取人生成长与发展的“新生入学教育”计划。
锁定新生今天与未来
8月30日,校园华灯初上,浙江大学小剧场被近千名家长、新生围得满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要教育,我们要培养的是独立和自主的人,他应当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主动地利用只有研究型大学才会有的各种优秀的资源,从中汲取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开拓自己的人生。”由浙大常务副校长倪明江教授主讲的《浙大的昨天、今天与未来》,拉开了报告会的序幕。倪明江介绍了浙江大学的现状和建设目标,传递了浙江大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信息,此外,他强调了浙大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观。
这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晚上,倪明江在“新生家长专场报告会”
上作的报告,来自西北边陲的新生小周的家长说:“这场报告讲的很多东西我们并不能完全听懂,但我们能感受到浙大实事求是的作风,而且,说实在的,我们原来对大学也不了解,这场报告也给我们做父母的上了一课。”
更让每位新生意外的是,报到时收到了校党委书记张曦、校长潘云鹤的情真意切的信:“‘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们为你们的到来倍感高兴,求是园也因你们的融入而更具生机与活力。在同学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之际,我们向大家提几点希望:第一,志存高远,争创一流。第二,把握规律,刻苦学习。第三,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学校的发动下,师长们挥笔疾书,通过各种形式向新生发出了深情寄语。“新生们在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后,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这里的生活远不如想象的那样轻松如意。大家的身上承载着父母、学校、国家的殷切希望,这种厚望也应该成为大家永不停歇的动力!这里藏龙卧虎,许多同学都非常出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优点。但是在这里,你的收获只与你的付出成正比,只有先耕耘,才能问收获。人生的征途任重而道远,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所以, 请你们要斗志昂扬、信心十足地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克峰教授发表在校报上的寄语格外感人。
浙大招生办主任程艺接触过很多的新生,她说,大学校园里无方向感、无动力、“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的“太空人”最容易陷入网瘾,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我们分析学生发生问题和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学一年级没有很好地进行引导,影响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因此,程艺所在的本科生招生处和浙大参加招生工作的百余位教师都以积极的姿态投入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中,还有《理念改革与创造性人才培养》、《大学的学习,你准备好了吗?》、《点燃生命的火焰——自我设计、自我成才之路》、《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等等演讲,有学科权威讲的,也有浙大铁杆校友讲的,都是为新生们“量身定做”。
参加迎新生工作的大四学生陈斌说,真羡慕今年的新生。回忆起来,当年他也是浑浑噩噩地过了一个学期才适应了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他说,“如果当时有人能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人生的规划等方面给我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就不会走得这么盲目而忐忑了。”
用一年的时间来理解大学
新生中有不少是第一次远离熟悉的家乡,第一次告别亲爱的父母。当宽阔的校园展现在面前,有的感到一些惘然,当陌生的同学围绕在身边,有的还有些紧张和不安。
小李来到大学后,每天晚上都要与家人和老同学通电话。“没办法,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我很不安。”小李说。
“来大学之前我就知道这里人人都是优等生,我以为自己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来到学校才发现,那种落差还是能让我耿耿于怀。”县里高考名列前茅的小徐,说起在学校遇见市状元、区状元甚至省状元时的心情。
“我刚来到寝室,有几个同学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我不知哪里犯错,为何一进大学就感到人际关系这么难处?”一位女新生坦言,为了处理人际关系就让她很累。
“一位同学在报到那天,对一位同乡说: 经过苦读,换来今天进浙大,现在一点念书的心思都没有,只想找个女生,享受浪漫生活。”小林说没想到自己身边有这样的“大情圣”。